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年代,涉及到房子,那就没有便宜的时候,都是一笔大开销。
说到底,还是钱,有钱,就有底气。
苏华有钱,这些在他那不是事。可两人结婚后李家做出的事,让他心里起了隔阂。
不敢和自己媳妇交底,这份底气就没给李三丫。
苏曼却不同,她的底气,从来不靠赵志峰,是自己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所以,送走苏华没过几天,周末放假,她就去清市转了起来,寻摸哪处有出售的房子,院子。
现在,城里的厂子职工,住的大多是公房,单位分配的房子。
还有一部分,住的是房管所的房子,每年象征性的交一块钱两块钱租金。
房子大部分都不在私人名下。
只有少一部分,是个人的住房,能交易买卖。
车站,医院,学校,这些都会影响房价,苏曼在城北满足这些要求的地方转了半天。
往大娘婶子唠嗑的堆里一凑,还真让她打听到两家。
大娘也是热心,还给苏曼带了路。
一处是个普通的民房,三间房的东西屋,北向还有两个屋子,纵向是九米的房子。
带着个小院子,院子不大,也就十米左右长。
要价四千五。
房主老两口的闺女是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已经分配到了别的城市工作,今年结婚。
就这么一个孩子,老两口卖了房子,去照顾怀孕的闺女,卖的钱到那边再寻摸房子。
一看这老夫妻就是文化人,说话慢声慢语,有条有理的。
也是舍不得,住了三十多年的房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围的那个小花坛,里面花的种类都和苏曼细细的说了,怎么照顾能把花养好。
位置很好,大小也行,苏曼就坐下来和老夫妻两个谈价钱。
现在房子稀缺,可能买得起的人也稀缺,两下碰到一起了,都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最后,老夫妻让了三百块钱,四千二苏曼买下了这个院子。
交什么定金,苏曼直接去银行取钱,和老夫妻俩直接签合同,去房管局过户办手续。
交了钥匙,这房子就在苏曼名下了。
还有一处,这个就比较大了,按着建筑的规格,是个三进的小院子,位置比老夫妻那个还更好一些。
这个是归还的房产,里面之前分给了不少户人家居住,横搭竖建的,院子有些乱。
房主是个老头,弯腰驼背,头发都白了,一问,才五十出头。
听谈吐,也不是个一般人,说话有点撅哒撅哒的感觉。
领苏曼过来的那个大娘告诉苏曼,这以前可是个大户人家。
这个老头年轻时就有点恃才傲物,也是倔,大哥兄弟一家子感觉要不好,都走了。
他留洋回来,放不下自己手中的工作,也不信自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打压。
不过,以防万一,让大哥兄弟把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大部分家产给带走了。
结果,。。。。
现在政策上有了松动,他家人那边使力,他也不想留下了。
房子虽然归还,可里面的那些住户根本不走,他这些年也是憋着一口气,拿着把菜刀,堵在大门那,谁过砍谁。
横的怕不要命的,那些人报了公安,可没用,人家拿刀在自家门口,能定他什么罪名。
最后闹腾了几天,街道怕弄出人命,房管所那边协调了房子,挤吧挤吧住吧,这些住户才搬走。
老头让苏曼自己随便看,看妥了,价钱能谈,不过,他着急走,房款不能拖。
苏曼各处都走了一遍。
坐北朝南的大院子。
正门旁是一排倒座房,进去就是第一进的角院。
转过影壁,进了垂花门,就到了第二进的正院。
正房,东西厢房都带着耳房。
过了耳房旁的穿堂门,就是第三进的后院。
后院是一排后罩房,带着专门的大厨房,还有耳房。
这个大院子,占地差不多有两亩地。
老头要价两万六。
苏曼就一句话,两万三,今天就拿钱。
老头也是爽快,立马拍板,成交!
看苏曼房款交的痛快,说他还有一处房产,在火车站东面,离着能有两里多地,问苏曼买不买。
苏曼去看过,那个位置可以说是相当好了,离着不远,就是市师专。
以后市里发展建设,别的地方她不清楚,这一片她可太清楚。
上辈子王大宝的小儿子,就在这附近上的高中,这块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市里最好的几所学校。
以后她的崽,不管是要去省城,还是在市里,上学问题都不用愁了。
不过,这处院子大小要比她刚买的那个小一些,差不多一亩四五分地,没有后面那个三进的后院罩房。
两万块,老头着急走,加上已经跟苏曼交易过一个院子,知道她也是不喜欢磨叨的性子,一点晃没要。
这个位置地段,虽然不是最中心,但是已经属于市中心地段了。
咬咬牙,买了!
