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动:"先生之意,可是说君主也需受制于他人?
"这个问题极为敏感。
木愚知道,一个回答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非也。
"他从容答道,"君主如舟,臣民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明君治国,当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此非受制于人,而是借众人之智以强己身。
譬如太宗有魏征首谏,不以为忤,反以为镜,故能成贞观之治。
"他故意提到尚未发生的"贞观之治",观察李世民的反应。
果然,秦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陷入深思。
宴会结束后,李世民单独留下了木愚。
"先生非寻常人也。
"李世民首视木愚双眼,"先生言语中,似对世民颇有期许,甚至...似己知未来之事。
"木愚心跳加速。
李世民果然敏锐异常,竟从他无意中透露的信息察觉到了端倪。
"在下不过据理推测。
"木愚谨慎回答,"观秦王雄才大略,礼贤下士,他日必成大器。
"李世民摇头:"先生不必隐瞒。
自初见先生,便觉先生非同寻常。
先生医术奇特,见识广博,言谈中更似对朝局了如指掌。
今日又言及贞观二字...此为何意?
"木愚知道无法再隐瞒。
面对这位历史上以开明著称的君主,或许坦诚才是上策。
深吸一口气,木愚决定冒险一搏:"若在下告知秦王,在下来自千年之后,秦王可信?
"李世民瞳孔微缩,但很快恢复平静:"先生请继续。
"木愚于是简要说明了自己来自未来的事实,以及他所知道的历史进程——包括即将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和之后的贞观之治。
但他谨慎地没有提及李世民杀害兄弟的具体细节。
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