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了因。
太后看向垂眸默默捻着念珠的大和尚:“了因,该做的事早已做完,早在十年前行远便说过,京城安全无忧时你不必守在净心寺,你若有想去的地方只管去。”
了因睁开眼睛宣了声佛号:“贫僧别无他念。”
“有你守在这里我自然再放心不过,只是你常年缚于一地,明明是个有功之臣却活得像个罪臣,我这心里过意不去,都不知要怎么补偿你的好。”
了因抬起头来:“太后不必有此想,贫僧在跟随先皇打天下之前就已出家,既无还俗之心,净心寺就是我最好的归处。”
皇上心神微动,眼神从沈散培身上滑到了因身上。
皇宫有一条密道直达城外,出口就在净心寺,乃是恒朝初立时在沈卿的建议下挖的逃生路,了因更借身份的便利从才开始挖掘时就坐守净心寺。这条密道入口在哪里,里边是什么情况只得父皇母后和他知晓,可知道有这么一条密道的仍有两个外人。
年少时他不解为何要留下他们,只有死人才守得住秘密。后来看到两人的忠心,但心下仍有顾忌,直至登基后他才真正懂了为何父皇母后这般信任二人,眼下的事更说明了父皇母后的信任有多正确。
君臣如此相宜啊!皇上感慨之余也有些憧憬,将来他是不是也会有能得他信任,而对方也会如此忠心于他的臣子?真正坐在那个位置上才知道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是何种滋味,要是有得选择,他不想做孤家寡人。
说完正事,几人又叙起了过往。一直到近午时,一行终于起驾回宫。
两人看着长长的护卫队伍远去,在原地站了许久未动。
好一会后,了因道:“老了。”
“上次见着时不见多少白发,今次见着已经黑白参半。”沈散培背着双手往回走,神情间很是感怀:“岁月不留人。”
“心性仍是那般杀伐果断,这事动静怕是不会小。”
“已经动手了。”
了因脚步一顿:“你说等科举过后再动,太后不是应了?”
“她惯来不打无把握的仗,说是科举后才动,没说不做部署。”沈散培仰头看向天空:“重用寒门仕子打击世家大族,历史上并不少见。天家皇亲外戚少,没了这方面的掣肘,再加上此时世家大族才露端倪,远没到树大根深的时候,太后这时候动手,说不定真能给恒朝打下来一个好局面。”
了因皱眉:“照你这般说,岂不是于怀信不利?”
“只是在人数上对寒门学子倾斜,且需多年之功,不会就不用世家子,要做得那般明显,朝臣就该联合起来和皇上过不去了。”沈散培半点不担心:“怀信只要中举,殿试刷下谁都不会是他。”
了因立刻问:“他如何说?有把握吗?”
“瞧他那样,应该有戏。”
“那就好,没白费我给他念那么多经。”
沈散培瞥他一眼:“这算不算是临时抱佛脚?”
“能抱到就是本事。”了因一抖袈裟:“我去烧炷香。”
沈散培看着他的背影笑了,家里有烧香的,这里有拜佛的,真要中了这功劳也不知该算谁头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了了一事
桂花里。
乔雅南踩着凳子重新换了一炷香,看着爹娘的牌位心里多少有点心虚,差遣别人干活时她真是连鬼都没放过。
“姑娘,刘小娘子来了。”
乔雅南跳下凳子迎到门口,笑眼看向进来的人明知故问:“怎么过来了?”
“哪能不来。”刘小娘子挽住她的手臂直奔主题:“怎的突然要那么大量的货?都翻倍了。”
乔雅南带着她进了书房:“不是早和你说过年后会要加量吗?”
刘小娘子一愣:“你真去邻县开铺子了?”
“不是我开,是有人和我联合耳,从作坊送货。”
“往后都要这么多货?”
