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里的事我会将之分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一个主要负责人,其他人是次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由作坊里的人自已推举,做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有主责任人以及做这个事的人签字画押。”
“这个我有疑问。”乔老四插嘴:“咱们族里会写自已名字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怎么签字画押?”
“四叔爷这个问题我有想过,昨晚我就考较了修善和修正一番,虽说学的时间不长,但他们也算上进,已经会写不少字。等确定了族里哪些人到作坊帮忙,再由他们去教会大家写自已的名字,不会的由修成去教。”
乔雅南看着听得认真的几人,也不和他们解释什么叫管理责任制,而是用他们能听懂的话道:“这么做是麻烦了些,但是一个作坊想要良性运转必须这么做,每个人清楚自已要做什么,做得不好要承担什么责任。还有那两成的奖励要怎么分章程里也写明白了,和他们平时的表现息息相关,做得好的自然拿得多,不好好做事的不止是拿不到奖励,还会被我请出去。丑话说在前头,这方面任何人的面子我都不给,就算做得不好的是二叔,我一样会罚,绝不会去破坏我自已定下的规矩。”
屋里只有乔雅南清清脆脆的声音:“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不能对这个网开一面,对那个又手下不留情,那我既不能服众,也会让一切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时间久了肯定出乱子。为了家族长久的将来,希望各位能将公心放在前头,别让我单打独斗,我没有那样的本事,若真走到那一步,这作坊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我之前还担心你面嫩,不能抛开情面公平以待,如今看来是我白担心一场了。”老族长脸上掩不住的满意:“就该有如此雷霆手段,一切依章程办事,该奖的奖,该罚的罚,你能做到秉公处理,别人才会对人服气。你放心,若是老二犯了错,我绝不会替他说半句话,你真要对他宽松处理我才要生气,身为我的儿子,他更应该做为表率才对。”
“大丫头你不用顾忌这些。”
乔老四收敛起他的火暴脾气,此时颇为通情达理:“那些个大道理我讲不明白,但是理了这么多年族里的事,有一点我深有感触,就是办事要公正。就比如你爹送给族里的那十亩祭田,我们几个要是悄悄昧下一些其他人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一个子儿都没贪过,每年都是把那粮食卖了,钱分给族里的孤寡一些,助他们缴纳丁税,余下的则收着以备灾年用。今年粮食颗粒无收,要不是你帮忙挣了几个钱,族里攒下的这几个钱也剩不下什么了。”
老族长指挥老二把神龛上一个小陶罐拿下来:“还剩了一千二百四十六个钱,大丫头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乔雅南没想到他们会把这压箱底的钱拿出来给她用,考虑到拿与不拿的利弊她果断选了后者,这钱她要全出,只有这样她才能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这钱还是先不动用。”
老族长也不多言,把盖子重又盖上了,看似什么都没做,却把乔雅南放在了主事的位置上。
“大伯爷,看到马车了。”望风的山子冲进来连说带比划:“有两辆,前面那辆好大,还有几个骑马的。”
几人忙起身去往村口相迎,老伯爷还不忘把乔雅南叫上。
乔雅南边小跑着跟上边在心里打鼓:怎么这么大阵仗,难道黄老大夫是某个隐姓埋名的高人?还是世家大族出来的?
第二百八十七章
毛遂自荐?
里长也得了信急忙赶来,会合后快步去迎人。
山子不愧是最优秀的耳报神,不知爬了多高的树在那打望,等他们赶到村口时,那边浩浩荡荡的人马离着也还有些距离,不过已经足够让乔雅南看清其中一个骑马的是谁了。
“里长,大伯爷,一会我来主事。”乔雅南来不及多做解释,一把将山子拽过来低声嘱咐了几句,山子应了一声,跑得飞快。
里长和老族长看着这阵仗也有点腿软,听大丫头这话里的意思是知道了来人是谁,再加上他们如今对大丫头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觉得她什么都应付得来,皆是没有半点意见,但是该他们上前的时候他们也强撑着那点胆子上前了。
见马车近了,里长上前行礼相迎:“诸位大驾光临,小小桂花里蓬荜生辉。”
乔家几人齐齐跟着弯腰,此时反倒把辈份最小的乔雅南拦在了后边。她悄悄抬头,见马车停下,帘子打起,一个眼生的人从马车里弯腰出来。
“桂花里人杰地灵,好地方。”
听着声音乔雅南确定了,来人是县令卫清源,上次他来时自已没出屋,但声音她记得。
黄老大夫从后面的马车下来,他对县令似也没有太多畏惧,抚着胡子走上前来道:“卫大人说得极是,桂花里确实人杰地灵,常信县处处桂花,唯有此处的桂花为最。”
里长几人虽在见到宋只时便有了怀疑,但此时听了老大夫的话才确认了,来人真是县令!
