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尹明毓张佳音 本章:第52章

    谢钦一本奏折,诵了许久,殿中除了他的声音,尽皆安静。

    开采私矿等已是重罪,可竟然害人性命堆成乱葬坑,在场众人只听谢钦简单寥寥几句形容,便可想到那惨绝人寰的景象,何等的丧尽天良!

    官员们如此,平王和忠国公却是冷汗直流,根本不敢抬眼去看上首龙椅上昭帝的神情。

    谢钦既然已经端掉那两族,他们根本不敢存侥幸之心,谢钦没有发现他们和南越的勾连。

    那两族在岭南盘亘日久,即便前几十年,还未曾这般灭绝人性,大邺建国也才三十一年,很多事情与他们无关,可这十年来,他们联络不断,平王和忠国公也确实给了两族诸多方便。

    若是曝出,他们很难脱了干系,没准儿这些事情全都会落在他们头上……

    平王虚汗直流,嘴唇煞白,谢钦诵了多久,对他便是多久的折磨,他怕极了下一句就是他,及至后来,身体都有些微微晃动起来。

    他身后,定王盯着他,越发觉得奇怪,可再一看还在禀报的谢钦,忽然灵光一闪,眼里便狂喜起来,习惯性地垂下头,才遮掩住。

    龙椅上,昭帝将三个儿子的神情尽收眼底。

    成王惊讶过后便与他无关一般,平王怕得随时要跪倒,定王只想到争权夺利,全都毫无仁心。

    他们以为掩饰得很好罢了。

    而如此三王,皆不堪为帝。

    昭帝对三个儿子失望,却又要从他们之中选出继承人,心情波动之下,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陛下!”

    谢钦正好禀完,也与其他大臣一同望向昭帝。

    “咳、咳……”昭帝用帕子捂在嘴前,咳声止了之后,不着痕迹地在嘴上擦了一下,才抬起头道,“朕身体不适,右相和谢卿……”

    随即又点了几位臣子,至他寝殿的书房议事,便扶着太监的手起身。

    他走之前,冷漠地瞥了一眼平王,平王本来因为谢钦没有说起他而松了口气,这短短一瞬的对视之下,瞬间心头一震,呼吸都停滞了。

    谢家父子并几位官员前往昭帝寝殿偏殿书房候着,并无交谈。

    昭帝喝了药,缓和下来,才过来,商议的便是岭南那两族如何处置。

    他们犯下的罪行自然死不足惜,可两族族人众多,不可能尽数砍了,以至血流成河,若是这样做,即便岭南百姓皆知他们罪行,恐怕也会人人自危,不利于岭南各族归心大邺。

    谢钦又详细说了岭南的现状,众官员纷纷进言,最后由昭帝定下,砍两族族长和两族之中有声望的一批人的人头,其余流放北境,至于一些被强逼嫁入两族的妇人和尚未犯错、不知情的孩童,允他们留在岭南,只是三代之内不得科考。