买完那两套房子,苏曼手里的存款不够,她把空间里的金条拿出来一根,折算现在的金价,放到了房价里。
这样,手里还能有富余的钱,买牲口饲料啥的,也不至于周转不开。
以前空间里的东西她不敢动,怕引起村里那些熟悉她底细的人的怀疑。
现在,她省城都有买卖了,谁还能估出她的具体家底?挣了钱买了金子存着,有啥稀奇的。
苏曼空间里的那些东西,有一半是苏华的,她用了一根金条,也记了一笔,以后肯定不会弄差。
这三处房产,苏曼都做好了规划。
老夫妻那个房子,房子倒是还结实,窗户门房梁都老旧,苏曼打算以后重新翻盖一下,用来住。
老头那两个大院子,里面乱七八糟的都拆掉,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正门旁的那排倒座开了个门,再打上两排货架,正好卖养殖场的这些产出。
肉食鸡,肉食兔,鸡蛋,熏鸡,以后还能定羊奶和牛奶。
第188章
在谁这装大半蒜呢
这些肉食,零售的价格,比厂子成批拉的价格,定的高了一毛钱。
熏鸡比批发贵了四毛,鸡蛋贵了五分。
二月份拉回来的那批羊羔牛犊。
六七个月了,羊羔差不多都已经长成,一半都配上种,五个月差不多就能生小羊羔。
母羊喂养羊羔二十天左右,就能开始产羊奶,泌乳期大概七八个月。
牛犊还要再长四五个月,才能配种。怀小牛犊的时间也要更长,大约在九个月。
母牛的产奶期,大概在十个月。
卖羊奶和牛奶,大概要等到明年开春。
现在,城里摆地摊的多了,已经没人管了。
这三处都开始卖肉,那就是店面,苏曼还专门去办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店面都是一天一送货,由癞三负责,看店的也是从村里雇的机灵的小伙子。
为了这两个城里卖货的工作,癞三还被他大嫂给骂了一顿。
看店的两个小伙,一个是范二婶的最小的儿子,一个是田家小子。
读过一两年的初中,记账算账都能行,性子活泛,品行也信得过。
癞三的大嫂,看癞三自从在养殖场干之后,那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大卡车、拖拉机开着威风的不得了。
那么个不着调的小叔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苏家雇了他干活,她男人明明处处比他强,到现在自家的日子过的倒还不如那个混小子。
眼红病早就犯了,今儿去癞三那舀瓢大米,明儿去那翻块肉。
养殖场的活也被她盯上了,和癞三嘱咐了好几次,再招人可一定帮他大哥和大侄子要过来。
听说苏曼在城里开了店,又再村里请了两个人,她立马就去找癞三。
进屋一看,癞三正在吃饭,桌子上摆着一盘油炸花生米,半只熏鸡,还有烙的油饼。
周大嫂心里更不痛快了,自己过好日子,亲大哥一家他就不想着拉拔一下?
“老三,苏家招人在城里看店,正好你大侄子干,你咋没给他要过来?”
饭桌子就摆在炕梢,癞三摊手摊脚的靠坐着炕柜,忙了一天也是才歇口气。
今天早上去店里送货,上午又给好几个厂子送鸡蛋,下午和陈栋一起,又跑了趟县里拉糠。
麸糠这些,清市那个加工厂不卖给苏曼后,她跑了几趟市下面的县镇,又联系了几家加工厂。
虽然规模都小,多跑几家也能供应上喂牲口。
还有隔壁安市的一家大加工厂,也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送货,不仅仅是开车,还得装货卸货,这些活哪会轻松。
就算有人装卸,开车跑了一大天,也是累的不轻。
癞三中午就是馒头就凉水垫吧了一口,晚上他却是好好给自己做了一顿晚饭。
烙的油饼,油炸的花生米,过日子吗,不管是娶没娶媳妇,他都得过得像个样。
晚上回来做一顿像样的饭菜,是他的执着。
嘴里嚼着花生米,嗞喽一口凉水,正吃晚饭呢。
他之前发誓再不喝酒,吐口唾沫是个钉,现在是滴酒不沾,形式上却不能少,改成喝凉水了。
听他大嫂没好动静的进来,就知道没好事。
应付着,“大嫂,那都是人家小曼亲自选的人,我咋给大侄子要过来?”
