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尹明毓张佳音 本章:第48章

    谢策还有一点之前不敢靠近父亲的记忆,便又住了口。

    “我与你母亲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夫妻,而那时我们皆年轻气盛,性情不合。”

    谢钦既是说了,便没有因为谢策还小或许听不懂,而有所遮掩,直言道:“你母亲有身子之后,情绪起伏颇大,没多久便瘦了很多,几个月后肚子便大的有些吓人。”

    “我那时如现在一般忙,你曾祖母和祖母教我常陪伴她,我只能下值后抽出些许时间来看她,但每每相顾无言,或是一言不合便教她情绪激烈。”

    尹明毓默然。

    谢策则是有些担心地问:“母亲生病了吗?”

    “或许是的。”谢钦声音平静,只是越发轻,“后来你母亲忽然要抬婢女作通房,我们又不欢而散。”

    谢策眉毛耷拉下来,忧心忡忡地说:“可是母亲生病了啊……”

    谢钦点头,沉声道:“是,你母亲是女子,我若多体谅她几分,想必日久之后,也能够相敬如宾。”

    但也只是如宾客一般罢了。

    盲婚哑嫁,多少夫妻如同他们一般过的,合得来是幸运,合不来便是折磨,只是女子势弱,总要比男子凄惨许多。

    谢钦摸摸儿子的头,叹道:“若是你母亲能择一个温柔体贴的夫君,相濡以沫一生,定要比嫁给我过得好。”

    谢策不懂,扭着头问:“策儿呢?策儿不就没了?”

    谢钦又揉了揉他的头,没有回答他这个天真的问题,只道:“策儿,你比我和你生母强,日后莫要像我们一般。”

    第111章

    大娘子的存在始终是避不开的,所幸他们都没有逃避,正视悲剧,也正视自我。

    谢钦对谢策敞开心扉,是和故去的大娘子对话,同时也是在与尹明毓坦诚相待。

    尹明毓和谢钦默契地没有在大娘子的祭日谈情说爱,也不约而同地不打算在之后再谈论旧事。

    已经是夫妻,非要爱得死去活来,想想都累极了,彼此欣赏便可相携走下去。

    且世上本就难得两全,若是纠结太多,便是自寻烦恼。

    尹明毓从无能为力的自得其乐到慢慢能够在这样一个处境中掌控自己,再得的每一丝悠闲如意,皆有着质的不同。

    这个过程,比简单追求一个爱人作为目标结果更美妙。

    找到自己,修炼自己,守住自己,最爱自己。

    尹明毓就是个俗人,俗人的追求不是生活过成诗,俗人想要生活过成乐子。

    是以在寺庙用了一顿斋饭之后,谢钦因为护卫急匆匆地赶来禀报,不得不离开片刻,她就开始在大娘子牌位前唠唠叨叨。

    “说来惭愧,我们如今还在受大姐姐福泽,大姐姐若是泉下有知,想要什么,只管托梦找谢钦要,别找我,我有桃木剑,一夜好眠从不做梦,而且我也没钱……”

    尹明毓说到“没钱”,一顿,话锋一转,道:“大姐姐若是托梦指引什么,找我,只管找我。”

    小小的谢策懵懵地看着她,“母亲,到底是找还是不找?”

    尹明毓给了他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继续碎碎念,“我也是后来才从各方知道些大姐姐的性子,大姐姐你就是脸皮太薄,一家子姐妹那么生分作甚?但凡你要是多搭理我几次……”

    谢策接话,“母亲也要占我娘的便宜吗?”

    尹明毓:“……”

    这孩子有时候真教人难以招架。

    尹明毓心虚地瞧一眼牌位,手按着谢策的脑袋,强制扭回牌位,“跟你娘说说话,少接我的话茬。”

    谢策两只小手护在脑袋两侧,嘟囔:“头发不能乱,我长得好,要给娘看的……”

    尹明毓“呵”了一声,手又伸到谢策脑袋上撸了一把,教他脑袋上垂下来那些碎毛全都支棱起来,才收手。

    谢策噘嘴,“母亲坏,又欺负我。”