乔雅南笑:“看来之前和你说的话你完全没放在心上,我说过的,若你供不上,我会再找一家。”
“我没想到这么快。”刘小娘子顿时急了:“你只给我六天时间就要这么多货,就算我有心来桂花里建作坊,这也来不及了啊!”
“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乔雅南摸了支羽毛笔在手里撸着:“小娘子,刘记已经不是两口子轻轻松松就能打理得游刃有余的小作坊了,以你的出货量来说,在常信县都算得上是大作坊。可你如今仍是小作坊做法,货多就多叫个人做事,货少就少叫个人,地方小挤一挤也能行,这么下去我只能舍下你了。同为女子,我很愿意和你做生意,可对作坊来说货源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刘小娘子低下头去,眼神落在灰扑扑的鞋子上。‘乔记’的管事每隔几日会来告知所需货量,有几日时间准备,她都是能准时送货的。可今日要货量突然大涨,并且还透露以后应该都会是这个量,她就慌了,出门时急得连做事的衣裳鞋子都来不及换下。
“我接手时‘刘记’就是个小铺子,学的也是怎么撑住这个小铺子。虽然认得几个字,也就勉勉强强能把账本看明白,上无尊长,没人教我这时候应该怎么做,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的想做不敢做,就怕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个钱留不住。”
刘小娘子自嘲:“我每天都在想要怎么做,可也就是在想,实际什么都没做,现在事到眼前了又在后悔没有早些下定决心,我就是这么没用。”
乔雅南撸笔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从做买卖的角度来说她自然是没错的,可她忘了自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比刘小娘子多念了那么多年书,见识更是没得比,还因为工作接触过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她认为简单的,她轻易就能想到做到的事,没有她那些经历见识的刘小娘子不行。
养育她们的不是同一方土壤,养出来的人自然也就不一样。
“决定来桂花里建作坊了?”
刘小娘子一愣,忙点头:“对,只是没想到邻县的铺子开得那么快。”
“二十天。”
“恩?”
乔雅南继续撸笔:“我找人,二十天帮你把作坊盖起来。你现在要给我一句准话,在这二十天里你能不能供得上乔记要的货。”
二十天,也就几批货,刘小娘子想了想每天最多能出的量,一咬牙道:“可以,我可以。”
“那我们就来谈谈豆腐坊联合耳的事。”乔雅南从抽屉中拿出文契,看着念珠送到小娘子手里:“这是我拟的章程,念珠你给她念念,哪里有问题只管说,我们可以再谈。”
这是早就准备好等她前来谈了,一时间,刘小娘子有种一只脚踩进老鼠夹的感觉,心里隐隐生出憋屈之感,可听着念珠一条条念下来,渐渐的什么憋屈感都没有了。
之前她觉得同是做买卖的女子,她虽然比乔姑娘差一点,但也不会差得太多,这是进账越来越多带给她的自信。现在她知道了,她们根本没得比。
看着简单易懂,条理分明的文契,刘小娘子在心里认了输,差得太远了啊!
“是‘乔记’和我联合耳,不是姑娘你?”
乔雅南摇头:“既是和‘乔记’息息相关的货源,还是和‘乔记’联合耳为好,放心,这事只关系到出钱的是我个人还是‘乔记’。就算‘乔记’今后是由别人当家了,对你也不会有影响。”
“乔姑娘是敞亮人,行的也是敞亮事,这文契什么都写清楚了,我没有意见。”
“那我们找个时间去趟衙门刻印?后日二十二,我要去县里看榜,就那天如何?”
“听姑娘的。”刘小娘子把文契合上递给念珠:“才九岁就考到了第三场,真是厉害,说不得咱们县要出个神童了。”
“神童不敢想,能顺顺利利考下来,别太打击到他的信心就行。”乔雅南现在迷信得很,连言灵都忌惮上了,忙把话题扯回去:“那我就和里长……”
话一出口,乔雅南想起来了,这里长快落到她自已头上了。
见她说话说半截就断了,刘小娘子忙问:“怎么?里长会不同意?”
