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先帝乃千古一帝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夏山河 本章:第61章:先帝乃千古一帝

    :先帝乃千古一帝

    咸阳宫。

    赵凌头戴通天冠,身着玄衣纁裳,坐在皇位之上。

    尉缭年事已高,赵凌平定一切之后,这才回到咸阳。

    “尉缭辅佐有功,封右丞相,负责外交事务以及财政国库。”

    大秦以右为尊,张良尚且只封了左丞相,尉缭这位之前不愿为始皇帝效劳的老家伙竟然封了右丞相。

    冯去疾此时还是右丞相,赵凌没有罢冯去疾的官,却又让尉缭担任右丞相,除了外交事务,竟然还插手本该治粟内史负责的财政大权。

    冯去疾和王绾皆没被罢官,现在朝堂之上竟然出现四位丞相。

    冯去疾:先帝乃千古一帝

    让王绾去管理商人,西文彦他们三大氏族也都包含其中。

    重用王绾,是因为赵凌还需要一个老臣来制衡三大氏族,并且告诉群臣,他并没有打算清除之前追随始皇帝的老臣。

    冯去疾那是自己请辞,他也给足了体面。

    “臣愿为陛下效劳,定不负陛下重托。”王绾大喜过望,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睛里也有了光。

    他真不愿意退!

    他不敢反对赵凌提高商人地位的政令,到了他这个年纪,有些固化的思想也不是那么容易转变,无论赵凌发布怎样的政令,如何提高商人的地位,他依旧看不起商人。

    可他现在担任的是商务部的部长,他可不是商人。

    赵凌依旧称他为丞相,而且还能管着西文彦他们,再想想冯去疾请辞得辞,他还不谢恩接下,更待何时?

    “下去之后,王绾丞相与张良丞相共同商讨制定商人的贸易政策,还有朝廷对地方的投资建设等事宜。”

    “喏!”

    王绾应了一声便坐了回去。

    赵凌拿出一捆竹简:“此乃先帝对朕的嘱咐,张良丞相,你来与诸位大臣念念。”

    张良恭敬地接过竹简,大臣们也纷纷起身站在两侧,扶苏同样疑惑地起身。

    “朕驾崩之后,公子赵凌继位,阿房宫停止修建,当妥善安排六国刑徒和劳役……”

    “若遇天灾,可请三大氏族开仓放粮,救黎民与水火之中,西文彦、白祁乃大秦肱股之臣,定不会推辞……”

    赵凌也算是伪造始皇遗诏了,只是他是将那些仁德的政令都说成是嬴政的遗诏,如此便不至于因为他的出现更将嬴政突显成暴君。

    每个时代的都是有局限性的,嬴政做出了太多前无古人的英明决策,

    华夏大统一,以及文字、度量衡、钱币等的统一,才让整个华夏无论经历了什么,都有着一股蛮夷无法理解的民族凝聚力。

    修建阿房宫或许存在好大喜功,但那六十五万战败的刑徒,本就不好处置,至于信了谶符命之书中的预言征伐胡人,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本就信奉天地和鬼神。

    赵凌若不是穿越者,并且让他拥有大秦二公子的身份积蓄力量,让他接替嬴政的位置,估计他也无可奈何。

    “始皇仁德!真乃圣君。”

    西文彦他们搭着赵凌这封假遗诏得到始皇帝的夸奖,西文彦先是痛哭流涕,紧接着高呼:“始皇陛下,臣等定不负所望,尽心辅佐新皇,使百姓不受饥寒。”

    大臣们纷纷由衷或是演戏般再次追悼嬴政,始皇的仁德必将传扬天下。

    赵凌也在这个时候说道:“朕以为,先帝一统华夏,开创盛世,仁德爱民,乃千古一帝,诸位以为如何?”

    白祁连忙喊道:“先帝乃是千古一帝,绝无仅有!”

    “千古一帝!”

    大殿中,满朝臣子喊着千古一帝。

    赵凌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他倒也不需要太高的名望,嬴政留下遗诏,他来执行,也算有些政绩。

    老臣都被镇住了,顺着这个机会假传遗诏,再次名正言顺,他只需解决胡人之患,那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方便以后阅读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第61章:先帝乃千古一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第61章:先帝乃千古一帝并对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