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徐西临窦寻 本章:第15章

    没人回答。

    这件事的真相大概要永远地掩埋下去了——不过过了一两年,听说李博志不知道犯了点什么事,被抓进去了。徐西临还是听特别记仇的窦寻说的,不过听过就忘,他反正已经想不起李博志是哪根葱了。

    这就是后话了。

    学霸精神(shukeba.)

    徐西临不止一次下决心,想要挑起一家之主的那根梁——第一回是回家给外婆报丧的时候,第二回是郑硕来要监护权的时候,算上这回杜阿姨离开,外婆想卖房子,总共已经三次了。

    第一回,他短暂地振作了片刻,在外人面前撑住了场面,然后就一蹶不振了。

    第二回,是郑硕给了他一针强心针,加上高考在前,让他在窦寻的看顾下收了心,把最后一段象牙塔里的日子平平安安地走完了。可是等高考一结束,他就失去了本来的方向,又被从没上过心的居家所示搞了个焦头烂额,差点又缩回去了。

    徐西临感觉自己再没有点什么行动,就有点“庸人常立志”的意思了。

    观察起来,徐西临发现窦寻心里不存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行动力强,想干什么马上就去,先坐下写个计划,写完马上执行,一步一步来——不成再撕计划表,事后挫败肯定会有的,不过肯定比来回折磨自己强。

    徐西临自觉已经把最出格的事都做了,心胸也开阔了不少,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干脆也不考虑了。

    他先是想明白了,没有杜阿姨那种专业人士,想让家里像以前一样井井有条、窗明几净是不可能了,生活质量必须要做出妥协,因此做了一张类似班级值日表的表格,叫着窦寻一起,把家里所有的杂事分成了七组,每天只有一组任务,一楼外婆会帮忙,窦寻在这方面也很懂事,反正是谁有空谁做,平均一次大概只需要十分钟,这样,相当于一周把整个房子收拾一遍。家里恐怕不会太干净,不过也过得去了。

    诸如收拾厨房厕所擦玻璃之类比较不好干的活,徐西临自己做主,先斩后奏,雇了个钟点工,一小时十块钱,一个礼拜来一次。

    涉及到用钱的事,徐西临以前做起主来腰杆总是不硬,因为不赚钱。

    因此他很快给自己找了个事——徐西临从小狐朋狗友一大堆,七拐八拐地联系上了一个初中同学,那同学当年学习不行,初中毕业以后没上高中,直接去了个技术学校,跟奋战高考的同学早就断了联系,唯独徐西临逢年过节还跟他聊几句,前一阵子高考出成绩,那同学特意打电话来问候过。

    该同学有个亲戚家的熊孩子,中考成绩不太好,家里琢磨着,既然已经注定只能上普高了,那就提前跑一点,当不了“凤尾”,将来当个“鸡头”也行,于是凑了几个跟他情况差不多的孩子,找了个老师,给他们提前串串高中要学的东西,也看着他们暑假别出去惹是生非。

    老师是个不知从哪找来的老头子,据说还是特级教师,水平高低看不出来,反正人品不怎么样,过几天教熟了,他老对小女孩动手动脚,那几个孩子也是胆肥,凑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那老流氓套了个麻袋,给揍了一顿。

    老流氓碰上小流氓,理亏又不敢声张,只好说自己上了年纪身体不好,退了学费灰溜溜地走了。

    但是家长不知道这个事,仍然想再找个老师。可是年纪大的老教师收费高,几家都不是很富裕,给孩子启个蒙没有必要这么破费,年轻些的老师或者做家教的学生又压不住这群小流氓。

    徐西临那同学说:“我觉得就综合条件而言,你挺合适。”

    徐西临总觉得这句话听着不像在夸他。

    不过他考虑了五分钟就答应了,因为徐西临长到这么大,从来没因为仨瓜俩枣的钱奔波过,徐进偶尔会跟他说外面的事,但是标榜自己厉害的时候多,鲜少对他提起自己的困难,她觉得小孩子心眼窄,对那些本该是给大人准备的困难知道多了,容易生出畏惧。少年人怎么能有畏惧呢?他应该知道适度的节俭,但是不该知道贫困——否则就是家长的不是。

