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崔泽冯玉贞 本章:第22章

    赵阳毅见大势已去,却实在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招惹了他,死前只求给个痛快:“我与阁下无冤无仇,不知因何遭此大难?”

    他不提还好,崔净空面容阴霾,他死盯着赵阳毅这张破相的脸,喃喃重复一遍:“没有仇怨?”

    继而笑了,他道:“是没有仇怨,可惜你命短,只能折到这儿。”

    两人之前只在镇上巷子里见过一次,他那时候便觉得这个小叔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叔嫂之间有些姿势和触碰都过于亲密。

    幽幽的香气若隐若现,同昨天冯玉贞身上的气味相似,赵阳毅眼皮一跳:“你身上是什么味道?”

    崔净空好似恍然回神,他抬手嗅闻自己的衣袖,不出意料,苦桔香气缠绕其上,他却好似若无其事,轻飘飘对赵阳毅道:“哦……这个是刚刚在她床榻间沾上的。”

    赵阳毅骤然呆愣于原地,崔净空却果断收起匕首,抽身而去,他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所以不急着夺他的性命。

    直接动手将人杀了,闹出骇人听闻的命案,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惹冯玉贞猜忌。不如先慢慢放血折磨,杀人诛心将他彻底击溃,才令人痛快。

    许雍

    方才猛一下插入床板里,抽出来的时候便已卷刃,刀身浴血,崔净空随手把匕首丢到路旁,一径回府上,临走前将烛光吹灭,现下正房一片漆黑。

    崔净空坐在床沿,静静瞧了床上人一会儿,他掌心里沾着赵阳毅的血,只拿干净的手背贴上冯玉贞侧脸,微微摩挲,大抵是深夜出门一趟,满携肃杀之气而归,手凉,冯玉贞睡梦中避开他的手,侧过头没有醒。

    手下落空,崔净空收回手,掀开被子一侧,从里摸出冯玉贞的一条手臂,令她的手指勾住左腕念珠。

    然而本应像上次一样轻松拽下的念珠,这回却纹丝不动。崔净空动作一顿,换一只手,又谨慎尝试一回,结果并无区别。

    难道必须是在她清醒情况下主动摘下才行吗?

    崔净空面沉如水,他发觉好似只要同寡嫂有关的事,总是极容易脱离掌控。

    也许是摆弄地幅度大了,冯玉贞迷迷怔怔半睁开眼,只瞧着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坐在床前。

    “空哥儿,怎么还不上床?”

