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背对着顾襄,仿佛他不存在,继续忙活手头的事。
师父出门前他都答应好了,要把院子中落的雪打扫干净。
顾襄也没有想到,短短数月,他就狼狈地跑回桃花山。临行时程越叮嘱他,下山的路难走。他那时热血上头,根本不把对方的劝告当回事。
如今被现实狠狠鞭挞,吃到苦头了,顾襄也收敛了性子,变得深沉。
“程越。”
他先唤了对方的名字,因为他知道,如果不主动开口,程越绝对要把他当成空气,坐视不理。
程越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手上的事。作为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伴,他也不想过多地刁难顾襄。
他只是……觉得对方很没必要。
“顾襄,当时走得那么决绝,就应该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你不能遇到困难,就想着回来找师父。”
“我……”顾襄紧皱着眉头,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我当然知道承担,但是现在,青渺宗寡不敌众,整个宗门眼看着就要消失了!程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门派断送在我手里。”
“师父是仙人,他不该过多地陷入这些红尘事中。顾襄,师父当年收留了一无所有的你,你执意下山,他也未曾向你索要什么。你了无牵挂地离去便好,为何还要把这些事带到山中?”
“我也不想的!但我现在遇到麻烦,我想、我想请师父帮帮忙。当初师父不也是出山帮他的徒弟么?为什么我……”
顾襄说到这里,发现程越的神情突然变得很严厉,他慢慢收声,别过了头。
“总之等师父回来,我再与他说。到时候师父若是不答应,我……我再想别的办法。”
陶眠不可能不答应。
顾襄心里没底,但程越对陶眠太了解了。
一旦顾襄开口,就算陶眠觉得为难,他也一定会伸出援手。
程越深深地吸了一口冬日的寒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片刻,他对顾襄说——
“我帮你。”
“什么?”
程越把扫帚放回原处,负手站在顾襄面前。
“我可以帮你应付望山宗的人,但这事,你不要对陶眠师父开口。”
“这……”
“你怀疑我会输?”
“不,当然不是!”
顾襄连忙否认。他的剑法当初都是程越一手教的,对于程越的实力,他心知肚明。
而且,程越是前宗主的亲生儿子。如果连他都失败了,顾襄对门人也算有个交代,就算最后宗门没了,也不能只怪罪到他的头上。
能找到一个背锅的人,也算不虚此行。
程越答应帮忙,但他也有一个要求。
要求很容易办到,只是让顾襄留下来,和陶眠吃一顿饭。
宗门还等着他搬救兵,顾襄心里焦急,本想说不吃了。但程越态度坚持,他也拗不过对方,只好留下来。
这会儿正好陶眠和陶罐抱着一大堆年货回来。陶眠心情不错,跟陶罐一路说笑。回到观中,发现院子里程越背对着他。
“程越,有客人来?”
程越让开身子,露出顾襄的脸。顾襄的眼神有些闪躲,他还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仙人。
毕竟他当初走的时候,连头都不回。
仙人倒是没有顾及那些小事,顾襄突然回山,让他很是惊喜。
“顾襄回来了?刚到么?陶罐,你帮我把这些拿到伙房去——”
陶罐依言,把陶眠怀中的东西一并抱走,对突然出现的顾襄视而不见。
陶眠让顾襄到屋子里面坐,关心他这几个月的生活。
“顾襄,清瘦不少。”
他端详着少年的脸,良久说道。
顾襄把手背贴在脸颊上,自从回到青渺宗后,他就忙得脚不沾地,也顾不上吃饭。
想不到陶眠还会注意到这件事。
程越在这时插了一句话。
“陶眠师父,顾襄今晚会和我们一起吃饭。”
“真的?”