    她只是没想到自己走得这么仓促。

    所以虽然有心,但是让徐西临一时想出个特别好的生财门路,他也没什么主意,掐来算去,无非就是倒腾小商品和当家教。

    这时候市面上请一个大学生家教是一个小时十五到三十,比钟点工高点有限,这边一共七个孩子,能凑一副葫芦娃,放一只羊也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学生们每人每小时十块钱,加在一起,小时工资有七十,虽说都不够吃顿饭的。但徐西临知道,依照自己的资质,这实在算“高薪”了。

    再者这个活听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被窦寻拿闹钟压着念书的日子,徐西临早就过够了,正好趁此机会翻身农奴把歌唱,也去折磨一下别人。

    窦寻其实也很想跟来,可是假期里拳馆的课一周要占据他五个下午,刚好跟徐西临给熊孩子上课的时间错开。

    他最近黏徐西临黏得厉害,以前是不好意思,但是一次亲密接触就够让他把脸皮撕开了,恨不能如胶似漆地粘在一起。窦寻食髓知味,算是彻底被徐西临带坏了,明明前不久被他拿小黄片逗的时候还急了,结果头天晚上徐西临找不着裁纸刀去对门要,刚一推门就发现某个人一脸严肃地观摩“爱的教育”。

    上课地点是徐西临那位同学自己家的地方,他们家有个小超市,旁边有个类似仓库的地方,腾出来摆了几张桌椅和一个小黑板。

    徐西临头天去,就被课堂纪律震惊了一下——七个孩子,四个男孩三个女孩,有把腿架在桌上还不停抖的,有在旁边抽烟的,还有个姑娘不知怎么想的,可能是想扮成熟吧,描眉画眼,穿着她姥姥那个年龄段的“时装”就来了,熟大发了。

    徐西临感觉自己在走进这间小破仓库的一瞬间就长大了十岁,自发地从“稍微大一点的熊孩子”进入了“靠谱的大人”角色,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接到几双挑衅的目光后,于是伸手一指抖腿的那货:“抖多了阳痿。”

    正进行甩脂运动的男生整个人都停电了。

    徐西临又转向抽烟的那个:“当着女生面抽烟不回避的,你这辈子的求偶之路可能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信不信?”

    抽烟的把烟掐了,徐西临顺手推开窗户,双手插兜,往“讲桌”上一坐,跟训小弟似的发了话:“我是来给你们当老师的,为期一个月,每周五天,每天三个小时,为了避免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六十个小时里互相折磨,诸位对我有什么意见和问题,现在可以提。”

    他话音刚落,一个看起来很乖的女孩举起手,徐西临还以为她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小白花,就冲她点了个头。

    结果那朵梳双马尾的小白花娇柔地开口问:“老师,你会非礼我们吗?”

    “……”徐西临神色木然地沉默了一会,差点脱口一句“看脸,面对你们这种,我的道德操守就比较高”,后来觉得当众给一个中二小女孩没脸没什么意思,就咽回去了。

    徐西临:“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我有对象。”

    一帮熊孩子开始起哄:“老师,带来给我们看看行吗?”

    “不能,”徐西临说,“他出场费比较高——还有什么问题?”

    那小白花又举起手,这回不等徐西临点头,她就自作主张地问出来了:“老师,那我们可以非礼你吗?”

    徐西临总算知道这一伙人凑在一起为什么找不着像样的家教了,这七十块钱还真挺不好赚。

    “可以,”徐西临说,“回家告诉你妈一声,老师提供额外服务要加钱,非礼一次交五千,美金,现金交易不刷卡,批发九折。”

    熊学生们听说这老师是六中重点班的,今年刚考上重点大学,本以为是个好拿捏的书呆子,谁知三言两语一交锋,发现大家都是一国的……还隐隐约约比他们有道行一点,于是都稳稳当当地在简易的教室里坐下来,听徐西临扯淡。

    徐西临本来是按着窦寻以前帮他复习的材料认真备了课的,见面才知道学生是这种货色,立刻因材施教地调整了教学目标——以扯淡为主,以穿插几句高中学习经验为辅,间或讲两句刚高考完还滚瓜烂熟的高中知识,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学生们讨厌压堂,徐西临这个“老师”比学生还恨不能早下课,双方达成一致友好,在傍晚时分结束了互相折磨。

