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棠儿宋允棠 本章:第304章

    顾心玖的胎还不足三月,且念儿和徐长根的事情还未定下,宋允棠便带着孩子暂且留了下来。

    徐长根爹娘还挺重视。

    得知儿子心仪的姑娘是念儿时,他们既心疼那个姑娘,心里又有些顾忌。

    可儿子喜欢,他们还是尊重他的选择。

    七七一过,便将聘礼准备妥当,并请了媒婆来家中说亲。

    他们的意思是,长根和念儿如今年纪都到了年纪,是否能将婚事稍稍提前,否则再拖,两个孩子又得继续耽搁。

    为此,姜氏还特意叫来了徐元德和徐永福。

    徐元德的意思是,如果胡氏还在,肯定是希望能亲眼看到孩子成家的。

    且村里一直有老人去世后百日内成亲能冲喜的说法,否则过了百日就得一年以后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将念儿的婚事定在胡氏的百日内。

    老爹都发话了,徐永福和徐永旺兄弟自然是没意见。

    宋允棠将念儿叫了过来。

    “念儿,这事,你怎么看?”

    见念儿低着头没说话,徐长根走过去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

    “念儿,你倒是说话呀。”

    念儿望着他。

    “长根哥哥当真想娶我?”

    徐长根忙点头,“自然是想的,这些年我待你如何,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念儿低着头嘀咕。

    “前些年你一直说将我当妹妹,我还以为你说的是真的,谁能想到你竟藏着别的心思。”

    徐长根的爹娘从前没怎么关注过念儿,今日细细打量着,只觉这姑娘踏实稳重,是个能好好过日子的。

    且样貌也不差,配他们儿子绰绰有余。

    没想到自家小子福气不错。

    成亲虽晚了些,能找到这样水灵的姑娘,好日子在后头呢。

    眼下听得念儿嘀咕的话,面上带着笑意。

    徐长根有些不好意思,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

    “一开始确实是将你当妹妹的。”

    念儿望了眼身旁脸和耳朵都红的如同煮熟的鸭子的男人,压下唇角的笑意,这才望向媒婆和徐长根的爹娘。

    “如果将婚事定在百日内,我不想办的过于隆重,一家人简单吃个饭就成了,如果要大办,最好还是一年以后,毕竟外婆才走,我不想惊动了她老人家在天之灵。”

    第603章

    小别胜新婚(完)

    徐长根父母点头,直夸念儿是个懂事孝顺的姑娘。

    徐长根后知后觉,难以置信的望着她。

    “你同意嫁我了?”

    念儿假咳一声,压着笑意,“还没嫁呢,别高兴太早。”

    徐长根唇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只要你同意,让我再等等也没关系。”

    望着自家儿子没出息的样,徐父徐母只觉没眼看。

    倒是徐元德和几个舅舅舅母见了,高兴的很。

    念儿之前过的太苦,也就跟着棠儿之后日子才好起来,若能嫁一个知冷暖的,再好不过。

    宋允棠跟锦书使了个眼色,便见锦书从屋中拿了个盒子过来。

    她接过盒子,转交到念儿手中。

    “前些日子叫夏宁往县城跑了一趟,将你的奴籍改成了平民户籍,卖身契也已经销毁,这里是你的新户籍和嫁妆,拿着吧。”

    念儿将盒子抱在手中,感动的直掉眼泪。

    如果说父母给了她生命,表嫂便是她生命中最大的贵人,相当于给了她二次生命。

    她突然朝着宋允棠跪了下来,将屋中人都惊了一跳,只是徐家几个长辈却无人觉得不妥。

    棠儿救了念儿两次,值得她一跪。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宋允棠作势要去扶,却见念儿快速朝着她磕了三个头。

    “多谢表嫂!如果没有表嫂,就没有念儿的今天。”

    宋允棠伸手将她扶起,面上带着欣慰。

    “行了,都是一家人,就别跟我见外了,这些年你也给我帮了不少忙,往后就算你成亲了,也还得继续为我操劳呢。”