    另外关于两族的田铺产业,昭帝采纳了谢钦的谏言,由他回南越后主持拍卖,届时一并充入国库。

    昭帝这是明言,谢钦仍然要回南越去,原先岭南偏远,是流放之地,现下却是个香饽饽,可惜旁人无法捡这个政绩了。

    几个官员看向右相的目光,不免带上几分羡慕,子孙出息,何愁不兴家。

    谢家父子则是宠辱不惊。

    昭帝拖着病体久坐许久,面上疲色越发明显,便教他们退下。

    众官员告退,退出偏殿,在殿外瞧见十来个皇孙,泾渭分明地站着。

    这种时候,陛下的任何一点行为,都可能暗含深意。

    这几个重臣全都浸淫官场多年,最年轻的便是谢钦,但谢家父子二人如出一辙的不露声色,所以众人即便各有心思,也全都没对皇孙们露出一丝一毫异样之色。

    一行人若无其事地出宫,谢家主等官员回皇城继续办公,谢钦返回谢家。

    尹明毓起得晚,这时刚带着谢策到尹家。

    尹家三个男人,除了尹二郎在府里,其他两人全都有公务在身,未能留在府里等他们。

    不过四娘子尹明若回娘家了。

    三娘子尹明芮因为怀孕有些遭罪,没能来。

    嫡母韩氏对尹明毓的态度仍旧平平,心思全都在外孙谢策身上。

    倒是尹家两个嫂子陆氏和何氏,对尹明毓热情不已,甚至表现的比四娘子都明显。

    从前没有什么龃龉,人家笑脸相迎,尹明毓更不会冷脸,笑呵呵地与她们熟稔地闲聊,尤其二嫂何氏有了身子,现成的话题。

    “也不知我能不能等到二嫂生产,不过就算等不到,也不会差了孩子的礼。”

    何氏刚七个月的身孕,表妹白知许的婚礼就在五月初三,谢钦事了,估计很难留到何氏足月生产。

    何氏有孕了也是红光满面,笑着说:“二妹妹太客气了,他小小一个,哪值当二妹妹如此惦记。”

    嫡母韩氏听到她们的话,指着尹明毓对二儿媳何氏道:“她这抠性儿,你若与她客气,可是便宜了她。”

    她说完又转向尹明毓,“我可是听着了,若是礼轻了,我这个祖母可是要替他要的。”

    四娘子一听,低头笑起来。

    尹明毓作出一副忍痛割爱的模样,“有母亲这话,便是亏极,也不敢给轻了。”

    谢策道:“母亲才不抠……吧?”

    他想要护着她,偏偏语气越说越迟疑。

    尹明毓:“……”

    孝顺孩子,下次别说了。

    其他人全都笑起来。

    嫡母韩氏搂着谢策笑。

    四娘子笑得含蓄。

    何氏捂着肚子,不敢笑太厉害。

    长嫂陆氏则是边笑边道:“二妹妹若是不想亏了,早些怀上,可不就赚回来了吗?”

    她话音一落,众人脸上的笑意皆有些僵,唯有尹明毓神情未有变化。

    长嫂陆氏一下子反应过来,忙找补道:“瞧我这嘴,二妹妹莫见怪,你们夫妻分别多时,晚些怀上也是正常,千万别往心里去。”

    尹明毓浅笑,“长嫂多虑了,我心宽,哪会介意这点小事。”

    嫡母韩氏低头瞧一眼外孙,见他双眼只有好奇,对尹明毓怀孕与否没有任何不满不愉,摸摸他的头,教长媳去准备午膳,教何氏回去休息。

    两人乖顺地起身告退。

    她们离开之后,四娘子笑道:“昨日母亲派人告诉我二姐姐回来了,廉儿还问起外甥,若是二姐姐有空,不妨带外甥来我家中做客。”

    谢策惊喜,“叶哥哥在京城吗?”

    四娘子点头,“我和夫君成婚时,伯父带着廉儿和我公婆一道进京的,往常都在京郊的书院住,赶巧昨日回京城了。”

    尹明毓听她一说,才知道叶大儒带着叶小郎君出来游学,要在京城书院教书一年。

    而谢策和叶小郎君的书信往来并不顺畅,数月才只通了两封信,先前他在南越州城整日极充实,就没想起来叶小郎君,此时一听叶小郎君在京城,便跳下榻,跑到尹明毓身边。

    “母亲,策儿想去找叶哥哥。”

    尹明毓看向四妹妹。

    四娘子道:“大伯父还要教书,今日带着廉儿回书院了,半月之后才能再回京。”

    谢策一听,眼巴巴地看向尹明毓,“母亲~”

    尹明毓不为所动,“我明日要去看你三姨母。”

    谢策眼睛睁得更大,水汪汪的,“后日?”