    他也知道人小力微,拿她毫无办法,便转向牌位,一反先前的惶惑不安,对生母奶声奶气地告起状。

    小孩子,就算聪明如谢策,逻辑也差些,起初还在认认真真地告状,后来兴致来了,想到什么他觉得有趣的事儿,无论大小,都要跟娘亲分享。

    他也不嫌累,但尹明毓十分怀疑,大娘子要是真能听见,指不定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两个锯葫芦嘴生出个小喇叭,还挺有趣。

    尹明毓眼里泛起笑意,平和地看着牌位。

    但凡大娘子要是多搭理她几次……占便宜是占便宜,兴许就没有后来这些事儿。

    不过,往事不可追,往后祭祀,倒是可以轻松些,不如天南地北,随便聊聊。

    于是,谢钦听完护卫禀报,神色凝重地踏进来,便听到一大一小两人跟抬杠似的,你一句我一句,在大娘子牌位前啰里啰嗦没完,还都不是一个事儿,各说各的。

    一瞬间,谢钦产生了一丝错乱,甚至想要退出去重新确认,他是否走错了。

    分明他方才出去时,气氛还不是这般,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根本不可能走错,而两人实在太吵,牌位在前显得似乎有些可怜,谢钦目光扫过,无奈道:“你们吵到耳朵了。”

    尹明毓和谢策一同回头,看了他一眼,又转回去,继续跟大娘子说话,不过这一次,话题能合上了,因为矛头全转向谢钦,明里暗里说他不好。

    谢钦:“……”

    他们就是“欺负”大娘子不能说,“欺负”他也不能与他们计较。

    天色渐晚,谢钦赶紧提出回府,带走两个扰人清静的人。

    而他们一离开,微风拂过,烛火轻轻晃动又恢复平静,好像大娘子也松了一口气似的。

    三人回到州衙后宅,褚赫便跟着他们进来,一看就是有事儿要说。

    谢钦撵谢策去玩儿,随后两人便一起来到堂屋。

    尹明毓换了一身衣服出来,瞧见两人都在这儿,疑惑地问:“怎么没去书房谈?”

    谢钦和褚赫对视一眼,皆未答。

    这时,婢女们端着各种吃食进来,一一摆在桌上。

    谢钦等她们全都放下,便摆摆手教她们下去,说起正事儿。

    尹明毓坐下,精致的糕点一口一个。

    他们最近大事儿小事儿都爱坐在她身边说,虽然这说明她如今在他们心里不是个寻常的内宅妇人了,可有时候实在影响胃口。

    就比如现下他们在说的事儿。

    下午时,护卫特意到寺庙之中禀报,为的便是他们终于在港口守到了一艘载满人的船,并且带回来了几个证人。

    先前,谢钦派了十几个护卫出去,等了好几日,终于发现蝴蝶谷的人赶着马车过来,精神皆是一凛。

    等到夜里,便有一艘行迹可疑的船停靠在港口。

    没过多久,有人从船上驱赶下来许许多多神情麻木的人,护卫们便确认,这些人就是蝴蝶谷那些人要带进洞里的人。

    他们从马车到达,便开始悄悄准备,埋伏在路两侧,待到马车一经过,几个人一起用石块儿重重地打向几匹马。

    马一受疼,忽然嘶鸣起来,便不受人控制,肆意乱跑冲撞,没多久便冲的整个车队都乱起来。

    好几个赶马车的人被甩下来,还受了些伤。

    一些被绑的人则趁机跳下马车,想要逃跑,有的很快便被制住,受了鞭打,有几个腿脚厉害些的,跑得极快,很快便窜进山林里。

    蝴蝶谷的人更熟悉地形,在后头紧追不舍,那些人为了逃命,也不顾黑暗中山林可能会有的危险,拼出命地逃跑。

    谢家的护卫们早潜藏在山林之中,一有逃跑的人路过,便连忙按下,捂住他们的嘴。

    那些人满眼惊惧,唔唔地出声,奋力踢打挣扎。

    护卫们听着动静,低声喝道:“想要活命就不要出声。”

    那些逃跑的人也听到了树叶和草拍打在人身上的刷刷声,浑身紧张害怕地发抖,根本不敢发出声音,甚至不敢呼吸。

    等到声音出现在几步外时,绝望笼罩在几个逃跑的人心头,先前抹黑了脸的护卫忽然故意弄出些动静,假作被蝴蝶谷的人发现,窜出草丛,跌跌撞撞地跑起来。

    假扮的护卫们皆跑没多远,便故意跌倒,然后被蝴蝶谷的人抓住,按在地上教训:“跑啊,再跑啊!再跑打死你们!”

