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飘 本章:相识

    徐昉见状,一步上前挡在徐昀身前。

    “公子见好了,我们也先走了。

    ”子屏急得用劲推他一下,轻呼了一声:“爷!就是这两位公子送你来医馆的,这衣裳都是他们拿来的。

    ”他又狠晃他两下:“七爷!”那人这才如梦初醒,挣扎着要下榻,“公子留步”然而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呛咳。

    徐昀在徐昉身后,心里陡然又紧起来。

    看他那样子,应该是认出她来了。

    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只看他此番在哥哥面前,又要怎样应对。

    恰巧药煎好,郎中着人送进来,子屏忙递到他嘴边。

    那人一饮而尽,放下碗,起身就要下来。

    他笑道:“公子勿怪,方才我没回过神来,失礼了。

    ”几人移步,在一旁桌边坐下。

    子屏先开口:“方才已认识了,这是二位是徐家公子。

    ”徐昉拱手,郑重道:“公子舍身救人,实是大义,在下佩服不已。

    ”那人摇了摇头:“我恰在那附近,听到呼救不忍罢了。

    ”他微顿,“那可是一条性命,还只是个孩子”“我一时不到,爷就要犯傻!”子屏一脸怒意与后怕地打断他,“您若出点事,小的也不敢活了!”徐昉见状连忙温声劝慰:“好在孩子已救出,公子幸也无碍。

    不知可否请教公子尊姓大名?”那人微微凝神,与子屏对了一眼,旋即又面色自若:“我姓谢,名持简。

    ”他言罢神情一转,似有所思:“兄台既然姓徐莫非是,城南徐太傅家的公子?”徐昉与徐昀顿时警觉。

    “你怎知道…”徐昀正欲惊呼出口,徐昉打断她:“公子这话,又是从何而起?”“我从北边一路游历过来,未到仰州便听闻贵地有一位惊才绝艳的徐公子,年纪轻轻就做一手好文章。

    今日见兄台姓徐,谈吐不凡又相貌堂堂,斗胆一猜。

    ”那人眨眨眼,“莫非,您真是…”徐昉闻言,正坐理了理衣裳方道:“公子虽不是本地人,倒是消息灵通。

    在下徐昉,家中确是公子口中城南徐家。

    ”他又看一眼徐昀,还是开口:“这是我一远房堂弟,徐昀。

    ”“久仰久仰!”谢持简连忙拱手,“今日虽受些小伤,但得遇徐公子,倒是祸福相抵了。

    ”徐昀默默转头往窗外看去,眼里含笑。

    哥哥一见人拍马屁,就摆出这幅样子,若不是眼前还有些个外人,她高低要点他两句。

    然而那人一句话,叫她不得不又把目光转回。

    “上次来不及问小公子名讳,今日再见,终于得知。

    ”他向徐昀笑时,左边斜飞的长眉微微挑起。

    徐昀本有些淡忘的记忆一下被勾起——眼前这人,那日丢下一句“来日再见,公子再告诉我”。

    她此时方觉那处处透着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又在眼前。

    她对上谢持简的视线,也满不在乎地“嗯”了一声。

    “公子今日舍己为人,一看便知家中教养极好。

    ”徐昉侧目瞥了二人一眼,淡淡开口。

    问他言中有意,谢持简方收敛了神色。

    “我本蓟县人氏,家父不过捐个小官。

    ”他话锋一转:“听闻圣上不日就要南巡到仰州,我也欲在此停留以见胜景。

    不过,怎么此时城里还会失火,乱成这样?”那人低头饮一口茶水,余光见徐昀闻他所言撇了撇嘴,眼里似有不屑。

    “小公子似乎另有高见?”他侧目向徐昀道。

    见此人竟还追问,徐昀一时只想报书肆里被戏弄之恨,不假思索就道:“圣驾来了要净街封道,商铺歇业,百姓反倒没了生计。

    去年为修迎驾的彩楼,还拆了半条街的民宅…”“昀儿!”徐昉冷言打断,瞥她一眼。

    徐昀也立觉话有不妥,便不做声。

    那人微微抬眉,沉吟片刻,“小公子喜欢《南华经》,说的就是与民休养生息之道,只是时移世易,文景之治也是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不可强求。