他们慌忙就要下跪,卫清源快一步上前托住了:“此来非是公务,也未着官服,不敢受老者大礼。”
乔雅南垂着视线,刚弯下去一点点的膝盖瞬间就站直了,大女子能屈能伸,真要跪她就跪,但要是可以不跪……她确实也不太想跪。
只是她想不明白,县令此番前来是为何?黄老大夫是她请来做保人的,县令莫非也想毛遂自荐?
“那丫头你藏后边做甚?都把我老人家请来了,不来迎一迎我?”
收起这白日梦的念头,乔雅南应着前方老大夫的呼唤上前行礼:“小女见过县令大人,见过黄大夫。”
卫清源看着眼前矮下身去的姑娘,只从她露出来的些许肌肤就知晓这不是乡下地方能养出来的,要在往常他第一句话肯定就是‘抬起头来’,可现在他也只敢多看两眼,这两眼还只是想弄明白能让那位监察大人倾心的原因,其他那些心思他是不敢的。
“姑娘免礼。”县令大人笑得让人如沐春风,虚扶了扶即收了手,让提心吊胆的宋只放下心来,万幸县令大人没有昏头。
“听闻姑娘准备弄个作坊带族人做买卖,不瞒姑娘,本官对此颇有几分兴致。”县令大人侃侃而谈:“本官见过各种各样的作坊,大的小的,或一家几口齐上阵,或雇人做工,月结工钱,像姑娘这般领着族人一起,我还是头一回见。来之前我还特意查了一番乔家人丁,大大小小加起来两百余口人,怎样平衡其间的关系就是一门大学问。乔家姑娘敢这么做,可见是把其中关节全部想明白了,本官很是好奇,这不就不请自来了。”
乔雅南不知这些话几分真假,她也懒得分辨,你想知道我就说呗,又不是不能说的,只是能做到的少罢了。
“大人想知道,小女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乔雅南侧身相引:“请大人移步家中听小女细细道来。”
卫清源很满意她的态度,示意她带路。
乔雅南又朝身后的黄大夫行了一礼,老大夫朝着前边的人努嘴,让她不用管自已。
在心里道了声谢,乔雅南快步上前领着人往自家走去,只盼着山子把话带回去了,家里不要太乱。
卫清源转头看她一眼笑道:“乔家姑娘似是并不像他人那般诚惶诚恐。”
在怕和不怕之间想了个来回,乔雅南回道:“小女心里也慌的,但也不那么慌。”
“哦?”
“慌,是因为民惧官古往今来都如此,小女也不能例外。不慌,是因为曾听怀信说过,为官者,不用看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能让一地平和无患便是好官,小女为何要怕一个好官?更何况在有水患时您还不顾危险在河堤奔走,这并非每个县令大人都能做到的。”
卫清源停下脚步看着远方的山峰。好官?他从不曾想过自已竟然还是个好官。他每到一地在意的也就是当地无匪无患,城内安稳不要出大事影响他评等,便是知道有地头蛇收保护费,也只勒令他们不得过分,给人留活路才能长久。
这是好官吗?他不知道那位是不是真说过这些话,但眼前这乔家姑娘是聪明人这一点他确定了。
他停下脚步,后边的一串人也都停下来,老族长回想了下这番话,确定没有问题后心里便也安稳,句句都是捧着,怎么都不可能还怪罪。如今他是越发觉得就大丫头这口才,在这小地方真是屈才了。
卫清源笑了笑,背着手继续往前走,只是后面没再说话。
乔雅南乐得轻松,引着人到自家门前伸手相请。
卫清源抬头看着这宅子,想起上次来还是屋檐低矮的屋子,这变化不小。
进了院门,就见一个老妇人立于廊下。她一身青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双手置于腹部,就那么站着,不用多余的动作就觉得这也不是个小地方的人。
不要说卫清源了,就是乔雅南都多看了几眼,婆婆这是唱哪一出?
