第289章 狄道争斗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北城二千 本章:第289章 狄道争斗

    狄道争斗

    “唏律律……”

    腊月初,随着涌入狄道的官员越来越多,哪怕是普通的百姓都察觉到了不妙。

    这种热闹的景象下,是许多人在忐忑和焦虑。

    正因如此,张昶、曹茂、高进达、崔恕等人的府邸被人经常拜访。

    随着李骥、耿明、陈靖崇、郑处、马成等人陆续到来后,这种拜访也愈发频繁。

    耿明一如既往的闭门谢客,马成虽然见客,却总是打着马虎眼。

    郑处、斛斯光、尚铎罗、厝本等人虽然资历够老,但不够核心,拜访的人主要是他们那些昔日的部下。

    倒是陈靖崇、张昶、李骥三人的门槛都快被人踏平了,每日需要接见的人足有上百。

    随着腊月初十到来,都护府内挤满了前来议事的官员。

    三百多名七品以上官员,将都护府正堂及院内都坐满,许多人交头接耳,都在讨论节帅此举为何。

    “听闻是张使君与节帅说了三坊学堂的事情。”

    “哪三坊?”

    “还能是哪三坊,当然是狄道城内的那三个坊啊。”

    “噢噢,还好我没有把我家几个混厮送到这三个坊,应该牵连不到我头上。”

    “这可不一定……”

    院内位置上的众人交头接耳,而坐在正堂中的官员却鲜少有人闲聊。

    堂内左右两侧的椅子被搬走,椅子并排,一排十把椅子,十个位置,前后十排,共一百人。

    这一百二十人,均是正六品以上官员,从州长史到都尉到都护府内长史不等。

    就坐

    狄道争斗

    环境和条件是一回事,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官员子弟集中就学后的人脉。

    前面扯那么多都是放屁,只有人脉才是他们想要的。

    唯有人脉盘根交错,他们才能保证自己一代又一代的富贵。

    “当初在河西时,校尉以上官职,基本都是河西的豪强子弟在就职,当初你们是怎么说的?”

    刘继隆望向支支吾吾的众人,眉宇间透露着忧郁:

    “你们说,河西都是豪强子弟做主,我们这些平民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现在你们出头了,你们就开始想着成为新的豪强,想着自己形成一个山头,把平民子弟挡在外面。”

    “我常说让你们想想自己以前吃的苦,但那不是让你们只想着吃苦,而是想让你们知道曾经自己的不容易。”

    “只有知道曾经自己的不容易,才能更体谅现在军中的那些兵卒,更理解百姓的难处。”

    “我不是要求你们的娃娃和百姓的娃娃一样,但至少你们的娃娃得知道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吃的什么苦。”

    “前几年你们知道朝廷加税三次的时候,还知道说两句百姓有难了。”

    “但我看就你们这种培养孩子的办法,我想用不了几年,你们的孩子也会变成如今朝廷庙堂上的那群人。”

    刘继隆这话说的有些过头了,但众人也都知道刘继隆的想法是什么了。

    他们想要望子成龙,继承自己的一切,但方法错了。

    刘继隆并不反对他们的子嗣为官,但刘继隆反对无能乃至残暴的人为官。

    “节帅,您想说什么,我们照做便是!”

    张昶站了起来,再次承担了所有火力。

    刘继隆见状颔首,目光扫视众人,停留在李骥身上许久后才开口说道:

    “即日起,谁再敢对官学指指点点,那就让他把孩子接回去自己教导。”

    “官员子弟不得特殊对待,就学以近,临州三坊的学子全部转回原籍。”

    “各级官吏,不论官职大小,相互监督。”

    “若是有官吏发现其他官吏以权谋私,皆可写密奏送至都护府,由我亲阅。”

    “密奏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

    “官吏可派亲信送抵狄道,不可扰累驿站。”

    此言一出,所有官员脸色皆变。

    以前他们顶多担心都察院的巡察,而今却需要担心任何人,因为任何人都能写密奏。

    想到这里,不少人脸色难看,只觉得刘继隆前面说这么多,都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密奏制度。

    至于官学的事情,与之相比较起来,却似乎不算什么了。

    原本以为官学的事情很重要,结果现在看来,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节帅,密奏是否僭越了?”

    “是啊节帅,别的不说,尤其是军中,越级上奏是大忌啊。”

    “节帅,此事是否需要慎重?”

