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以后,他若能一心一意,我们便是夫妻。他若有了三宫六院,我们就是君臣。”
“再往后,我若有那个命生下儿子,该争的,我自然要为他争。但那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我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不好说,就先不操那个闲心了。”
她将话说完,然后问:“爹,您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宋明叹息:“我不过是担心安王对你有所图谋,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就算有所图,图的也只是你这个人。”
停顿片刻后,他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小乖,爹作为过来人想要劝你一句,人心易变。”
宋令仪轻笑出声:“爹,我明白的,真心归真心,手段也不能少。我的婚嫁不止关系到我自己,同样也关乎一家人的性命,所以我不会感情用事。”
“今天即便您不提王爷的事儿,我也打算告诉您了,不管是同心蛊亦或其他牵制手段,此事只能拜托给您。”
宋明见女儿清醒,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乖,不管你当农妇还是王妃,爹只希望你能平安。”
宋令仪神情严肃,像是在做保证:“爹,我会平安,咱们全家都会平安。”
见气氛有些凝重,说完这话后,她立刻转移话题:“爹,皇上最近有提起我吗?”
宋明摇头:“皇上前段时间在整治吏部和兵部,罢免了好些官员。这个月商船靠岸的消息传回来,皇上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吸引,根本没空注意你。”
宋令仪听了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庆元帝没精力关注她就最好不过,这样一来,即便进宫也只是走个过场。
*
翌日,宋令仪被召入宫,事情果然十分顺利,庆元帝如同一个和蔼的长辈般夸了她几句,又赏赐了一些东西,便让她退下。
宋令仪走出齐云殿,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肩上的担心没了,心里也空落落的。ггИИщ
“宋姐姐!”
宋令仪跟着太监走在长街,忽听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就见熙和公主拎着裙摆跑过来。
待跑到宋令仪面前,熙和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可见是有多着急。
熙和喘着粗气道:“宋姐姐,你都入宫了,怎么不去春熙宫找我?”
宋令仪笑着解释:“我今日是被皇上召入宫,如何能随意行走?我正想着回府后便给你递帖子……”
熙和打断她的话:“那正好,帖子也不用递了,你直接跟我走吧。”
“这……”
宋令仪犹豫看向领路的小太监。
小太监能在齐云殿伺候,自然是有眼力劲儿的:“奴才不打扰二位公主雅兴,先行告退。”
熙和挥挥手让人退下,转头领着宋令仪去了春熙宫。
两人近一年没见,自然少不得要聊一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熙和身体康复之后,皇后便致力于将她打造成一个才女,因此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这乏善可陈的经历实在没好说的。
但是宋令仪在北地过得可谓是波澜起伏,光是扳倒溪山城四大家族的事情便让熙和追问了近半个时辰。
再说到宋令仪在长平城抓恶霸,审冤案,得全城百姓跪拜感谢的事情,熙和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话却让宋令仪纳闷:“公主如何得知我在长平城抓恶霸审冤案?”
还有什么得全城百姓跪拜感谢,这都是没有的事情!
熙和道:“我听母后说的,至于母后,应该是听父皇说的吧。”
宋令仪闻言,暗自叹了口气。
她想,她大约知道自己突然被召回京的原因了……
第160章
嫌隙
“宋姐姐,我也想跟你一样,离开京城去外面惩恶扬善。”
任凭宋令仪如何解释,熙和都坚信宋令仪在北地过得多姿多彩,并且自己也跃跃欲试,想要如同宋令仪一般,当个为民伸冤的好公主。
宋令仪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自己这一年来吃过的苦头尽量夸大其词,试图让熙和放弃这个想法,否则她真不知道该如何跟帝后交代。
她说自己在路上十天半个月没办法沐浴,有时候得露宿荒野,为了赶路,大多时候只能啃干粮。
到了长平城,百姓们不相信官府,不相信她,刚开始时花钱请人干活都没人应。
还有今年三月时,为了保证春耕顺利进行,她在外面跑了一个月。
很多地方不通马车,她就只能走路,鞋子都走坏好几双,脚上如今还有水泡留下的印子。
熙和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懵懂问:“水泡是什么?”
“水泡……”宋令仪难得结巴了,“水泡就是走多了路,脚掌鼓出来一块儿,里面都是水,碰都碰不得,一碰就痛。”
熙和闻言眉头紧皱,担忧道:“那你岂不是不能走路?”