    就这么上了三天的课,徐西临有点受不了了,以前真是很难想象连续几个小时保持音量不停说话是什么滋味——特别是熊孩子们跟屁股上长钉子一样,聊闲话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聚精会神,讲正经事没一会就走神,跟有“知识隔离”似的。

    一天是新鲜,第二天就开始嗓子疼,第三天徐西临简直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巴。

    以前他不爱喝水爱饮料,现在看着那些花红柳绿的小塑料瓶就够,没人说他,他自己换了一壶茶水每天带着,西瓜霜基本是当糖豆吃,但是治标不治本,舒服几分钟,一说话又难受。

    每个想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都终结于“学生是笨蛋”的现实里,徐西临刚开始本来还踌躇满志地想,将来办一个新东方那样的培训机构也挺好,新东方教英语,他可以教数学。不过徐老师上岗两天,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徐西临体会到了七里香的不容易,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给老师起外号了,一个礼拜下来,只有一开始调戏过他的那个双马尾小姑娘能听进一点去,有一天她居然回家以后做了题拿回来问,徐西临看着她那一道题都没做对的小练习册,莫名感动,他本来下课就跑,那天却破天荒地留下来把每道题都拉出来给她讲了。

    他讲,女孩就站旁边听着,徐西临问:“明白了吗?”

    她也不吭声,徐西临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那女孩不研究习题,正在盯着他研究。

    小姑娘问:“老师,重点里的女生好看吗?”

    “……”徐西临方才那点教学热情被她一句话就浇灭了,爱答不理地把自己的茶根澄干净了,他说,“有好看的也有难看的。”

    小姑娘惊奇地问:“不都说女人胸大无脑吗?”

    “第一,胸跟脑不是一种材料做的,不存在排他性关系,第二,念个重点算不上‘有脑’,只能说初中在学校干了点正经事而已,第三,好不好看跟胸有什么关系?”徐西临说话越来越有窦寻的风格,把她的作业本往前一推,收拾了东西就站起来,“行,你没问题我就走了。”

    “老师,我觉得你挺有个性的,”小姑娘满不在乎地说,“我给你当女朋友行吗?给睡。”

    徐西临:“……”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梳双马尾的小丫头片子,小脸稚嫩得很,还圆乎乎的,顿时内心一阵沧桑:“不行,老师卖艺不卖身。”

    说完,他就把这朵烂桃花甩下,跑了。

    不料一出门就碰见了窦寻。

    徐西临:“……”

    窦寻把他的自行车骑出来了,那风骚的自行车后来请人加了个不伦不类的后座,看起来不太协调,但好歹能带人了。窦寻是个非常有时间观念的人,平时徐西临固定时间回家,哪天稍微耽搁一会,晚五分钟他都要问,这天徐西临足足晚了半个小时,他干脆就找来了……结果听见了这么一出。

    徐西临莫名心虚,走过去把水杯挂在窦寻车把上,伸手在他头上顺了一把毛。

    窦寻刚开始可能是想躲,后来硬是梗着脖子没动,越过徐西临的肩往后看去,非常不友好地看着那小姑娘走出来。

    窦寻这个人有点独,徐西临早发现了。要是让他自己买点吃的回去给寝室同学分,那没问题,但要是徐西临偶尔从超市给他带点零食,跟他说拿去给同学分,窦寻就不听他那套,都是自己私吞,并且不给“敌人剩下一粒粮食”。

    窦寻对人不小气,但就是把“特意给我的东西”和“买来请别人吃的东西”分得很清楚,哪怕是一模一样的牛肉干,他也能通过产品编号和生产日期分清哪个可以分给别人,哪个是他的,别人不许动。

    徐西临生怕他说出什么来,赶紧哄着说:“走走走,咱回家了,本来就晚了,一会姥姥该着急了。”

    窦寻心里挺不舒服,一路没吭声,徐西临刚开始接这个活的时候他倒是没什么感觉,但他备课的时候把窦寻当时给他画的那一大本学科逻辑脉络拿出来了。徐西临对他的狗脾气心里有数,没敢说给别人用,只是说这个思路很顺,可以让他参考一下,看按什么逻辑顺序能教会这帮破学生。

