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段胥贺思慕 本章:第46章

    段胥摇摇头,老先生继续眉头紧锁。段胥却在摇头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因所在——或许他的脏腑已经失去感觉,所以无法感知疼痛。

    他身体的衰败比他想象中要厉害得多。

    而后的两次与思慕换五感,待交换结束之后五日之内他必然发病吐血,吐得一次比一次多,幸而思慕也很忙,那时都已经不在他身边了。老大夫来诊脉却开不出方子,成日里眉头紧锁。

    段胥其实知道病因所在,便问大夫道——这个病如果我不治,会怎么样?

    大夫说——你的身体会慢慢衰弱下去,或许不能安享天年。

    段胥想了想,便说没关系,够了。从那之后他便没有再去见过这个大夫,也不再管这个病。只是面对担忧的沉英,嘱咐他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贺思慕。

    沉英完全不能明白段胥为什么要这样,不过这些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让他觉得贺思慕和段胥都是很聪明的人,他应该要听从他们的意见。所以他除了照顾好段胥,不让段胥再到处冒险之外,从未对贺思慕提起此事。

    在此刻沉英终于忍不住了,他抓住段胥的胳膊摇晃着,说道:“三哥,你为什么不治病啊?你为什么不告诉小小姐姐?只要你不要再和小小姐姐换五感,你不就不会犯病了吗?”

    段胥或许是真的有点醉,平时很难撼动的一个人被沉英摇得晃来晃去。他面上还笑着,眼底一层薄薄的光。

    “这些损伤一早我就知道,我是她的结咒人,这就是我存在于她身边的意义。”他按住沉英的手,低声说道:“原本我能为她做的就很少,如果连这也不能做的话,我还能做什么。”

    或许他会像她所有爱人一样在她的记忆中模糊、消散,但是这件事他是独一无二的,在他身边她拥有过一个活着的世界。他希望她幸福,也希望她因为这幸福而记住他。

    他的手有点冷,在沉英温暖的手上拍了拍,有一些安抚的意味。或许是因为沉英的表情太过于伤心和沉重,段胥反而轻松了起来,他笑意盈盈地开口。

    “再说,我体会过她平日所处的那个世界,太冷寂了。我不希望她这样,她想要五,我可以给她十。”

    段胥的话让沉英哑然,他望着段胥半晌,有些气愤道:“可是现在……现在连五也没有了!小小姐姐都不要了!”

    段胥的笑容淡下去,他说:“是啊,她都不要了。”

    然后仿佛是觉得难受,他抬起手摁着太阳穴,轻声说道:“我好像真的醉了,头有点疼。沉英,我要睡了,你也回去休息罢。”

    沉英最后带着一身酒气清醒地离开段胥的房间,关上房门后他在院里站了很久,烛火摇曳中段胥的影子落在窗户上。段胥这段时间又瘦了,身骨的轮廓看起来甚至有些锋利,他一直撑着额头坐在椅子上,并没有去休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段胥突然把烛火吹熄了,影子就融进了一片模糊难辨的黑暗中。

    那一刹那沉英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觉得难过极了。

    那个夜晚之后段胥又恢复了平日里游刃有余的模样,他伤还没有好全便去了幽州前线,正好赶上禾枷风夷驱鬼的尾声,他到了军营稍微整顿一番便去找禾枷风夷。

    术士施法往往要找个坐北朝南地势高耸的地方,禾枷风夷便挑了幽州中部的行云山,段胥登至山顶时便见那个瘦削高挑的男人站在山顶之上,及肩高的雕花木杖在他的手中运走如飞,划出饱满的弧度,铃铛有规律的发出声响,待声响提升至最高时,一股强劲的风从禾枷风夷的身上扩散开来。

    禾枷风夷在强风中衣袖飞舞,仿佛是个枯枝做的衣服架子,然而作为阵法核心他的力量却不容阻挡地蔓延开来,连结着山下的阵法和各位修士,浩浩荡荡地绵延出去,覆盖了整个战场。

