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一世的将死之时,终于想起了上一世的末端
他穿过葭暝之野的狼烟战地和无边死寂,走上那片高崖,在神木脚下以剑支身,抬起了头。
他没有看到传说中灿如云霞的满树繁花,但他在满眼血色中隐约看见树冠间有一道倚坐的素白身影,像枝桠交错间漏下来的煦和日光。
他知道是看错了,但那确实是他那一生所得见的最后一道白日光。
那是乌行雪。
萧复暄在将死之时记起了一切,那是后来所有纠缠最初的开端。从此往后,两个人的事完整如初,再不会只有一个人记得。
萧复暄死而复生的那一刻,腰间锦袋中的白玉雕像咯咯震动起来,无数道金色丝线在白玉之中透照出来,将所雕之人缠裹得严丝合缝。
那是三百年前留在雕像里的深浓爱意,是他静坐于极北之地,一剑一剑刻下的咒术。在这道咒术之下,他和乌行雪生死牵连。
所以他躯壳里的万象生机,都在那一刻供往这世间另一个人身上。
所以萧复暄活了,乌行雪便活了。
他们曾经与太多事物因果相连,而其中牵连最深的便是神木和天道。如今天道消亡,神木还报,两相抵消。
他们死去过又复活,从此,一切最深的羁绊只在彼此之间,再无负累因果。
乱线“灵王”被抹杀之际,现世与之相关的一切皆不复存。
而神木抵去天道“怨恨”之时,不仅还了当年萧复暄身挡雷劫的一报,还应了它曾听过的无数祈愿,还了众生一个清明世间
“灵王”不存,乱线“不存”,于是天道强行平衡善恶之下所干涉的那些,也不复存在。
整个世间于自洽之中,落在了最平静的时候,然后由此缓缓向前……
如此种种对于乌行雪和萧复暄而言,是一条生死拉锯的漫漫长路,他们走了三百年才堪堪望到尽头。
但对于现世人间来说,一切只是一场夜来惊梦。
他们只是囫囵睡了一觉,梦到了暗无天日和尸殍遍野。
等到东方既白、天光乍亮,他们眯着眼醒来,看到燕雀掠过屋檐,那一切悲恸嚎哭和惊魂不定就像清早笼罩在河上的薄雾一样,倏然渺远了。
世间一切都落在煦和日光中,人们怔怔坐了片刻,那场惊梦就甚少有人再记得起来。
后来的后来,也只在一些民间话本的只言片语中偶尔乍现。
话本里说,世间曾经有过一株神木,也有过一座仙都,只是后来都不见了。它们彻底消失之时,正是三月。据说有天光笼罩万物,于是所有杏花在初三那天一夜缀满枝头,在初七开到最盛。
繁花动山城。
人间满是春色,唯有落花台最高的山崖之上,站着一株斑驳枯树。那棵树很大,参天而立,却无一叶、也无一花。
有人说那就是神木的遗迹,它之所以斑驳干枯,是因为世间有万般杏花在恰好的时节替它开了。
还有人说,神木不开人间之花。倘若你在某处看见一株无花无叶的枯树,而当下恰好有云霞漫天而来,映衬枯枝……那就是有缘见过它了。
话本里常说,世间是有过仙的,但人们却再说不出来那些仙姓甚名谁,曾经为何成仙,后来又去往何处。
所以后来同样甚少有人知晓……
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位被称为“天宿”的仙。
他死而复生的那一天,灵台消亡,神木相抵。人间天光乍泄,大梦方醒,一切痛苦挣扎和暗无天日都成虚妄,应和了他的字号。
他字号为免。
免者,赦也,于是世间百罪皆消。
第七卷
“鹊都”
第126章
伊始
梦都城南临江处,
有一片极好的地方。
长巷纵横近百条,有燕雀常临,有流水拱桥。若是找一个楼阁高处,
还能望见一条白石马道,
直入林中。马道连着十里亭山,
三月初时,那里的杏花会开遍山野。
这里安逸又热闹,
邻里相熟,但凡有点儿新鲜事,一朝一夕之间就能传遍街巷。而这些天,
他们偶尔会聊及同一件事,
说:“东南角那边新添了一座宅院,
你们听说了么?”