    护卫们像是忍不得疼,抱头呼痛,又被人抓起来,向山林外走去。

    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远,逃跑的人发现他们逃出来了,才无声地痛哭流涕起来。

    那些蝴蝶谷的人数了人数,确认数目都对得上,便放心地继续催促赶路,只是没少对那些闹事的人恶声喝骂。

    而其余护卫们则是带着几个截到的人回州城。

    那几个逃跑的人虽然听他们说是州衙的人,直到真的出现在进了州城,看见衙署大门,才终于彻底相信下来,一股心气儿卸下来,当场便昏了过去。

    谢家三人在寺庙祭拜时,褚赫等着那几个人醒过来,又给了他们一些粥,等他们喝完,才询问正事。

    褚赫一身官服,那几个人对他信任,全都如实回答,没有一点欺瞒。

    是以,谢家人回来,褚赫便对他们说明道:“那几个人说,去年金州等几地大旱,颗粒无收,许多人成为流民,涌向江南,他们一船人基本都是在江南几处城外被人以做工管粥喝被引走的。”

    “稀粥里下了药,醒过来就捆着手在船上了。”

    尹明毓吃不下点心,捧着一个杯子,手指在杯壁上无意识地抠弄。

    谢钦冷声问:“他们可知道是哪家招工?”

    褚赫摇头,“那些流民只要有一口吃的,哪还会管那些。”

    谢钦手缓缓攥紧,压抑着怒火,冷静道:“单是拐卖如此多的人,便可论罪,我即刻上书,请陛下下旨,入兵扫平蝴蝶谷,解救无辜百姓。”

    褚赫问:“戚节度使如今可算是与我们站在一起了?”

    他说话时,看向的是尹明毓。

    尹明毓便道:“若是真准备动手,他们肯定不会站在大邺对立之面,只是戚节度使从前也不敢妄动,恐怕岭南军中也有当地安插的势力。”

    谢钦颔首,沉声道:“是以,最好是从外入兵。”

    褚赫赞同地点头,又思虑道:“未免伤及无辜,若是能够想法子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引兵入南越,兵不血刃解决此事,最好。”

    谢钦沉思,已有所考量,只是还得京中有调兵旨意,才能里应外合,引兵进来。

    他如此想着,便不能再耽误时间,当即便叫人准备笔墨,立即写密折。

    “二娘,帮我研磨。”

    他竟然支使尹明毓。

    但尹明毓鉴于这事儿干系重大,便没有不合时宜地说什么“要酬劳”的话,老老实实地为谢钦磨墨。

    褚赫离开堂屋,回客房歇下,谢钦坐在书案后沉思片刻,心中组织好措辞,便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地写下密折。

    他没避讳尹明毓,尹明毓便在一旁直接将密折内容全部收入眼底。

    待到他收笔,尹明毓道:“往后这些时日,州城会极热闹,定会吸引去大半注意力,你们私底下行事,也方便些。”

    她一直想在州城百姓面前举办的蹴鞠赛,已经准备就绪,且南柯也该进城来准备婚礼了,尹明毓有自信,很长一段时间,州城百姓们谈论的话题,都会是这两件事。

    谢钦手臂揽住她的腰身,两人一站一坐,轻轻拥在一起,一切皆在不言中。

    气氛正好,忽然想起敲门声,随后谢策稚嫩地嗓音喊道:“父亲,母亲!策儿饿了!”

    谢钦一滞,松开尹明毓的腰,默默收起干了的密折。

    尹明毓手搭在谢钦的肩上,同情地拍了两下,然后冲门外道:“进来吧。”

    晚膳,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

    谢策对南越的局势和即将发生的变动毫不知情,无忧无虑地吃吃喝喝。

    谢钦面无表情地瞧着他许久,决定道:“待到过些时日闲下来,六艺课程便安排上。”

    谢策地勺子倏地停下,呆呆地望着父亲,“啊?”

