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单独的中国著名作家对法国不重要。
但著名作家写出过《一夜天才》《送迪博书》,就变得重要了。
同时,在俄罗斯的争抢下,那么著名作家就更加重要了。
翌日,顾陆和燕副部等人呆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
《巴黎人报》有这样一个新闻报道。
“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会成为最符合法国审美的人?”
虽说巴黎人报大多数新闻都是有关巴黎的,但和韩国差不多。韩国是除了首尔其他城市啥也不是,而法国也可以说巴黎之外都是乡下……
说回正题,巴黎人报是法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法发行量
疯抢升级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很多人不相信这句话,但把“爱”换成“八卦”,那么这句话就会成为真理。
中国网友为了吃瓜,那是搬梯子的搬梯子,自告奋勇烤熟肉的烤熟肉。
“如果我不是在伦敦生活斯拉夫人,我还真就差点相信了你的话。《威茅斯系列》是如何诞生的,需要我重复吗?此外,《福尔摩斯先生》的诞生,根据我查询到的资料,只是某推理杂志在进行福尔摩斯的相关活动。如果是有关于神探古罗夫的活动,说不一定当前存在的是《古罗夫先生》。”
“《巴黎人报》的报道没看见吗?去年我国经济赤字,作为法中友谊见证者的顾陆,整夜整夜睡不好觉。最终写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英国?俄罗斯?只不过是单纯完成官方任务,你们当真了?”
“中国有一句古话,大概意思是:人在什么地方,心就在什么地方。顾陆到过伦敦五六次,而去莫斯科的次数是一次,去巴黎的次数是零呢,居然是零!除此之外,顾陆先生海外的版权运行公司总部就在伦敦。愚蠢的俄罗斯人,还有懦弱的法国人,为何不举起你们的双手,保护好自己的脑袋,好好进行一番思考?你们只能和挪威一起玩。”
“人在什么地方,心就在什么地方?哦愚蠢的土拨鼠……”
被搬运过来的内容,被中国网友瞧见的都是精华。各个都身怀绝技,摆出长篇大论。
全世界人民都拥有差不多的人性,平时学习查资料没动力,可一旦在互联网上与人对线,那学习能力和查资料的本事,将会来到顶点。
瞧瞧工作在伦敦的毛子,就跑来中文互联网借助谷歌翻译器搞资料。
当然,再看看英国人,直接开始人身攻击了。没办法,英国乳法,那就跟条件反射一样。
可以想象后续情况。就一上午的时间,俄罗斯、法国和英国三国网友混战到一堆,即便语言不通,又怎么样?
刚开始讲事实摆证据的讨论,到后面造谣,最后发展为大规模的人身攻击。
从顾陆有一个法国挚友(迪博勉强说得过去),到顾陆有一个英国男友,再到顾陆初恋就在俄罗斯,消息乱飞,让人目不暇接。
只有人身攻击就不列举了,好血腥啊!
国内吃瓜群众直呼大开眼界。
roywang:[牛逼啊,长这么大,我本来能代替国宝熊猫,就已经是天板了,万万没想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始,居然还能往上抬高。
发现这问题的赵主任预备向上写篇报告。无论会不会出现这情况,先要有所准备。
私下使劲儿的,可不单单是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