    “后日在府里宴请客人。”尹明毓承戚大娘子的情,便打算一道请文娘子、姜四娘子到府里来。

    谢策又奶声奶气地问:“那三日后呢?三日后能去见叶哥哥吗?”

    韩氏和四娘子在一旁听着,没有插言掺和,但她们都是一脸心软,若是谢策如此对她们撒娇,恐怕早就缴械投降了。

    尹明毓想了想,她后日确实暂时没有安排,但目前京里的局势,方不方便他们出京玩儿,还得问过谢钦才能知道。

    她也就直接跟谢策说:“要问过你父亲。”

    谢策听后,没有纠缠,认认真真地叮嘱:“母亲,要问哦,策儿会提醒母亲的。”

    “我不问,你自个儿问。”

    “母亲不想出去玩儿吗?”

    “你更想,你问。”尹明毓如今也不在意是否在嫡母面前,就按照她平时的模样说和做。

    谢策鼓了鼓脸,小大人似的叹口气,“好吧……”

    尹明毓便露出胜利的笑,一抬眼看见嫡母嫌弃地看她,瞬间变成个乖巧的笑脸。

    韩氏更嫌弃了,转向谢策时,复又温柔起来。

    这不正是她所期待的吗?外孙如今聪明伶俐,性子也外向开朗,半分没随了谢家那讨人厌的性子。

    她正想到谢钦,外头便来报,说是谢钦过来拜见。

    韩氏脸上的神色便淡了几分,客气道:“请姑爷进来吧。”

    尹明毓和四娘子对视一眼,皆了然。

    谢钦进来后,拜见韩氏后,冲四娘子微微一颔首,便坐在尹明毓旁边。

    韩氏礼数是极周全的,关心了谢钦几句,便不再刻意招呼他。

    但她余光注意到,两人之间气氛默契自然,尹明毓的茶杯空后,谢钦会随手给她续上,反倒是尹明毓,却没那么细心。

    她心里有数,故意膈应谢钦似的,提起了韩旌,“你韩舅母着急他的婚事,时不时就过来想让我劝劝你三表哥,不过三郎是个好的,他说先前的事情,对不起你们,不能再对不起旁人,想要想清楚了,再议婚。”

    如何想清楚?

    是心里还有尹明毓,想要腾空了心再议婚;还是想清楚他究竟想要什么再议婚;或者是别的什么……

    韩氏没说清楚,全看各人如何想。

    但谢钦完全不受影响,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地说:“三郎为人确实不错,否则我先前也不会尽心指点他。”

    韩旌再如何,他和尹明毓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们彼此磨合过,他自信比韩旌更适合尹明毓。

    而韩氏见他这大度的模样,一噎,反倒有些膈应。

    尹明毓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动作,唇角上扬。

    人皆是要向前看的,嫡母如今有生气的模样,便是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来了吧。

    他们留在尹家用了一顿午膳,便告辞离开。

    尹明毓见谢钦也乘了一辆马车来,便将谢策扔给他,她则是要跟四妹妹同乘,顺便送她回家去。

    谢钦没有二话,直接带着谢策上了另一辆马车。

    四娘子全都看在眼里,到了马车上,便笑得极温柔道:“我知道二姐姐会努力过得极好,心里便会踏实,日子纵是有些磕磕绊绊,也会云淡风轻地一笑而过。”

    尹明毓问她:“所以,四妹妹嫁人后过得好吗?”

    四娘子笑道:“我会过好我的日子。”

    尹明毓闻言,眼睛里盈满笑意。

    不是他对我极好,是我会过好。

    “我相信四妹妹。”

    另一辆马车里,谢家父子俩气氛完全不同。

    谢钦面前摆着他来时未完的棋局,他上到马车上,便自顾自地左右手持黑白子对弈,并不管谢策。

    谢策如今不怕父亲了,端正地坐着,语气认真地开口说:“父亲,三日后,能让母亲带我去京城书院见叶哥哥吗?”