    段胥腰间的破妄剑似有感召,发出轻微的铮鸣声,若是他还能见鬼,大约会看到十分壮阔的情景。

    只是这一套架势做完,禾枷风夷仿佛泄了劲儿般歪下去,被紫姬熟练地扶稳。禾枷风夷身上开始浮现出红色的斑斑点点,嘴里念叨着这鬼气可真是太脏了,还是南都好,老祖宗怎么偏挑这个时候弄这么大的动作,害得他东奔西跑伤身体。

    禾枷风夷能够做到自言自语且喋喋不休,实在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才。段胥走到风夷身边,他今日穿着轻甲玉簪束发,清俊明朗地笑起来,说道:“多谢阁下相助。”

    “职责所在,无需言谢。”禾枷风夷摆摆手,从他嘴里说出这样正经的话,确实会让人感到违和。

    段胥便轻轻一笑。

    他对晏柯的挑衅毫不在意,但是禾枷风夷确实是引起过他的一丝嫉妒。最初是因为风夷和贺思慕亲密的关系,后来明白贺思慕与风夷之间的血缘联系后,那偶尔产生的嫉妒便是因为风夷和贺思慕是一个世界里的人。

    譬如这些法术、结界、法力、驱鬼是禾枷风夷的拿手好戏,然而他却不一样,他和思慕说起来,实在是在两个互不干涉的不同世界里生活。

    如果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人,便不会这么轻易地失去联系。

    段胥看向禾枷风夷,他道:“国师大人,能不能帮我带一句话给思慕,就说我心中有惑,希望再见她一次。”

    禾枷风夷面有愁容,他原本脸色就不红润,带上愁容之后就更惨淡了。他叹息一声,他靠近段胥小声说道:“那禁令可是双向的,不止是我们不能在你面前提老祖宗,老祖宗也不许我们在她面前提你了。你这句话我可以厚着脸皮带一次,不过她应该不会答应的。”

    段胥的目光暗了暗。

    “我们老祖宗是个挺决绝的人,其实之前她对你一直是很纵容的。或许等仗打完了,你可以亲自去玉周城找她。”

    “仗打完了……”段胥重复了一遍,他低声笑起来,长长地叹息一声:“如果你想见她随时都可以去找她。如果她想见我也随时可以出现,但是我做不到,这真是好不公平。”

    禾枷风夷咳了两声,道:“你最初便该知道了。”

    段胥沉默了片刻,笑道:“我知道。”

    他和禾枷风夷一同下山的时候又吐血了,似乎是这次重伤激发了他的怪病,即便是没有交换五感他也开始会毫无征兆地吐血,并且并不会感受到疼痛。对于不会疼这一点,他也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有时候会觉得抓不住这具身体。

    沉英拿着帕子给段胥擦去唇边的血,段胥抬眼便看见了禾枷风夷。禾枷风夷露出怜悯的神色,指指自己又指指他,说道:“你看,这里居有两个病秧子。段帅你伤还没好就别勉强了,难不成真想像我似的吗?”

    来看风夷还以为这是他受的箭伤所致。

    段胥便笑起来,笑意盈盈道:“阁下所言极是。”

    虽说答应了禾枷风夷不会勉强自己,但段胥显然是个积极认错从不悔改的人,并且向来十分擅长勉强自己,立刻就积极投入了前线的战事中。禾枷风夷完成这次大规模的驱鬼却邪活动便功成身退了,留下星卿宫的一些修士继续在这里盯着情况,那曾经骁勇善战到不要命的丹支士兵终于恢复正常,而且因为鬼气上身的反噬反而战力下降,被大梁士兵一鼓作气打得节节败退,把夺回来的两座城又还给了大梁。

    除此之外,大梁还再接再厉攻下两座重镇。

    段胥大部分在营帐中指挥,但也亲自上阵打了两场仗,由于他声威在丹支都传开了,一看见他丹支军队便有些怵得慌,以至于效果很不错。而沉英跟在他身边则胆战心惊,一边杀敌一边还要做好准备若是他三哥突然不行了把三哥扛回去。

    虽说他三哥就算吐完血也能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可能还能把他打趴在地上,他还是担心得不行,小小年纪觉得自己都要愁得长皱纹了。