    察觉自己的手被他捏着,半梦半醒之间,女人嗓音轻软,略带一点含糊的鼻腔。

    就像是现在。

    他原本只是来正房一趟欲将珠串摘下,下半夜去书房将身上沾血的衣袍处理掉。

    可冯玉贞只哼两声,他便无可抑制地感受到一种冲动蹿上心头,急于逼迫他开口答应她的要求,同他所有缜密、冰冷的计谋背道而驰。

    冯玉贞意识不清,只记得青年默然良久,好像轻轻应了一声。他脱去衣物爬上床,从后紧拥上来,两臂环住她的腰身,那种冲动才慢慢将歇,彻底沉浸于温香软玉中。

    *

    第二天早上,崔净空同她吃饭时神情如常,冯玉贞暗感庆幸,以为这件事被成功翻过篇,果不其然,崔净空对此事也不再提。

    消停几天,又到了该去绣货行的日子。大抵是冯玉贞晚归那天被崔净空结结实实惊吓住了,这回不管冯玉贞说什么,两个丫鬟都只管低着头跟在她左右,半步不敢离开。

    李畴更是乐呵呵的,一副笑脸弥勒佛的模样,好似听不懂她的话,还将马车赶出来,侧身掀开帘子,示意她坐上。

    绣货行就在镇上,冯玉贞更愿意自己动脚走过去。无法,只得接受两个丫鬟跟左右护法似的跟在身后。

    她踏出门槛,一想竟是半个月未曾出门,街道上渐渐热闹,人流往来升起喧嚣,往返两地做工的男人蹲在路旁,往嘴里就水塞着馒头。

    虽然现在住的地方比先前村西的砖房天差地别,清静不少,冯玉贞却恍若隔世,觉得那个飞檐翘角的宅子呆得发闷。

    那个掌柜之前那回便看到有人跟在她身边,还以为是她姊妹结伴一块来的,结果这回身后又多出一个,长得也同她不像,两个人姿态谦卑的错她一步。

    他心里犯嘀咕,往冯玉贞瞟好几眼,还是一身素衣,钗珠簪珥一样都无,仍是一个朴素干净的女人,眉眼间更无得意或是自傲,反而瞧着有些无奈。

    具体的他也不好多事打听,只是告知她今日还需去那位官小姐府上一趟。冯玉贞吸取之前的教训,大早上来的,因此放心前去,那两个丫鬟自然还是跟着。

    一回生二回熟,好在这回运气碰巧,连崎岖的路都好走许多,冯玉贞不再拘束地连脸都不敢抬,只环望一周,便察觉到先前没有注意到的许多细节。

    别提镶金带银的陈设,这位小姐臂弯围着的那件薄如蝉翼的轻纱,连盛放糕点的小碟都晶莹剔透,宛若摊开的莲花一般,一时更是心惊,只觉得果真是了不得的贵人。

    这回屋里只有小姐一人,她还是在贵妃榻上窝着,瞧着百无聊赖,冯玉贞把那个锦囊递给她,人才打起一点兴致,握着左右看了看,松口气道:“不错,给他往里放块暖玉,这回可算能给他一个交代了。”

    话里很有几分无奈,好似是被弟弟缠得厉害,一句话霎时便把这位贵女拉入凡尘,显得与平常人家一般了。

    许宛秋让侍女将锦囊收好,瞧着冯玉贞神情好奇,比上次放松不少,朝她眨眨眼道:“说起来谁家弟弟不是如此?亏他岁数不大,小小一个人,鬼点子却很多,整天缠着你吵你!”

    她这样一提,冯玉贞便想起自己那个五弟。儿时短手短脚在床上乱爬,闹着要她抱,可惜越长大越自私自利,那点可爱之处消失殆尽,最后两人闹成这样,冯兆也算是被她所害,成了一个苟延残喘的废人。

    她回过神,还是有几分紧张,浅笑接道:“小时候闹着,以后长大便知道护着姐姐了。”

    两个人接着这个话题又说了两句,许宛秋命人给她端上一盘点心和果茶,扑扇着手里的团扇,懒洋洋地道:“丰州实在没意思。虽说凉快不假,可连着两个月住山里,你还算是唯一一个外来人,能跟我聊上两句……”听着口音也不像丰州,许宛秋好像打开了话匣子,又兴致勃勃道:“要说最凉快惬意的,还得是梁洲江北那处,我姑姑去岁还从宫,”她打了个磕绊,神情不自然了一瞬,纠正道:“从京城去那儿呆了好几个月。”

    好在冯玉贞听得也含糊,没有察觉出什么异常,实际上她只顾得上惊诧,原是从京城来丰州避暑的。

    气氛正好,两人有来有回聊着,却听见门外传来哒哒哒的急促脚步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跑进来,脖子上的长命锁上下晃动,好似是听到了屋里的笑声,小圆脸气鼓鼓的,气喘吁吁道:“阿姐,你方才是不是又在笑我?”

    他往旁边一望,发觉是个生脸,“咦”了一声,走到她身前仰起脸,把两只手往背后一握,小大人似的清嗓问道:“你是何人?”

    这副煞有其事的模样不知跟谁学的,叫人忍俊不禁,一时间屋里冒出几声憋笑,冯玉贞也忍着笑意,还没等她认真禀告给这位小大人,敞开的门外,走进一个真正的大人。

    他身材修长,身着玄色阔袖、金丝滚边的暗花圆领袍,腰间垂着一枚墨玉,踱步上前。三十岁出头,并不显年长,五官斯文,同故作姿态的孩童比起,周身压着一股不紧不慢、矜贵沉稳的气度,眼锋略一抬,这便瞧见冯玉贞了。

    下仆们都福身行礼,连许宛秋都毕恭毕敬坐直站起了,冯玉贞手足无措,也跟着站起,从没学过什么礼数,自然无从招架,只僵硬呆立在原地。

    许雍对这个瘦弱的女人不甚在意,只转头看向许宛秋,问道:“你母亲不在这儿?……这位做客的是?”