“哪条巷子?”有人辨不太清东西南北,
问道。
百姓依然喜欢以奇闻大事取名,这百十条巷子并非都有名字。他们聊的,刚好就是一条无名长巷。
于是他们连比划带猜,
费了好些功夫才聊准了地方。
接着就怪了起来
有一位说:“那宅院可不是新添,一直都有,就在那条巷尾,
只是以前空置着,长藤蔓蔓盖住了院墙,
往来过路没人注意到而已。”
还有一位说:“错了,以前那里明明是一处废墙荒草地,都不知道是哪个年岁里遗留的了,
我还在那逮过蛐蛐。那宅院就是新砌的。”
“绝无可能!你肯定记错地方了。那样的宅院,
若是新砌的,动静起码闹一年,
你听见过动静吗?”
“没有……”
“那不就行了。”
“可是……”
茶坊里的几人越争辩越糊涂,其中一人听得累,索性道:“眼看日头将西,左右无事,不如去看一眼。院墙是新石还是旧石,根脚生没生青苔,还不是一看就知。”
另一人道:“有道理,走罢,去看一眼。你们聊得我直起鸡皮疙瘩,我今日说什么也要弄个明白。否则照这么辩下去,该成鬼宅了。”
……
对于这些坊间争辩,宅院的主人此时一无所知。
因为根本顾不上。
这间宅院确实是前些日子新出现在巷尾的。
它之所以出现得悄无声息,就连往来路过的人也说不清来历,是因为它笼罩在一层浅淡的结界里。
结界出自萧复暄之手。
同天宿曾经立过的无数结界截然不同,这层结界没有任何攻击性。它就像萦绕的薄雾一样,不会伤到谁,也不会阻拦谁。只会模糊周遭百姓的认知,让路过的行人习惯这座宅院的存在……
噢,还要挡一下宅院里的声音,因为院子里的人略有些闹。
至于为何会闹,这就得从萧复暄睁眼的那天说起。
萧复暄死而复生睁眼所在的地方,其实应该是照夜城的雀不落院里,毕竟那是乱线到现世的出口。
但因为灵台消亡、神木相抵。整个现世数百年所历经的种种,都已经在自洽之中改天换地。
所以世上已经没有那个魔窟照夜城了,自然也没有那座鸟雀不敢靠近的城主宅院。
那处地方还是山野。
萧复暄就醒在那片山野里,裹挟着满身冷铁似的血味,抱着衣袍殷红尚未睁眼的乌行雪,下了山踏进人间。
他本想寻一处无人惊扰的灵地,守着乌行雪醒来。
但临到关头又改了主意。
那些灵地总是方圆数里之内不见人迹,太过偏僻也太过安静。总叫人想起苍琅北域云雾不散的三十三层地底。
有人生来喜欢长灯如龙的街市,喜欢人语喧嚣、燕雀环绕。倘若睁眼所见只有寂寂云雾,会觉得冷清吧……
于是萧复暄转而去了梦都,挑了城南最安逸也最热闹的地方,在一处巷尾落下宅院。
这座宅院既不像南窗下和坐春风,也与雀不落截然不同。就是梦都城南最常见的院子,只是楼阁高一些,檐下鸟雀能栖的木梁多一些。
院子里有一株树,不像神木那样参天如云,但依然华盖亭亭,半倚着院墙半倚屋。
这里总能听见墙外行人聊笑,即便是最深的夜里,也能偶尔听见青石板路被压得翘起一角又落下,发出咕咚一声响。
安定,却从不会落入死寂。
乌行雪躺在正对宽阔窗台的卧榻上,身下灵阵静静运转着,日夜不息。
而萧复暄就守在榻边,静坐修养,几乎寸步不离。
但他所做的其实不止这些。
在梦都安顿下来的当日,萧复暄就在这宅院门上贴了一道“引灵符”。
他睁眼后,一直没有找到宁怀衫和方储的踪迹。料想他们或许也受了现世自洽之效的影响,不知变成了什么模样,也不知流落去了哪里。
这道“引灵符”以乌行雪的一点灵气做媒。宁怀衫和方储曾经是仙都童子,身上有乌行雪动过的痕迹,相吸相引之下,不论他们身在哪里,都会不知不觉往这处宅院而来。
“引灵符”的作用比萧复暄预想的还要快,贴在门上的第三天清早,宅院的门就被拍响了。
萧复暄听到拍门声时,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他没作多想,掠身到门边,解了片刻结界。
等他以剑鞘挑开宅院门,乍一眼扫出去,却没有看到雀不落那两道熟悉的邪魔身影。
他正要拧眉,忽然听见两道声音从更矮的地方传来,齐齐叫了他一声:“天宿大人。”
萧复暄怔了一瞬,循声垂眸。
就见两个不足腿高的小童子抓着门、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他。他们脸上依稀有宁怀衫和方储的影子,也不知从哪里赶来,颇有一点风尘仆仆的意思。
萧复暄脸上少有地露出了错愕之色,良久问道:“你们从何处来?”
