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遇到顾怀瑾之前,追到安景言是她放不下的执念;那么从分手后到现在,和顾怀瑾坦白一切,并诚挚地道歉,就成了新的执念。
这些执念,比以往那些求而不得的不甘,更让她绝望痛苦。
更让她,生不如死。
第二十二章
沈氏集团还在召开紧急公关会议,顾怀瑾就已经就此事做了公开回应。
晨间新闻后,有一个关于“星耀”计划的直播采访。
在获得上面同意后,记者就昨晚上发酵的热点进行了询问。
在亿万人的关注下,顾怀瑾很冷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谢谢大家的关注,但网上热议的那段恋情已经结束了,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我都是单身状态,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考虑开启任何情感关系,会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业中,请大家关注‘星耀’在火星上的探索之旅,也请大家继续关注S大航空航天院为大家带来的新惊喜。”
简单几句话,四两拨千斤,一下就把恋情热度压了下去。
因为舆论涉及的是航空领域的科研人员,整个办公室在看完这段采访后都松了一口气。
除了沈书妤。
她反反复复把这段新闻好了好几遍,才挥手结束了会议。
楼外是连绵不散的苍茫大雾,置身其间,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意油然而生。
清晨的朝阳透过落地窗照在她身上,她也感受不到任何暖意。
人都离开后,秘书端来一杯咖啡,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沈总,事态平息了,咱们这边还要回应吗?”
房间里安静了很久,才传来沈书妤有些嘶哑的声音。
“不用,找到拍摄照片的报社,寄送律师函。”
忙了半个月,官方安排的所有行程都结束了。
顾怀瑾带着不多的行李回了S大,又变成了航天航空学院的学生。
他顶着新一届研究生的名头,继续跟在刘教授身边深造。
陡然从物资匮乏、单调寂寞的基地里脱离出来,回归到大学的象牙塔里,他还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看到那些年纪比他小了半轮、学籍比他高上两级的新鲜面孔叫他大师哥,他是真的不太习惯。
刘教授看他那尴尬的样子,乐得都合不拢嘴了,当面就调侃起来。
“你跟在我身边五年,按理来说现在博士都快要毕业了,要我看大家都没叫错!只是当时走得急,忘了这一茬,现在补个流程手续而已,以你的水平资历啊,给你这些小师妹小师弟们上课都是不成问题的,谁不知道你是我最得意的门生啊,你不要顾虑这么多!”
听到这话,底下的年轻后生们都嘻嘻哈哈的叫起师哥来,气氛融洽至极。
听得多了,顾怀瑾慢慢也脱敏了,不再纠结这点小事。
因为身份特殊,所以S大给他安排了专门的公寓,以保障他的正常学习生活。
中秋假日,他抽空回了家一趟,去看了看五年没有见面的父母。
一家三口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团圆节,聊了很多。
他年纪也到了,家里人自然也会问几句他的婚姻问题,问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第二十三章
顾怀瑾知道,父母应该是看到了那些新闻,心里担忧,所以才关心一下。
他不想让他们太操心,因而把心里话都告诉给了二老。
“爸,妈,你们也知道,我上一段恋爱结束的并不愉快,我其实花了快两个月的时间,才彻底从阴霾里走出来。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美满的家庭?还是成功的事业?我迷茫了很久。”
“直到做出第一个模型零件那天,我听到老师说,我手里这承载着辛苦和汗水的、不起眼的小玩意,以后会带着我、基地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亿万人类的期望,独自飞往神秘的、未知的外空,替我们看肉眼见不到的风景,替我们收集宇宙的讯息,为人类的未来迈出重要的一步时,我才豁然开朗。”
“人这一生很漫长,却又那么短暂,一百年,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正是无数个一百年的积累,正是也无数人类为了传递文明的火炬,而牺牲了自我,才有了这浩瀚而漫长的人类进化史,如果能在这历史长卷上留下我的名字,那不比一些情情爱爱更让人心潮澎湃吗?”
“每个人生出来都有自己的使命,既然你们给了我这万里挑一的天赋和才智,那我就该将这些东西发扬光大,让它产生更多的光亮,照耀更多人的前路,不是吗?”
只有高中学历的顾父顾母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的初衷,也不过是心疼儿子,不想让他一个人孤寂到老。
但听完儿子的这一席话,他们也明白了他所追求的梦想,要比他们担忧的东西更为盛大、灿烂。
他们或许不理解他所从事的到底是怎样一份工作。
但他们尊重他做出的选择,尊重他那颗要为科学献身的赤子之心。
他们要的,也不过是百年之后,儿子的生命走到尽头,再回望这一生时,最后的心情是幸福而满足的。
对他们而言,这就足够了。
获得父母的理解后,顾怀瑾心里最后一点隐忧也彻底放下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工作中。
除了完成基本学业,他在刘教授的里发来的消息,顾怀瑾伸了个懒腰,正打算发一条“遵命”出去,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阴影。
他抬眸扫了一眼,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沈书妤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