“咋不能,范二婶和苏家处的好,她家那小子不能动。
可老田家和苏家有啥交情?他那个店,让给你大侄子看。
苏家都让你学开大卡车的手艺了,那养殖场里还有谁比得过你?你说句话,咋能不给你面子!”
癞三暗暗嘀咕,就算小曼给他几分面子,他也不带提大侄子的。
那个死脑瓜骨,一车鸡得让他卖丢半车,他工钱都不够给他赔的。
周大嫂看他不吱声,二不挂五的样子,知道自己说话在这个小叔子这不好使,转身就出去了。
不一会,周老大就找了过来。
还是这事,不过他换了个说法,“老三,你在苏家的养殖场,啥事都管。
天天这么累挺,他苏曼就给你一个月八块钱的工资,亏不亏心?
你去和她说,让你大侄子去城里的店里卖货,就当时给你的补贴了!”
癞三嘴里嚼着烧鸡,根本就不想搭理他大哥。
还补贴?补贴我不会贴自己身上啊!再说,八块?呵呵~
他工钱早就涨喽。
“老三,我和你说话呢,吃吃吃,看你那不着调的样,给我收收!”
周老大话落,癞三筷子“啪”一下拍在桌上。
“能让我好好吃顿饭不?有本事,你们就自己去苏家,跑我这逼逼啥!”
跟谁俩在这装长兄如父呢,教训谁呢,你有那资格吗!
爹娘去后,你管过我吗?
没管过,跑这装什么大半蒜!
要不是苏家兄妹救了他一命,估计这两个兄嫂,丧事都不带给他办的,刨个坑直接埋坟地里去。
癞三好言好语的,周老大还敢说他几句,他一犯起浑,周老大甩了句,“你个不是东西的玩意,咋跟我这个大哥说话呢!”
起身就走了,对这个老三,他心里是又愧又怕。
加上他在养殖场干活,受苏曼重视,他也不敢惹他,还想着以后还能去养殖场干,他帮着说好话。
周大嫂看自己男人也不好使,气的眼更红了,跳着脚,在自己院里指桑骂槐的好半天。
什么忘恩负义啊,什么狼心狗肺啊,什么没人味啊。
癞三当催眠曲,吃完饭收拾了桌子,伴着骂声就睡着了。
小叔子和嫂子对上,村里人会说他不仁义,他现在这地位身份,啧啧,嫌磕碜,才懒得搭理她。
他可得早点睡,哪像他们两口子那么有闲工夫。
明天开始收果园里那一大片苞米,之后晾晒,脱粒,割杆,刨茬子,交公粮,他事多着呐。
可得睡足了。
癞三这边呼呼睡的香,周老大两口却翻来覆去的直到半夜才睡着。
周大嫂到底不甘心,第二天一早,就跑去找苏曼。
打的还是癞三的名号。
隐隐还带着威胁,“我家老三还说呢,这大卡车可忒难开,他可得好好帮你干活,要是他不干了,养殖场开大卡车的人都没有,得耽误多少事?”
第189章
日子好过了不少
周大嫂这意思,要是不让她家大小子去城里看店,癞三就不干了。
癞三不干了,养殖场就没有会开车的,这边就会乱套。
苏曼有些好笑,周大嫂大早上的喝多了吧!
她以为一个开车的技术就能拿捏她?
没事就打听养殖场这那的,就没打听到陈栋也会开?不知道养殖场那些干活的,还有果园那边新雇的长期工,有好几个会开?
癞三和陈栋学回来,她就让别人跟着他们学,都能顶事。
她铺这一大摊子,还能因为某一个人不干,就受影响?