宋令仪点头:“确实走不得路,但是不走不行,外头还有那么多百姓们等着呢。”
“所以我得将水泡刺破,将里面的东西挤出来后忍痛走路,之后长了水泡仍然这样处理。”
熙和听完,五官几乎拧作一团。
她设身处地想了想,自己似乎没办法吃这些苦。
若执意出去,不仅帮不上忙,而且还会给人添麻烦。
这个念头让她的情绪有些低落,撑着下巴看着窗外的天空,眼中满是羡艳。
宋令仪一看便知,熙和并非是想跟她一样去北地,而是想要看看皇宫之外的天地。
“公主,我听说琼华园已经修好了,但我还没抽得出时间去看,不如咱们约个时间去瞧瞧,顺便将琼华园开门待客之事定下来。”
这话出来,熙和瞬间忘记忧愁,恢复了活力:“这个主意好,母后是支持我跟你一起开琼华园的,她肯定能让我出宫!”
大约是在宫里憋了太久,她当即就拉着宋令仪去找皇后……
皇后0606同意熙和出宫,这在宋令仪的预料范围之内,毕竟皇后疼公主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她没想到,皇后竟然给熙和放了半个月的假,让熙和将琼华园的事情处理完以后再上课。
这一举动让熙和乐开了花。
她竟又壮着胆子提出要求:“母后,女儿每日进宫出宫的实在麻烦,不然您就让女儿直接住在宋姐姐府上得了。”
皇后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不是拒绝,而是看向宋令仪:“德宁,这样会不会太打扰你了?”
宋令仪能说什么?
她当然只能摇头说不会。
于是出宫的时候,她不仅带了一个人,还带了好些行李。
这番动静自然也传到了庆元帝耳中,他中午就去了凤仪宫。
帝后二人用过午膳,庆元帝十分随意地问了一句:“皇后怎能让熙和住在宫外?”
皇后轻抿一口茶,笑着解释:“小女儿家想要跟朋友凑在一起乃是人之常情,熙和以前没有过此等经历,好奇也是正常。”
“若臣妾不允,她定要挂念,若是因此生病,或者瞒着臣妾悄悄跑出宫去反而更麻烦。”
“臣妾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她在外面住上几天,既得了新鲜,也能知道宫里的好处。”
庆元帝随意嗯了一声,并没有再说话。
皇后也不出声,安静在一旁坐着。
一片沉寂中,庆元帝突然开口问:“皇后似乎很喜欢德宁?”
皇后脸上挂着淡笑:“德宁坚韧豁达,谁能不喜欢?臣妾多希望熙和也能学得德宁那般性子,如此一来,臣妾便再没有担忧。”
“而且若不是她寻来神医,熙和如今……因此臣妾对德宁不止有喜欢,更有感激。”
庆元帝目光紧紧锁在皇后脸上,似乎想要瞧出什么破绽,可是看了良久也没有任何收获。
波澜不惊似乎已经深深刻在皇后脸上,任谁也瞧不出她的真实想法。
庆元帝大多时候喜欢皇后的波澜不惊,作为皇后,这是极重要的品质。
也正是因为皇后足够镇定稳重,后宫才能风平浪静。
但是站在丈夫的立场,他却感受到深深的挫败。
“静怡……”
皇后听到自己的闺名,一双温柔美目看向庆元帝:“皇上可有什么吩咐?”
庆元帝看到皇后平静无波的眼神,忽然涌出来的倾诉欲顿时消散。
“无事,朕回齐云殿。”
皇后既没问原因,也没试图将人留下来午憩,而是十分及时地站起身:“臣妾恭送皇上。”
庆元帝看着屈膝行礼的皇后,甩甩袖子走了。
嬷嬷将皇后扶起,小声道:“娘娘,老奴瞧着皇上似乎有些不高兴了。”
皇后声音冷淡:“他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不开心,有何稀奇?”
嬷嬷:“……”
得,娘娘今儿心情不好,不打算装了。
皇后扫了眼对面的位置,冷声吩咐:“叫人进来打扫,能换的都换了。”
嬷嬷只当没看到主子眼中的嫌弃,赶紧出去叫人……
熙和出宫以后便如同脱缰的野马,颇有些不受控制的架势,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一口气说了十几件事情。
“宋姐姐你是不知道,从你离京之后,我就没出过宫,时隔一年,我都快忘了宫外的模样。”
宋令仪这人心软,经不住恳求,见熙和像只小狗一样可怜巴巴看着自己,嘴巴比脑子动得更快:“行行行,都依你。”
熙和闻言立刻抱住宋令仪的手臂,脸贴在她肩上蹭个不停:“宋姐姐,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接下来几天,宋令仪的任务便是陪着熙和四处玩耍。
两人换上寻常百姓的衣裳,混迹于市井之间,感受着街头的喧嚣与热闹,或是挤在人群中看杂耍,甚至还能与路边的小贩讨价还价。
逛累了就随意走进一家茶馆,听书闲聊,偶尔还能听旁桌之人说些家长里短,打发时间再好不过。
熙和将京城逛了个遍,意犹未尽,还想去三百里之外的玉清城玩一玩。
但还没来得及说服宋令仪,京中出了一桩大事,搅乱了她的计划……
第161章
共死
荆国公俞钧死了。
这个消息一出,可称得上是震惊朝野。
俞钧不仅是荆国公,更是京郊大营主帅,手里掌管三十万兵马,关系着京师安危。
如今俞钧中毒身亡,并且他的书房也被翻过,此事不容小觑。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街上行走的人比往常少了一半。
宋令仪也下令谨守门户,无事不得外出。
如今唯有一点麻烦,就是熙和公主送不回去了。
“母后好不容易松口让我在外面住上半月,以后定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要住够了才回去!”