    谢钦视线仍在棋盘上,直接否定:“不行。”

    谢策噘嘴,但他眼睛转了转,又道:“母亲也想出去玩儿。”

    谢钦这才侧头看向他,怀疑,“你母亲去书院?”尹明毓可不是个好学的。

    谢策:“……”

    他小小的脑袋飞速运转,终于想到一个,一本正经地说:“是啊,母亲在扬州的时候,也带我们去书院了。”

    谢钦倒是没听说这事儿,便放下棋子,道:“说来听听。”

    谢策便说起他们去扬州书院的事情。

    尹明毓那时接受了成为“祖母”的事情,便作威作福起来,甭管是谁,甭管多大,支使起来毫不客气。

    他们去扬州书院,明面上是游学,可好几个比谢策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与其说是游学,不如说是野游。

    尹明毓端着祖母的架子,叫一群孙子孙女给她端茶倒水扇风,后来还是谢老夫人看不过眼,加之尹家又来人,她才定下时间,离开了扬州。

    “他们可舍不得母亲了,我们都喜欢母亲带我们去书院。”

    谢钦:“……”

    像是尹明毓会干出来的事情。

    谢策眨巴眼睛,问道:“父亲,能让母亲带我去书院吗?”

    谢钦淡淡地问:“只你一个,谁给你母亲端茶倒水扇风?”

    谢策毫不犹豫地说:“有叶哥哥啊~”

    谢钦:“……”

    这叶小郎君认识他儿子,实在可怜。

    谢策试探地伸出小手,捏住父亲的袖子,小心翼翼地摇,“父亲,可以吗?”

    谢钦抽走袖子,道:“你母亲若要去,我不拦着。”

    谢策一听,一把抱住父亲的手臂,兴冲冲道:“母亲乐意去的!父亲真好!”

    等到三人送了四娘子回家,又回到谢家。

    谢钦得知父亲在前院书房,便去与他谈正事。

    谢策跟在尹明毓身后,笑眯眯地说:“母亲,父亲答应了,父亲说不拦着你。”

    他不会撒谎,既然谢钦不反对,尹明毓便道:“那便去吧。”

    谢策雀跃,脸上的笑容极灿烂。

    谢夫人见了,便问道:“何事这般高兴?”

    谢策便吧嗒吧嗒地说,说完要去书院找叶哥哥,又说起他和叶哥哥写信,说起写信,便又说到他们在齐州的时候。

    谢夫人笑吟吟地听着,适时给他递一杯水,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些许。

    她的孙子,话好像有些多……

    尹明毓早在谢策打开话匣子便走了,回到东院便直奔软塌,却看见一个不属于她的木箱,“这是从哪儿来的?”

    金儿银儿随她外出,也不知道,便去问了青玉。

    “娘子,是郎君的。”

    尹明毓没动谢钦的私人物件儿,让她先搬去别处,然后便舒服地躺在榻上。

    傍晚,谢钦回来,看见木箱,一顿,问:“二娘,你可打开箱子看了?”

    尹明毓在剥松子仁,剥了一把,分给他一点,“没有,未经你允许,不好乱动。”

    谢钦道:“我对你不设防,你不必顾忌。”

    尹明毓一听,夫妻相处,该是相互的,是以她有些纠结道:“我心里坦荡,倒也不防你,但是我的钱我藏起来开心,不想给你看。”

    谢钦失笑,敲了敲尹明毓的额头,“财迷。”

    他没有任何不愉,反倒愉悦于尹明毓的坦诚相待。

    而他进内室换衣服之后,尹明毓吃着松仁,有些好奇谢钦箱子里装了什么,便走过去打开盖子。

    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但尹明毓极为眼熟。

    她送给谢钦的避火图;

    谢策画给谢钦的画;

    她画得一团黑线的纸;

    一幅落款“桃花春”的画;

    两张白狐面具;

    她写给谢钦的纸条;

    她写给谢钦的信;

    她编的两条手绳;

    几根丑兮兮的金钗……

    几乎都跟尹明毓有关。

    第118章

    一些旧物件儿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们大多带着特殊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看到它们的时候,记忆的片段显现在眼前,总是很有趣。

    至少尹明毓是如此。

    她的回忆里,大多是明媚的。

    是以尹明毓摆弄这些东西,面上始终带着笑。

    谢钦换好衣服出来,见她神情,眼里也泛起一丝笑意。

    尹明毓听到声音,侧头举起避火图,晃了晃,“郎君,可要一试?”

