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你先来吃饭。我给你妹妹也晾两个饺子,一会儿让她抓着吃。”韩知行说道。
吃完了饭,继续收拾厨房,房顶,墙面都扫一遍,把碗筷都用开水烫了一遍,碗厨里外都擦洗干净。
这一忙活又是半天,晚上躺在炕上,韩知行和沈沐橙都感觉腰酸背痛的。
“哎呦,腰酸胳膊也疼,真是太久不干活都待虚了。”韩知行呲牙咧嘴的翻了个身。
“快睡吧,明天不是还要回老家吗?
回去咱们还得把老家的屋子都打扫一遍。”沈沐橙累了一天,现在就想睡一觉。
韩知行看媳妇儿不想说话,也闭嘴了。
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把东西收拾好了,就等着墩子来接他们。
这是韩知行前两天回去跟墩子说好的,他们有两个孩子,还有一堆东西,路面上还都是雪,骑自行车不方便。
“知行,橙子,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墩子一大早就赶车出发了,到县城也才八点不到。
“墩子哥快进来歇会儿喝口水。”沈沐橙比墩子小不少,都是叫他墩子哥。
“墩子进来吧?还没吃饭吧?我给你煮碗面吃。”韩知行把墩子拽了进来。
“不用了,赶紧收拾收拾回去吧。”墩子虽然跟韩知行关系好,但是他面对沈沐橙还是有点儿拘谨。
“客气啥?吃完了再走。”韩知行知道现在村里都是吃两顿饭。墩子这么早来肯定是没吃饭。
“知行,你陪墩子哥聊会儿,我去煮面。”沈沐橙怕墩子不自在,主动去了厨房。
“不用了,橙子,我不饿。”墩子话还没说完,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墩子瞬间红了脸。
“知行你给墩子哥倒点儿水喝,我去煮面。”沈沐橙说完就进了厨房。
“走吧,墩子,到我这里你客气什么?走,进屋。”韩知行说着把他拽进屋。
“墩子叔叔。”默默正在炕上写作业,还有应付捣乱的妹妹。
“叔…叔。”婷婷也跟着哥哥学。
“哎,默默这是写字呢?”墩子看默默坐在炕上,桌子上铺开着纸和笔。
“写作业。”默默回答。
“还得是城里的娃子,这么小就知道写作业。
我家那个臭小子上学的时候,每次都不写作业,让老师拿着棍子抽。”墩子感叹的说。
这可不是瞎说的,这时候的老师是真的可以体罚学生的。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被老师打了,家长知道了不光不会找老师麻烦,还会说打的好。
而且最终老师打完了,回到家弄不好还要再来一场混合双打。
“来,喝水。这小子也不爱写作业,这不是他妈看着吗?不好好写就不给零食吃,这才写的。”韩知行笑着说道。
“哎,那也是你们会教育孩子。”墩子说道。
“吃块点心先垫垫肚子。”韩知行又把点心拿出来。
“不用,不用,留着给孩子们吃。”墩子哪能吃人家这么珍贵的桃酥,赶紧拒绝。
“吃吧,我还能缺了他们的点心吃。”韩知行笑着拿了一块塞到他手里。
墩子看默默坐在炕上,对于桃酥根本就看都没有看一眼。
心里不住的感叹:自己家在村里还算是条件好的,就这样跟知行他们也是比不了的。
要是自己家的小崽子,看到桃酥馋的都得流口水。
“面好了,知行你过来端。”面碗太热了,沈沐橙端不了,只能叫韩知行。
“来了。”韩知行答应一声。
不大一会儿,韩知行端着满满一大海碗面走了进来:“来,墩子,吃面。”
墩子一看,好家伙,满满一碗的白面面条,上面还握着两个煎鸡蛋,还有几根小青菜。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看着这一碗面条,墩子都有点儿不敢接。
现在细粮多珍贵?这还是纯白面的面条。
不夸张的说,白面面条墩子已经好几年没吃过了。
上次吃还是跟着大队长出来办事儿,结果事儿没办完,中午回不去,他和大队长两个人就在国营饭店一人吃了一面条。
“这……知行,我随便吃一口就行了,这白面多金贵,应该留着给孩子们吃。”墩子紧张的说道。
“让你吃你就吃,跟我外道什么?