    就算这样,窦寻还是自己别扭了,好像机密文件被泄露了一样,因为理由太无理取闹,他自己也知道,所以没明说,就是好几天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刚好一点,又碰上这么一出。

    窦寻带着个人,一路把自行车蹬成了近地火箭,到家都没停,直接一提车把撞进了院里,碰上石头台阶才堪堪一个急刹车,徐西临重重地撞在他后背上。

    徐西临无奈,考虑外婆还在一楼,追在他身后压低声音说:“我没干什么呀。”

    一抬头,发现灰鹦鹉正在好奇地盯着他看,徐西临连忙闭了嘴。这鸟最近在学舌,让它听见万一学走就坏了。

    窦寻知道他没干什么——干什么就好了,他能光明正大地发一通火,省得这会领地被冒犯,有气没地方撒,于是怒气冲冲地往楼上跑。

    徐西临:“哎你……”

    他嗓子一直难受,声音稍微大一点就劈了,咳嗽起来。

    灰鹦鹉歪头注视了他一会,也跟着学:“咳咳咳!”

    徐西临没好气地学着窦寻伸手比了把枪,一指那鸟,哑声说:“毙了你。”

    灰鹦鹉:“哔哔哔!”

    窦寻的闷气生了一晚上,到临睡前,他总算自己好了,徐西临看了会闲书,正要关台灯睡觉,忽然发现自己的门被推开了一条小缝,窦寻夹着枕头被子进来了:“我要跟你睡。”

    觉得窦寻的打扮相当奇特。可能知道他屋里冷,窦寻特意换了一条比较厚的睡裤,他上身只穿了个背心,下面穿了条毛茸茸的厚裤子,睡裤上有兜,他一手夹着枕被,一手还耍酷似的插在兜里。

    徐西临的床躺一个人很宽敞,俩人就有点挤了,不过考虑到窦寻好不容易消火顺了毛,他带着哄一哄窦寻的心,还是把枕头往里推了推:“来吧。”

    窦寻就插着兜,以半身不遂的姿势走了进来,放下自己的铺盖。徐西临一看,真不愧是顶级学霸,睡前还抱着个厚厚的笔记本,本上贴满了标记用的小纸条,皮上还夹了根笔,晚上睡前要写写画画半天,徐西临早去见了周公,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的。

    接下来好几天,窦寻都会睡前搬家,好在他睡觉老实,空调屋里挤一挤也暖烘烘的,并不让人感觉不适。

    有一天,窦寻例行睡前研究工作的时候,徐西临打了个哈欠,瞥了一眼他的笔记本,依稀看见个人体结构图,就问:“是都这么忙还是只有你们专业忙?放假还要复习笔记吗?”

    窦寻在纸间上下翻飞的笔尖停顿了一下,不怎么自然地“嗯”了一声,同时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确保徐西临看不见他在钻研什么笔记。

    徐西临侧躺在枕头上看着他直笑:“不会是挂科了准备补考吧?”

    窦寻翻了个白眼,表示他说了句不可理喻的蠢话。

    徐西临:“没事,真挂了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

    他嗓子没好利索,说话声音不高,还总是沙沙哑哑,窦寻的耳根敏感地动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自己兜。他没顾上理徐西临,飞快地浏览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对着徐西临做的笔记,感觉自己理论知识储备得差不多了。

    一时间,窦寻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他蓦地把笔记本一合,扔在了床头柜上,转头对上徐西临的目光。

    徐西临被他盯出了一脑门问号。

    窦寻突然掀开他的被子钻了进来,盖印一般郑重地抬起一只手,按在徐西临胸口上。

    岔路(shukeba.)

    对于窦寻突如其来的异常行为,徐西临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一堆诡异的传闻:以前有个养猫的同学说,他们家猫每天早晨起来都一脸心怀不轨的样子,踩着她的胸口凑上来看她死没死。

    校篮球队还有个爱讲恐怖故事的告诉过他,说有个人养大蟒蛇,有一段时间那蛇每天都在他躺下睡觉的时候爬过来在主人身边躺平,主人刚开始还挺美,后来才知道,那蛇每天过来躺平是为了量主人的个头,判断自己能不能一口吃了他。

    徐西临心头蹿起一点不祥的预感:“干嘛?”