    她在这种事上,向来都不扭捏。

    谢钦微一挑眉,只是瞧一眼窗外天色,才稍稍暗下来,便道:“不若先浅酌几杯?”

    尹明毓应得爽快,“成。”

    有酒不能无菜,她合上箱子,招呼婢女准备。

    她已经看见箱子里的东西,谢钦便抱着箱子去书房收好。

    尹明毓坐回去继续剥松仁吃,谢钦再回来便坐在她身边,取过碟子,边剥给她边随口聊道:“陛下金口玉言,命我事了之后回南越继续任职,你如何打算的?”

    “一道走。”尹明毓摊着手,他剥好一个放在她手里,她就吃一个,“不过何时能事了?”

    谢钦道:“应是会晚于表妹的婚礼。”

    尹明毓拎起茶壶,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谢钦那头,“不会有变故吧?”

    若说变故……

    谢钦道:“陛下身体……”

    他没说完,只看了一眼尹明毓,眼神暗示后,便继续道:“且我今日在陛下寝宫瞧见了皇孙们,父亲说,陛下有意观察皇孙们,只是似乎还未选定属意之人。”

    尹明毓好奇,“如何观察?看功课?”

    “是。”谢钦颔首,“父亲并几位老大人教导皇孙们读书,陛下从旁观察皇孙们的品性。”

    尹明毓没想到如此平常,没趣道:“好歹挑些事儿来,在宫里皆端着,哪容易瞧。”

    谢钦微顿,确是这个理,而且陛下身体不好,容不得慢慢观察……

    尹明毓想起扶扫把的例子,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地说:“陛下属意什么样的继承人,便扔到相应的环境里,下意识地反应才是最真实的……诶?你去哪儿?”

    谢钦将松子放回碟中,道:“你说得有理,如此向陛下进言,谢家也并未左右皇位继承人。我去见父亲,稍后回来。”

    尹明毓眼睁睁看着他说走便走,有些无言,她就是随便一说,他们不会折腾坏皇孙们吧?

    不能亲眼看见,怪教人遗憾的,唉……

    而谢钦问过父亲在何处,便直奔西院。

    西院里,谢策一张小嘴不停歇,谢家主和谢夫人听着都有些累了,他却还兴致勃勃的。

    他们皆不忍心打断。

    偏偏谢夫人还答应了谢策,让他今日宿在西院,夫妻俩很有可能要听他说到就寝前。

    谢钦一过来,说有正事商议,谢家主马上便起身,招呼他去前院书房。

    谢夫人看着他们父子离开,转头对上孙子纯真的眼,默了一瞬,方才道:“策儿继续,祖母听。”

    谢策便要接着说,只是张了张嘴,一脸迷糊地问:“策儿说到哪儿了?”

    谢夫人提醒:“你们在扬州……”

    谢策恍然,“是,扬州……”他就从扬州开始说。

    谢夫人听孙子讲故事,谢家父子商议他事,谢家之外,各家还在议论谢钦早朝上奏之事。

    朝野震惊,但大多不会往自身关联,唯有定王和平王,回府之后幕僚不断。

    定王是想要确定平王是否与南越两族有勾连,如何利己。

    平王府里,平王却是惊惧难消,再端不住姿态,一直在书房之中走来走去。

    “果然谢钦一个右相之子,突然外放去岭南没好事儿!外祖父,你说父皇是不是察觉了什么,才让他外放去岭南?”