两个小童子七零八落地说了起来。先是说仙都没了,又说他们不知怎么流落在了山野,做了一个极长的梦,直到嗅见了“引灵符”的味道,才茫然醒过来,匆匆往这里赶。
萧复暄问道:“什么梦?”
那个更小一点的弟弟说:“梦到我们变成了邪魔……”
略高一些的哥哥说:“梦到我们都住在魔窟里,那地方很冷也很安静,连鸟都不敢停。”
“对。”弟弟点了点头,抬眼看到院里的树,忽然指着那边说:“魔窟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特别高的树,那院子还有个名字呢,叫……叫……”
他刚醒来的时候双眸通红,喘着粗气。好像刚从一场生死之战里脱身出来,差点连命都不保。梦里的种种清晰至极,让他和哥哥都有一种错觉,仿佛那不单单是梦,而是真的经历过……
他们真的有过那样的一生。
可当他们行了一天路,梦里的场景便渺然远去了。再提起来,甚至连那间院子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了。
明明他们在梦里说过无数回……
弟弟绞尽脑汁半天,忽然就急了起来,眼圈泛红,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挠着头说:“那院子……叫什么来着?”
半晌,他仰起脸来:“大人,我忘了。”
萧复暄默然片刻,道:“雀不落?”
“噢!”弟弟一拍腿,“好像是!”
他又掐了掐哥哥:“是吗?”
哥哥点头道:“是。应该是。”
“可大人是怎么知道的?”哥哥纳闷地问萧复暄,“那不是我们两个的梦么。”
萧复暄答非所问,道:“梦里难熬么?”
“有点。”哥哥顿了一下,又道:“……还好。”
他隐约记得,那梦格外漫长,之前的所有都极其难熬。可最后有一句话安抚了他。
尽管他现在已经不记得那是什么话了,但当他说出来的那一刻,生生死死、梦里梦外,他什么都不怕了。
“那就行。”萧复暄道。
他让两个小童子进了门。
他们忘性快,转头就不再提梦里的事,而是直奔卧房,挤在榻边,“大人”长“大人”短地小声叫着乌行雪。
“大人身上怎么有血味?”弟弟鼻子比什么都灵,耸着鼻尖,转头问跟进门的萧复暄。
萧复暄道:“先前衣服上沾的。”
他弯下腰,将乌行雪已经纤尘不染的白袍理了理。
哥哥又问:“大人身上有伤吗?”
萧复暄道:“现在没有了。”
“那为何迟迟不醒呢?”
萧复暄握住乌行雪露出衣袍的手指,答道:“因为太累了。”
因为曾经太累了,因为曾经漫长的时间里始终不得安眠,所以如今想要多睡一会儿。
“不过快了。”萧复暄看着乌行雪身下的灵阵,那阵同他全然相系。能由此感受到阵中的人慢慢恢复,将会醒来。
弟弟想了想道:“我们哭一哭有用么?以往只要我们一张嘴,大人就会塞一个纸团过来,那不就醒了嘛!”
他说着,狠狠掐了哥哥一把,张嘴就要嗷。
结果还没出声,就被一道黑布捂住了嘴。
弟弟:“?”
萧复暄道:“免了。”
弟弟:“唔唔唔?”
萧复暄:“别唔,听不懂。”
弟弟:“……”
鉴于天宿大人不让他们哭,但他们又真切希望自家大人早点醒过来,不看到睁眼不能安心。于是这两个童子就见天地在院里闹出各种动静。
那动静倒也不惹人烦心,反倒平添了不少热闹,同这街巷市井居然贴合得很。
于是萧复暄也不管他们,由着他们折腾。
如此又是三天。
直到这天,兄弟俩终于摁不住了。
他们趁着萧复暄难得从榻边起身,去院里给乌行雪身下灵阵挑拣新灵石的间隙,颠颠溜进屋,准备把自家大人哭醒。
但他们又怕被天宿逮个正着,便背靠着床榻,面冲着窗户,时时刻刻盯着天宿在院里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