    尹明毓“怜惜”地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在他碗里。

    谢策幽怨地看一眼不爱吃的青菜,控诉道:“都没胃口了……”

    尹明毓瞥一眼桌下他圆溜溜的肚子,没忍住,到底还是伸手按了按。

    肚子软乎乎的,极有弹性,她不想按到小孩儿胃,让他不舒服,是以动作极轻。

    谢策一下子绷不住,咯咯笑起来扭着身子躲。

    等到她不碰了,谢策再想要板起脸,也板不起来了,只能长长地叹一口气,道:“大人真是诡计多端。”

    尹明毓微讶,诡计多端都知道了?

    而谢钦注视着儿子,则是在怀疑那位老先生都教了谢策些什么,以前老先生为他启蒙时,明明是严肃正常的……

    二堂偏房,老先生忽然打了个喷嚏,白花花的胡子全都吹起。

    老先生捋顺美须,瞧向窗外,见今夜月色颇美,忽然起了兴致,想要月下与人对酌几杯,便去寻老大夫。

    可他敲了半晌,屋里的人说什么也不应声,老先生只得背手挪步,走到褚赫门前,“褚小子,来与老夫饮几杯!”

    褚赫早就累得睡下,应是被吵醒,迷迷糊糊地跟着老先生坐到庭院里,端着酒杯对月片刻,趴睡在石桌上。

    老先生摇头叹气,“满府里,只有少夫人和小郎君颇有逸趣。”

    谢钦……踏出去的脚又收回,他今日无心饮酒,注定也是被嫌弃的一人,还是莫要出现在先生眼前了。

    不过,谢钦看向尹明毓,他知道为他启蒙时正常的先生为何这般了。

    尹明毓察觉到视线,回视他,满眼莫名。

    谢钦视线下移,落在她手中的桃木剑上,问:“为何不挂了?”

    尹明毓清了清嗓子,若无其事地将桃木剑放远了些,“无事,今日让它歇歇。”

    谢钦:“……”

    驱邪避凶的桃木剑也能歇?

    不过他早就习惯了,并不说什么,直接进浴室沐浴更衣。

    尹明毓看他进去,还煞有介事地拿了两方帕子,一方折起来枕在剑柄下,一方给桃木剑盖上,真就让它睡一觉。

    谢钦沐浴出来扫见,也只没看见似的转开。

    另一边,蝴蝶谷中——

    谢家的护卫们混在被拐来的人群里,顺畅地进入族庙后的洞中。

    上一次来查探的护卫也在其中,发现和他上一次走得路线不同,原本想要记下进入洞中走过的路线,可随着人群七拐八拐,又下了两层,便彻底记不住路了。

    几个护卫眼神一对,微一摇头,显然他们都没记全。

    一行人又行了许久,便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恶声恶气的喝骂声:“一群木头!快点儿干!别磨蹭!”

    伴着几声虚弱地痛呼和求饶之后,那粗暴的声音又响起:“又偷懒?真晦气!赶紧泼醒!”

    新来的一群人走着走着,听到声音便骚动起来。

    周围看守他们的人立马举起鞭子挥下,骂道:“想挨打吗?快走!”

    护卫们夹在在其中,老老实实地跟着人群。

    有两个站在外围的护卫挨了两鞭子,面上瑟缩,心里却都在咬牙,等着秋后算账。

    一行人走过长长的矿洞,终于见到更亮的光,进入光源处后,被拐来的人们慌张,瞧见一切的护卫们亦是震惊。

    眼前的空间上下有十几丈高,宽也有百余丈,一层一层盘旋而下。

    最底层,许多瘦弱的皮包骨,黑的完全看不清脸的人正拿着工具挖凿,旁边有些高壮的壮汉,手持鞭子,动辄打骂挥舞。

    而护卫们正震惊时,押送他们的人也辱骂鞭打起来,催促他们下去。

    众人怕疼躲闪,不得不沿着斜坡走下去。

    巨大的矿坑里,大多数都在心如死灰地劳作,看见新来的人,神情也是麻木的。

    唯有一人,黑不溜秋的脸上泛起希望,不住地悄悄地打量那些新来的人。

    此人正是岩峡。

    他在此之前是矿里最晚来的一个人,极度的劳累和恐惧之下,每日处于这样的氛围之中,却一直没有任何人过来,几度快要崩溃。

    之所以还没有彻底放弃希望,因为记得刺史夫人说不会不管他的话,支撑着他。

    忽然,一鞭子重重地抽在岩峡身上,紧接着便是一声责骂:“看什么看!老实点儿!”