    窦寻低头在他颈间嗅了嗅,据说这种“耳鬓厮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荷尔蒙的交流。徐西临激灵了一下,以为窦寻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捣乱方式,当即手肘一撑床板,打算要翻身起来应对。

    窦寻:“……”

    这个节奏不对!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皱着眉飞快地在脑子里把自己庞杂的笔记过了一遍,查漏补缺,然后想起来了——要关灯,据说灯光容易引起人清醒和紧张。

    窦寻就回手把灯关上了。

    四下顿时一片黑灯瞎火,窦寻后背绷得很紧,手心略微出了点汗,像考试做大题一样,一丝不苟,半步不跳。他暗暗捏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确定手没哆嗦,才轻轻地放在徐西临睡衣的领口。

    徐西临就算一开始再困,这会也察觉到他想干什么了,他脑子一乱,伸手按住窦寻:“豆馅儿。”

    窦寻摸了摸在裤兜里装了好几天的作案工具,确定自己把说明书看完整了,在心里默念了三遍“要坚决”,凑过来在徐西临脸侧亲了一下。

    徐西临微微躲了一下,皱起眉。

    这些事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也曾经朝思暮想过,那会正上初三,班里有几个男生私下里还流传过那种盗版的小黄片光盘,三五块钱一张,半个班都拷贝过。

    不过那段日子过去以后就好多了,太多东西分散他注意力了。

    前一阵子他对窦寻也确实有些想法,本能地想凑过去搂搂抱抱,亲密使然是一方面,想看窦寻炸毛好玩的原因还要更多一点。

    可是最初关系不稳定性带来的刺激过去以后,窦寻渐渐变的不好逗了,徐西临的冲动也就相应少了。

    眼下两个人之间带着暧昧的亲密无间是一种让人非常舒服的相处方式,安全、稳定,同时也带来很多享受,徐西临心里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但是他有心维系现状,对再进一步,他隐隐有点抗拒。

    窦寻太心急了。

    徐西临说不清自己的抗拒来自哪里,他甚至分辨不出这种抗拒究竟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更进一步,还是觉得节奏太快了,有些不妥。

    他毕竟经历有限。

    窦寻的耐性还要更有限些,他没跟徐西临掰腕子,此路不通,立刻转道。

    窦寻侧身压住徐西临另一只手,不由分说地用另一只手钻进徐西临的衣服。黑暗将人的感官无穷放大,他碰到徐西临肋下某处的时候,徐西临忽然无声地挣动了一下,腹肌都绷紧了,窦寻就将温热的掌心附在那里,对着徐西临的耳朵说:“我喜欢你。”

    窦寻从来不把好话挂在嘴边,这句话刚说出来的时候舌头有点打结,语气像课文背诵,有说不出的僵硬违和。

    没等徐西临反应,窦寻自己先不满意了,说不好他就自行重新说,窦寻像楼下学舌的鹦鹉那样,接连把这句台词重复了四五遍,说两次就顺溜多了,说到第三次的时候,“台词”就不是“台词”了。

    窦寻心里迟钝的感情慢半拍地赶到了沸点,突然毫无预兆地激烈起来。

    他再也不用在脑子里重复那些教条的笔记,一切好像成了他的本能,窦寻心里凭空升起一股空虚的饥饿感,很想上牙在徐西临身上咬几口。

    他一边努力克制,一边不由自主地往徐西临身上贴,无论贴得多紧,他都觉得不满足,总是差了一点。

    千篇一律的话说了好几遍以后,窦寻的嘴先一步背叛了大脑的指挥,自作主张地改了剧本,在徐西临耳边脱口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

    狗只能活十几岁。

    灰鹦鹉的寿命有五六十年。

    父母不可能跟你一辈子。

    “我一辈子都爱你。”

    这一句话中像是有两条闪电穿过徐西临的耳膜,惊天动地的那条是“一辈子”,细小的余震是“爱”,一起摧枯拉朽地席卷过他,这让他那仅存的理智孤掌难鸣,少年人的身体就再没有什么管束,徐西临按住窦寻的手骤然松了。