这会她也顾不上,再次相请:“大人里面请。”
卫清源多看了那老妇人几眼,经过她面前时见她行礼时的姿态心里越加敞亮,不要说县里了,就是他去过的府城那些人家都不一定能养出来这样的管事娘子。
乔家的底子他早摸清了,其他人都老实本分得很,就一个不老实也更有出息的乔昌延在外,如今看来,他养出来的这女儿青出于蓝且远胜于蓝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心向暖
进屋分宾主贵客落座,乔雅南既是主家又是小辈,但她又是和县令交涉的主力,不能离得太远.老族长示意她就坐在县令右手边,其他人则通通坐在左手边。
乔雅南也不推拒,正欲让大家稍等就见婆婆托着木盘出来,茶香扑鼻,随着她的走动茶水只是微微晃动。
要不是对自家那点东西太过清楚,她都要怀疑是不是怀信买了什么茶叶放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却被婆婆找着了。
这时候她也不多问,将茶水一一送到每个人手中,端着最后那碗坐下。
卫清源闻着茶香低头看着茶水,这茶泡得很讲究,茶水比半碗多一点,茶叶不多不少,细数还是双数。
喝了一口,他赞道:“好茶。”
乔雅南看婆婆一眼,笑着应话:“家里没什么东西,只有粗茶一碗待客,大人莫嫌弃。”
“这若是粗茶,本官平日喝的不知是什么。”说着话,卫清源又喝了一口,引得其他人纷纷端茶到嘴边。
黄老大夫只喝了一口眼睛就亮了:“确实是好茶!”
乔雅南跟着喝了一口,又一口,心里开始着急,你们可别向我讨要,我也不知这茶哪来的!反正我没有!
好在比起茶,卫清源对她要做的事更感兴趣:“你快和本官说说,这事是怎么个章程?”
乔雅南很坦荡,直接把那印着手印的纸张递过去。一个买卖,管理方式和如何分账虽然重要,但核心是产品,她把住产品的配方就够了。其他的她不怕别人抄,而且这些也成不了秘密,时间久了,旁人从乔家其他人那里也能套到。
乔家几老显然想不到这一层,见大丫头的举动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直接把这个都亮给别人看了,要被人学了去可怎么办!好在他们也知道眼下不能说话,只是隐晦的向大丫头使眼色,尤其是乔老四,眼睛都快抽筋了。
乔雅南朝他们轻轻摇头,老族长见状示意老兄弟稍安勿躁。
“甚妙,甚妙!”卫清源看完又看:“这么做,确实是顾及到了族里的每一个人,却又用二成的奖励兼顾安抚住了真正做事的人,且七成在你手里,就杜绝了什么也不懂只有辈份的人来插手作坊的事。好,好,好!”
什么也不懂只有辈份的乔家几人对望一眼,不敢说话。
乔雅南喝了口茶,每一口她都喝得很珍惜,这茶真是好喝到了极点,口齿生香。
卫清源看向一脸安逸满足的人,一时间都无法将她和制定出如此制度的人联系起来,莫非,这是那位督察大人留下的?
想至此,他问:“这是出自你之手?”
“是,小女脑子里也就能拿出这点东西了。”
竟然是她想出来的,卫清源抖了抖纸张,又问:“你就这么给我看了,不怕我把这法子抄走,用到别的地方去?”
“不瞒大人,您并非最早看到的。”乔雅南看向用手指勾茶叶吃的黄老大夫:“既然要请老大夫做这保人,小女自然什么事都不能瞒着他,所以昨日就把这个给老大夫看了。”
老大夫嚼着茶叶点头:“确实如此,这丫头实诚,我还没担心她坑我,她倒是把什么都交待明白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她是这样的人,老朽才愿意做这保人。”
县令不解:“真不担心我们学会这些用到自家去?”
“不怕。”乔雅南笑:“你好我好大家好,所有人都好了这世间便也跟着好,世间好了又回馈到了我身上,让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有何不可?而且,这些招数就算学会了也未必用得上,不是每家都如我乔家一般敢让我一个姑娘家主事,也并非所有人都如乔家一般愿意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全族人都过上好日子。若是学去的人家也能如此,那不也是幸事吗?”
