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既然是误会,那此事便就此揭过,不过......”
崇晟帝话音一转,看着祁国公斥道:“祁国公,你那外室既已有孕,便好生带回府里,莫再让她留在外头。”
“是!是!”祁国公松口气,正要从地上起身。
崇晟帝又道:“苏德运,你下朝后随祁国公走一遭,亲自看他将人带回府安置,另外,传朕的口谕给崔氏。
其性善妒,致内闱失和,且于子女教养多有疏失。罔顾妇人柔顺、慈惠之德,累及家族声誉,令其速改前非,好生自省!若仍执迷不悟,朕定不轻饶于她!”
“是!”苏公公应下。
祁国公又谢了一番恩,无论如何,今日,他与国公府脸面算是丢尽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朝,苏公公笑意不减跟在他身旁:“国公爷,请吧。”
祁国公只得拱手。
祁书羡原本还想上前质问,见此,再想到接下来还要发生的事,烦闷之下连国公府也不愿回。
上了马车,随意去了一家酒楼之中。
而祁国公这边,在苏公公的陪伴下,很快,便去廊门巷子里接了陶氏。
陶氏坐上马车依旧晕晕乎乎的。
她从前之所以一直想方设法,想要有孕,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母凭子贵堂堂正正搬入国公府。
谁能想到呢?
只是受一次惊吓,她的愿望居然真的实现了!那她真真愿意多受几次这样的惊吓。
第169章
苏公公在国公府外,便下了马车。
祁国公看着周围的百姓,神色僵硬地恳求:“苏公公......不若您去府内再宣如何?”
“不必了。”苏公公皮笑肉不笑:“咱家就在这儿等着国公夫人。”
他也算看着庆宁公主长大的。
国公府这两年仗着庆宁公主对祁世子一片真心,各种拿捏作践。
陛下不管,他心里却记着呢。
如今找到个机会让国公府丢人,苏公公当然要选择在人多的地方。
文汐院。
崔氏听到嬷嬷来报,说有陛下的口谕给她时,整个人还昏沉沉躺在床上。
“什么?”
“陛下的口谕?言明是给我的?”
崔氏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一个内宅女子,陛下怎么会给她口谕?
直到嬷嬷再三确认。
她连忙撑着起身,穿戴好,又在脸上扑了层脂粉,看上去有气色一些才匆匆迎出去。
府外,苏公公等得很不耐烦。
这崔氏还真拿乔!
他都在这站了半刻钟,还不见人影。
“苏公公......贱内身子不好,恐怕您还得稍候片刻,不如去府内喝着茶,取取暖?”祁国公再次开口。
苏公公还没说话。
便见到崔氏在两个嬷嬷的搀扶下走出来。
祁国公脸色一黑。
苏公公抖抖手,高声道:“祁国公之妻,崔氏,听圣上口谕!”
崔氏闻言,来不及问祁国公到底发生何事,便听到这一句。
当下也不敢怠慢,撑着身子行了大礼,跪下:“臣妇崔氏聆听圣上口谕!”
她身后嬷嬷也跟着呼啦啦跪在地上。
苏公公这才继续,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祁国公之妻崔氏——
其性善妒!致内闱失和!于子女教养多有疏失,罔顾妇人柔顺、慈惠之德,累及家族声誉。令其速改前非,好生自省!若仍执迷不悟,定不轻饶!”
苏公公不愧是崇晟帝身边的红人,只听过一遍的话,居然记得分毫不差。
如今一字一句说出,字字句句皆如重锤砸在崔氏头顶。
崔氏满心的惶恐和莫名。
周围百姓的窃窃私语和目光更让她无处躲避。
她下意识以为是祁非嫣贩私盐之事,才让皇帝下旨申斥自己......
可这善妒二字,又是从何说来?
还不等她想清楚。
苏公公继续道:“国公夫人,今日早朝国公爷当朝承认自己豢养外室,并言明,是因着您善妒不慈,导致妾室多年无所出,才做出此举。
陛下听闻后很是气恼,责令国公爷将人带回来,如今这陶氏已有身孕,万望国公夫人好生照料,莫要出了任何岔子!”
苏公公面上带笑,语气却含着警告。
外、室?
崔氏闻言,不可置信地抬头。
待目光扫到苏公公身后露出的国公府马车,一个女子正从马车内怯生生走下。
目光落到那张脸上,猛然凝住,崔氏身子难以抑制颤抖起来......
“崔氏?你可听明白了?”苏公公声音不悦。
崔氏煞白着脸,勉强行完礼谢恩,“崔氏,谨记!”
而后直到苏公公离去,她才在身后嬷嬷的搀扶下,颤颤起身。
第170章
方才苏公公的声音不高不低,不仅崔氏和她身后的嬷嬷丫鬟们听到了,就连周围的百姓也听得清清楚楚。
如今所有人视线,均从崔氏脸上移到面皮涨红的祁国公身上。
“豢养外室?”
“祁国公不是出了名的爱妻楷模吗?原来竟是被国公夫人逼的?”
“呸!什么逼的?我瞧着就是沽名钓誉、虚伪之徒!”
百姓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崔氏眼前一片眩晕,双眼直愣愣盯着陶氏。
外室......?
她引以为豪的夫君,居然在外养外室?!
