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要达成什么样的里程碑?大运动要学会什么?精细运动要学会什么?语言要学会什么?视觉正常发展了吗?每个月龄要看懂什么颜色和形状?听觉、嗅觉呢?
安全感满足了吗?自信心有没有建立?社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标了吗?
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启蒙?
英语越早启蒙越好?那什么月龄适合什么样的启蒙素材?要学哪一个体系的教材呢?
给宝宝讲故事或唱歌,最好要搭配
TPR
教学法,要用充沛的情绪、适当的语速、清晰的发音、编好合适的动作和肢体语言,让他能快速参与。
医生定期给出各种量表、测试,给宝宝的每一项能力打分,再判断你哪里做得不好,你又像接到了一份全新的考卷,对之前的一切操作进行迭代和优化,以及和宝宝的适配度调整。
而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例如:宝宝不吃奶瓶怎么办?吃太少怎么办?别人不抱就是不睡一直熬怎么办?医生会给出一些完全无法执行、没有帮助的解决方案,只能徒增烦恼、加重焦虑。
只要你想,这母职的复杂程度,上不封顶,可以超过林清扬之前职业生涯从事过的任何大型攻坚项目。
林清扬对宝宝没有什么要求,她只对自己有要求。一个新生儿,你无法得知他的性格、喜好,只能按照教科书要求,把所有项目都做了,然后再慢慢观察哪些可以放弃、哪些可以偷懒、哪些可以不用那么紧张。
她知道别人会说,松弛点,随便养养吧,怎么都会长大的,不用做那么多啊。
这理念她接受,但是她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因为她从来没有观察过,一个她心目中合格的母亲,是怎么养孩子的。
一切都是新的问题,一切都得按照教科书来执行。
体力和精神,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养娃这项目面临的,是抗解问题:没有固定的方式、没有停止规则、没有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没有试错机会、每次决策都是无法挽回的一次性操作、每个宝宝的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
妈妈,没有权利犯错,也没有测试的机会,无法用
AB
方案来验证哪种更好,大部分问题没有解决的终点,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生压在你肩上。
这是妈妈,一个人的长征。生完孩子,是才刚刚站在长征的起点上呢。
9812.
不过是工具人罢了
“宝宝健康快乐成长群”里有消息了,是婆婆发的宝宝视频。
林清扬点开来看,宝宝的衣服、鞋子都脏兮兮、穿得歪歪扭扭,脸又红了、嘴角又破了。
婆婆和公公,在群里很少说话,基本只对宝宝的消息有几个字的回应。
宝宝满月后,林清扬实在跟妈妈处不下去了,就安排婆婆来接替。
婆婆迫不及待,她六十五岁了,刚听说林清扬怀孕时,高兴得一周都没睡着觉。
来到林清扬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奶怎么样?够宝宝吃吗?”然后拉着王建的手,一起去沙发坐下跟他说:“看你都憔悴了,生孩子真是太辛苦了,你真的好辛苦。”
林清扬孕期跟她也通过一次电话,那时她说:“你孕吐那么严重,宝宝的营养怎么保证?”