“不是,想起点别的事。”乔雅南回神:“放心,这是好事,没人会为难,工钱也定会比外边低。”
刘小娘子有些迟疑:“作坊建成什么样我心里也没底,唯一想到的就是要比现在的大上许多才行。”
乔雅南拉开她那个仿佛百宝箱一般的抽屉,翻了翻又拿出几张对折的纸来,挑出一张让念珠送去,边道:“画‘乔记’新作坊的时候顺手画了你的豆腐坊,你看看这个样子行不行?”
“……”刘小娘子彻底没了话,这真是,太顺手了,可看着图纸她就知道这图用心了。
“去过你那里几趟,对豆腐坊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又以我的理解增添了几处,你要觉得有哪里需要增减就说,我这就改。”
刘小娘满脸都是佩服:“我都想不出来有什么事是你不会的。”
乔雅南笑:“我就是典型的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半桶水在那晃,你别被我唬住了。”
这样的半桶水她也想要,刘小娘子心道,怪不得能教出一个小小年纪就闯进第三场的兄弟。
“乔姑娘比我考虑得周全多了,我想到的没想到的这图上全有,就按这个来。这段时日我要盯着出货,怕是顾不上这头,得请你看着些。”
终于了了一桩心事,乔雅南心情很好,大包大揽的应下来:“放心,我会当成自家的事来做。”
第三百九十四章
接任里长
送走忧心忡忡的刘小娘子,乔雅南拿着图纸出门,天气好,心情更好,走走跳跳着的姿态都格外轻盈。
周嬷嬷在门口目送姑娘走远,眼里不由染上笑意。分明是让人买回来几家豆腐坊的货发现都不如刘小娘子家的,于是加大供货量逼着刘小娘子迈出这一步,并且成为豆腐坊的东家之一,把货源握在了自已手里。
再把豆腐坊建在眼皮子底下,这样就不怕刘小娘子那边将来养大了胃口出什么妖蛾子,每一步都算好了,也都做到了。
这点心计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既没有大发善心,也不会踩着别人让自已得利,不害人,也能保护好自已不被欺负,所想皆是对双方都有利,而非损人利已,这才是不容易做到的。
全然不知自已又得了高评价的乔雅南先去见了大伯爷,然后两人一道去见里长。
梅序听明白她来意立刻想远了些:“她这豆腐坊以后可要用人干活?”
“之前就和她谈过这个问题,如今在她豆腐坊做事的都是家在县城的亲旧,到时肯定不会愿意跟到乡下地方来做活,她要用人的话只能在桂花里找人。”乔雅南看向大伯爷:“‘乔记’已经算是这豆腐坊的半个东家,就不用乔家的人了。”
老族长捋着胡子点头:“生意上的事你做主,不用和谁交待。”
梅序喜得直拍大腿:“也就是说‘乔记’生意越好,豆腐坊的生意就越好,那要的人就越多,好事,好事,现在土地解冻了,我来安排人。”
“现在春播期,春夫役也快了,能抽出足够的人手吗?”
“今年天冷得久,要是在往年这时候春夫役就该开始了,我刚接到的消息是在下月初九,我多喊些人,应该没问题。”
乔雅南算了算,不到二十天,那真得多找些人,‘乔记’的作坊得等春夫役之后了。铺子生意回落不少,新铺子的量也不会一开张就猛涨,再加上年前就多砌了几个灶,应该能撑到四月去。
“我这就去点人。”梅序说着就要起身,乔雅南也跟着起身准备走人。
老族长慢悠悠的伸手往下压了压:“不急这一天。”
梅序有些摸不着头脑,迟疑着又坐下去:“老哥哥,这时间可有点赶,还不急?”
“一天耽误得起。”老族长看向梅序:“时间尚早,不如我们今日去一趟衙门,提前几天交接了?”