    忠国公听他此言,目露一丝沉重,因为极有可能,否则他们先前也不会特地让那侥族族长想办法绊住谢钦。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那侥族竟然猖狂到直接挟持刺史家眷。

    忠国公不禁怒道:“定是那侥族做下蠢事,又做得不干净,才打草惊蛇!”

    平王也咬牙切齿道:“异族浅陋野蛮,若早知他们干下如此丧尽天良之事,我绝不会容忍他们至今。”

    事实上,他们当然不会毫无察觉。

    只是事情未犯到头上,理所当然以自身利益为先。

    平王从始至终就只是想要利用蛮、侥二族,他早已打算好,待他登上高位,第一个便要拿那两族开刀,如何会给他们那种人权势地位。

    如今有可能受他们牵连,事到临头,平王深恨不已,“若我度过此关,绝不会放过那两族,定要将他们斩尽杀绝!”

    忠国公到底久经沙场多年,见过诸多生死危机,稍稍平复下来,提点道:“殿下,你冷静些。”

    平王根本无法冷静,“外祖父,父皇下朝时的眼神,你可见了?父皇……是不是知道了?”

    忠国公沉声道:“许是殿下自己吓自己,那谢钦兴许根本没有发现殿下的事儿。退一万步讲,纵是知道又如何?陛下并未当众宣扬。”

    然而平王一想起昭帝最后那冷漠疏离的眼神,便面如金纸,心如擂鼓,“若父皇只是暂时不追究呢?我们难道坐以待毙吗?”

    平王复又踱步,焦躁愤恨道:“本王那两个兄弟平庸蠢笨,我决不能忍受屈居于他们之下。”

    忠国公皱眉。

    昭帝的身体状况,根本瞒不住人眼,他们没有逼宫昭帝的打算,他们的准备是以防昭帝没有留下遗诏或者传位之人不是平王。

    平王见忠国公沉默,更加焦躁,孤注一掷道:“外祖父,越拖越被动,父皇一定不会选我,若是落到那两人手里,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我们必须尽快动手。”

    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船翻都得沉,没有选择。

    谢钦和父亲商议过后,便打算回去,然而谢家主却又留他商讨别的事,并不放他走。

    东院,下酒菜和酒全都端上来,尹明毓等了一会儿,眼见菜上的热气渐渐变淡,再等谢钦就要凉了,便吃起独食,自斟自饮。

    原来两个人的酒,她一人全都喝完,微醺之下,惫懒地拄着下巴,盯着烛火出神。

    金儿站在她身侧,轻声询问:“娘子,我扶您去休息吧?”

    尹明毓慢腾腾地点点头,手伸给她,借着金儿的力道,回内室。

    酒极助眠,她躺在床上,头脑就昏沉起来,最后一丝清醒,脑子里想的是:谢钦以后抚琴断弦,写字断墨,喝酒断片……

    快到就寝之时,谢钦方才从前院回来,见桌上只剩残羹冷炙,酒也尽了,便问金儿:“少夫人可有不高兴?”

    金儿端给他一碗粥,回道:“回郎君,少夫人并未不高兴。”

    谢钦颔首,“也是,她只是小心眼,并非不明事理。”

    金儿:“……”

    郎君这话落在自家娘子身上,又矛盾又贴切……

    而谢钦喝完粥,叫青玉取来一锭银子。

    第二日他早起,将银子放在尹明毓手中,而后才离府和父亲一同进宫。

    尹明毓醒过来,感觉手中有异物,迷迷糊糊地抬起手,就看见一锭银子,瞬间睁开眼。

    试问谁早上起来,手里握着一锭银子,不会喜出望外?