    ”徐昀本已不欲再说,但此人口吻还有些教诲的意味,她心头又一阵不服。

    她抬了抬下巴,脱口便道:“当今圣上英明,我朝如日中天,自然不做文景之道。

    但书上说,治世惟在得人心。

    百姓安居乐业,自会戴德;若是名为南巡、实为扰民,那便是失了本意。

    ”谢持简神色一凛,似也未想到徐昀接话如此之快,又对论政丝毫不避。

    他亦未停顿,只接着就道:“小公子是说,圣上不该南巡?民情不察,则朝堂空言。

    小公子读书甚多,怎么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可”徐昀微微往前倾身,正要再辩,只听忽徐昉将茶盏重重一磕,当啷一声响,惊得徐昀不由侧目看他。

    徐昉眉头紧拧,看她的眼神已不是提醒那么简单,虽未开口,但徐昀心里咯噔一下,瞬时垂下头去盯着茶碗,手已将衣角捏紧。

    徐昉堆了些笑意,向对面那人道:“谢公子勿要见怪,犬弟年纪小,书读得不多却爱妄言,公子万勿听进心里。

    ”他转脸向徐昀,抬了些声音道:“再乱说话你就出去!”谢持简连忙摆手,“徐公子切莫如此,咱们随口一说,且当今陛下广开言路,朝中几个衙门都为谏言而设,我们如何说不得。

