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临门(一)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飘 本章:圣驾临门(一)

    圣驾临门之日,寅时刚过府中就灯火通明。

    徐家并非钟鸣鼎食之家,也尽了全力拾掇门面。

    虽无奇玩珍宝点缀,但一早起来,几个家仆和婆子还是把各处擦了又擦,洗了又洗,只求纤尘不染;徐老太爷对着正厅里的陈设,左看右看,亲手正了好几次,又见一旁的兰花蔫了半片叶子,急得就拿拐棍打着小厮去收拾;冯氏平日里叨叨的嘴倒是停了,只捻着佛珠站在廊下念念有词。

    待到破晓时分,徐府上下终于严阵以待。

    二门外各处清场,增设了层层守卫;老爷徐桢、夫人冯氏率徐昉陪同徐老太爷徐鸣崧和一众小厮列队排开,早早便在大门处候着。

    徐太爷身着从前的绯色孔雀补服,前襟的孔雀补子虽有些褪色,但已浆洗一新;徐桢着五品官员的青色鹭鸶补服;冯氏是续弦,为显稳妥,着一件红底暗纹的大袖衣;徐昉如今只是州学生员,就着了一身青绸蓝缘襕衫,乌木簪子将青丝全部束起,也格外精神。

    直到日上三竿,忽听得远处净街鞭响。

    开路太监疾步来报,说圣驾已过二里外的文济桥。

    众人立时屏气凝神,垂首默立,不敢有一丝错漏。

    徐昀的皎心居里,两姐妹正坐立不安,忽听徐暄侍女晚棠匆匆脚步进来,低声道:“我从三门往外打听了,圣驾须臾就要到了。

    ”二人忙起身。

    徐暄回头,十二分正经地交代晚棠和云稚:“你们俩好好地在这里,把门关严。

    ”两个侍女神色忧虑,“小姐一定要去么…万要小心。

    ”徐昀徐暄携了手,悄悄推开皎心居后门,穿过一小节石板路,又拨开几丛腊梅,来到那处暗门前。

    暗门缓缓被打开,发出吱呀一声。

    二人心皆提到嗓子眼。

    随即蹑手蹑脚,往徐昉院中去。

    穿过徐昉的卧房,便进到书房内。

    书房空无一人,帘子垂着,光影昏暗,只有新漆的桌椅散着一丝淡淡的松香。

    二人理一理心绪,躲在门口屏风处听着动静。

    不一阵子,便听前院有脚步声。

    二人双手紧握在一起,紧张又兴奋地伸出头探看。

    此刻大门前,随着太监一声“皇上驾到——”,众人齐齐跪伏在地。

    皇帝亲手扶起徐老太爷,又叫众人平身,就往前厅里来。

    五皇子、七皇子紧随其后,然后是徐桢、冯氏、徐昉。

    前厅内,先帝御赐的文房四宝静静躺在案上,旁边是一把太爷从前在翰林院用过的戒尺。

    皇帝手抚旧物,感思良久,厅内一片寂寂。

    忽见戒尺,指节在斑驳的漆面上轻轻一扣,声音格外清晰。

    “先生的戒尺还留着。

    不过朕倒是不记得先生用过。

    ”徐鸣崧一怔,颤巍巍就要下拜,“皇上天资聪慧,又勤谨好学,此物在臣这里只是…留个念想罢了。

    ”皇帝抬手示意,一旁的太监便上前去搀起。

    皇帝的目光扫过厅中众人,“徐先生这把戒尺,想必许多时候都用在孙子身上了。

    ”又看一眼两个皇子,“不像朕的儿子,朕还是纵容过了些。

    若是这板子用在他们俩身上,想必不至这般荒疏。

    ”徐昉闻言,急忙箭步从一旁上前,跪下磕头,“皇上此言,生员万不敢当。

    如何敢与二位殿下相提并论。

    ”皇帝一笑,并不多言,示意他起来。

    又转身走向书案,沉思片刻后,抬手运笔。

    挥毫之间,“松柏敷荣”四字赫然现于纸上。

    “徐先生年高德劭,今见先生鹤发苍颜,朕感怀之余,特题此匾,也是勖勉徐氏世代守正。

    ”众人闻言,齐齐跪地叩首。

    徐鸣崧声音颤抖:“老臣谢皇上天恩。

    ”徐暄和徐昀在里屋看不真切,就悄悄挪到院门边,借着门缝往外张望。

    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拥着一明黄身影进了正厅,而花园里立满了佩刀的侍卫。

    徐昀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手心沁出一层薄汗。

    忽然皇帝提及徐昉的名字,她心头猛地一颤,仿佛是自己在答话一般忐忑。

    直到听见御赐匾额,这才松一口气,展颜道:“圣上这般顾惜旧情,当真仁德。

    咱们家实是得蒙大恩。

    ”徐暄本来听到什么要打皇子,还微微发笑,现在有匾额了,就在一旁说不出话,只是激动地抚着xiong口。

    人群往西边花园方向远去,窸窣声响渐渐消散。