陶眠眉眼弯弯。
“那太好了,我们四人许久没有一起吃饭了。你走的时候正赶上你的生辰,那顿饭没吃,我始终觉得是个遗憾……”
掌勺的人依旧是程越,他手脚麻利,很快做好一桌菜。心思各异的三个少年坐在桌边,陪陶眠吃了顿饭。
这顿饭,唯一欢喜的,大抵只有陶眠一人。
陶眠问顾襄这次要留在山中多久,顾襄说明日便走。
程越和他一起。
被点到名字的程越横他一眼,似乎对于他如此草率地说出实情有些不满。
这消息对于陶眠而言有些突然,他怔了一下,才开口。
“这么快就要走啊……那我明天送你们下山。”
第443章
至此团圆
四人吃了一顿貌合神离的饭。顾襄回房休息,陶罐在收拾碗筷。
陶眠这次没有和他一起,说要到后山散散心。
“明晚我来收拾,今天就麻烦你了。”
程越望着陶眠离去的背影,擦干手上的水珠,对陶罐说话。
陶罐点点头,目送着他离开。
顾襄不在山中的日子,另外两个少年相处得很和谐。他们性格相投,也都没有离开陶眠身边的想法,只想在这桃花山终老。
这次顾襄突然回山,不知道程越的想法,会不会有所改变……
陶眠一个人走在山中,万籁俱寂,这是一年中桃花山最寂寥的时候。
没有山花,也不见野果,只有硬得发脆的树枝,和冷得割面的风。
“不是个出来散步的好时候啊……”
陶眠叹息着,呼出一口白气,看它在空中消散。
身后传来脚步声,很轻,但还是被陶眠发现了。
“程越,天这么冷,你不用跑出来。”
陶眠不用回头都知道来人是谁,程越在原地站定,和仙人离得不远。
“师父……”
“我明白的,程越,你无需解释。”
陶眠相信程越,少年来这里,无非是要跟他说,他只是暂时帮顾襄解决麻烦,不会长久地留在外面。
陶眠嘴角翘起,又呼出一口白气。
“随为师走走吧,九万。”
“好……”
两人并肩在月色下缓缓地走,山间的雪还没有化干净,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响声,留下两串脚印。
程越自己的脚印要深些,仙人的却很浅,仿佛他是从雪上滑过去的。
“青渺宗……没想到这个宗门这么坚挺,都已经过去千年了吧。”
“是……”
“我的大弟子顾园是第五代宗主,你的先祖程驰是第六代,他们生前就是很好的朋友。
程驰是个开朗热情的年轻人。顾园成为宗主后,我只去过一次青渺宗。我的徒弟太忙了,是他陪着我闲逛。
我们还一起钓鱼呢,只是我从来都钓不上一条鱼,叫他白白陪我半天,他也毫无怨言……”
陶眠回想着过去的事。
“千年啊,弹指一挥间。原来除了我,还有青渺宗留下了……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
“陶眠师父……”
陶眠停下脚步,转头望着少年。
“小时候还不觉得,程越啊,你和当年的程驰其实长得很相像。”
“我是远远不如程驰前辈的……”
程越谦逊地说着,陶眠笑笑,目光移向前方洁白不染的雪地。
“顾襄和顾园更是相像。当年我见到顾襄的第一眼……我怔住了,不敢相信这世间竟然真的有如此相似的两个人。我怀疑过他是不是顾园的转世,也猜测过他是否为顾园的后人……”
“顾襄不可能是顾宗主的后人,”程越摇摇头,“我爹说过,顾宗主为青渺宗呕心沥血半生,溘然离去,没有结道侣,也没有后代。他早早写好宗主令,待他故去后,就把宗主之位传给程驰前辈。”
顾园总是未雨绸缪。
陶眠心里清楚这些事,只是他偶尔会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知道的,我都知道。顾园和顾襄没有任何干系,可他们却走上了相似的路。
如今顾襄那孩子被青渺宗压着身子,他很累,我看得出。他来山中是寻求帮助的,自尊心那么强的小孩,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是不会回到我这里来的。”
“师父……顾襄的事,徒儿就能帮他摆平,无需师父出手。”
程越如是对陶眠保证。