快吃吧,吃完了帮我搬东西。”韩知行把筷子塞到他手里。
墩子知道自己要是再说就是矫情了,也就端起碗大口吃起来。
第
159章
回村过年
“等等,墩子,你待会儿再走。
你不是想买自行车吗?自行车票我给你淘换到了”。
墩子跟着韩知行一起把东西都搬到屋里,就想把牛车送回去。
韩知行也是突然想起来了,自从那才墩子说让他帮忙弄自行车票,韩知行就一直留意着。
可是自行车票不好弄,他们机械厂一年到头的也才发下来一两张。
他之所以能拿到一张,还是因为年前他给厂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厂里这才奖励了他一张。
他们里本来就有两辆自行车,韩知行跟沈沐橙商量之后就决定把这张自行车票给墩子。
“什么?知行你真的弄到自行车票了?”墩子猛地听到自行车票,不相信的问。
“真的,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韩知行回屋去找自己的提包。
“在这里,你啥时候去买?我骑自行车带你去。”韩拿着自行车票出来。
“这就是自行车票?可真好看。谢谢啦,知行,自行车票多少钱?我晚上拿给你。”墩子稀罕八叉的翻来覆去的看着手里的自行车票说道。
“给什么钱?这是上面给我的奖励,你拿去用就是了。”韩知行不在意的说道。
墩子一听不要钱,一下就觉得手里的自行车票烫手了。
“不要钱咋行?我都打听了,一张自行车票最少也要好几十。我哪能白要?”墩子着急的说道。
“嗐,这有什么?我家里现在也用不上,你有用就先拿去用就行。”韩知行怎么可能要他的钱。
“那也不行,你不要钱这自行车票我不要了。。”墩子说着就要把自行车票还给韩知行。
“墩子哥你这是干什么?知行既然给你了你拿着就是了。
你们俩可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知行没少跟我说你当初还给他带过红薯干吃。”沈沐橙也跟着劝。
而且沈沐橙说的也是真的,他们刚回来的时候,韩知行确实说过,他爹娘死的早,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里就比较困难。
那时候经常吃不饱饿肚子,甚至是根本没东西吃。
墩子确实给过他两次红薯干。
墩子自己都忘了曾经给过韩知行红薯干,不过现在被沈沐橙提起来,他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是啊,墩子你收下吧,跟我不用客气。”韩知行也跟着说。
墩子看韩知行和沈沐橙都诚心的想给他,他虽然觉得拿着有点儿烫手,不过他确实是想买自行车。
韩知行不要钱,那他就从别的上面补偿他。
“行,知行,橙子,谢谢你们,谢谢。”墩子拿着自行车票赶着牛车走了。
韩知行和沈沐橙也回去赶紧生炉子,把大灶也点着,争取让屋子快点儿暖和起来。
“哎呀,咱们还是得接着干活儿
,反正也得收拾屋子,顺便把房也扫了吧。”沈沐橙看着哪里都脏脏的,对韩知行说道。
一个多月没回来,屋里屋外都是尘土。
“那就干吧,反正早干晚干都是这么多活计。”韩知行无奈的说道。
“这样,让默默和婷婷在东屋待着,咱们先打扫西屋和堂屋。
等这两个屋子打扫好了,再让他们俩去西屋,咱们再收拾东屋。”沈沐橙说道。
外面太冷了,孩子们肯定不能在院子里。
“默默,你跟妹妹在屋里玩儿,爸爸妈妈要干活儿了。”沈沐橙进屋叮嘱儿子。
“妈妈,我也能给你们帮忙。”默默不想看着妹妹,他觉得看着妹妹还不如干活儿呢。
“看着妹妹就是帮着妈妈干活儿了。
乖,听话,我把玩具给妹妹拿过来,你只要看着她别让她掉地上就行。