    窦寻垂涎已久,毫不迟疑,立刻连拉再扯地拽开他的上衣,在践行他准备良久的理论时,他先遵从本能,一口咬在徐西临的颈侧,感觉到那颈动脉剧烈的震动,顿时兴奋得眼红。

    结果……理论当然永远是正确有条理的,现实永远是手忙脚乱的。

    徐西临毫无准备,窦寻是个勇于尝试、时常失败的愣头青。

    于是第二天,“实验课挂科”的窦寻一整天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地在徐西临身边转悠,徐西临早晨打招呼的时候惜字如金地说了句“滚”,然后一天没搭理他。

    下午去讲课,徐西临足足站了三个钟头,实在懒得说话,掏钱买了一套高一的习题让熊学生们自由挥洒、随意作弊,自己面沉似水地戳着面壁,仿佛在为军训提前练习站军姿。

    窦寻占够了便宜,滚回自己屋里老实了两天,之后完美地发挥了他愈挫愈勇的精神,第三天又趁着外婆睡着,鬼鬼祟祟地钻进来了。徐西临懒得理他,他就乖乖在旁边待着,看书的时候连昏暗的床头灯都不敢碰。

    后来徐西临看不下去,开口跟他说了几天以来的一句话:“小心你那眼睛。”

    窦寻表面上淡定地“嗯”了一声,用书挡着脸,嘴角不停地往上翘。

    他自以为自己获得了原谅,很快得寸进尺,没一会工夫就开始动手动脚起来……然后被忍无可忍的徐西临翻身按下揍了一顿屁股。

    窦寻愤怒地跑了,这种脆弱的心理素质导致他一个暑假没能再得手,惦记得快走火入魔了。

    不过总体来说,徐西临跟窦寻之间虽然大小摩擦不断,一天到晚不是文斗就是武斗,但还是比较和谐的——主要体现在两人虽然时常拌嘴吵架,但从不冷战,吵完三五分钟后自动和好,徐外婆都见怪不怪了。

    “暑假班”有始有终,徐西临总共拿了四千五,多出来的三百是有个家长感谢他治好了自家娃抖腿的毛病,塞了他一个红包。

    徐西临提了五百,打到了“回家工程”的那张卡里,又拿出两千,一千给他们家新来的钟点工阿姨,麻烦她每天来给外婆做三顿饭。还有一千块钱放在玄关的零钱包,作为他孝敬外婆的零花钱,生活费什么的都用“家里的钱”,不是他自作主张支出的额外费用,也不用他来管。

    剩下的钱,徐西临给窦寻买了套新护具,然后自己留下了一些,打算干点别的用。

    临到开学报道,徐西临对大学生活毫无期待,他拿了一张纸坐在客厅里,怎么琢磨怎么不放心,恨不能把家里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设想一遍。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当年徐进在的时候,徐西临从来想去哪去哪,初中时候参加夏令营,要出国一个多月,把杜阿姨担心得直掉眼泪,行李拆了包、包了拆,他就没心没肺地在旁边“咔哧咔哧”啃薯片,心里还笑话杜阿姨是没见过世面的家庭妇女。

    现在好了,风水轮流转,换成他自己的行李丢在一边顾不上,没完没了地开始操心。

    没听说过“累碎的心”、“烦碎的心”,算起来,除了“伤心”能让人“心碎”,也就只剩下“操碎心”了。

    徐西临对着空白纸发呆,窦寻就对着他发呆。

    窦寻这一个暑假过得做梦一样,虽然欲求不满,但也有点乐不思蜀,一想到回去念书,就跟要拿他上刑一样痛不欲生,他对徐西临不能跟他上一个学校再次产生了深深的不满,该不满现在有了具体内容,越发成了实质的怨念。

    窦寻整个人幽幽地冒着一股低气压,徐西临跟他说了好几句话他都没听见。

    徐西临把乱画了几笔的纸条团成一团,砸了窦寻脑门一下:“问你话呢,靠不靠谱?”

    灰鹦鹉在架子上叽喳乱叫地跟着学:“靠不靠谱!”