    岩峡又疼又吓到,身体剧烈地一抖,慌忙瑟缩地举起镐,继续刨。

    但他边刨,还不死心,继续扭头去那些人中搜寻。

    忽地,岩峡看到一个掩藏在泥灰下熟悉的五官,心下狂喜,正打算仔细去瞧,又一鞭子抽在他背上。

    火辣辣的疼。

    但岩峡激动地顾不上疼,大力刨石头,躲开看守,又去搜寻那熟悉的脸。

    他找了好一会儿,都没等找到,心口紧缩,眼泪都要糊住眼时,与一个人的视线对上。

    两人视线相对,片刻后,那人缓缓低下头,但岩峡确定,就是刺史夫人的护卫!

    狂喜!

    岩峡激动地想要抒发出情绪,但又怕被人发现异常,便大力挥舞镐,疯狂刨动石头。

    周围的看守们看见了他那异常的样子,但这矿坑里时不时便会有发疯的人,不足为奇,只要不耽误干活,他们根本不会管。

    而另一侧,率先发现岩峡的护卫冲其他护卫悄悄打了个手势。

    其他护卫也有见过岩峡的,可他不说,他们完全认不出岩峡的模样,所幸岩峡虽然激动,但还能控制住,没有暴露他们。

    此时不是合适的时机,众护卫也没有靠近岩峡的意思,下到矿底后便在看守的指引下,拿了工具到另一片区域开始干活。

    有些被拐来的人还没完全认命,干活时拖拖拉拉,被抽了许多鞭子,才稍稍老实下来。

    另一些人胆子小,害怕挨打,根本不敢有任何心思,乖乖干活。

    护卫们不想太过显眼,因此都老老实实地掩在人群中干活,顺便查探这矿坑的情况。

    岩峡释放过后,疲累涌上来,他的心情也平复下来,等着合适的时机,再去与护卫说话。

    但好歹,有了出去的希望。

    谢钦的密折,连夜送了出去,剩下便需要耐心地等待。

    尹明毓照常出门玩儿,照常约戚夫人看蹴鞠赛。

    第一场面向州城百姓的蹴鞠赛办完,满州城更是都知道,刺史夫人和节度使夫人极喜欢蹴鞠,还为每场蹴鞠赛都设置了奖励。

    且尹明毓本就打算热闹一些,见能够调动起州城百姓的兴趣,就又让刘娘子她们设计了一套正儿八经地晋级蹴鞠赛,正式发布告示宣扬开来。

    奖励动人心。

    告示发布的第二天,便有人来报名,几天之后,州城便组起六只蹴鞠队。

    谢钦和褚赫在州衙里,都能听到州衙官吏们在讨论蹴鞠赛,由此可见,这事儿教尹明毓折腾得多热闹。

    二人甚至不用想,都知道等蹴鞠赛慢慢展开,会成为州城的一大盛事。

    尹明毓还教导刘娘子等人去找州城富户们赞助银钱,弄了个盛大的开幕,请了舞狮和各种表演,沿着街一路表演一路到蹴鞠场。

    谢钦和褚赫早早便坐在蹴鞠场前方一家茶楼二楼里。

    需得一提的是,这茶楼作为蹴鞠赛最佳观赛之所,也赞助了蹴鞠赛一笔银钱。

    蹴鞠场上,吹吹打打,极为热闹。

    褚赫摇着折扇,忍不住叹道:“弟妹融入得比咱们可快多了,如今这州城里,莫不是只知刺史夫人不知刺史了吧?”