待会儿妹妹就该困了,你先帮妈妈看一会儿好不好?”沈沐橙不想强制命令儿子
就跟他好声好气的商量。
默默虽然不情愿
到底也是答应了:“好吧,不过她要是哭了我可不管。”
婷婷妹妹他也喜欢
就是妹妹太爱哭了,让默默有点儿烦。
“行,妹妹要是不听话哭了,妈妈就过来哄她,到时候你想出去玩儿还是怎么都行。”沈沐橙答应了。
“好的,妈妈,那我要出去找铁蛋儿他们玩儿,他们还不知道我回来呢。”默默说道。
“行,妈妈答应你。”沈沐橙跟默默约定好,就把玩具拿了过来。
“婷婷跟哥哥一起玩儿玩具,爸爸妈妈去干活儿。”沈沐橙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
婷婷还不太会走,不过爬的是贼顺溜。
话也说不太清楚,只会也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嘣:“妈妈,哥,玩儿。”
“对,跟哥哥好好玩儿,妈妈去干活儿了。”安抚好了儿女,沈沐橙就出来干活儿了。
这时韩知行已经把西屋的被褥,还有炕上铺的都抱到外面晒去了。
现在正在拿着笤帚扫房。
沈沐橙看屋里暂时用不上她,就去收拾堂屋的东西。
能搬的搬出,不能搬的像是碗厨啥的就用报纸盖上。
等到韩知行把西屋扫完了,就出来接着扫堂屋。
沈沐橙就去西屋擦家具,换新窗户纸。
现在的窗户可没有玻璃,都是糊的白色毛边纸。
把窗户纸糊上,家具擦干净,炕面也重新糊上一层报纸。
再把外面晒着的炕毡
炕被铺上,换个新的炕单被罩。
然后把孩子们带到西屋玩儿,她们在收拾东屋。
中午沈沐橙煮了疙瘩汤,又从空间里拿出几块肉饼,糊弄着吃了一顿。
下午,沈沐橙和韩知行继续收拾,不过默默没在看着妹妹,而是跑出去找小伙伴儿了。
这也是沈沐橙同意的,让一个七岁的孩子一整天看着妹妹,也是不现实的。
当然了
要是土生土长的这个年代的人,就可能觉得这很正常。
毕竟这年代家家生的都多,都是大的拽着小的这么长的的。
不过沈沐橙是从现代来的,在现代,沈沐橙看多了一个小皇帝六个家长围着伺候。
她虽然不至于那么娇惯孩子,但是让她像这个年代的父母一样,她也做不到。
就像今天,要是这个年代的父母,肯定就会命令式的让默默看着妹妹。
可是沈沐橙就不会,她会好好的跟默默商量,在儿子提出想出去玩儿的时候,也没有反对。
还给默默准备了小零食让他去跟小伙伴们分享。
第
160章
大年三十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熬几天,
噼里啪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扫完了房子,沈沐橙和韩知行又磨了豆腐,蒸了馒头,花卷,粘豆包。
炸了麻花,排叉,春卷,还炸了萝卜丸子,豆腐丸子,茄盒,带鱼和排骨。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准备过年的吃食。
转眼间就是大年三十,韩知行和沈沐橙早早的起来就开始准备。
韩知行带着默默贴春联,沈沐橙开始准备中午吃的饭菜。
今天中午沈沐橙准备做十道菜,寓意着十全十美。
首先就是红烧肉,这个必不可少,还有红烧鱼,年年有余。
再来一道小鸡炖蘑菇,默默爱吃的糖醋排骨,韩知行爱吃的水煮肉片。
沈沐橙自己爱吃的熘肉段,其他的还有凉拌猪耳朵,炸春卷。炒木须肉,又炒了一个蒜苗炒腊肉。
韩知行贴完了春联也过来帮忙。
“来,咱们干杯,新年快乐。”
“干杯,新年快乐。”
”妈妈,我也要干杯。”
“干…杯。”
中午,一家人齐齐举杯庆祝1972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