    许宛秋摇摇头:“回父亲的话,母亲昨晚没睡好,回房养着去了。至于她——是黔山附近的绣娘,手头功夫很不错,我央她来看些花样,憋得烦闷,索性聊了两句。”

    许雍闻言微微颔首,正欲转身走了,随意一瞥,便见冯玉贞低下头去,无意识捏玩着自己的手指头,把指甲盖都捏得泛粉了。弯下的后颈与领口之间,隐秘敞露出一小片光洁的皮肤。

    他突然脚步一顿,一抹暧昧至极、分外艳红的吻痕,堂而皇之挂在细腻白皙的脖颈上。朴实和放荡相融,许是这点反差兜住了他,许雍自上到下又细细瞧了她一遍。

    见许雍目光幽暗站在原地,虽然表情淡漠,好似是青竹君子一般,实际上脑子里早不知道飘过些什么了。

    许宛秋暗道危险,上次父亲在他房里露出这个神情,当天便要走了新来的一个丫鬟,一夜过后摇身一变,成了许雍为数众多的姨娘之一。

    即使父亲流连花丛的性情早被母亲所知晓,府上莺莺燕燕也斗腻歪了,可要是父亲真在丰州纳一个乡野村妇为妾,叫母亲知道了,病根未消,免不得再暗自生气。

    这也在她预料之外,一般来说,许雍偏爱貌美年轻的女子,却没想到冯玉贞这样清秀不显的,有朝一日也能入他的眼。

    大抵也是在丰州这一亩三分地憋久了,竟然真动起心思来。许宛秋赶忙道:“说起来这位冯姑娘家里还有事要忙,着急回,让她走吧。”

    说完吩咐侍女,给冯玉贞递上报酬,冯玉贞顺着她给的台阶下,只在临走前,请求许宛秋能不能把那本书再借她半个月,上面花样繁多新奇,光靠脑袋实在费力,冯玉贞已经竭尽全力,死记硬背记住了一多半。

    许宛秋自是无可无不可,冯玉贞于是道谢离去,谁知道许雍却抬脚紧随其后,他偶尔出声,问她一些“家住何处”“年岁多大”的简单的问话。

    两人穿过回廊,他低下头,女子晃荡的裤腿下,一段清瘦的脚踝偶尔荡进他眼睛里,许雍嘴里问道:“可否婚配?”

    冯玉贞不明所以,但并不想将崔泽的事告诉一个方才认识的人,干脆点头道:“我去岁已嫁人了。”

    嫁人了?许雍没有强迫良家妇人的爱好,虽然有些可惜,但还是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

    于是许雍换了话题,他回头望见两个丫鬟,瞧着不像是他们府上的,于是问道:“这是你带来的侍从?”

    这又是一个难回答的事情,冯玉贞应下来,只觉得头疼,中含含糊糊说是家里人让她带的。

    许雍感到不对劲,心头划过一丝探究,冯玉贞的穿着可和那些闺阁小姐太太们不沾边,如果她真是一个普通的绣娘,为何要买丫鬟?还是说实际另有隐情……这是知道他们真实身份,所以抱着不知道什么念头蓄意接近?

    沉默着走完剩下的路,一个心里已经生出怀疑,一个只想着闷头回去,都没有任何风月心思。冯玉贞坐上马车回到绣货行,掌柜打听了两句今天的事,没什么特别,冯玉贞打算回家了。

    今日时候早,天没黑,还没走出两条街,骤然听见前方激烈的喊叫声和噼里啪啦碗盘打碎的声响。

    像是出了什么事,之间一家客栈之外,两拨人立在店前七嘴八舌朝着。从人群之中,冯玉贞却寻到了其中赵阳毅的身影,他弓着脊背,对面的人破口大骂,唾沫星子都蹦到他脸上了,赵阳毅仍然好声好气,郑重弯腰道歉,答应明日送来新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

    冯玉贞问身边一个挤着看热闹的大娘,问她:“大娘,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娘转过身,撇撇嘴:“他们前日送来客栈的桌子和椅子,正吃着饭呢,咔一声腿断了。结结实实摔了客人一个屁股墩,浇了一身菜汁,这家店闹着木匠们赔钱呢。这个木匠坊出事不是头一遭了,这几日他们做的东西,总是很容易就塌了或者坏了。闹了得不下三四次了。”

    冯玉贞这才知道来龙去脉,可看着被指着鼻子骂的赵阳毅,眉心微蹙,心头生出一缕异样来。

    冤枉

    冯玉贞到底不太知悉这些事,追问道:“大娘,他们工坊先前闹过这种事吗?”

    那个大娘回想片刻,只摇摇头:“老赵和他侄子历来很厚道,谁知道近些日子怎么了?”

    近些日子?

