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头绳?!”
“我的祖宗诶!不是说了让你小点声吗!”
陈东昇急忙捂住陈癞子的嘴,还好他家旁边没有别人,不然这一嗓子就歇逼菜了。
“东昇哥,头绳咋卖啊?我就卖过竹篓。”
“头绳很好卖,你明天跟我去趟城里看我卖一遍就知道了,不过先说好,不管你跟不跟我去卖头绳,这事你谁都不能说,哪怕是汉良叔!”
“我爸都不能说?那他要是问我咋办?”
“你还不知道咋办?”
陈癞子挠挠头。
“可是城里抓得紧啊。”
“没有的事,我都卖了好多天,这不还好好的站在这里吗?你跟我一起卖头绳,这种一个给你五分,这种不带蝴蝶的给你两分,怎么样?”
陈东昇从兜里掏出两个头绳说道。
陈癞子拿在手里看了好一会,语气有些不确定:“东昇,这玩意一个也就卖两三毛吧?你给我五分一个,那你还能有的赚?”
“这个卖六毛一个,不带蝴蝶的三毛,前两天我卖了两百来个。”
“多少?!六毛?!有人买???”
“别废话,干不干?”
“干啊!我要是一天能卖它两百个,那不得多少来着?”
“十块。”
“对!十块钱!我上一天工才多少!”
“癞子,咱们也是兄弟,丑话我先说前面,这事没有我的允许不能告诉任何人,你好好跟我干,以后吃香喝辣的少不了你,说不定明年,不,今年你就能娶上媳妇!”
“哥!我今年,不,你要是能让我娶上媳妇,我陈癞子这辈子就听你的!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陈癞子都二十五了,媒人也给他介绍过好几个,但没一个成的。
一是他头上的疤,二是他家脏乱差,基本没一个姑娘愿意嫁过来。
而且他家也穷,他妈当年生病,家里欠了不少饥荒,这两年才还清。
正常来说,他这个年纪,小孩都能打酱油了。
陈癞子看着同龄的玩伴一个个都娶上媳妇,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行,明天早上早点去村东口等着,记住这事谁都不能说!”
“行!”
离开陈癞子家后,陈东昇又跑到奶奶家去了一趟。
他打算明天带陈癞子卖完头绳,直接拉去奶奶家,让奶奶对陈癞子好好叮嘱一番。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完全亮,陈东昇将跑到奶奶家把装有头绳的吊篓取了出来。
走到村东口时,陈癞子正蹲在一旁的草丛里四处张望。
“你蹲那干什么?”
“这不是你说不能告诉别人吗?我蹲在这,路过的都以为我在拉屎,大家路过都躲着我走。”
陈癞子从草丛里站起身,挑着几串竹篓来到陈东昇身边。
“你倒是机灵,赶紧走吧,早点卖完早点回来。”
两人各挑着扁担,并肩朝城里走去。
快到城里时,陈东昇开口问道:“你平时来城里卖竹篓都是在哪卖的?”
“没有固定的地方,有人问我就停下来卖。”
“你不吆喝谁知道你是不是卖竹篓的?”
“可不敢吆喝,要是被公安听见了要被抓的!”
“那你这些一般多久能卖完?”
“得小半个月吧,买竹篓的人不多,我没工上的时候就来城里卖卖。”
两人聊着天的功夫就已经走过回镇上搭班车的地方。
“咱们去哪?”
“先去城南,午饭前去北门那边。”
两人又走了十几分钟,才赶到城南的一处名为七房街的地方。
现在的七房街和后世区别很大,陈东昇带着陈癞子两人转悠了好半天,才找到一个适合卖东西的巷口。
陈东昇拆开吊篓里包着头绳的布包,不紧不慢地往扁担上套。
巷口来来往往有不少人,陈东昇才套了几个头绳,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就停在两人面前。
“哎呀!蝴蝶头绳!”
“好眼光!挑挑看?”
女人拿了两个蝴蝶头绳在手上看了一会,眼里止不住的欢喜。
她姐姐就在酒厂上班,前几天过去找她,她头上戴的头绳被她一眼相中。
只是不论她怎么求,她姐姐都不愿意让给她。
没想到今天竟然在家门口发现卖的了。
“这个、这个还有这两个,我都要了!”
“一块八。”
陈东昇接过钱,找了两毛回去,那个女人便开心地推着自行车离开。
陈癞子在一旁看着,刚刚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就这么一会功夫赚了一块八?!
六毛钱一个的头绳,别人价都不砍就掏钱买了?
他上一天工才多少钱啊!
“东昇哥,你这就赚了一块八,钱来得也太容易了吧?真的不会出事?”陈癞子小声问道。
“还有成本呢,这头绳又不是我变出来的,咱们就卖一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癞子还想说什么,又有两个女人过来问头绳,他只好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随着陈东昇面前买头绳的人多了起来,不少路过的也驻足观望。
一旁的陈癞子汗都滴了下来。
“同志!同志!”
陈癞子一直看着陈东昇那边,被人扯了一下才缓过神。
“啊?什么事?”
“你这个竹篓怎么卖?”
“哦哦,大的三毛,小的两毛。”
陈东昇面前围着的几乎都是女人,因此也带动了陈癞子那些竹篓的销量。
陈癞子在一旁又是开心又是害怕,卖竹篓的时候,收钱的手都在抖。
他哪里见过这阵仗?
陈东昇收钱的动作就没停下来过!
难怪陈东昇昨晚跟他说卖一个能给他五分钱,这跟送钱有什么两样?
人往那一杵,钱是哗哗的进了口袋!
这一次,陈东昇带了快两百个蝴蝶头绳和三百多个普通头绳过来,所以卖头绳的时候心里一点都不虚。
两人在七房街的巷口卖了大半个小时,陈东昇才招呼陈癞子闪人。
不在一个地方久留,是陈东昇摸索出来的经验。
其实没人举报,公安也懒得管这些事情,只能说陈东昇太过小心了。
前往北门的路上,陈东昇看着陈癞子带来的竹篓都卖出去一半,于是笑着问道:“你的生意也不错啊?”
陈癞子苦笑着说道:“哥,你就别挖苦我了,跟你一比,我这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