    念儿擦了把眼泪,哭着笑。

    “念儿一定尽心尽力。”

    宋允棠点头,望向徐长根,“我一直将念儿当妹妹看待,往后就将她交给你照顾了,好好待她。”

    徐长根朝着她行了一礼。

    “还请嫂子放心。”

    ……

    宋允棠领着孩子们在家中待到了十月,待顾心玖的胎坐稳了,才跟他们一起回京。

    小别胜新婚。

    夫妻二人分别一个半月,院里琴瑟和鸣,直到下半夜才歇。

    次年正月底,顾心玖诞下一名男婴。

    徐文成觉得大哥才问好,便托他取名,因孩子生在正月,一年初始之月,如今大夏国泰民安,国力强盛,徐青野便给孩子取名徐初尧,意在旭日初升,尧年舜日。

    ……

    写在文后——

    徐青野在朝中为官三十载,最终官至首辅重臣,并在大皇子厉析安被封为太子之后,兼任太子太傅,太子登基后,顺利成为辅政大臣。

    重权在握,在朝中地位极高。

    宋允棠兼顾医术的同时,逐渐将精力放在了买卖上。

    她的铺子逐渐遍布大夏、西域、北疆和海外,赚取的银两数额极大,一度成为了商界神话。

    不过她也并未将赚来的钱财独吞,而是主动将其中一部分上交给了朝廷,维持着她和朝廷之间的利益关系。

    毕竟,这笔买卖想长久的维持下去,少不得当权者的维护。

    两人成就颇丰,培养的儿子也是文武双全。

    若干年后,已经知天命的徐青野辞官,留儿子在京中钻研,领着妻子回到了慈乐镇的庄子上,过了十多年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

    直至,寿终正寝。

    享年六十八岁。

    而宋允棠,活到了七十二。

    于徐青野离开的第十一年,靠在他的墓碑旁长眠。

    ———————————

    (正文完)

    番外(1):林景曜

    徐青野在宏江城找到宋允棠,并将她带走之后,林景曜在宏江城养了几日伤,才坐着马车回到家中。

    彼时,家里已经得到了他考上进士的消息,见他伤着回来,都是一惊。

    尤其是李玉瑶。

    当得知他是为护着宋允棠受的伤,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宋允棠于她有恩。

    一方面,她和林景曜虽做了那么多年的兄妹,毕竟不是亲生。

    她不傻,她能看出来林景曜对宋允棠的感情,绝对不仅仅只是兄妹那么简单。

    否则不至于拼了一条命去救她。

    彼时,她以为是宋允棠不忘旧情。

    所以之后去了京城,在徐家举办小型乔迁宴的时候,她曾跟宋允棠提到过这件事。

    奈何当时还是县主的宋允棠,比她想象的要清醒许多。

    且她和徐青野已经育有一子,孩子健康可爱,讨人喜欢。

    再加上,林景曜在孩子面前以舅舅自居,见宋允棠和徐青野感情好,开始有意识的与她拉开一些距离感之后,李玉瑶终于放下心便将重心放在了相夫教子,执掌中馈上面。

    新科进士想要谋一个职位并非很容易的事。

    不过好在林景曜在朝中并非毫无关系。

    关试之后,在迎山城知府李鸿卓,也就是他岳丈的运作下,林景曜被调到了安阳县担任七品县令。

    新官上任,安阳县被他治理的井然有序,成为了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任期满三年之后,被看好他的督抚保举,升为正六品的通判。

    之后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尽责尽职的同时,也会关注宋允棠的动向,若遇到她有需要的地方,通常都是不遗余力。

    李玉瑶在给他生下儿子的第四年,再次产下一个女儿,比云骁小一岁。

    第七年又产下一子,凑成了两子一女。

    也就是在这一年,林景曜通过考核,评级为一等,获得再次升迁的机会,成为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

    之后,便一直在刑部耕耘。

    从刑部员外郎到正五品的刑部郎中,再到正四品的刑部侍郎,最终在五十二岁的年纪,熬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