原本她是不信的,但看到陶氏那张脸......与记忆中的那个人七八分相似,她就是再不愿信,此时,也不得不信。
祁国公遮着脸,快步走到她身旁,低声催促:“愣着做什么?一切回府再说。”
崔氏闻言眼珠子颤动了两下。
而后手猛然一扬。
只是还未抬起,便被另一只大手死死攥住。
祁国公冷声提醒:“莫忘了方才陛下的口谕!”
崔氏手轻颤,祁国公这才放开她。另一只手,半扶半拽的将人拉入府内。
崔氏只觉一股腥咸顺着胸口蔓延到喉咙。
国公府府门在身后阖上。
崔氏忽地,霍然转身,一巴掌重重甩向陶氏的脸:“贱人!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出现在国公府?”
陶氏正偷眼打量国公府,冷不丁被甩,一下便惊呼着往后摔去。
“啊——”
陶氏重重摔在地上,捧着小腹,脸色煞白。
祁国公往常只见到崔氏端庄娴和的一面,虽也知道她定是对两个妾室做了什么才让二人一直不能有孕,但到底没有亲眼看见。
如今见着她当着自己的面对陶氏动手,眼中的些许愧疚顿时被嫌恶取代。
一把将还想往前去踹的崔氏扯开。
“崔玉枝,莲娘和萍娘为何这么多年无孕,我不想同你细究。
但陶娘有孕之事陛下已经知晓,若是她同腹中孩子有什么意外,皇上定会追查下去!”
崔氏闻言身子摇晃,幸好被嬷嬷扶住。
直到眼睁睁看到祁国公弯下身,将小脸煞白的陶氏抱起。
她一直压着的那口血终究再也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
“夫人!!”
嬷嬷惊呼:“国公爷,夫人晕过去了!”
祁国公闻言却只是脚步顿了一下。
崔氏吐血晕倒早已不是一次两次,爱晕便晕吧。
祁国公径直离去。
嬷嬷们乱成一团,连忙将崔氏送回文汐院,去请府医。
府医们听闻国公夫人又晕了,也很驾轻就熟。
但这次显然同之前不一样,之前几针便能扎醒,如今几位府医轮流用了各种方法,都没能让崔氏醒来。
不仅如此,崔氏脸色还越来越难看。
面如金纸,一股死相。
若不是手指放上去还能感受到微弱的呼吸,几位府医都以为人已经没了。
“这......这可怎么办?”
府医们面面相觑。
孟央按照自己那世的急救方法,也丝毫不起作用。
“世子呢?”孟央有些慌。
第171章
祁书羡得知消息匆匆赶回。
见到崔氏面色,不敢耽搁,当即去各大药铺请大夫。
然而一连换了十几个大夫,崔氏依旧昏迷不醒。
祁书羡只得又去请太医。
宋太医直接闭门不见,李太医诊治后蹙眉:“不该啊!前些日我见夫人还气色尚好,怎么短短时日,便肝肾两虚?”
“李太医可有治疗法子?”祁书羡一夜未睡,头疼欲裂。
李太医摇头叹息:“若是今日人能醒来还好,若是醒不来......世子还是得做好准备。”
怎会这样?
祁书羡跌坐在椅子上,眼眶中满是血丝。
孟央心疼地攥住他的手。
“世子,”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进来禀报:“世子夫人来了。”
孟央一顿,还未回神,手便被祁书羡下意识甩开,磕在床沿。
她没忍住轻呼一声,眼中满是委屈。
但祁书羡根本没注意她,只看着进来的盛知婉:“你怎么来了?”
盛知婉笑笑,目光略过孟央,最后落到崔氏身上:“听闻母亲昏迷了,我过来看看。”
祁书羡不言。
盛知婉也不介意,往前走了两步,看到崔氏的面色,挑了挑眉:“啧,看起来同上次一样,肝肾两虚。”
没想到盛知婉说的居然跟李太医相同。
祁书羡沉默片刻,忽然道:“你能否为了母亲,去求一求宋太医?”
“李太医说母亲若是今日醒不过来,恐怕......会不好。”祁书羡眼眶泛红。
盛知婉睨向他,“世子觉得呢?”
祁书羡抿唇,他就是知道盛知婉不会去,才没有去求她。
如今果然......
“不过,本宫倒是有办法让母亲醒来。”盛知婉勾唇。
祁书羡闻言猝然看向她:“你说真的?”
“假的。”
盛知婉眨眨眼:“毕竟之前世子和孟姨娘怀疑过本宫谋害婆母,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本宫还是不要做什么的好。”
盛知婉语气谨慎。
祁书羡这才想起前几日崔氏晕倒,盛知婉将她救醒,却被自己和孟央误会的事。
可如今什么时候了,她还在意这些?
祁书羡深吸口气:“你想怎样?人命关天!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母亲出事?”
“世子可别给本宫扣帽子,”盛知婉嗤笑一声。
“那时我便说了,以后母亲再有什么意外,世子要请本宫出手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你!”祁书羡不可置信。
当时盛知婉的确说了。
可他怎么会知道真的有这一天?而且,还这样快。
总不能盛知婉那时就预料到了吧?这个想法一闪而过,随即被祁书羡狠狠压下去,怎么可能!
只是凑巧罢了。
“好了,既然已经看过母亲,那本宫便不在这里多留了。”盛知婉转身欲走。
“等等!”祁书羡看着她的背影,深吸口气道:“只要你能让母亲醒来,什么代价我都可以答应你。”
盛知婉往外走的脚步立时顿住,回过头,看着他:“世子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