卫清源听明白了,她不怕被人学了去,因为学会了要实行起来也千难万难。就像他卫家,若他想要以此来做什么事,他父亲只会想要将这些好处全抓在自已这一支手里,至于旁支……
卫清源笑了笑,这姑娘确实是聪慧,自已想知道什么她就给什么,半点不瞒着,因为她知道,这些就算全朝皆知,能做到的也少之又少。如此说来,这乔家倒也确实有出众之处,至少,敢让一个姑娘主事的家族不多见。
低头看了看这已经印在脑子里的文书,卫清源将之放在桌上:“在本官辖下有如此上进齐心的地方,说出去也让本官面上有光,我不能白得这好处,就替你们做了这保人。乔族长。”
老族长突然被点名,站起来诚惶诚恐的行礼:“小的在。”
“乔家有如此一心为家族的闺阁女,你们切不可辜负她。今日她能有能力做下此事,你又怎知将来她不会有更大一番作为?她为家族计,家族维护她,互相帮衬,鼎力助之,家族何愁不能兴盛长久。”
“是,小的谨记,乔家万不敢起不仁不义之心!”
乔雅南看看县令,又看看大伯爷,再看看县令,她看出来了县令是在给乔家上紧箍咒,让乔家将来不要负她,可是,为什么?她这是第一次和县令打交道,不可能有什么交情,那是因为怀信?还是怀信那道令牌?
卫清源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对她笑了笑,看着莫名就显出些慈爱来:“你不是说我是好官吗?好官想要庇护辖下子民,有何不对?”
乔雅南眼眶突然就有些酸,她也笑了笑:“您本就是好官,现在更好了。”
卫清源大笑,怪不得黄大夫愿意为个无关之人做保人了,连他也想保一保这样的人。
“老朽没什么本事,但黄家代代在常信县扎根,做了这保人便也能看着些。”黄老大夫拿起那张纸,看着上边娟秀的字迹和满满的手印感慨:“怎么就不是我黄家的闺女呢?”
“我还想是我卫家的闺女呢!”卫清源打趣。
乔家几老顿时警惕起来,大丫头是乔家的闺女血脉是改变不了的,但要是他们要认个干亲什么的……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司马昭之心
“小女这点本事算得了什么。”乔雅南轻描淡写的接过话来,又将话远远的抛回正轨:“大人愿意出面为我乔家做保是乔家的荣幸,请大人稍候。”
乔雅南起身敲了敲房门:“修成,拿笔墨印泥出来。”
乔修成早得了交待,闻言立刻将磨好的墨和朱砂纸拿出来。
乔雅南拉着弟弟介绍:“大人,这是舍弟修成。”
把东西放到桌上,乔修成行学子礼:“小子修成见过大人。”
卫清源仔细打量他:“好相貌,好仪表。现在看什么书了?”
“小子最近在看《诗义折中》和《书经图说》。”
卫清源一愣:“你年岁几何?”
“回大人,小子年方八岁。”
“八岁,看这些稍早了些。”卫清源对这孩子来了兴致,又问:“《论语》、《中庸》、《孔子家语》、《孝经》那些都熟读了?”
“是,小子都已熟读。”
卫清源不太信,随口出了几个问题,见他都能轻易答得上来才渐渐认真。
回想他说的话,索性问起《诗义折中》中的问题,见他也能答得上来,便知道他之前说的话是谦虚了,这哪是熟读,怕是已经倒背如流了,且他看的书应该远不止这些,小小年纪已经颇有些见地。
再见乔家那姑娘,站在一边完全不帮腔,显然也是对他极其信任,稍一想,他问:“明年二月可有打算下场去试一试?”
看姐姐一眼,见她不拦着,乔修成便道:“是,小子有这打算,所以最近都在家温书,不敢懈怠!”
“好,就该有这志气!”卫清源大喜,他有平水患之功在身,要是在他手下能再出个天才学子,那他明年说不定能评个上等!
越想心头越热,卫清源突然有一种这一家子是自已贵人的感觉。因为有他们才会有个督察使留在这里,之后县里遇大水才能在督察使的帮助下守住,因着这事,他不但得了郡里的嘉奖,还得了府里的嘉奖,这都是多少年没有落在他身上的好事了!
要是再能出个天才学子,那不得了,他这是要走官运了啊!