    祸不单行,幽州战场这边战事进行到关键时刻,洛羡突然给他们来信。沉英打开那纸条脸色就变了,对段胥道:“三哥,皇上再次晕厥,半月未上朝,目前……生死未卜。肃王殿下调禁军封锁了皇宫,纪王殿下以担心皇上安危为名带着岱州、顺州、益州三州厢军围了南都,南都……乱了。”

    第89章

    不归

    当年发生在丹支的事情,几乎是换汤不换药地在大梁身上重演了。如今朝中最有可能成为储君——或者下任皇上的便是肃王韩明礼和纪王韩明成,因为废太子谋逆之事储位成了皇上的心病,这些年皇上一直拖延立储之事。

    如今皇上晕厥,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皇上是生是死。肃王率先一步控制了皇宫,纪王便索性围了南都,腥风血雨一触即发,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在皇室不是什么新鲜事。

    段胥双手交叠放于唇下,他问道:“先野怎么样了?”

    “南都的消息被封锁,已经传不出来了。”沉英看着字条,回答道。

    他抬眼看向段胥,说:“洛羡姐姐还说,纪王包围南都前,皇上下诏命你即刻率兵回南都,除逆臣护王都。使者已经在路上了,快马加急,估计十日之后便能到这里。”

    段胥轻笑一声,淡淡道:“除逆臣?语焉不详,我可不想卷入这皇位之争中。他使者跑死七八匹马就能来我营中,我整顿军队回去至少半个月,能赶得上什么?”

    他铺开一张纸,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来:“这里是南都,岱州、顺州、益州三州厢军都被调去包围南都,这三州无可用之兵。然而在乾州还有李泽的长明军驻守,奚州也有一支丰南军,这两军并无战事且离南都的距离与我相当,到底是谁给皇上出的主意,调我回去不调他们?”

    沉英凑过去看着,这两支军队都多年不经战事,吃空饷的都不知有多少了,便道:“这两支军队战力恐怕……”

    “纪王和肃王的军队就能好到哪里去?这两支军队好好整整也足够了。”段胥放下笔,道:“现下齐州的粮仓在我们手里,战马有云州兵器有洛州,我拥兵在外,无论是纪王还是肃王都不敢动段府,那南都乱关我什么事?我现在撤军就是把这半年来的所有战果拱手相让,我才不回去。”

    “……”

    沉英就没见过哪个人能像他三哥这样把大逆不道之言说得理直气壮。段胥的言下之意不就是——皇上是死是活我才不关心,换人做我也照样打我的仗。

    这种话说不定段胥真能说出口。

    “可是皇上已经下诏了,使者也在路上,三哥你难道要抗旨不成?”

    段胥抱着胳膊看了那随手画出的地图一会儿,说道:“从南都到幽州路途遥远,使者一路颠簸难免发生意外,不幸遭人劫掠丢了诏书和兵符,也是有可能的嘛。”

    沉英对上段胥笑意盈盈的目光不禁一哆嗦,便听段胥说道:“这话你跟洛羡讲一遍,让她好好安排一下。”

    沉英汗涔涔地答应下来。他时常觉得哪一天他三哥一挥大旗说要反了,他都不会觉得惊讶还会跟着干。他三哥哪个王都不尊,大概也就只尊鬼王殿下。

    待沉英离开营帐,段胥低头看着那地图,轻轻一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权位之争十年之内就上演了两次,她怕是见得太多,都要看腻了罢。”

    腻了。

    这样的可能在他的心头滚过,他很快地收拾起来即将沉郁下去的感情,折好那张草图再拿起新的战报看。

    这些都是好东西,能够让他暂时忘记很多事情。

    而南都上空正被阴云笼罩,满城百姓人心惶惶,平日里热闹的街头看不见几个人影。人们小声交谈着,时不时就望向皇宫,猜测着即将发生的灾难。

    方先野从金安寺的大殿内走出,一路向西走绕到殿后偏僻的厢房去,那里一般是给客居于此的信徒们修行参悟用的。皇上晕厥之后一直没有上朝,皇宫戒备森严,他原本在礼部也只是领了一个闲职,便索性告了假去金安寺里避避风头。