    李玉瑶也争气。

    为他生儿育女管理后院的同时,将家中产业打理的极好。

    林家的家业在她的经营下,产业翻了好几番。

    最终成了京中的一大世家。

    几个儿女也教养的极好,各个知书达理,孝顺懂事,在京中颇有口碑。

    他们的女儿在及笄之后,被皇帝指婚给了徐家的儿子,算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林景曜和李玉瑶知道徐家的家风,对于女儿这一归宿,极为满意,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将女儿风风光光的嫁了过去。

    林景曜在刑部尚书这一职位待了八年,因重病辞官回乡。

    在李玉瑶的精心照顾下养了三年,最终没熬住六十三岁那年的寒冬。

    他在的时候,和李玉瑶也算是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他走之后,李玉瑶的精神也迅速垮了下来,在林景曜离开的第二年便随他去了。

    ……

    (接下来是大嫂刘氏和满满的番外)

    番外(2):刘氏和满满

    赵巧娥和宋金保去了京城之后,刘氏有一段时间特别气不过,总在宋劲元面前抱怨公婆偏心眼儿。

    不仅偏心老二一家,还偏心女儿宋怡。

    留大孙子一人在乡下跟着他们过苦日子。

    宋劲元烦不胜烦,又不大会反驳她的话,为免刘氏总跟他唠叨,正好妹妹的庄子上会给帮忙的人提供食宿,时常一住就是半个月不回家。

    只发工钱的时候往家里去一趟,将钱交给刘氏,住一夜就又离开了。

    刘氏一人带着五六岁的小儿子在家,心里的不痛快没处发泄,脾气也越来越古怪。

    一日,五岁的满满哭着从外边跑回家。

    刘氏见儿子满嘴的血,吓的慌了神。

    她哭着跑上前抱住儿子。

    “满满,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了你?”

    满满只咧着嘴哭,不说话。

    刘氏见状,更慌了。

    “你这孩子,倒是快说话啊,急死娘了,你姑姑可是郡主,你姑父更是京城的大官,前不久才回的麓山村呢,榕树村谁敢不长眼欺负你?你跟娘说,回头娘定将他们告到县衙去。”

    说起来,如今安阳县的县令还是棠儿林家的大哥呢。

    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儿子,岂能让别人欺负了去?

    “有本事你去告啊,看看告了之后蹲大牢的人是谁!”

    随着话音落下,几个妇人气冲冲的领着自家孩子挤进了院子,其中一个还是大伯的三儿媳,她手中牵着的孩子,比满满年纪稍小一些。

    进来的孩子有四五个,跟满满年纪不相上下,其中两个哭的比较厉害。

    一个的脸被妇人用帕子捂着,还依稀能看到帕子上的血印子,另一个抬着的小臂上,整圈的牙印子已经青肿起来,伤口部位还有清晰的血迹。

    另外两个孩子,身上也都或多或少有些伤。

    大伯家孙子身上的伤是最轻的,但额头和手掌上都有擦伤。

    见到这一幕,刘氏有些傻眼了。

    “怎么回事?”

    “还怎么回事?”

    那个捂着孩子脸的妇人气的直掉眼泪。

    “我就去洗个衣服的功夫,原本几个孩子在田边上玩的好好的,你们家满满跑过去要跟几个孩子玩。”

    “平时你们家满满就霸道,爱抢东西欺负人,大家都不爱跟他玩。”

    “结果大家不跟他玩,他直接就发疯了,你看看我儿子脸上的伤!这么深的伤,得多痛啊,这是要留疤的啊!今天说什么,你也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另一个妇人举着自己儿子的小臂。

    “还有我儿子的手,都咬成这样了,还不知多久才能恢复呢。”

    第三名妇人站了出来,露出孩子的手肘。

    手肘部位擦掉了一大块皮,再加上孩子本就瘦,看着有些吓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方便以后阅读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第3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第304章并对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