    冯玉贞越发觉得奇怪,她望向远处的赵阳毅,微微出神,心里思忖着这个巧合。

    大抵是盯得时间太久,赵阳毅好似觉察到了她的视线,竟然径直兜捕住了她,两人的眼睛穿过怒火冲天的店家、熙熙攘攘的人群,忽地碰撞在一起。

    尤其是那只灰色的眼珠,像是坚冰一般冷厉锁住女人的脸,然而只待一瞬间看清之后,冰便忽地化开了。

    赵阳毅下意识想冲冯玉贞扯出开一个笑,笑意只微微浮现,猛不丁发觉自己此刻正在她眼前出糗,于是困窘地撇开脸,垂眼不去瞧他。

    这样硬朗的男人一旦展露出与他冷峻作派全然相悖,极为少见的软弱情态来,难免早叫人心生怜悯。冯玉贞是很心软的女人,只觉得赵阳毅似乎很有几分无妄之灾。

    她心里立马生出一个模模糊糊的猜测,然而也不想对崔净空妄加揣测。再看下去也不过给赵阳毅徒增难堪,冯玉贞动身离开。

    心里窝藏着事,路上步伐加快,她走近宅子,却见李畴没有如往常一般守在门口,心生疑窦,不知她不在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领着身后的两个丫鬟,步入庭院,只听得中堂发出一些响动,好似几个人在交谈,冯玉贞走到中堂,没料到他们谈正事不关门,乍然出现在门口,径直和客人们大眼瞪小眼。

    跑来庆贺的刘奉诲和方辕倒是下意识起身,两人出身世家,自是礼数周全,瞧见门口立着一个女子,两方都无言,刘奉诲见局面僵住,于是转向崔净空,笑道:“想必这位便是尊夫人了?”

    “无事,坐下吧。”

    坐上主位的崔净空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倒是很沉稳地掀起眼皮,朝身后立侍的李畴瞥一眼,李畴立刻通晓他的意思,忙凑到女人身前,对冯玉贞低声道:“夫人,老爷正会客呢,您先回正房歇着罢。”

    冯玉贞略一愣怔,只瞧见崔净空那张无波无澜的脸,将两个丫鬟留下来伺候,很快走了。

    这时候两个客人才又轻快起来,主动把刚才的话头掠过,有女眷在场总归是不自在的。

    方辕和刘奉诲是前几日递上名帖后才来访的,崔净空极打眼的才学和不可估量的前途让两人不免起了结交的心,为表诚意,特意赶了几天的路,亲自前来祝贺。

    聊到酣畅处,天色渐晚,三人又喝了一杯茶,方辕和刘奉诲不欲在府上留宿打搅,遂动身离开。

    两个人到了外面,方辕才拿着手里的扇柄捅刘奉诲的胳膊,压低声音道:“我看你那时糊涂了,话没说对,那个女子可不是崔净空的夫人,我瞧着倒像是他那个嫂嫂。”

    崔净空简单的家室早一并被他们俩知悉了,刘奉诲“咦”一声,又觉得奇怪:“在陵都还同我们说已有家室,本以为他是金屋藏娇,为外界所不知,可今日连个影儿都没瞧见。真是叔嫂……?”

    话腔拖长,刘奉诲回头一望,见出来送他们的崔净空已经掉头回府,庭院深深,不知他去向何处。

    他知觉两人并非叔嫂这样简单,男女之间的事总十分玄妙,哪怕连衣角都没沾上,然而只凭着眼神往来,往往就能卷起不为人知的汹涌巨浪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领会到其间微妙,只是不禁想……原来表面清冷疏离的崔解元,也有如此私密艳事。

    崔净空回去,先是把两个丫鬟招到身前,仔细问过冯玉贞今日外出行踪,如此自然得知了她在街上偶遇赵阳毅一事。

    他阴沉沉地思索,冯玉贞跟那个木匠真是有缘,跟月老亲手牵线似的,平白走道上也能撞见,倒显得他像个千方百计,屡次强拆苦命鸳鸯的凶徒一般。

    这下便解释了为何寡嫂神色匆匆,在门前明显憋着什么话想说,又碍于有人在场。他心中定下对策,掩去寒意,抬脚去正房寻她。

    冯玉贞正心不在焉地看着手里的书卷,她的神思却没有落在这上面。

    直到有人从后揽住她,冯玉贞心口一跳,转头瞧见原来是小叔子,才软下身子,嗔道:“怎么走路没声音?吓着我了。今日有人上门,怎么不提前同我说一声?叫我冲撞了他们,却是让你出丑了。”