    窦寻被人训完被鸟训,无言以对。

    “军训我回不来,”徐西临皱着眉说,“唉,早知道这样当初应该报个女生多的学校,听说她们那一般军训管得比较松——可能你得帮我多跑两趟。老太太一个人在家我实在放心不下。”

    “行。”窦寻不会说“你放心”之类虽然好听但是没什么用的话,他答应以后,就很实在地列出了章程与承诺,“我周末肯定在,平时尽量天天在,实在不行尽量隔天回来一趟。”

    徐西临默默地点点头,有窦寻在,他多少能放松一点,忍不住抬手摸了摸灰鹦鹉的头。

    灰鹦鹉在他们家呆惯了,开始认家里人了,渐渐也能接受此地竟还有臭男人的事实,学会了心怀鄙夷地和平共处,这鸟最近正在积极学说话,一部分是四处听来的,一部分是徐外婆教的,整一口南腔北调。

    老人家寂寞,恰好鹦鹉是话唠,有时候他们俩能驴唇不对马嘴地聊一下午。

    灰鹦鹉矜持地在徐西临手上蹭了一下,展翅飞回它自己的架子,高高地仰起头,用鸟语和姿态宣布自己方才只是施恩。

    徐西临掐了掐眉心:“烦死了——那你凑合一个月,回头等我能出校门了,咱们就倒班吧,轮流回家看看,好不好?”

    窦寻一听,什么馊主意,那两个人不是一直都得错开?

    他当即截口拒绝:“不。”

    然后窦寻最近刚刚学会说话绕一点弯的窦寻冠冕堂皇地说:“我把课都调到中午前后了,除了周四早晨还有一节,其他时间都赶得回来,周四早晨大不了少睡会,没事。”

    徐西临听完,难得地没能领会窦寻的那点小心眼,他心里感动,一时轻敌,真让窦寻这句话给忽悠住了——以为他真就为了徐外婆才肯这么奔波。

    徐西临想,其实算起来,豆馅儿在他们家统共住了不到一个学期,之后徐家接连出事,与其说窦寻是被徐家照顾,不如说他是一直默默在帮忙,窦寻对他们实在是仁至义尽,没的可挑,就冲这个,他那一身臭毛病和狗怂脾气都是小节。

    徐西临甚至想,就算将来他们俩感情发生什么变故,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

    “这些事我慢慢想办法,不能太耽误你时间。”徐西临说,“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在学校附近租一个房子,把姥姥接过去,平时少跑一点,等放假咱们再回家。”

    他说着,仰面往沙发上一倒,乱七八糟地想了很多,末了他说:“等我毕业就好了,毕业以后有进项,时间自由些,她花钱也能痛快点……我以前还跟我妈说我要一路念书念到五十九,出来上一年班就退休呢,现在……真恨不得明天就毕业。”

    窦寻做梦都想白天黑夜地跟他腻在一起,想起了一件事,随口说:“我也是,我们班辅导员还总劝我要尽早开始准备gre,我才不想出国。”

    好学校的基础学科鲜少有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通常也找不着什么特别理想的工作,除非是对专业不满意想转行的和家庭条件限制不允许的,不然大多数人从入学那天开始心里就有数,知道自己未来会追求更高的学历。人都是往高处走的,硕士博士肯定应该比本科学校好,至少也得不相上下才行,普通的重点会奔着名校努力,名校的会向往国际上更宽广的选择。

    以窦寻的成绩和外语水平,出国念个硕士博士是非常自然的。

    他说者无心,徐西临听者有意,愣了一下,问:“为什么不出国?”

    窦寻以“你明知故问”的表情看了徐西临一眼:“你又不跟我一起走。”

    军训不到一个月都能愁掉两把头发,不可能到国外一待待好几年。

    徐西临:“……”

    徐西临想跟窦寻说“其他都是调剂,前途不是开玩笑的”,可是一看窦寻那理所当然的脸,就知道说了也是白说。

    窦寻太聪明,求学过程中没有受过一点挫折,久而久之,他身上有种骄狂气——“我怎么混都能混出头,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跟你们这些凡人一样蝇营狗苟地打算来打算去”。

    徐西临试探着说:“几年就回来了,我估计你还能申到奖学金,占洋鬼子便宜,不去白不去呗。”

    别说“几年”,窦寻连“几天”都不考虑,他斩钉截铁地一口否决:“我不。”

    灰鹦鹉起哄:“我不不不!”