周大嫂敢找上门来,依仗着什么?一是看癞三在养殖场得到重用,二也是仗着同村,在这晒脸。
她这样也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领牲口苗,她就想仗着这个,多领三十只鸡,被拒了,还甩脸子。
苏曼可不惯着这个风气,语气淡淡的,“我这不招人了,癞三要是嫌累就回家歇歇。”
她要是把癞三的活给闹黄,看他不把她家给砸了!
果然,听到苏曼的话,周大嫂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表情锯住,忙往回找补,“那个,嗨!老三一个大老爷们,干这点活累啥,不用歇~,不用歇~
呵呵,那个,我先回去了,你们还没吃饭呢吧?
赵大奶,我先回去了啊~”
打了声招呼,狗咬尾巴似的,就走了。
赵大奶不在意的摆摆手,那意思快点走别在这碍眼。
就招呼苏曼吃饭,“曼啊,辣椒炒肉片,你尝尝,这味对不?”
苏曼夹起一筷子,又香又辣,就享受的眯起眼,“嗯嗯,大奶,就是这个味。”
今天早上一起床,她突然想吃的抓心挠肝。
从部队探亲回来不到半个月,她就有了反应,去镇里的卫生院一检查,果然是怀孕了。
自从怀孕后,这口味就变得千奇百怪,今天想吃酸的明天想吃辣的后天想吃甜的。
吃手擀面,油乎乎的肉丁酱她不吃,倒了小半碗醋,赵大奶看到假牙根差点酸掉。
蒜泥白肉,不蘸蒜清酱,改蘸辣椒面了。
红烧肉家里做的都是咸香口的,啥时候做过甜口的啊,苏曼倒好,那天突然就倒了半罐子白糖进去。
想到什么吃不到嘴,有时候都能急哭。
赵大奶现在一天不干别的,想方设法的给苏曼鼓捣吃食。
看着孙女吃的香喷喷,她也是乐呵,挑嘴总比啥都吃不下强啊。
赵志峰知道自己要当爹了,硬生生把额头笑出抬头纹。
听到电话那头的苏曼叨咕着想吃这个想吃那个,心里急的不得了,可也回不来。
只能在省城搜罗各种东西,还有票,给苏曼寄回来。
苏曼这种特殊的口味,持续了一个多月,就恢复正常。
交过公粮后,村里人就开始上山采山货,捡树枝,地里的苞米杆也要拉回家垛好。
高粱杆今年还是都卖给了苏家,连打豆子压碎的豆杆,苏家都收来喂牛还有就是上山割草,干草苏家也收。
到了十一月底,第二批养的牲口卖完,村里人一算账,喜的是见牙不见眼。
今年这一年,不知不觉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往年交过公粮,家里剩下的粮食看着不少,可那是一年的口粮,谁家敢祸祸啊。
冬天都是两顿饭,不干力气活就煮粥吃,省粮食。
今年手里有钱,根本就不勒肚皮,想吃干的就焖干饭。
十天半个月去镇里赶大集,遇到卖猪肉的还能买两斤,一家老小油油嘴解解馋。
实在馋了,不年不节,也舍得包一顿白面一个肉丸馅的饺子吃。
这样的日子,以前想过,可不知道哪年哪月能过上,没想到跟着苏家干了一年,就过上了。
现在孩子想吃糖,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两毛钱都舍不得,惹得孩子狼哇嚎,给几分钱,去服务站自己买去。
日子好过些,哪个当爹妈的又不想惯着点自己的孩子啊。
村里跟着苏家一起养牲口的人家,只有一个想法,苏家这条大粗腿可得抱紧喽。
苏家仁义,有好处带着大家伙,以后苏家那边张罗啥事,大家伙第一个就支持。
村部的大喇叭一喊,能领第三批牲口苗了,背着大筐就去场院那边排队,动作那叫一个麻利。
苏家早就提醒过,第三批喂养,赶上冬天,想养的,春夏秋提前晒好干野菜,冬天时好喂。
到场院那一看,不少人都到了,三三五五站在那唠着嗑。
遇着范二婶,那心里更是羡慕嫉妒,却没有恨。
大家伙都看着呢,这两回卖牲口范家加起来卖了五百多块。
村里还是正经的明白人多,人家范家那是实打实干出来的,除了和苏家合伙养牲口,自己还养了不老少,都是卖给了苏家。
大家伙红眼,却没有红眼病。
自家今年日子过得好,可和范家一比,那就是小菜。
人家连缝纫机都买上了,小儿子去了城里的店面卖货,还介绍了个镇里的姑娘处对象。
心里暗暗决定,自家明年胆子也得大点!