梅序当了多年族长,里长也两任了,自也有点脑子,这一听顿时恍然:“对,小乔一接任里长就给大家带来了好处,大家也会更服她。”
老族长点点头:“她到底年轻,有点功劳在身上才能服众,只是你要吃点亏。”
“老哥哥,我和你说句实在话,要在以前我可能还会有点想法,可现在我是巴不得赶紧把这里长给出来。家里之前添了头驴,不知多少人背地里说我仗着是里长在‘乔记’那得了好处,跟瞎了似的看不到梅沙每天天不亮就赶着牛车去赶集才挣来几个钱。”
梅序摇头叹气:“建这豆腐坊不用乔家的人,剩下的人里梅家占了半数,点去干活的肯定是梅家人居多,到时怕不是又要说我徇私。走走,去趟县里,现在就去。”
乔雅南愉快的心情顿时打了对折,能松快一天是一天,她当然是不想提前给自已脖子上套根绳的。可眼下显然根本没她反对的份,只得起身跟上,脚步逐渐沉重。
这事并不难办,去衙门吏房办个手续盖几个手印就行了,乔雅南慢吞吞的,一个人默默的挣扎。
常信县第一个女里长,其他几房的人都过来围观,这阵仗让梅序和老族长有点紧张,就怕出点什么岔子。
等事情都办妥了,吏房的人递了个湿抹布给乔雅南擦手,并笑眯眯的道贺。其他五房的人也都拱手连声道贺,态度再亲切不过。梅序和老族长悄悄对望一眼,平日里这些人可不是这样的嘴脸。
周嬷嬷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在场的人人有份,有糖甜了嘴,话就说得更好听了。
乔雅南这才知道进城后她唉声叹气的时间里,婆婆下车那片刻是做什么去了,不愧是在大家族混过的,就是会来事,她沾光了。
和一众人道谢离开,走出去没几步身后有人喊:“乔姑娘留步。”
乔雅南转头看去,有点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穿着衙役服的人把一个盒子递过来:“大人得知乔姑娘为桂花里里长,特命我送来贺礼。”
乔雅南眼神扫了一圈,在六房的人注视下把盒子接过来:“多谢大人,等县试过后小女再去拜谢。”
“定帮姑娘转达。”
“多谢。”
待出了衙门,梅序低声问:“怎的要县试后才去?这种时候不是立刻要去拜谢吗?”
“修成在参加县试,而县试是由县令主持,这时候不接触为好。若修成得着好名气,我担心会有人抓着这个把柄做文章。”
梅序没想到这事上去,闻言连连点头,这会他也知道为什么六房的人对她态度那么好了。里长免不了要和六房的人打交道,以后行事要方便不少。
上了马车,乔雅南没去听前边两个老人说话,靠里坐着打开了那个盒子,是一支毛笔。
也不算意外,县令只是要表个意,而且也要避开那些会让人多想的东西,送笔最合适,可惜县令快要换任了,不然有个这样的顶头上司,她的日子应该会挺好过,至少不会有人为难她。
别看现在六房的人对她客气,新县令但凡表现得对她这个女里长有一点点不喜,他们对自已就会不假辞色。想要重新打好关系也不容易,毕竟让人不敢得罪的沈先生不在。
想到沈先生,乔雅南思绪飘得更远了,也不知道那家伙考得怎么样,要是中举的话下一步该是殿试了。恒朝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殿试应该不会再淘汰人了,只看最后怎么用这些人才,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中举。
可是,之后呢?
乔雅南把盒子轻轻合上,之后,更身不由已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敲锣的人
梅序回过头来:“那笋什么时候要?”