    这看起来很正常,并没有谁觉得不妥,阴云之下人人都想着要自保。

    刚出正月没多久,天气还冷着,方先野从屋檐下经过,呼吸之间水气化为白雾。但是地面和树梢上已经隐隐约约有了绿意,春日将近了。

    他走到一处安静无人的屋舍旁,轻轻叩响门扉。

    “谁啊。”里面传出一个尖细的声音。

    “方先野。”

    便有人走过来打开了门,方先野踏入门中。开门之人乃是个将近五十岁的老者,身矮略略发福,走路不疾不徐声音尖细,是个长居宫中的宦官。

    方先野看了一眼塌上躺着的人,低声道:“赵公公,皇上又睡了么?”

    赵公公也压低了声音,愁眉不展道:“皇上一天就只能醒两三个时辰,咱家担心得饭也吃不下。”

    这处佛寺中的屋舍十分简单,只有床榻和两张桌子。榻上躺着的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身骨高大,面色苍白倦怠却透出几分威严之气,正是当今圣上。

    朝文武连同肃王和纪王都没有想到,生死未卜的皇帝陛下正在金安寺里。

    方先野卷入此事之中也纯属偶然。他此前在云洛边境,回来之后又因为诗会之事获罪被降职,因而并未参与储位之争。皇上在朝堂上晕厥后肃王封锁了皇宫,他便和所有人一样不知皇上的真实情况如何。但前几日他照例去金安寺上香时却被主持松云大师叫住了,松云大师面色如常地说想请他帮个忙。

    谁知这个忙便是把昏厥后又醒来的皇上偷偷运进金安寺里。

    松云大师年少时曾在宫中待过一阵,那时便与皇上交好。此番宫中生变,皇上既不能相信肃王也不能相信纪王,便暗中联络松云大师,秘密逃离王宫来到金安寺中。

    只不过皇上也没有想到松云大师会把方先野叫来帮忙。

    那时松云大师转着念珠道阿弥陀佛,说方先野虚怀若谷聪慧机敏,年轻人难得有这样的心性,值得相信。果然是化外之人,天大的事情也能说得心平气和。

    那时皇上看着跪拜于地的方先野,一时之间不知道能说什么,只好由松云去了。

    此时榻上的皇上慢慢睁开了眼睛,赵公公喜道:“皇上醒了!”

    皇上混沌的双眸转了转,落在了方先野身上,便渐渐清醒起来。他淡淡道:“方爱卿来了。”

    方先野行礼道:“启禀皇上,臣带些药材补品来。”

    皇上伸出手,赵公公立刻去扶住皇上,帮助他坐起身来靠着床背,又给皇上塞好手炉,照顾得很妥帖。

    皇上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方先野,说道:“我记得,你是姚建河的学生。”

    正二品尚书右丞参知政事姚建河,便是朝官口中尊称的裴国公。

    “臣自幼失怙,赴南都赶考一路坎坷,幸得姚大人赏识收留几日。姚大人之学问未曾习得十之二三,愧称学生。”方先野不卑不亢道。

    “方爱卿十七岁中榜,乃是大梁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本该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却从无骄纵自得之色,常怀忧怖,心系黎民,有复圣颜回之德。此前朕有意让你经受磨砺才将你降职,其中苦心,方爱卿可知?”

    方先野立刻行礼,道:“得圣上青眼相加,实为先野此生幸事,死而无憾。”

    便听皇上幽幽道:“朕如今体弱衰微,恐怕时日无多,方爱卿以为大梁交给哪位皇子,最为合适?”

    这问题实在太过敏感,方先野愣了愣便觉不妙,他马上跪下:“圣上正当盛时,必有百年之寿,臣岂敢妄言此事?”

    皇上轻笑一声,并不饶他,而是说道:“姚建河与纪王过从甚密,方爱卿觉得纪王如何?可堪大任?”