他肯帮助顾襄,顾及往日的情谊有三分,但七分是看在陶眠的面子上。
如果没有人出手,最后这烂摊子,还是得陶眠来收拾。
程越能够感觉到师父已经很累了。在这一千年间,他前前后后收了九位弟子,八位已经亡故。
如今只剩下他一个独苗。
程越没有背负什么血海深仇,他又是自幼长在桃花山,和这里亲近,可以说是上天对陶眠最后的眷顾,把这么省心的徒弟送到他身边。
程越答应陶眠,他会在除夕前赶回桃花山,和陶眠,还有陶罐一起过年。
第二天一早,程越就随顾襄离开了。
只剩陶眠和陶罐两个人,他们也没闲着,年前还有很多事情要筹备。
陶眠每年都会用红纸剪几个窗花。其实集市上有卖剪好的,但他偏偏把这当成过年必做的几件事之一,非要自己剪。
他的手艺还不行,倒是陶罐剪得飞快。福字、燕子、生肖、金鱼……
根本难不倒他。
陶眠连连称奇,没想到陶罐竟然还会这一手。
“我之前的弟子中,也有手艺特别好的。我记得一狗和三土特别会剪,六船是跟我学的,但他剪得要比我好多了。剩下的弟子剪得还不如我呢……”
陶罐低头,正在剪一张新的。听见陶眠回忆起过去的弟子,他手中的剪刀停顿,又嚓嚓地响起剪纸声。
剪好后,他把红纸轻轻抖落开,托在掌心,递到陶眠面前。
“这是……桃花?”
陶眠小心翼翼地把它托在掌心,对着窗外的暖阳看。
“真的是桃花啊。”
仙人喜爱极了,爱不释手。他端详了一会儿,惋惜地喟叹一声。
“要是程越和顾襄也在就好了,之前都是我们四人一起过年的……
不知道他们还好不好。”
陶罐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只好又剪了一朵桃花,比之前的那朵更大。
程越来到青渺宗已有几日。
望山宗如期来到青渺宗的宗门口,叫嚣着让顾襄赶紧带着门人滚。
顾襄眉头紧锁,但的确是他技不如人。
程越始终没有吭声。他穿着朴素,身上也只有一把普通的剑,淡得像一道影子,仿佛置身事外。
但当望山宗的人想要强行闯入青渺宗的宗门时,一道凌厉的剑风蓦地出现,狠狠地割伤他们的脸。
“谁?是谁在作祟!”
望山宗的人惊声喊道,这时程越从人群中现身。他没有过多的废话,身姿轻盈,手中的铁剑与他合二为一。
一招青龙吟天,对面的望山宗人仰马翻,惨叫不断。
程越只一招就收手,不需要第二招了。
他沉默地退出打斗,至于青渺宗的人怎么拳打脚踢对手,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程越在青渺宗总共停留五日。
五日内,望山宗上门挑衅三次,全部被程越一人打得落花流水。
青渺剑共九式,程越甚至只用了其中一式,就把望山宗打出心理阴影,根本不敢再来青渺宗闲逛。
程越目测这次的危机解决,就要回桃花山。
他和顾襄辞别。
“你的麻烦我帮你解决了,我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
还不等宗主顾襄说话,其他的长老堂主先挽留程越。
“程越,你帮助我们度过此劫,宗门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你,怎么就要走?”
“是啊程越,再留些日子吧,和你的师叔师伯们叙叙旧。”
他们想要程越留下,是因为发现了程越这个前宗主的儿子,比顾襄这所谓的“顾园后人”更有才能。
耳畔传来门人一声接一声的挽留,顾襄袖子中的双手渐渐握成拳。
他挤出笑容,也殷勤地走上前。
“是啊,程越。你看,大家都这么留你,你就在在这里住几日吧,正好也要过年了。”
提起过年,程越心念一动,更坚定了要走的决心。
“感谢诸位厚爱,只是晚辈在别处还有亲人。
那人还等着我赶回去,我实在不能耽搁,不然就要失约了。”
程越说得真诚,其他人自然也不好意思再留他。
许长老开口言道:“既然贤侄和他人有约在先,我们就别再强行挽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