    谢钦背手而立,居高临下地看着蹴鞠场上如同盛典一般的场景,道:“二娘到哪里都融入的极好。”

    不过这般放得开,也就只有南越州城。

    “她开心便好。”

    褚赫赞道:“没教诸多事情磨掉悠闲之心,玩乐之间便做成了许多事,这也是个本事。”

    谢钦望向北方,目光果决,“快马加鞭,折子应是要到京中了,你我也不能逊色太多。”

    褚赫稍稍正色,极认真地点头。

    蹴鞠场边的高台上,尹明毓作为蹴鞠赛的推动之人,一分钱没花不说,除了偶尔点几句,一应事儿全都是刘娘子等小娘子们操办,啥活都没干。

    此时她看着台下的表演,由衷地为自个儿感动,她可太努力了。

    第112章

    京中确实收到了谢钦的密折。

    然苍老的昭帝端坐于大殿之上,对着一本摊开的密折,久久无言。

    傍晚,空旷的殿中渐渐昏暗,老太监轻手轻脚地进来,点起几盏灯,便又退出去。

    烛火昏黄,昭帝孤影茕茕,独坐至夜深。

    老太监复又进来,请示:“陛下,夜深了,可要就寝?”

    昭帝下垂的眼始终注视着御案上的密折,许久之后,才缓缓抬起手,摆了一下,示意他下去。

    老太监无法,只得面色担忧地退出去。

    待到大殿里又只剩下昭帝一人的影子映在龙椅上,昭帝才终于幽幽地叹出一口郁气。

    若是派兵入岭南,平王的事儿恐怕便再也兜不住,甚至有可能激发平王铤而走险,父子情断……

    即便知道,有些事情一定要尽早决断,方可减少损害,可帝王亦是人,无法轻易作出决断。

    “咳、咳、咳……”

    昭帝举起帕子,捂着嘴剧烈地咳了几声。

    老太监端着一碗药进来,见昭帝咳嗽不止,连忙放下药碗,为他倒了一杯温水,随后忧心忡忡地劝道:“陛下,龙体为重……”

    昭帝移开帕子,顺手合上密折,方才接过杯子,顺了顺气,便抬起手。

    老太监连忙送上药碗。

    昭帝端起药碗,一饮而尽,药尽之时优柔也收起,道:“明日召谢卿觐见。”

    “是,陛下。”

    翌日,卯时一过,谢家主便候在太极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昭帝身体不佳,昨夜回寝宫后,辗转反侧,睡得极晚,今日却未晚起,只半刻便召他觐见。

    谢家主踏进殿中,便躬身拜见。

    老太监等侍从引谢家主入内后,则是纷纷退了出去。

    “谢卿不必多礼,起来吧。”

    昭帝今日气色更差,即便威严,掩不住气弱。

    谢家主眼露担忧,问候道:“请陛下保重龙体……”

    昭帝不置可否,直接拿起密折,示意右相接过去看。

    谢家主恭敬地上前,接过密折,一打开便认出儿子谢钦的笔迹,待到一细看详情,惊怒交加,“这两族竟是犯下如此惨无人道之大罪!”

    但岭南之事不同寻常,谢家主即便气怒,却并未直接进言“严惩”,只语带怒意责骂岭南二族几言之后,请示地问:“陛下欲如何处置岭南之事?”

    昭帝久久无言。

    谢家主也只能拿着密折,垂头而立。

    “你不妨问朕,预备如何处置与岭南有勾结的平王。”昭帝目光扫过这偌大的、空旷的大殿,“朕既是帝王,亦是人父啊……”

    谢家主默然。

    “朕只得这三子,原也想效仿先帝……”

    昭帝登基,乃是先皇亲自教养扶持,早早立下储君,顺理成章地登基,虽与异母兄弟们生疏至极,却也未曾发生皇室兄弟阋墙之事。

    “可朕这三子,皆无帝王的心胸,成王有野心却不成器,定王沉得住气,然满心算计极易走偏,平王……”

    平王如此行径,恐怕已有造反之心,更加肆无忌惮。

    “朕能选谁?”