    再说他又要急了,徐西临口头上不再提这件事,可是心里升起一股隐忧。

    窦寻这货,托生在古代,搞不好有资质当个随心所欲的狂妄昏很多事都过犹不及,徐西临想:“是不是应该冷一冷?”

    不安(shukeba.)

    新生军训走得早,窦寻还能在家赖一阵子,他没什么杀时间的无聊爱好,每天都给自己排得很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先根据玄关后面那张值日表格笨手笨脚地做家务,然后绕着小区跑两圈,买早饭,上午随便看一本半本计划中的书,半天就过去了,下午他要去健身房的拳馆参加暑期集训,训练完回家就能吃晚饭了,晚上他要陪外婆说话逗鸟半个小时,稍微休息一会,再回自己房间做一点翻译材料,一天也就过去了。

    暑假徐西临在的时候,窦寻老觉得自己忙,时常要放弃日程表里的一两件事,才能匀出一些跟徐西临腻在一起的时间。可是那个人一走,他繁忙的日程好像突然进了慢镜头,无所事事的散碎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看书看到一半,窦寻想起徐西临,起来去隔壁走一圈,这才想起人去学校了,于是只好默默走一会神。

    集训时候实战练习,窦寻看见自己搭档,发现对方手背上有一块很小的三角疤,想起徐西临胳膊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小伤疤……然后被低他一个级别的新人掀翻了。

    他是“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去年窦寻军训的时候,也是一走走了小一个月,那时候也是想念的,可没有那么浓烈难忍。

    大概是得到的越多越不知足,思念附骨之疽一样地缠在他骨头里,头两天还没什么感觉,时间越长越破皮见骨。

    窦寻开始忍不住给徐西临打电话。

    徐西临那边很快接了,大约是在寝室,环境很嘈杂,背景音里到处是吆五喝六的动静,窦寻还没来得及开口,徐西临就非常紧张地问:“怎么,家里出什么事了?”

    窦寻这才发现已经是夜里快十点了。

    听他说没事,徐西临才长吁了一口气:“吓死我了,半夜三更接你一个电话我能少活十年。”

    于是徐西临虽然没说不让他晚上打电话,但窦寻还是往心里去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在晚上给他打过电话,都换成了白天。

    可是不知是不是太忙,白天打过去的电话,徐西临三四通电话大约只有一次会接。

    平时上课的时间规律有迹可循,军训则完全是看教官心情了,窦寻上午下午各个点钟都试过,有时候他独自听着里面电话铃一声一声的响,响一会就自动挂断了,有时候徐西临接了,也是匆匆忙忙说不了几句话,就有人找他,只好挂断。

    窦寻落寞之余,又纳闷得很,总觉得自己军训那会好像没有那么忙。他想:“也许是各学校要求不一样?”

    并不是徐西临不愿意跟他多说。

    其实徐西临那边的军训没有想象中的严苛,除了不能随便离校之外,强度不大,晚上十点熄灯,早晨五点半集合,中午还有个长长的午休时间。

    据说旁边有个女生连,因为紫外线过敏倒下了四分之一,痛经又倒下四分之一,还有各种闹肚子着凉中暑之类的小毛病,总之,俩礼拜过去,能站着的凑不齐一个方阵。

    独生子女都金贵,真出事校方也付不起责任,训到一半,先紧急把所有教育超市和食堂的冰柜封锁了,禁止向军训学生售卖冷饮,然后又把每天的训练时间改到早晚,太阳出来以后基本就不练了,教官们对这帮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整天带着他们找阴凉地方拉歌玩。

    未来腥风血雨的校园风云人物一般这种时候就会崭露头角,有代表新生讲话的学霸,有扛着吉他来上学的文艺男青年,还有天天请漂亮女生喝饮料的富二代教官……负责跟拍宣传照片的宣传组每天抱着镜头围着被他请客的女生跑,晚上回来凑在一起交流哪个比较漂亮。


如果您喜欢,请把《过门》,方便以后阅读过门第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过门第15章并对过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