想着这些年的郁郁不得志,卫清源身体前倾,态度好得不能再好:“我那有不少书,你要是缺什么书只管上衙门来。”
乔修成看向姐姐,这应是不应?他确实是缺几本书,可衙门什么时候是好进的了?
卫清源显然也想到了这点,抬手阻止乔雅南说话,道:“我把你这个阶段用得上的书找些出来,回头让宋只给你送来。宋只。”
随候在大门外的宋只进屋来:“大人。”
“回头你往这多跑几趟,看看……修成需要什么书,你给送来。”
这眼看着称呼都亲近了,乔雅南后悔得在心里哐哐撞墙,她不该让修成出来的。
不行,得先破了。
稍一想,乔雅南道:“大人,修成能得您青睐是他的幸运,但是他天资愚钝,到时怕是要让您失望。”
“本官一路考到进土,这事比你懂得多。”卫清源笑容中颇有几分自得:“县试说容易不容易,说难倒也不难,只要他底子打扎实了问题不大,便是真失手了也无妨,就当是积攒经验,下次再应试就轻松了。”
恒朝百废待兴,举子便能补官,可就算是要中举也绝不容易。眼前这位三十六七岁模样却已是进土,从时间上来推算,很可能是在恒朝才建国不久便考中。就这方面来说,他比之怀信都有发言权,更不用说自已这外地来的了。
在心里迅速分析着,乔雅南嘴里也不含糊:“修成,把大人这些话记在心里。别的书先不看了,把之前那些书再好好学一学。”
“是,姐姐。”乔修成又朝卫大人深施一礼:“小子多谢大人提点。”
“你姐姐说得对,那些高深的先放一放,把底子夯实了先应对第一关,中了秀才再说其他。”卫清源起身拍了拍乔小子的肩膀,慈爱之色又显:“好好用功,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大人……”乔雅南不想弟弟有这么大压力,想再拦一拦,却见弟弟看过来,眼神坚定:“姐姐,我可以。”
卫清源心下欢喜,但也不忘提醒:“有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头就是狂妄,表现得有多自信,私下就得有多努力。”
“是,小子谨记大人教诲。”
其他人虽不知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了,但也只有陪着笑。
乔雅南朝弟弟使了个眼色,乔修成乖顺的道:“大人,小子回去继续看书了。”
“好好用功。”
乔雅南眼尖的看到他手伸上腰间的玉佩,看过的电视剧瞬间给了她提醒,她忙上前推着弟弟往屋里走,还拍了他脑袋一下:“耽误我的正事,罚字十篇!”
“我没有……”乔修成冤得啊!不是姐姐让他出来送这些的吗?怎么又嫌弃他耽误正事了!
乔雅南把他推进屋,背对着所有人无声的道:不要再出来。
乔修成一愣,点头无声应好。
扬起笑脸,乔雅南走回去,边道:“孩子不懂事,耽误大家时间了。卫大人,黄大夫,麻烦您二位在保人那个位置签字再按个手印。”
卫清源的手从玉佩上放下来,本还有些怀疑她是不是故意让自已这礼送不出去,可看着她的言行举止又不像,只得暂时把这事按捺下来在保人那里签字画押,接过那婆子递过来的帕子擦干净手,心里转着各种各样的念头。
可在将帕子还回去,无意间看婆子一眼他又把心思往回压了压,乔家什么底子他查清楚了,就算是乔昌延也就那点本事。可这婆子分明是高门大户才养得出来,很可能就是那督察使留下来的。那督察使也不知是什么来头,可这么年轻就已经督察使,家庭不会差。从长远来看这对姐弟万不可得罪。
如今他做了这保人就已经算是结了善缘,再送贵重东西就是司马昭之心了,反倒不美。
不急,他在这里还有半年时间。
第二百九十章
婆婆用意
正事办完,乔雅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任何事她都习惯先想最坏的结果,然后去尽可能的不让事情走到那一步,但是期间她会做足准备以防万一。
就比如眼下,她不想家族最后因为利益翻脸不认人,所以她会把利益尽可能的分配妥当。大伯爷想请三老她也反对,以三老和各村的关系只适合做个中间人,黄老大夫和桂花里没什么关系,在县里又素有威望,将来若有争端他也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只是没想到请一人还连带附赠了个大礼包,县令竟然主动来做了这保人,便是将来他去了别的地方上任,但父母官的威慑力能镇住乔家许久。
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