“正要和您说这事。”
乔雅南刚要接话,就见梅序直摇手:“刚卸任还没习惯,这事我不管了,你只管安排,正好,没那些琐事缠身了我也能从你手里多挣几个钱。”
到嘴边的话全堵回了嗓子眼,乔雅南只得咽回去:“梅叔爷,您快活得让我羡慕。”
“哈哈哈,终于也轮到别人来羡慕我了。”梅序大笑:“你不知道这些日子我多羡慕老哥哥,族里出了你们这对懂事能干的姐弟,他甩甩手可以什么都不管,族里还越来越好,哪像我,一天天的东奔西跑,没挣着钱还没得着好。”
“以后东奔西跑的就是我了。”乔雅南发愁:“大伯爷,以后要是两个叔爷辈的打架,我一个小辈连开口的资格都没有,怎么散是非啊?”
“这事我来替你出面。”老族长显然早想好了要怎么分工:“你的心思不用放在这些琐事上,只要能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那些事都不叫事。”
乔雅南满意了,怎么安排人做事她会,怎么带大家挣几个钱她也有辙,怎么和上峰打交道她也应付得来,就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她有点烦,她吃过那个苦头了,实在不想再吃。有大伯爷这话,她就理所当然的不管了。
“明日我带你去三老、啬夫、游徼家走走,把礼物备重一些,里长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不少,把关系理好了以后能轻松些。”
乔雅南应下来,这三个算是直属上司,打好关系很有必要。
老族长往里坐了坐,靠着车厢道:“三老和啬夫来找过我两回,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安排儿子进作坊,我没应下,但也没敢拒绝,他们这些人本事不大,但恶心人的手段也不少,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要实在不行就收下。”
“不能放到作坊,一旦开了口子以后止不住。”乔雅南太清楚这其中的弊端,想也不想就拒绝:“我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每个月给点钱,当是交保护费了。”
“每个月都给?”
“先这么给着,慢慢再想办法。”
老族长眉头皱着,这事不好处理,要是好办的他早办好了,不会来问大丫头。
乔雅南看向梅序的背影:“我一直让人盯着竹笋的长势,现在差不多可以了。和冬笋一样,剥干净的一文两斤,暂时不收带壳的,外村的也暂时不收。”
一说笋的事梅序立刻转过身来:“冬笋个头大,挖一个就好几两,壳也好剥,这细竹笋难剥多了,个头还小,一个价?”
“要的量大,价太高我撑不住,而且冬笋得找,还得挖,细竹笋容易找,一掰一扯就出来了,不那么费劲,孩子都能挣这份钱。”
这倒也是,梅序点点头:“你说外村的暂时不收,那以后收?”
“地窖还没挖好,这个笋期时间长,晚一点收正好。”乔雅南笑:“若是桂花里的村民就能满足作坊的需求,我就不往外收了。”
梅序听着这话就是留了口子的,他自然想到了,只是不太确定,他索性就问:“我去外村人手里收了来卖给作坊也行?”
“为什么不行?又不是外村掰的笋就不是笋了,只是得再等等。”
要是这么做的话作坊确实不用收外村的货了,村民还能借此多挣不少钱,那……
“梅叔爷,这事我可只透露给您一个人了,算不算是从‘乔记’得到好处了?”
梅序一愣,旋即大笑:“算!但我已经不是里长了,不算徇私。以后你多念着梅叔爷一点,有什么好事都先知会我,我不能白挨了那么多骂。”
乔雅南笑眯眯的摩挲着盒子,桂花里就这么些人,掌住乔家,再拿捏住梅家,就等于掌住大半个桂花里,剩下的那些都是散户,本就势弱,有钱挣着不会和她过不去,也就太平了。
看他们歇了话头,老族长问:“听老二说挖的地窖你嫌小了?”
“嫌小也没办法,后山那里土质不算好,弄大了会塌。三叔爷去看过了,说旁边那个山头的土质好,可以往下挖大一些,多挖几个,再用泥灰糊一遍,夏天更好用。”
“离着远吗?”
乔雅南笑:“离着新作坊近。”
老族长点点头:“这事儿让你三叔爷去管着,他会这些。”
“我也是这么和三叔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