“宝宝营养怎么保证?奶怎么样?”就是一个婆婆,对林清扬怀孕生孩子全部的关心了。
刚结婚时,王建说,他爸妈都是非常好的人,通情达理、不会把自己意见强加给别人、脾气非常温和,跟林清扬爸妈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怀着要跟公婆搞好关系的决心,林清扬积极地跟王建回了几次老家,每次都买了礼品、给婆婆的衣服、护肤品、准备的红包等等。
婆婆收到后,会给林清扬还一个金额完全相同的红包。买给她的衣服,全部拿去压箱底,一次也不穿。
林清扬去厨房帮她做菜、打扫卫生时,她会说:“你不用帮我忙,你去把建建的衣服洗一下、帮他收拾好。”
吃饭前,她只会问王建要吃什么。
来客人了,大部分都不会叫林清扬名字,都叫“建建媳妇”,偶尔有一两个人叫名字,发音也是错的。
临走前,公公婆婆都不会多跟她说一句话。
去了三四次王建老家后,实在没意思了,林清扬已经不愿意再跟他们打电话、去他们家了。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就算怀着很好的愿望,也很难一直单方面对素不相识的人付出热情。
这种陌生又客气的关系,维持到婆婆来家后的第二天,林清扬就知道,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她会在林清扬刚刚坐下准备吃饭时,喊:“林清扬!娃拉屎了!快来换尿布!”那时,王建已经吃完饭在刷手机了。
林清…
“宝宝健康快乐成长群”里有消息了,是婆婆发的宝宝视频。
林清扬点开来看,宝宝的衣服、鞋子都脏兮兮、穿得歪歪扭扭,脸又红了、嘴角又破了。
婆婆和公公,在群里很少说话,基本只对宝宝的消息有几个字的回应。
宝宝满月后,林清扬实在跟妈妈处不下去了,就安排婆婆来接替。
婆婆迫不及待,她六十五岁了,刚听说林清扬怀孕时,高兴得一周都没睡着觉。
来到林清扬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奶怎么样?够宝宝吃吗?”然后拉着王建的手,一起去沙发坐下跟他说:“看你都憔悴了,生孩子真是太辛苦了,你真的好辛苦。”
林清扬孕期跟她也通过一次电话,那时她说:“你孕吐那么严重,宝宝的营养怎么保证?”
“宝宝营养怎么保证?奶怎么样?”就是一个婆婆,对林清扬怀孕生孩子全部的关心了。
刚结婚时,王建说,他爸妈都是非常好的人,通情达理、不会把自己意见强加给别人、脾气非常温和,跟林清扬爸妈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怀着要跟公婆搞好关系的决心,林清扬积极地跟王建回了几次老家,每次都买了礼品、给婆婆的衣服、护肤品、准备的红包等等。
婆婆收到后,会给林清扬还一个金额完全相同的红包。买给她的衣服,全部拿去压箱底,一次也不穿。
林清扬去厨房帮她做菜、打扫卫生时,她会说:“你不用帮我忙,你去把建建的衣服洗一下、帮他收拾好。”
吃饭前,她只会问王建要吃什么。
来客人了,大部分都不会叫林清扬名字,都叫“建建媳妇”,偶尔有一两个人叫名字,发音也是错的。
临走前,公公婆婆都不会多跟她说一句话。
去了三四次王建老家后06d,实在没意思了,林清扬已经不愿意再跟他们打电话、去他们家了。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就算怀着很好的愿望,也很难一直单方面对素不相识的人付出热情。
这种陌生又客气的关系,维持到婆婆来家后的第二天,林清扬就知道,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她会在林清扬刚刚坐下准备吃饭时,喊:“林清扬!娃拉屎了!快来换尿布!”那时,王建已经吃完饭在刷手机了。
林清扬雇的第一个月嫂,之前在其他三户人家连续无休地工作了半年,坐在沙发上抱着宝宝的时候,会睡着、胳膊松开,宝宝随时都有摔下去的危险。她对工作态度挺好,但体力已经支撑不了了。
第二个月嫂,年轻力壮、干活麻利、带宝宝非常用心、月子餐也做得好吃,在来林清扬家之前已经休息了半个月,非常认真负责。但她只有
30
天空档期,后面时间早都被预定了。
第二个月嫂下户时,宝宝才
46
天。
林清扬想,得再雇一个月嫂,希望月嫂坚持到宝宝六个月。婆婆说:“用不着了吧?都满月了,还要雇什么月嫂?”
