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却有了灵感,高声补充道:
「血染沙场皆为国,留名千古共长安。」
念完这句,四周忽然安静下来。
马昂的脸色也有些古怪。
「我觉得前后四句并不搭......」
「我一双儿女十年前投军,都死在了东海。唉,人人称赞将军英勇,谁还记得我孩儿这种小兵呢?他们也想保家卫国啊。」
「我怎么觉得后四句有《恤苦吟章》的味道?这女人自己想不出好诗,倒挺会抄我们马昂。」
对!
我也觉得很像《恤苦吟章》!
我在人群中寻找,突然望见一张熟悉的脸。
孙幕!
我在平瑞县的县史图里见过她!
刚刚是她帮我写第一句诗?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我脑海里,不等我开口,孙幕先牵着五个孩子离开了。
马昂脸色阴沉,一双倒三角眼里泛着精光,砰地一声将窗子关上了。
「今日就此作罢。」
百姓们没想到结束得这么突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
几个秀才结伴走了,嘴里嘟囔着:
「今日一见,怎么觉得马昂不如从前了?他作的诗实在平庸,还不及尚书府那位女门客。」
「在下正有此感。话说回来,留名千古共长安这句写得妙啊,没打过仗也能体会到小兵的辛酸,此女有些能耐。」
「我对马昂真是失望。想想他有马铮那样的表弟,倒也不奇怪了。」
我推开人群,朝孙幕离开的方向追去,在街角找到了她。
「谢谢你帮我!」
「你作的诗很好,朴实无华却又真情实感,我还想拜读你的其他作品。」
孙幕牵住大儿子,抱紧了小儿子,蜡黄的脸上写满了淡漠:
「我不写诗。」
我不甘心追着她问:
「怎么会呢?你可是孙幕啊!你十二岁名满京城,你——」
「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谁还记得我?谁还会看我写的东西?」
小儿子内急,于是孙幕弯着腰替他把尿,用袖口随意擦干,再把碎发胡乱捋到脑后,继续应付下一个儿子。
让我想到了村里那些「多子多福」的老妇人。
她整理好了五个孩子,起身离去。
我迫不及待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才华横溢,却只能为马昂做嫁衣,你甘心吗?」
孙幕扭头看了我一眼,眸子里闪烁着一些复杂情绪。
14
孙幕一事又对我有了启发,归家写出《大梁全诗》第一章的第二句。
送去给礼部尚书品读的路上,我竟然撞见了顾邦。
他一个县令之子,还没考上功名,京中也无亲戚,来京城做什么?
不久后,京城突然有了妖女的传言。
「你听说了吗?兵部右侍郎家里的马铮少爷,本来品行端正一表人才,娶了个妖女才被祸害成这样。」
「妖女姜氏小小年纪就勾引县令之子,后来到京城以诗会友,把世家公子都祸害一遍,最后选了单纯善良的马少爷!」
「姜清韫便是妖女的妹妹,也会法术!你看那日她与马昂对诗,她将马昂的才华学问都转移走了,故意让马昂在百姓面前丢脸。」
「知道妖女们为什么祸害马家吗?因为上面那个指使......」
「哟哟哟这可不敢说,心里想想就完了,一会她又要砍头啦。」
.......
这些传闻在民间来势汹汹,加之马昂新写了首诗批判「妖姜」,百姓们更加相信有妖女的存在。
有愤怒的百姓甚至爬上马府的围墙,朝姜玉容泼粪水。
姜玉容日日以泪洗面,连腹中胎儿也滑了,于是马铮迎娶了大学士女儿做正妻,全京城都称赞这门婚事。
我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