能吃肉,谁想喝汤啊。
领完牲口苗,一场飘飘洒洒的小雪花落下,又入冬了。
今年的初雪,比往年来的晚,却大的多,一阵一阵的下,已经落了两天多了。
第三天从早上开始飘小雪,到了中午时,雪花渐渐变成大朵,苏曼给学生上完课回家吃饭。
她现在三个月左右,肚子还看不出来,身姿依然纤瘦,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骨架偏小,就算是胖个十斤八斤,也不显。
刚走出校门,就看见三辆公安的车从西大道开进村子。
车没闪灯也没响笛,直接从学校大门前开过去,苏曼看了个正着。
开过去这功夫,她就看见了第二辆车里的王大伯,还有第三辆车里的王老蔫。
王大伯的案子一直没有进展,公安带着这两人这是干什么去?
苏曼转身就想跟着公安车开过去的方向,看看究竟。
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雪,想想,她怕把自己摔倒,碰到自己不知道有没有手指头长的崽,又停住脚步。
第190章
王家兄弟下线
左右看看,赵玉聪那小丫头在前面大道上,撒着欢在雪地里跑着,正想高声喊住她。
小丫头已经嗖嗖几下,蹦到往大场院那边去的小道上去了,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苏曼:。。。
又找了一圈,高声叫了句,“范磊,过来
~”
“诶!老师,啥事?”
苏曼习惯性的从兜里掏出两块糖给他,“给老师跑个道,去看看刚才开过去那三辆公安车去哪了。”
范磊麻利的接过糖,直接剥了一块丢进嘴里,舌头一顶,左腮帮子鼓个大包。
“哎!得令!”
一溜烟就跑了。
范磊赵玉聪这几个孩子,一直就和苏曼亲近,这几家大人和苏曼也交好。
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老师叫着,就会蹦出一句小曼姑,慢慢的才习惯叫老师。
平时学校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学生,背地里蛐咕苏曼的坏话,就是高年级的他们也照样伸手上去打架。
苏曼看范磊追着公安的车跑过去,才转身往家走,脑中还一直琢磨着,到底干什么去了呢?
到家,赵大奶早就做好饭了,给她舀了热水洗手,“曼啊,洗手吧,晌午咱们吃锅子。”
炕桌中间摆了个铜锅子,里面汆的酸菜羊肉,锅子底下还烧着炭,酸菜汤汤咕嘟咕嘟的冒着泡。
苏曼怀孕后,老人家天天就琢磨给苏曼做啥吃的,这铜锅子,是她去村尾的院子翻出来的。
大冬天的下着雪,吃锅子最暖和,羊肉也养人。
蒸的花卷,上面还带着几颗绿色的小葱花。
还有一碟拌豆腐。
看着热气腾腾的锅子,苏曼注意力立马就从刚才想的事上收回来了,反正王家兄弟肯定不会放出来。
赵志峰和她说过,王家兄弟早晚要判死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欸~
大奶,调麻酱碟吧,再放点辣椒油~
”
“行~”
这边一般都是干辣椒炸辣椒酱,辣椒虑舟油是赵志峰寄过来的。
苏曼前一阵口味多变,他就托了战友,东南西北各地的吃食搜罗了不少,给苏曼寄了回来。
脱鞋上炕,祖孙俩就开始吃饭。
苏曼先喝了口酸菜汤,到了肚子里就两字,舒坦。
再夹口羊肉片蘸麻酱,就两字,满足。
一个花卷下肚,额头已经微微出汗。
赵大奶就爱看苏曼吃饭这个虎实劲,一口一口,还不狼吞虎咽。
一样的饭菜,但她吃着看起来就是比别人吃的香,吃的好看。
又看了几眼苏曼的肚子,心里美滋滋的想,等明年孩子生出来,她就带从孙喽~
软乎乎,白嫩嫩,哎呦~
小曼和赵志峰模样都好,这孩子不定得长的多稀罕人呐~
边吃饭,苏曼边和赵大奶提起刚才看到王老蔫兄弟的事,赵大奶也是一头雾水。
两人正说着呢,范磊就跑了进来。
“老师,他们去东山坡了,刨坟。”
“刨坟?”苏曼诧异。
“嗯呐,王大爷和王二爷娘的坟,公安正刨呢,不少人都跑山上看去了。”
苏曼和赵大奶对视一眼,死人的坟有什么好刨的?除非那里边有东西。
心中都有些猜测,怕是要等到下午才知道到底咋回事。
按下不提,苏曼招呼了句,“范磊,去洗手,自己拿个碗,在老师这吃饭。”
范磊吸了吸鼻子,刚才进屋他就闻到味了,眼睛瞬间就亮了。
“欸!”