    ”徐昀闻言,这才敢微微抬头。

    那人眉目间含了笑意,神色全不似方才的冷峻,他又道:“少年意气多难得,倒叫我想起当年也总在师席上与同窗相辩,更是唇枪舌剑,徐兄大可不必如此谨慎。

    ”他偏过头,冲着徐昀微微一笑:“是吧?”徐昀忙躲了眼神去看徐昉,徐昉见此人似并不在意,遂亦笑道:“公子说的也是。

    ”座中静了片刻,徐昀心下渐松,暗忖着,此人好像并非个十分轻薄狂妄之徒,倒是自己说话有些急了。

    话虽如此,座中之人神色却皆比方才谨慎。

    谢持简似有所思,终于先打破了沉寂:“说起来,方才在后台,我见着一古怪的东西。

    ”说着,他从袖里取出一张微微有些烧卷发焦的纸条来。

    徐昀抬目看去,那纸上字迹虽不甚清楚,却也能看出,工工整整地画了一串奇怪的符号,由或横或竖的直线和大小不一的圆圈组成。

    “我进后台时无意在里头桌上瞥见,当时来不及细看便揣进袖子里。

    徐兄若是这玲珑台的常客,或许知道这是什么?”徐昉拿过字条,端详了一下,神情却愈发凝重起来。

    “这怎么玲珑台也有”他喃喃道。

    谢持简闻言,亦蹙起眉来,似是没想到徐昉竟真知道些什么。

    他试探着又问:“莫非,徐兄清楚?”徐昉搁下字条,推还给谢持简,又拿起茶盏来呷了一口,半晌才道:“这说与公子听也无妨。

    ”“家父两年前到南平任通判,便是补此前一桩赈灾粮贪污案落马官员之缺。

    家父与我提过,当年赃物里似也发现个画了符号的字条。

    ”见他没再说下去,徐昀忙问:“那可查出来了,是什么?”徐昉摇首,“当年结案顺利,很快揪出是南平府有人受贿,并未牵涉上此物,后来也无人细究。

    ”谢持简闻言不动声色,眼神却渐渐沉了下来。

    他盯着那纸条看了片刻,才慢慢开口:“贪污赈灾粮之案,竟也有相似之物那这东西,怕是并不寻常了。

    ”徐昉点头,低声道:“这般巧合,确实令人起疑。

    不若这纸条且交我保管,我去信给家父,或能问出些端倪来。

    ”谢持简颔首,将纸条重新递出:“也好。

    他日徐兄若得些消息,还望不吝相告。

    谢某于此事也颇有兴趣。

    ”徐昉接过字条:“定不相瞒。

    ”徐昀锁眉听着,心下不禁反复回味。

    这贪污案前几年风声并不大,自己也快要忘怀,如今旧日线索又现,若是再查,只怕还有内情。

    她思忖间,指尖不觉扣住茶盏,却觉茶水已凉,遂起身提过茶壶,向在座几人盏中添水。

    她的手伸到谢持简面前时,却听他笑道:“小公子当真是用功,这指头上还有墨痕呢。

    ”徐昀闻言一看,忙收了手道:“许是习字的时候沾上了。

    ”说罢,她往怀里取手帕来要拭。

    然而,她一不留神,手帕竟带出怀里另一个东西来。

    那物叮一下落在地上,正滚到谢持简脚边。

    他俯身拾起,拿到手里一看,是个万字纹样的金镯子,沉甸甸的有些分量。

    “小公子身上怎么有女子的首饰?”他笑将镯子往徐昀面前一推,“可是要送给心上人?”徐昀吸一口凉气,忙把镯子收了。

    徐昉随即开口道:“是替家妹买的。

    ”谢持简有些玩味地“哦”了一声,又对着旁边的子屏相视一笑。

    徐昀耳尖不觉微微泛红。

    谢持简指尖叩了叩桌面,忽道:“小公子喜欢道家经典,又好习字,前几日我路过临川,偶在一道观内见一魏碑,刻的是《秋水》篇。

    ”他略一停顿,又挑了挑嘴角:“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便是此篇的名句。

    ”闻言,徐昀本来心生欢喜,她真素来无事就喜欢临帖练字,十几年功夫下来,一手好字连哥哥和他同窗见了都要赞叹。

    “魏碑?”徐昀虽心下不屑暗忖:真是好记性,小心眼,却权当没听懂那人后半句,只露出期盼之态来,“那不知公子拓下来没有?如今魏碑存世寥寥,我倒真想一观。

    ”说罢,她还不忘看一眼徐昉,只怕哥哥还板着脸,好在他此时已神色如常。

    “拓是拓了,不过也只得一份。

    ”谢持简漫不经心转着茶盏,忽嘴角一勾,“我本应赠与公子,只是我私心也想珍藏,若是公子有空,过几日来我这临摹可好?”话音刚落,徐昀就急着应声:“那自然是好!”徐昉无奈瞟她一眼,似是在说,又来给我找事。

    “那公子一定要来。

    ”那人随手扯一张写药方的笺子,飞快写下几行字,递给徐昀,“在下暂住在城东一所别院,还要在仰州盘桓半月有余。

    二位若有闲暇,定要来坐坐。

    ”徐昀接过,不由又得意看向徐昉。

    这下可算再得了出门的由头。

    “仰州当真是钟灵毓秀之地。

    原只想随意寻个住处,不想在城郊租下的院子竟都格外别致。

    青砖小瓦,竹影婆娑,最妙的是院角一株玉兰已结了花苞。

    ”他顿了顿,眼中泛起笑意,“待花开时节,若能与二位在花下品茗论道,想必别有一番意趣。

    ”徐昀低头,不觉抚了下束发的玉簪,簪头正刻的是玉兰。

    那是她母亲的遗物,而母亲生前最爱的便是玉兰花。

    三人又闲话一阵。

    徐昀虽不怎么插话,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那人脸上。

    此时他额角带伤,光洁的面上有这一道瑕疵,竟显得格外磊落,倒看不出那日见时的纨绔之态。

    此人虽说是蓟县一个小户,又十分年轻,却谈吐得宜,风雅有趣,今日又作此义举,这般想着,她一时间倒把书肆里的事情忘了。

    茶盏里又添了两回水,不觉已到午后。

    “谢公子,”徐昉道:“出来了大半日,家又离此甚远,我也该和舍弟回去。

    ”见二人要走,谢持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却也不便挽留。

    他郑重拱手道:“今日得遇二位,实乃谢某之幸。

    ”徐昉笑道:“能与谢兄这般义士结识,才是我们的荣幸。

    那改日再叙。

    ”谢持简送几人到了院外,复又偏头看向落在后边的徐昀,眼睛微微弯起,透出些明亮的笑意,悄声道:“可一定要来。

    ”徐昀对上他的目光,那人眼睛笑时便一下失了凤眼的淡漠之感,反而温和灵动。

    她也不自觉扬起一点浅笑,微微颔首。


如果您喜欢,请把《哪敢与君绝》,方便以后阅读哪敢与君绝相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哪敢与君绝相识并对哪敢与君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