    徐暄拉上徐昀的手,得意道:“妹妹,你瞧,我说悄悄看看不打紧吧。

    ”徐昀亦眉眼弯弯:“亏了二姐姐,我才能见这世面。

    ”她提了提裙子,携着徐暄,笑语着便要退回房中。

    然而,方一转身,廊下竟传来依稀的脚步声,伴着徐昉清朗的嗓音,越来越近。

    “殿下请往这边,家父收藏的《溪山图》在我书房内。

    ”二人顿时僵在原地。

    “快,快,屏风!”徐暄一把拉住徐昀,便往书房奔去。

    今日二人穿的也是叠了好几层的正经衣裳,行动起来并不利索。

    匆忙间徐昀腰撞上桌角,虽一阵吃痛,她全然无心顾及,只磕磕绊绊地往前。

    姐妹俩蜷缩着身子躲到屏风后面,未及喘息,那三人已走进院里。

    “徐兄的居所,倒和外头景致大不相同。

    ”一个陌生的男声道。

    “外头是为了接驾重新整修过的,我这里因为匆忙,来不及打理,让殿下见笑了。

    ”徐昀不由得僵硬地转头,和徐暄对视。

    徐暄睁大眼睛,一脸惊愕,夸张地无声做了个口型:“皇子?”徐昀咬紧嘴唇,点了点头。

    真是乌鸦嘴,前几日就不该提,这下把真皇子招来了。

    听动静,说话的二人正要迈进书房门槛,徐昀已出了一头冷汗。

    此时,院外又有脚步声匆匆跟进。

    “五哥,怎么不等我。

    ”那声音也到了书房门口,“《溪山图》真迹,我也得一观啊。

    ”徐昉道:“见过七殿下。

    殿下还请小心门槛。

    ”轻快的声线传进徐昀耳朵,她的表情一瞬僵在了脸上。

    ——怎么可能,只是有些像罢了。

    她心头一抽,又努力正了正呼吸。

    可一个念头又猛然在她脑海里炸开:那个人也姓谢。

    不待她多想清楚,那声音又响起。

    虽是温声笑言的,但对徐昀来说,简直如雷贯耳。

    “徐兄这书房当真别致。

    虽然小巧,竟然藏书如此之多。

    难怪徐兄那日执意推辞《南华经》,是因为家中要摆不下了。

    ”徐昀一瞬脑中闪过一道白光,心跳快地几乎叫她眼前发黑,好几下喘不上气来。

    圣驾到徐家前三日,徐昉正指挥小厮悬挂《溪山图》,忽听元锦匆匆来报:“少爷,门外有人急见。

    ”“什么人?”徐昉仍目不转睛盯画,“再往上些。

    ”元锦低语:“是谢公子。

    他家子屏来请,说有十分要紧的事情。

    ”徐昉思索一阵,叮嘱了房内小厮两句,随元锦出了门。

    门外,子屏独立在石狮边上候着。

    见徐昉出来,打千道:“见过公子。

    ”“什么事这样急?”距徐昉上次在青涛院见谢持简也有十来日了。

    此后不久,圣旨便下,他便无暇顾及旁的事情,更不说再与他同游。

    子屏环顾左右,压低声音道:“我在此处不好说。

    我们家主子已在附近茶楼等着少爷,请少爷随小的来。

    ”徐昉望了眼府内忙碌的景象,“只是你也知道,圣驾临门在即,我有许多琐事。

    若是要叙,不如改日?”子屏道:“正是与此事相关,故不得不与公子相谈。

    ”徐昉听竟是与圣驾相关,疑惑陡上心来,只好随子屏去了。

    雅间内,桌上已备好清茶。

    见徐昉进来,桌边那人起身相迎,笑意温文:“徐兄。

    ”“谢兄。

    ”徐昉拱手,“近日家中实在是忙,未能再叙,在下遗憾不已。

    ”“是,徐兄家有喜事,还未来得及道贺。

    ”那人笑道。

    徐昉应了,随即入座。

    那人微微犹疑一下,开口道:“徐兄,听闻近日许多人上门提亲。

    从前倒没听徐兄说起还有姐姐妹妹,在下便斗胆问一句,徐兄可有定下打算?”徐昉神色微凝,“我家两位小妹尚未议亲。

    她们年纪尚小,对婚事我亦从未设想。

    ”他一顿,语气渐冷:“谢兄特请我来,是为了问这个?”那人忙摆手:“非也非也,我也只是偶然想到,徐兄莫怪。

    ”徐昉眸光微敛,眉宇间已存了不耐。

    “那请问公子,所为何事?”那人放下茶盏,沉吟了半晌。

    “实不相瞒,”他抬头注视徐昉,“谢某来仰州,并非全为游览访学之意。

    ”徐昉挑眉,并不言语。

    “我并非从前徐兄所知的蓟县人氏。

    ”那人语气虽轻,却字字沉稳,“大成升平日久,当今圣上有意要编修大典,我如今南下,有一半是为了此事。

    ”徐昉闻言心里一惊,手中茶盏越攥越紧,片刻后沉声道:“谢公子身负圣命?”他眉心拧紧,“你究竟…是何人?”那人一顿,缓缓点头:“徐兄既问,在下也不妨明说。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金镶玉牌,推到徐昉眼前,“我姓谢,名洛,字持简。