    方先野出了一身汗,拳头捏紧了。他知道皇上这是非要从他口中问出一个结果,犹豫再三便咬牙说道:“国公大人只是因为姻亲与纪王相熟,应当并无他想。若以臣愚见……纪王与肃王虽为英才,有雄才大略,但若以文韬武功而论,晋王也不会逊色。”

    前面一阵寂静,在这扑朔迷离的时局之中,方先野对自己的猜测并无太多把握。

    皇上看见他时并不太高兴,他明面上是姚建河的学生门客,虽说并未做什么实质的事情,但看起来也是分属纪王一派的。皇上在金安寺隐蔽多日,也未曾试图与城外纪王联络,想来对纪王并不满意。而皇上不愿意留在宫中,密谋逃脱,显然对控制皇宫的肃王也多有忌惮。

    若他所猜不错,皇上对这两个羽翼渐丰的儿子都不满意,剩下来最合适的人选,便是晋王殿下了。晋王在各位皇子中年岁较轻,写得一手好书法,常年醉心于绘画诗文之中似乎无心朝政,对于夺嫡的纷争避之不及。但方先野曾偶然读到过晋王的诗文,笔力雄厚心胸当不止于此,藏拙而已。

    “晋王……”皇上轻轻笑起来,他慢慢道:“方爱卿不必如此紧张,起来罢。”

    方先野微微松了一口气,看起来他押对了。

    他从地上站起来,皇上摆摆手,旁边的赵公公便搬来椅子让方先野坐下。皇上淡淡道:“肃王、纪王想趁朕生病篡位,若非朕早有防备便要死在宫中了。这般不仁不义之辈,怎能继承我大梁江山?方爱卿所言朕亦深以为然,晋王虽然年轻但仁厚有礼,可承大统。将来他的身边需有能人辅佐,朕属意于你,将来他的身边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方先野谢恩,心中却知这是皇上稳住他的说法。在松云大师找到他之前,皇上应该已经为晋王选好了一批能臣,他和姚建河关系密切,怕是排除在这批人选之外的。

    以皇上的态度看来,他或许是打算让肃王纪王鹬蚌相争,而使晋王渔翁得利。待肃王和纪王两败俱伤后,新皇登基,原本分别支持二王的两党谁也得不到好处,恐怕要就此衰落,朝中权力重新洗牌。

    那么这场变故是皇上安排的么?不,事出仓促,恐怕并非皇上本意,想来是因为皇上的病情恶化提前引发了这场变故。

    方先野的脑子快速运转着,分析着眼下的情形。却听皇上在旁幽幽道:“段帅还未归来么?”

    方先野愣了愣,暗暗捏紧了拳头。

    “启禀陛下,段帅还未至南都。”

    “算算时日也应该要到了罢,方爱卿觉得他为何至今未归呢?”

    “臣不懂战场之事,不敢妄言。许是路上时局混乱,使者还未到罢。”

    皇上轻声一笑,他慢慢道:“甫一生变,朕便下诏让他回来。段帅是如此消息灵通之人,怎么会至今未归呢?”

    方先野便觉得手心都要出汗了。

    所幸皇上并未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淡淡岔开了去说别的。

    第90章

    进军

    没过几日,纪王终究是按捺不住率兵攻打南都,图穷匕见,和肃王真刀真枪见血地拼杀起来。南都街头杀声震天乱成一团,所有百姓都闭门不出,方先野也被困在了金安寺中,便也只好日日陪同皇上。

    皇上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还硬撑着一口气等着他的两个儿子拼到两败俱伤,再现身完成最后一击。

    方先野便同赵公公一起照顾皇上。松云大师深谙岐黄之道,日日都来把脉送汤药。

    某日黄昏,皇上终于从成天的昏睡中醒来,目光迷茫地望着窗外的树影,突然对方先野说道:“方爱卿此前说自己自幼失怙,这是怎么一回事?”

    方先野有些意外,他行礼恭敬道:“启禀圣上,臣幼时家中遭遇旱灾田地颗粒无收。逃荒路上一家五口三人饿死,父亲将我卖给一富户为仆,后臣又被辗转变卖多次。幸而遇到一位教书先生怜惜臣身世坎坷,为臣赎身又教臣文章,臣得以学成赶考。”

    “那教书先生呢?你父亲呢?”