    尹明毓俗气,尹明毓的一天从这一刻的惊喜开始,笑容就没落下。

    谢夫人、姑太太、白知许三人一大早见到她这么喜气洋洋的笑容,心情也都跟着更好。

    过了一会儿,谢策脚步轻松地踏进来,明快地向每一个人行礼问好。

    他要读书,尹明毓便没带谢策这个小尾巴出门,一个人乘车去叶家接了四娘子尹明若,然后一同去长公主府。

    尹明毓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平城长公主府,就是三娘子尹明芮成亲。

    那时长公主府张灯结彩,全都被红色和喜气笼罩,如今再来,处处皆庄重,侍从无一不谨小慎微、规行矩步,整一个规矩森严的深宅大院。

    尹明毓和四娘子自下马车,姿态皆端庄得体,见到长公主和世子夫人,也都不卑不亢地见礼。

    平城长公主对尹明毓二人态度意外地有些温和,直接让两人落座。

    三娘子尹明芮和赵二郎也在,赵二郎止住尹明芮起来的动作,起身向尹明毓一拱手,行礼道:“谢少夫人,三娘身体有些不适,我代她向你告一声罪。”

    尹明毓视线从三妹妹有些苍白但是并不苦郁的脸上划过,笑道:“妹夫客气了,我与三娘是自家姐妹,怎会怪罪。”

    尹明芮面带笑容,嗔道:“郎君叫什么谢少夫人,这是我二姐姐。”

    赵二郎便又改口道:“二姐姐。”

    又转向较为熟悉的四娘子,道了一句“四妹妹”。

    赵二郎的气色,看起来似乎也比上一次见他时好了几分。

    尹明毓视线扫过他们夫妻二人,再转向长公主时,含笑道:“恭喜长公主殿下,我这一回来,就听说三妹妹竟是有孕了,今日瞧您一家气色都好,定要多沾沾府上的喜气。”

    平城长公主听她如此说,严肃的脸上又缓和些许,“是三娘带来的福气……”

    尹明毓一脸真诚,丝毫看不出奉承道:“三娘再是有福气,也是嫁进了好人家,才能喜上加喜。”

    平城长公主更加随和,道:“难得你们姐妹相聚,今日留在三娘那儿用午膳吧。”

    尹明芮露出喜色,赵二郎看她欢喜,眼里极温柔。

    尹明毓爽快地答应下来。

    气氛颇为和谐,唯有世子夫人始终绷着一张脸,不言不语。

    平城长公主顾念尹明芮的身子,便没再留她们,让她们去尹明芮院子说话。

    赵二郎则是善解人意地说要留在长公主身边用膳。

    姐妹三人告退离开,一直到进了尹明芮的院子,才随意些许。

    尹明毓打量着院子,问道:“我记得你成婚时,院子里不是这模样。”

    那时是极规整普通的景致,但如今美则美矣,却有几分凌乱。

    尹明芮也没有对姐姐妹妹遮掩,指着那些还未开的花草道:“都是二郎自己种的。二姐姐也知道我喜欢开阔的院子,可不喜欢这些麻烦又金贵的东西。”

    她微微扬着下巴,满脸都是“快来问我”的神情。

    尹明毓心下好笑,和四妹妹对了个眼神,偏偏都不问她。

    尹明芮憋闷,待到姐妹三人进屋,等到婢女们完端茶点退下,便自己全都吐露出来,“成日里病气沉沉的,我看着不顺眼,便借着一起养花,催他出去,今年是他一个人种的。”

    尹明毓没再逗她,看向三妹妹平坦的肚子,笑着问:“可是因为你有孕了?”

    尹明芮摇头。

    四娘子尹明若低头轻笑。

    尹明芮怕四娘子先说了,便得意地说:“我去年侍弄花时,故意笨手笨脚,揪坏了好多花,二郎心疼极了,说今年不准我碰。”

    尹明毓一听,失笑不已。

    尹明芮求表扬,“二姐姐,我做得好不好?”