在老师家吃饭又不是一次两次,应了声,就自己去洗手拿碗筷吃饭。
到了晚上的时候,村里就传遍了,公安挖了王老太太的坟。
大冬天的土地都冻上了,刨了半天才刨开,那坟里埋的棺材板子有的地方都塌了。
棺材里的王老太太也只剩一副骨架和头发。
公安开了棺材,从里面取了个木匣子出来,那木匣子却完好无损。
又把棺材盖好,坟填回去,容了王家兄弟给老娘磕三个头,又把他们押下山,押上车,回了镇里。
至于那木匣子里是什么,没人知道。
有消息灵通的,却隐约有猜测,那匣子里怕不是一般的东西。
王家兄弟的案子,属于重要案件,早就转到了市里。但最初经手的是镇公安局。
镇上的公安,一半多都是镇里的,那消息或多或少都传出来一些。
两人过去好像做过什么了不得的事,现在被追查出来,是被枪毙几十回都不能抵消的大罪。
半个月后,苏曼就得到消息,市里要公开处决一批重要案犯,王老蔫和王大伯就在其中。
处决的地点,就在城北三里地的大坡底下。
那天苏曼请了别的老师帮她代课,特意去看,赵大奶说她怀着孕,看那些不吉利,可没劝住。
只能把癞三和韩瑶找过来,叮嘱两人一定把苏曼看好。
苏曼远远的看着,一排十多个将要被处决的死刑犯,她一眼就认出了王大伯和王老蔫的身形。
脑中回想着韩涛和她透露的王老蔫做过的事,或者说他隐藏起来的身份,随着砰一声枪响,她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
声音发紧,“癞三,开车,咱们回去。”
十四年前,某市大型机械厂的爆炸案,死伤三十余人,竟然是王大伯和王老蔫精心策划,并完成的。
两人进去后,对所有的审问,都拒不开口配合。
利用了特殊的审讯方式,才撬开一点口子,追查到这个案件。
两人藏在老娘棺材里的,竟然是某境外组织给他们颁发的奖章。
公安把所有的证据都摆到他们面前,两人才招供。
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某组织盯上,两人起初拒不配合。
直到王大伯最小的儿子意外死亡,被河套不到脚面子深的水淹死,两人才恐惧起来。
联系他们的人还说,若不按他们交代的办,老婆孩子,一个一个都会意外而死,最后死的就会是他们。
迫不得已,两人只能听从,犯了罪。
写了悔罪书,对所有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最后执行枪决。
苏曼直觉,王老蔫兄弟还有秘密,在村里人眼中,两人就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农家汉子,那个组织怎么就会盯上他们?
是看出来他们狠毒的本质?还是残暴的本性?
公安那边也有相同的疑点,可再查不出什么,什么线索都没有,只能结案。
第191章
流水
转眼就到了寒假,苏曼四个多月的肚子,动作依然灵巧,却没能去省城探亲。
赵志峰有任务,过年都没有回来。
到了苏曼生产时,他一起休了两年的探亲假,给苏曼伺候月子。
寒来暑往,孩子跟小树苗似的,见风长。
果园里的树开始大面积挂果时,苏曼的双胞胎已经快四岁多了。
这几年苏曼的养殖业一直在不断的壮大,养殖场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四五倍。
还承包了村里整座东山,用来养牛羊,放牧牛城里的两家店面,都建起了二层的大卖场,成了颇具规模的生鲜大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