    崔净空轻描淡写:“这些事交给李畴来办,奴仆便是用来顶事的,不必事事劳烦嫂嫂。”

    冯玉贞放下书,正想说自己在宅子里整日不出门,很有些憋屈,让她经手一些事也并无不可。

    可身后的人两手轻捧着她的脸,微微抬起,垂眸盯着她,道:“嫂嫂,我今日听他们说起陵都的一桩案子。有人横尸街头,官府查不着凶手,虽没有半分证据在手,却把同他有过节的人抓起来一番审问。严刑拷打半个月,直到真凶再次犯案,这回露出马脚,抓捕归案,才知那个死对头全然无辜,白白背负了一身伤。”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冯玉贞想,倘若按着她原来的想法直接问,不也如同这件事里的官府一般,无凭无据便贸然怀疑崔净空对赵阳毅下手,倒像是她先入为主,不信任他的为人,颇有屈打成招的意味。

    于是她只得把猜忌压下,不知道是在回应崔净空,还是在说服自己,只简短道:“无凭无据,确实是冤枉的。”

    *日子走到九月末,天气隐隐透出凉意。那位官小姐真是不知道什么来头,出手极为阔绰,冯玉贞将那一袋银钱往外一倒,意外发觉里面居然塞着四五颗金光闪闪的金瓜子。

    平时连银子都不常见的人,遑论收到货真价实的黄金,惴惴不安几天,还以为是婢女将这几个金瓜子放错了地方,思忖着不若尽早给他们送回去。

    崔净空回府上知晓了,这才告诉她,原是这是贵人们惯用的,用来随手打赏给下人的小玩意。在她们眼里这跟扔几个石子打水漂似的没区别,特意还回去,反倒闹出笑话。

    冯玉贞半真半假收起来,不敢乱用,心里并不踏实。这两个月以来,她又攒下一笔钱,本欲拿去充盈府中,崔净空却不肯收,只说现在他全权负责开支,嫂嫂不必忧心。

    这可和两人先前商量决定的“共同负担”大相径庭。尽管崔泽还在时,一家两口全靠他一人打猎养活,冯玉贞也没觉得不对。

    可换个对象,小叔子也要这样同出一辙养她,冯玉贞便有些莫名的不情愿,她始终抱有一条虽然已经斑驳,但确切存在的界线。

    这条界线恰恰是崔净空最想消弭的,他油盐不进,说起一些胡话:“我跟嫂嫂之间,同那时比已然天差地别,何必再如此泾渭分明?”

    歪理众多,没人辩得过他,冯玉贞这种嘴拙的更奈何不了。加上崔净空又逐渐恢复成了早出晚归的作息,冯玉贞一天下来也没有很多时候同他说话了。

    直到九月末,崔净空一日忽然早归,晌午回来吃饭。两人用完午食,崔净空却没有去书房,而是跟着冯玉贞,一前一后步入正房。

    冯玉贞午后惫懒,还以为崔净空也要在床上休憩片刻,不料对方却从袖口里拿出一个窄长的紫檀盒子,垂眸唤她道:“嫂嫂。”也不说别的,只等她接过。

    冯玉贞不明就里,但还是伸手接过,打开锁扣,看清匣子里的物件,霎时手下一顿,愣怔在原地。她下意识抬头看向青年,见他神色柔和,朝她微微颔首。

    冯玉贞复尔又低下头,将发钗取出,放在掌心里,蝶戏双花的花纹灵动异常,好似下一秒那双翅膀就会扇动,从死物的发钗上飞出来。

    大抵是触物生情,酸涩、欣喜一同漫上心头,眼圈便倏地红了。

    自族谱事出,好不容易走出来的冯玉贞将亡夫的遗物妥善收置好,却不再时不时拿出来回忆,包括山上那间据理力争才归还的木屋,她也许久没有再去过。

    发髻之所以丝毫点缀也无,并非是没有别的首饰可佩戴,只是不想再戴罢了。

    然而此刻,掌心里的明明是崔净空送给的华美银钗,花纹精细,眼前却恍惚间闪过那些饱含情意的简陋、粗糙的簪子。

    宛若死灰复燃,先前努力藏在脑海深处,用泥沙盖严封死,余生本应该再不碰触的伤口,又被隐秘撕开一角。痛得掉下眼泪,这才知道原来从未释怀过。

    默默看了许久,她转身露出一抹笑意,起身坐在铜镜前,请求道:“空哥儿,帮我戴上罢?”