    她这怀个孕,像是越长越回去了。

    尹明毓点头夸赞,“好,我三妹妹真聪明。”

    尹明芮满足了,招呼她们吃喝,自己抱了一碟子酸梅,不嫌酸地吃,边吃边说:“还有更聪明的呢,长公主和大嫂对我冷淡,我也装傻充愣当作看不出,也不掺和长公主府的事儿,笼络住二郎才是最紧要的。”

    尹明毓闻着都酸,瞧她不停地吃,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尹明芮继续道:“大嫂和大哥感情不好,一直没怀上孩子,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有了身孕,长公主知道之后,对我态度天翻地覆的变化,送了不少好东西来。”

    尹明毓想起方才所见的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和长公主气质上颇为相似,全都是极严肃古板的性子,而世子夫人明明年岁不算老,衣着打扮却极老成,看着像老了十岁。

    她不是那种刻薄看人的,但说实话,世子夫人和尹明芮在一块儿,不像是妯娌,倒像是婆媳。

    尹明毓问:“你有孕之后,世子夫人对你如何?”

    “很冷淡,但是……也没有那么冷淡。”尹明芮手轻轻覆在肚子上,眼里露出野心来,“我若生下男孩儿,便是长公主府的嫡长孙,未尝没有更好的前程。”

    尹明毓微微蹙眉,“我记得世子那一房有庶子,而且,若是女儿呢?你莫要野心太过,万一失望,心里失衡。”

    也只有二姐姐才会如此直接地提醒她。

    尹明芮心里不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露出笑来,“二姐姐还不信我吗?我能争取是一定要争取的,我就想要更好的。”

    “无论是儿是女,对长公主来说,既是疼爱的幼子所出,又是嫡长,对大嫂来说,庶出子女和侄子侄女,哪个更容易亲近也不一定。”

    “我不会有些不该有的恶毒念头,但我教养好孩子,得了阖府的喜欢,女儿能以长公主府受人喜爱的贵女之名出嫁,儿子能多得些府里支持,有意外之喜更好。”

    “那么长时间呢,慢慢磨呗。”尹明芮说那么多话,都耽误她吃梅子了,塞了几个,抽空说话,“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管养好自己和腹中的孩子。”

    尹明毓听她此言,眉头彻底舒展开来,笑道:“倒是我杞人忧天了,没想到我这个姐姐不在,三妹妹也长进颇多。”

    尹明芮骄傲,“那是自然,我有底气呢,我知道二姐姐和四妹妹肯定站在我这一边,我的儿子女儿,就算不是长公主府的继承人,也有世间最好的姨母,我根本不用脏手,我就光明正大地争。”

    尹明毓和四娘子相视一笑,后来尹明芮也跟着她们一起笑。

    她们姐妹三人,各有所求,也都堂堂正正地生活。

    尹明毓和四娘子陪尹明芮用了午膳,她这个孕妇便倦地睁不开眼,尹明毓答应走之前会多来看她几次,尹明芮才放心地睡下。

    两人去向长公主告辞,便离开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外,有一个年轻俊秀的男子等候在一辆马车边,一见她们出来,便走上来,先是和四娘子眼神对视,随即温文尔雅地见礼:“见过二姐姐。”

    尹明毓瞧见两人眉眼之间的温情,颔首回礼,“妹夫是来接四娘的吧?”

    对方有礼答道:“是。”

    尹明毓含笑摆手,“回吧,省得我再绕路送四娘。”

    夫妻二人一同拜别,请她先上马车,待谢家的马车走了,他们才踏上叶家的马车。

    尹明毓透过马车窗,回头望了一眼两人的身影,她这一日的心情,才是喜上加喜,谁也没有她的喜事多。

    她回到谢家,谢夫人一瞧见她这笑脸,不由笑容变大,“你这日日都像是捡钱了似的,哪那么多高兴的事儿?”

    她还真捡钱了,虽然是从谢钦那儿捡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继母不慈》,方便以后阅读继母不慈第5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继母不慈第52章并对继母不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