宋令仪知道接下来肯定不会太平,若熙和在她府上有个磕碰,她都不知该如何跟帝后交代。
熙和见宋令仪不说话,双手合十,恳求道:“宋姐姐,年底我及笄之后,母后定然给我寻驸马,之后议亲、定亲、出嫁,我再没有如此自由的生活了。”
宋令仪听到这话便心软了,不过她还保有一丝理智:“熙和,如今这情况定然是不能出府的,你留在府里也无趣……”
“不无趣,一点也不无趣!”熙和掰着手指算道,“明珠多有意思,我还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还有小雅姐和玥儿,我可以跟她们玩儿。”
怕说服力不够,她又不情地补了一句:“星泽也不错,我可以跟他下棋。”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愿意回宫。
宋令仪劝不动熙和,只能给宫里递口信,问皇后娘娘的意思。
还没等来宫中回信,当天晚上周怀瑾又来了,还是跟之前一样的套路。
宋令仪这次从容许多,还带了糕点蜜饯去东厢房,边吃东西边问:“可是为荆国公的事情而来?”
周怀瑾笑着点了点头,可宋令仪还是一眼看出他的紧绷。
宋令仪去了笑意,问:“出什么事了吗?”
“没事。”周怀瑾上前几步,牵着她坐下:“明天让府里下人多采购些粮食回来,在边角地方圈块地,养些鸡鸭鹅羊,做好一个月别出门的准备。”
听到这话,宋令仪心口一紧,说话都有些结巴:“你、你这就、就准备动手了?”
谋反是如此轻率的事情吗?
难道不需要提前一年半载开始准备吗?
周怀瑾没回这话,继续道:“你主院西耳房下有密室,机关在东墙脚下第四块砖头,如果府里遇到意外,你们就躲去密室。”
“明天迎霜会将二百死士安排进府,若我事败,他们会带你们离京。我为你安排的新身份在泉阳,若你有其他退路,亦可让他们护送你过去……”
“闭嘴!”
宋令仪实在听不下去了,粗鲁的将话打断,瞪着周怀瑾道:“现在我问你答!”
周怀瑾刚想说话,被瞪一眼后立刻合上嘴,无声点了点头。
宋令仪问:“眼下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着急动手?有几成胜算?”
周怀瑾微微垂着头,像一只温顺的大狗:“俞钧死了,书房里丢了些机密书信,他的案子肯定要严查,按照咱们的计划,会由霍景云牵扯出秦家。”
“我将丽嫔可能是秦家后人的消息透露给皇上,丽嫔已经被幽禁宫中,身边的人都被抓去严刑审问。秦家安插在京郊大营的族人已经被我找理由拔除大半,齐浩也得知了自己即将被免职的消息。”
“如此几步,几乎将秦家逼到绝路,他们再不行动,怕是要功亏一篑,我估计他们会在半个月之内动手。”
“秦家得逞的可能性不足一成,我的胜算大约有六成,皇上赢的可能性是三成。”
“至于为何着急动手……”
他看了眼宋令仪,轻笑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常有奇效。”
宋令仪又问:“你怎么知道我的耳房里有密道?”
周怀瑾眼中露出些伤感::“因为这里曾是镇国公府。”
宋令仪在京中交际不多,好友更是一个没有,自然没人主动告诉她宅子的前主人是谁。
她更没有尝试打听。
能被朝廷赏赐的宅子,绝大部分都是抄家得来,她实在没必要给自己添堵。
因此这座府邸在她名下挂了两年,她都不知道这里曾是周怀瑾的外祖家。
得知此事,她第一反应是好巧。
倒没想过这是周怀瑾安排。
毕竟封郡主赐府邸的圣旨下来时,周怀瑾还在回京的路上。
宋令仪没再问话,她将另一只手叠放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十分认真地注视着周怀瑾:“王爷,倘若事败也不要气馁,能逃就逃,逃不了就服个软,我想法子劫狱。”
周怀瑾闻言瞳孔骤然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