    “节帅……”

    一时间,原本好似鹌鹑的那群官员,纷纷起身谏言。

    他们心里都在担心密奏制度,而官学改制的事情,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

    官学改制,大不了是子女是否能够成材。

    但密奏制度,一个不好就把他们全家给弄到河西去了。

    眼看这么多人反对,高进达、李骥等人也先后加入其中。

    见状,刘继隆这才开口说道:“密奏制度是一定要的,但你们说的也有道理。”

    “这样吧,只有有品秩的可以密奏,余者不行。”

    闻言,众人虽然依旧面露难色,但还是先后坐回了位置上。

    他们都很清楚自家节帅的性格,能退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继续步步紧逼,很容易适得其反。

    眼见他们都坐下了,刘继隆也舒缓了一口气,随后聊起了别的政务。

    从军队到都护府,刘继隆说了很多,但许多人的心思已经不在上面了。

    待刘继隆宣布解散的时候,众人也在作揖后连忙离开。

    最后留下的人,便只剩下前面两排的李骥、高进达他们了。

    “等会我在中堂设宴,我们一起吃吃饭。”

    刘继隆招呼几人留下,几人见状纷纷点头。

    不多时,中堂内的三张桌上就摆上了饭食。

    刘继隆等二十一人坐在位置上,看着饭菜上桌后,还是刘继隆拿起筷子示意道:

    “吃嘛,不要拘束。”

    “是……”

    众人先后拿起筷子,刘继隆也与他们说了起来:

    “密奏的制度是肯定要施行的,官学的改制也同样要推行。”

    “如今我们虽然享受起了太平,但天下却越来越乱了。”

    “你们中有不少人年纪大了,到时候你们的孩子是否能委以重任,我很担心。”

    “他们没有吃过苦,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才能,可架子却摆的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

    “你们扪心自问,如果你们的将领是这种人,你们会听从他的话打仗吗?”

    “如果你们的上官是这种人,你们能在他的手下好好办事吗?”

    刘继隆将态度摆了出来,他并非不想重用官员子弟,但官员子弟中能成才的人确实不多。

    “节帅……”

    眼见刘继隆不是要取代他们,李骥连忙端起酒杯,朝刘继隆敬来:

    “末将读的书不如您读得多,但末将知道您是对末将好。”

    “刚才在正堂上,末将没能反应过来,与您起了争执,请您恕罪。”

    “你啊……”刘继隆叹了一口气,但还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待放下酒杯,他这才与众人推心置腹道:

    “以往的世家大族能人才辈出,主要靠着垄断了学识,加上人口足够。”

    “可是现在陇右读书的人口很多,你们的孩子真的能争得过那些有才能的平民子弟?”

    “他们就喜欢舒服,怕艰苦。”

    “这种性格要不得,上了战场会吃大亏的。”

    “你们觉得我管的太多,连你们子女的教育问题都需要管,但在我看来,你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整个陇右的生死存亡。”

    众人纷纷附和着,接着与刘继隆推杯换盏。

    这场酒席持续了两个时辰,直到天色渐黑,众人才先后离去。

    刘继隆用热水洗了把脸,待他抬起头来,却见到李商隐并未离去,而他也并未露出惊讶的表情,反而很淡然的点头道:

    “今日义山你一言不发,想来是有什么话藏在心底,想要此时对我说吧。”

    “节帅。”李商隐作揖行礼,接着坐在刘继隆身旁说道:

    “下官当初说过,您的这套办法在陇右兴许还可以,但等您东出时,终会出现问题。”

    “现在看来,这套办法便是在陇右内部,也难以维系了……”

    刘继隆露出苦笑,紧接着叹气道:“我总算知道,为什么会有君王鸟兔死、走狗烹了。”

    “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却还想把持着权柄,长此以往,肯定会出问题的。”

    “是会出问题……”李商隐点头承认,但接着又摇头道:

    “可您年轻力壮,许多老臣,终究难以撑到那日。”

    对此,刘继隆沉默无言,片刻后才道:

    “等这一批批学子出来,我相信他们会渐渐改观的。”

    “如果不改呢?”李商隐反问刘继隆,随后不等刘继隆回答,他便起身作揖道:

    “言至于此,下官告退……”

    不等刘继隆留下,他便退出了内堂,也见到了在外等待的曹茂。

    他与曹茂肩并肩向外走去,曹茂显然也听到了他和刘继隆的对话,忍不住道:

    “义山先生,您与节帅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表面意思。”李商隐冷淡回应,但片刻后又补充道:

    “我在朝廷那些年,见过不少走进士科起家的庶族。”

    “你知道这些庶族起家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吗?”

    “什么?”曹茂略微皱眉,而李商隐则是停顿脚步,苦涩道:

    “与世家联合,封堵其他庶族走进士科的为官之路。”


如果您喜欢,请把《归义非唐》,方便以后阅读归义非唐第289章 狄道争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归义非唐第289章 狄道争斗并对归义非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