    帝王说自己儿子的不好,已是不该听之言,臣子万不能附和,否则若是日后帝王忆起,心生不满,也是一桩罪。

    但昭帝召见他,又说出这样一番话,必定不会只是想与人倾诉。

    是以谢家主缄默片刻,并未就三王之事多言,只建议道:“陛下为大邺基业忧思,臣身为陛下臣子,理应为陛下分忧。”

    “关于陛下所忧之事,臣有些浅见……”

    昭帝道:“谢卿直言便是。”

    谢家主避开三王,道:“陛下既是无法抉择,不若再看看皇孙,许是能决断。”

    昭帝闻言,沉思。

    但岭南之事,也必须要有所抉择,昭帝决定,先下密旨,悄悄调兵平岭南之事,趁此间隙,再考察一番,尽早决出储君之事。

    当日,两封密旨出京,一封送至黔中节度使手中,一封送至南越给谢钦,教他们里应外合,便宜行事。

    南越州,蝴蝶谷矿洞——

    被拐来的人进入矿洞,在蝴蝶谷的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人,跟耕地的牛、拉磨的驴无甚差别。

    矿洞里时刻有人看守,他们这些人,每日只有两个时辰左右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几乎皆在不停地干活,只能从换班的看守们大致分辨出时辰。

    他们吃得极差,每日只有两顿,干粮是粗粮,梆硬不说有时候还是坏的,粥就是浑浊的汤,几乎见不着米,时不时吃出些加菜都是常事。

    每时每刻,都是身体和心灵的无尽煎熬。

    有些人不甘,想要反抗,但蝴蝶谷对于调教新来的劳力,已经极富经验,动辄便一顿打,且逮着一个闹得厉害的人,便往死里打,以此来杀鸡儆猴。

    胆小的人,直接便吓得再也不赶有其他心思。

    护卫们潜藏在众人之中,十分老实地干活,一丝一毫都不显眼,看守们的注意力全都在那些刺头身上,慢慢便对他们这些“听话的”放下警惕。

    而护卫们观察许久,随着新来的人越发老实,看守们会慢慢不再那么严防死守,不过还没完全放松,休息的时间,整个矿洞皆静悄悄的,只要发出些异常声音,都会引来看守得到一顿打。

    因此也就只有吃饭的一点工夫,能够悄悄说些话。

    他们先和刺头们暗地里联合,让刺头们像是被打服了,都消停下来,等到看守们更加放松警惕,护卫们便开始悄悄做一些小动作。

    起初,两拨人比较容易区分,毕竟一群人已经瘦弱不堪,另一群人还算壮实,尤其是护卫们,即便涂黑了,看起来也颇强壮。

    等到众人每日挖矿刨石头,全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护卫们学着其他矿工那般佝偻着背,便不再显眼。

    他们没有急着靠近岩峡,慢慢试探看守们的警惕心,和拉拢来的矿工们,每顿饭轮换着,坐进早一批矿工之中,然后慢慢变成两个人,三个人……

    直到这一日,几个护卫连同拉拢来的矿工们,将岩峡团团包围在中间。

    一众人刻意制造出的大声吃饭的声音,呼噜呼噜的吃。

    那些看守瞧见他们的动静,看了几眼,肆意嘲笑:“哈哈哈……吃得跟牲口似的。”

    众人忍着被羞辱的怒火,继续弄出声音地吃,一个护卫在他们的掩护下,低声问:“岩峡,你可发现了什么?”

    岩峡等了好些时日,时不时看着刺史夫人的护卫离他近些又远些,焦躁不已,此时终于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一个忍不住,直接崩出眼泪。

    他端着碗,怕被发现,只能紧紧埋着头,眼泪滚落,漆黑的脸上出现两条极明显的泪痕。

    连受过严格训练的护卫都受不了这暗无天日的地方,他情绪崩溃,护卫倒也能够体谅,只是现下处境,没工夫安慰。

    “时间紧,不是哭的时候,你若是有发现,赶紧说,我们便能避免些盲目查探的危险。”

    岩峡极力控制着情绪,抹了一把脸,脸上便跟和了泥似的。

    “我、我之前来,那些、那些看守故意折腾我,让我去抬、抬恭桶,我记住了去茅房的路。”岩峡越说越顺畅,给他详细描述了如何去茅房。

    其中一个护卫一听茅房,眼睛便是一亮,他上一次潜进来,摸到了茅房,既然知道从矿洞到茅房的位置,他就能够找到出路。

    “还有别的吗?”