    “先生病故了,后来臣再去寻父,发觉父亲在与臣分别的第二年便亡故。”

    皇上沉默了一阵,转过头来打量着方先野,疲倦的眼里没有什么神采。他道:“如此身世,爱卿说来却十分淡然。”

    “世人皆苦,不独臣一人。”顿了顿,方先野说道:“臣入仕,便也是希望世上能少些苦命人。”

    这几日他对于皇上的问题回答总是非常得体,既不邀功也无怨言,行事极为冷静。皇上便沉默了,他眯着眼睛悠悠地看着阳光慢慢暗下去,待到只剩一丝昏黄的光线时,他轻声说道:“太阳要落了。”

    待方先野抬头顺着皇上的话望过去时,却听皇上说道:“朕知道方卿聪明能干。你在户部、在云洛两州做的成绩朕看在眼里,你上书的改革建议也颇有见地。可是方卿,这世上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时机二字。”

    “若朕能多活几年,你的时机会比现在好。”

    皇上的语气平和,仿佛是在推心置腹地与他说话。方先野想皇上所说的意思,大概是指他原本打算在这几年里再为晋王增加一些势力,或许可以把方先野从裴国公那边摘出来,暗暗放到晋王麾下。

    只是如今这个形势,这一切是来不及了。

    “你救了朕,这些时日也并未透露朕的行踪。松云说你是可信之人,他看人向来很准,这次也没有看错。”皇上淡淡地说道,转过眼睛来看向方先野,说道:“既然如此,朕便给方卿这个时机。”

    “朕拟一道旨意给你,你救驾有功,朕封你为忠和侯,提你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方先野怔了怔,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便是升于宰执之列,平步青云,这是他入仕以来梦寐以求的位置。他立刻叩首谢恩,心中惊讶震动之余,疑云却盖过了喜悦。

    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皇上沉默一会儿后,便幽幽说道:“朕记得你与段帅素来不睦。”

    顿了顿,皇上仿佛感叹道:“段帅如今,还没有回来啊。”

    那不祥的预感在方先野的心中慢慢扩大。

    皇上派来的使者自然早已到了段胥营中,也自然“不幸”遭遇劫匪,九死一生捡回一条命,但丢失了诏书和兵符。段胥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使者,表示自己对使者的话是全然相信的,只是看不到兵符和诏书,按律例他绝不能撤军。

    安顿好使者后他还是该干嘛干嘛,像是完全不知道南都这档子事似的。丁进道这使者丢了兵符诏书本就是大罪,按常理早该逃跑了,但还是快马加鞭地来这里通报消息,看来是把这个消息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消息应当是真实的。

    史彪便有些犯愁,对段胥道:“皇上叫我们回去我们却不回去,之后不会被秋后算账掉脑袋罢?”

    段胥抱着胳膊看着桌上画有兵力分布的地舆图,答非所问道:“史彪,自我们进攻幽州以来,死伤如何?”

    史彪挠挠头,丁进看他一眼,摇摇头然后答道:“归鹤军十三万人,死者三千,伤者九千。成捷军七万人,死者八百,伤者三千。堂北军十万人,死者五千,伤者一万五千人。总死八千八百余人,伤者两万七千人”

    段胥点点头,道:“我攻他守,幽州地形复杂,我们战损比丹支大得多。丹支被我们击溃将幽州大半城池让出,但主力还在,一旦撤军我们攻下的幽州十三城立刻便会回到丹支手中,不光如此,与幽州毗邻的景州和齐州会不会有损失还未可知。那我们这三万多人为何而伤,为何而死?”

    南都那满城权贵的命是命,他们在战场死去的这些士兵的命就不是命?

    段胥到底是没把这句大逆不道的话说出来,他只是抬眸看向史彪,笑意盈盈。

    “我的将士绝不白死,我段胥打下来的土地,谁也别想让我吐出来。若回去要掉脑袋我第一个掉,绝不连累你,你放心。”


如果您喜欢,请把《白日提灯》,方便以后阅读白日提灯第4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白日提灯第46章并对白日提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