    崔净空走近,冯玉贞直直盯着镜子里,他的身子只漏到胸口,俯身将簪子插在女人发髻之上。

    黄铜镜子模模糊糊映照出她的面容,好似一切跟嫁给崔泽那年一般,别无二致。冯玉贞视野涌上水雾,明明唇角翘着,却分不清是感动还是遗憾,腮边垂下两行泪珠,依偎在身后崔净空的怀里。

    她的反应竟比上回的鲤鱼灯还要激烈,概是崔净空心里还窝着另一件马上发生的要紧事,于是有意无意忽略了冯玉贞的神色,以为此番只是单纯感动,甚至觉得寡嫂实在好哄得很。

    遂轻巧抱起她的腿弯,将人放在那张新塌上。冯玉贞身子打颤,将头埋在他的颈窝里,不去看他。

    只觉得脑中浑浑噩噩,后背不断被磕在窗台上,传来一阵隐隐的钝痛,像是一个软团子似的来回揉捏。

    正意乱情迷,不知隔着翻腾的春潮几步之遥,一个人站在盆栽与树丛之后,他的眼睛穿过泛黄的枝叶,只能看到两个人的头颈,其余的全被严严实实挡着。

    女人的脑袋仰在窗台上,脖颈拉扯出一条脆弱的线条,好似崩到极致,马上就要断裂。面色酡红,她闭着眼睛,眼睫滚着一点晶莹,满头青丝如同软缎一般流泄下来。

    一只大手突兀地插进她汗湿的、乌黑的鬓角,略略抬起冯玉贞的后脑勺,让她枕在自己手心,不令脑袋被撞地东倒西歪,免得被磕破了头。

    站在远处的人活像是一尊石像,眼都不眨,宛若正在承受缓慢而残忍的刑罚一般,将这里的每一寸活络,每一声暧昧全数看进眼里,纳入耳中。

    青年声音发哑,问道:“嫂嫂,舒服吗?”

    只听见女子低低哼一声,她好似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声音轻的听不见。

    “喜欢吗?”

    “……呜,”冯玉贞啜泣着,魂都飞走了,只知道被他带着说:“喜欢。”

    在她回答的当口,青年抬起眼眉,瞥见盆栽之后果然已经空无一人。

    他心里闪过不耐,只觉得让赵阳毅贪了极大的便宜,把冯玉贞此刻格外动人的声音听去太多,径直把人搂住,关上了窗。

    这才满意,屋里只剩他们两个人,他再度低头,这回才顺心如意地封住她的软唇。

    第47章

    47、英年早逝

    昨日,赵阳毅收到李畴递来的口信,大致意思是说冯玉贞想与他当面交谈,遂拨开诸多事宜,抽身前去。

    自崔净空半夜偷袭之后,他虽然侥幸逃过一劫,可工坊的活计却开始接二连三的生出事端。

    桌椅都是小事,最惊险的是一家酒楼,矗立在墙边的酒柜猛然倒坍,不提那些噼里啪啦全白白灌给地面的酒水,差点把一桌在周围吃饭的食客压在底下,闹出人命来。

    赵阳毅仔细观察过断裂的地方,好几家店铺的状况都不谋而合——断口齐整不说,还残留着粘合的痕迹,明显是人为所致。

    然而正在气头上,平白被砸了招牌的店家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大抵寻常人也不会想到镇上会有谁和独此一户的木匠作对,更觉得这是他们蹩脚的借口,一番话下来怒气不减反增,好比火上浇油。

    赵阳毅自然不是毫无察觉的傻子,联想起当晚崔净空明明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却偏偏没有下杀手,反倒留了一条性命。杀人不过头点地,余下碗口大的一个疤,钝刀子磨人才是真的疼。

    知晓因为自己才拖累了无辜的舅舅一家人,受此无妄之灾,只得整夜赶工,几宿未合眼。多日沉浸在忙碌里,忽地有了冯玉贞的消息,赵阳毅除了想见她,另一方面,他不免担心起冯玉贞来——

    无论崔净空那晚说的是真是假,或许这对叔嫂的关系自他们头一次相见便已经显出端倪。

    这个读书人小叔子两面三刀不说,阴晴不定且行事乖戾,赵阳毅不知晓冯玉贞是否知根知底,还是对方有所隐瞒。

    一个弱女子,与这种凶恶之徒一个屋檐下相处,到底还是太过冒险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是奸相他哥遗孀》,方便以后阅读我是奸相他哥遗孀第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是奸相他哥遗孀第22章并对我是奸相他哥遗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