林清扬终于忍不住了:“那如果没月嫂的话,晚上就让王建带睡,我带不了。”
“哦,那他肯定带不了,太辛苦了。原来不雇月嫂会影响王建啊?那还是继续雇吧。”
林清扬在辞职前,存款已经够生娃养娃大概两三年的开销了,王建也不是舍不得花这些钱的人。跟婆婆完全无关的消费行为,她就要说几句嘴。
月嫂原本的工作职责是,照顾宝宝、产妇,负责做产妇的月子餐。如果家里人不多,她也可以做多点饭菜,给全家人吃。
每次月子餐一做好,婆婆都要第一时间冲去吃饭,王建在的话,马上开始张罗:“你多吃点这个、多吃点那个。”
第二个月嫂不愧是优秀的金牌月嫂,这种时候,她会说:“不好意思,这是产妇的月子餐,要先让她选自己爱吃的,其他不想吃的你们再吃。”
在林清扬给宝宝喂奶、婆婆急切地站在卧室床边时,月嫂会说:“麻烦尊重下产妇的隐私,出去吧,喂奶不要围观。”说完会帮忙关紧房门。
第二个月嫂下户时,林清扬哭了,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唯一的盟友、唯一的依靠,养娃前路漫漫,不知道一个人怎么走下去。
拿着第二个月嫂写给后面月嫂的四大页
tips,林清扬再也没换到满意的月嫂。
机构临时换来的月嫂素质参差不齐,有才培训了三天就来纸尿裤都不会换的、晚上不愿意起来给宝宝换尿布的、把宝宝放在沙发边十厘米位置不做任何遮挡的、带着口臭脚臭上户的、一进家门当领导一样指挥全家人干活的、其他什么都不愿意做每天给宝宝晒六小时屁股的……
每次辛辛苦苦挑简历、面试,阿姨来了带着全家走一遍、所有工作内容介绍一遍,再给阿姨做一个工作内容描述的日程表,付出了努力和巨大的热情,又一次次失望。
换了六个月嫂,艰难地坚持到宝宝四个月,林清扬终于放弃雇月嫂了,面试了一些育儿嫂,素质比月嫂还要差。改成请了一位每天上门搞卫生、做饭的钟点工。
想找一个满意又时间合适的阿姨,比找好老公还难。
还是得继续跟妈妈和婆婆相处。虽然跟妈妈相处气氛高压、跟婆婆相处一直被当工具,至少两个妈是免费的,不用花钱买气受。
ггИИщ 在妈妈有事要回老家的一些短暂间隙,公公和婆婆会一起来带娃。每到这种时候,就是林清扬累到摊在床上都无法睡着的时候。
换尿布、给宝宝洗屁股的流程,是用了两周多才教会婆婆的。
出去遛娃,一到商场,他们老两口就要自己推着宝宝走,不让林清扬跟着。而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商场门在哪边。
婆婆抱着宝宝教他说话,会先教“爸爸”一百遍,“奶奶”五十遍,“爷爷”三十遍,教说话环节就结束了。下次继续重复,提到“妈妈”的次数,零。
公公呢,马桶用完,经常不冲水;吃了水果,皮就堆在桌子上;洗澡、洗脚、换衣服都要人提醒的;进门出门,是不会关门的,哪怕蚊子进来给宝宝咬几个超大的包,也不会关。整天站在家里指点江山“这么点活,为什么还要雇钟点工?自己就随手干了啊?有那么多活吗?”
“怎么天天买东西?就不知道省省花钱?”
林清扬已经有个免费的爹了,又因为结婚,买一赠一来了两个大爹,生活中含爹浓度剧增。
宝宝喝奶、吃饭、拉屎、换尿布、换衣服、哄睡、哭了,任何需求都要林清扬自己干,一边做一边给婆婆教,比单纯自己干还要累几倍。
公公婆婆,只能负责带一个吃饱、喝足、睡醒、衣服换干净、开心的宝宝玩,带过去就给他看手机,或者骂脏话、说“妈妈要打你”之类的话给宝宝听。
一开始,王建会说,“有问题你告诉我,我跟他们说,这样比较利于维持家庭和谐。”
林清扬信了他的邪:
“妈刚才在宝宝面前说脏话,说我
X
你先人板板!以后不要让她在宝宝面前讲脏话,宝宝会学。”
“不可能,我妈不是这样的人,她从来不说脏话。”
“爸今天第八次出门不关门,宝宝脸上又被蚊子咬了超大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