    岩峡道:“右边儿第三个的矿洞口,往南,继续向下,有地下水,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别的出口,但是那头有一座石桥。”

    护卫一听,记住了方位,又看向他,眼神询问可还有别的消息。

    岩峡攥紧破碗,颤着声音道:“之前有个病的快死的人,他们让我拖着人,扔进一个废弃的矿坑埋了,我看见有白骨,肯定不是一个人……”

    他说着,眼神越发惊惧非常,似是回忆一下那画面都能吓跑胆一般。

    护卫们心头皆是一凛,问他:“不能干活的人都会被扔到那里吗?”

    “是……”

    而岩峡也知道这些了,看守们又在催,众人便顺势散开,继续去干活。

    护卫们悄悄一合计,一人帮一个护卫藏了一些干粮,做好准备,那个护卫便在吃饭时利用浑粥和干粮,作出急症的样子,口吐白沫,翻白眼倒在地上,身体诡异地扭曲抽搐。

    他那样子极为吓人,一些不明所以地矿工立时便吓得四散开来,唯有他们的同伙,散开的时候还不远不近地在他身边。

    看守走过来查看,见他踌躇完,便嘴歪眼斜地昏死过去,呼吸也几乎没了,骂了一声“晦气”,就近点了两个矿工,抬着他离开矿洞。

    看守们不亲自抬人,但始终看着他们抬人,以防他们有任何意动。

    那两个矿工装作怯懦地抬着人,一路来到岩峡所说的废弃矿坑,闻着腐臭味儿,怕直接扔摔伤人,就贴着坑边放下他。

    “磨蹭什么?赶紧回去干活!”

    看守在后头催促,两人迅速松了手,起身时透过火把光,隐约能够瞧见坑下似乎真的有白色的东西。

    他们也不敢多看,心里稍稍同情了一下底下那位兄弟,赶忙跟着看守们离开。

    而那个被选中的护卫,也不敢真滑到底下去,实际上手在同伙的掩护下,死死地把着边缘,等到他们一离开,便赶紧爬上来。

    护卫省着干粮,在矿洞里耗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躲藏查探,也摸到了岩峡所说的石桥。

    石桥上有人走动,确实极有可能连着另一个出口,护卫越过石桥,忍着饿,在附近蹲守了许久,摸清楚了他们来回走动的规律,趁着个间隙,终于摸索着找到了洞口。

    他踏出洞口的一瞬间,即便遮住眼睛,眼睛也教光刺激的看不清东西,眼泪直流。

    护卫也不敢耽搁,记住这个洞口,迅速离开,回去复命。

    州城里,谢钦一面等着回复,一面继续推进他的政令。

    尹明毓的蹴鞠赛也在有序的举办。

    此时才进行了三场蹴鞠赛,但新宅里,小娘子们一合计,这三场蹴鞠赛结束,没有花钱不说,竟然还赚了一大笔。

    而账本上统计出来的钱数和钱匣里的银钱,对于寻常只拿些月钱的小娘子们来说,实在不菲,一众小娘子们全都惊讶不已。

    她们经了这些日子操办蹴鞠赛,处事全都长进许多,心性也有些变化,可到底还没练到处变不惊的地步,不知如何处理,便将账本和钱匣带到刺史夫人跟前,请她处理。

    尹明毓用人便表现出十足地信任,一直也没看过账本和钱匣。

    这些小娘子们没为了钱的事儿找过她,她便估计她们那儿有余钱,但真瞧见钱匣里为数不少的银钱,也被这些小娘子们惊艳了下。

    一场蹴鞠赛,花钱的地方不少,她们拿到的赞助数目是固定的,这得是抠成什么样儿,才能省下这么多。

    尹明毓从来就不吝啬于夸奖,直接便挑起眉头,满眼惊喜地称赞道:“你们如何做到的?属实厉害。”

    小娘子们脸上又是不好意思,又是欣喜,且她们每一个人负责的不同,便依次说道——

    “我们想着茶楼能赞助银钱,别处应是也能赞助。”

    “先头那家舞狮的,我们让人跟他们谈,他们每场蹴鞠赛前都在蹴鞠场上舞狮,百姓们知道他们家,日后请他们的人肯定多。”

    尹明毓挑眉,“所以?”

    那小娘子腼腆地笑,“不要钱。”


如果您喜欢,请把《继母不慈》,方便以后阅读继母不慈第4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继母不慈第48章并对继母不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