    若论齿序,排行第七。

    ”随着那人说话,徐昉低头看一眼面前的玉牌——九龙盘旋的图案下,赫然镌着“皇七子洛”的字样。

    徐昉脑中轰然作响,手中茶盏“当”一声砸在桌上。

    他视线缓缓上移到那人身上,只不可置信地盯着他一动不动,好半天才从喉间挤出几个字。

    “七…殿下?”谢洛点头。

    徐昉蓦然起身,膝盖撞上矮几也顾不得,俯身便跪:“生员不知是殿下…多有不敬…”谢洛一步上前利落地搀起,似是对此早有意料,“徐兄快请起。

    ”他推仍在懵然之中的徐昉在椅子上坐了,继续道:“我的确是早闻徐兄清名,本欲访你协助江南一带的文典修订,却不曾想得在先在书肆与令弟结缘,又在玲珑台得你二人相助。

    ”谢洛笑中带着歉意,“先前隐瞒,只是不欲你因我身份生疏防备,错过许多可叙之言。

    三日后圣驾临门,我若突然现身,怕惊着徐兄,故此时不得不来言明。

    ”他略顿,眼中添了十分的郑重:“这些时日蒙徐兄以友相待,是谢洛之幸。

    ”日前相处点滴不由自主碎片一般在徐昉脑中蹦出,却化作一团乱麻。

    方才言笑晏晏的友人,此刻却是万人之上的天潢贵胄,他后背发凉的同时,还感到有些可笑。

    徐昉强自定神,半晌才缓缓道:“蒙殿下垂青,生员…实不敢当。

    ”“实话说,”谢洛忽又顿住,似在思虑,“南巡前,圣上也曾提及,此番南下,要遍访民情;为此,那日徐兄所提线索,我如今倒有些在意。

    ”闻言,徐昉心头一跳,试探着问道:“敢问殿下…此次御驾亲临寒舍,可与殿下有关?”谢洛闻言愣了片刻,旋即笑道:“并无干系。

    圣上之意,我也无从揣度,既说了是探望老先生,还请徐兄勿要多思。

    ”他的声音渐沉:“况我在御前,本插不上嘴。

    此次要访徐兄,也是我五哥提议,我不过先替他来仰州看看,却没想与徐兄结缘甚深。

    ”徐昉垂眸,“是生员多虑了,殿下勿怪。

    ”“那徐兄,可愿为我留心那日符号之事?”他眸光微闪,“从此入手,或可勘破江南清平表象,根除弊病,于百姓社稷,都是大功一件。

    圣命只叫我寻名士编修大典,我并无理由到官府细究。

    故而徐兄万勿过虑,我提此事,多半是私心。

    ”听到此处,徐昉忽有所动,却想及此事竟牵扯两位皇子,顿时又如芒在背。

    徐昉一阵沉默后,终是起身长揖,“只是…线索到此已断,家父不过一个闲员,生员又才疏学浅,恐要负殿下厚望。

    ”谢洛微微蹙眉,半晌未语,神色有些失落。

    “既然如此,”谢洛轻声道:“我也不为难徐兄。

    ”他却起身,也向徐昉郑重一揖:“只愿徐兄不要与洛生分,洛惟望这几日同游之情,日后仍能长存。

    ”徐昉一怔,忙去扶住:“殿下这是做什么,生员亦何尝不作此念…”二人相视,谢洛的眼中满是诚恳,徐昉的手不由得紧了几分。

    谢洛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递给徐昉。

    “此后若徐兄得空,可拿此物来盐商沈家寻我。

    ”徐昉接过,又是深深一揖。

    直到谢洛的背影消失在竹帘外,徐昉仍盯他离去的方向出神。

    回府后,徐昉大半时间都独自默默。

    他拿着那日火场里抢出的字条看了又看,终将此物和玉佩都锁进匣内。

    至于徐昀,徐昉忖着,还是什么不要告诉的好。

    以她的性子,知道了不知要怎样反应。

    若是日后问起,再慢慢向她道来吧。

    帘外月明星稀,来日又是个晴好的天。

    然而徐昉心中,莫名滋生一种长风卷野、山雨欲来之感。


如果您喜欢,请把《哪敢与君绝》,方便以后阅读哪敢与君绝圣驾临门(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哪敢与君绝圣驾临门(一)并对哪敢与君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