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干部的任免早就在议事日程之中,而促使解文军连晚召开常委会的,是徐东风反馈过来的情况,外甥宁泽尧在承包矿业公司的事情碰了钉子,这也意味着向南亮明了态度,走到自己的对立面上了。
身为县委书记,解文军有的是办法对付向南,但那都是慢性的,要想拿到矿业公司,那必须出手如雷霆,毕竟月华的矿产资源是一块大蛋糕,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更多的政治资源,所以他绝对不能放手。
与徐东风商量了一下,借着科级干部任免的事情,快下班的时候,解文军召开了这个常委会。
余吉杭跟解文军不对路子,但明面上还是和谐的,所以在人事上,解文军也分了一些利益给余吉杭,而且在会前也开过五人小组会议,所以常委会上很快通过了十几名科级干部的任免,其中就包括了月华镇长的调整。
余吉杭心里有些疑惑,换了个新镇长,这是看鲁明飞没了竞争力,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了吗?不过区区一个镇长,余吉杭觉得没必要去争,毕竟有向南在,一个新镇长还成不了什么气候。
"接下来是月华镇党委书记。
"谢必安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响了起来。
余吉杭吃了一惊,这个人事在五人小组会上可没有提到过啊,不由目光阴翳地看向了解文军,道:"解书记,这是什么情况?"
解文军淡淡一笑道:"这是临时加的议题。
就在这个会议之前,我接到市.委主要领导的电话,认为我们在向南同志的任用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对于这么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怎么能继续放在乡镇上使用呢,那是对优秀干部的不负责任,将我严厉地批评了一通,所以我才临时增加了这么一个议题,等月华镇党委书记的人选确定了之后,我们再讨论一下向南同志的分工问题,不过县政府这一块还得由吉杭县长来把关,具体分管哪一项工作,你自己拿主意,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分管重要、重点的工作。
"
余吉杭的脸更沉了,他忽然想起了向南问他的一个问题,他兼任月华镇党委书记的背景是什么?
余吉杭只知道是市里的要求,但真不知道是市里哪位领导的要求,现在看来,这里面有很大的猫腻啊。
他一开始并没有去多想,毕竟他也不认识向南,现在算是琢磨出味儿来了。
不给向南分工,却又让向南兼任月华镇党委书记,这里面肯定是解文军搞的鬼。
这起到的可不仅仅是下马威式的敲山震虎的作用,还要让向南投靠于他啊。
这里面的原因不难分析得出来。
按照常规推断,向南作为新交流来的干部,人生地不熟,半分背景都没有,肯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哪怕他不跟解文军同流合污,那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以免交流期结束之后解文军不说他好话。
所以,让他兼着月华镇党委书记,比新上任一个要方便得多。
市级层面肯定不会想得这么细,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解文军从中周旋,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当然,说辞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上头听了他的意见。
余吉杭自然知道解文军上头的依靠是谁,正是市长马维远,而他外甥正在追求的是市.委副.书记孙达州的女儿孙梦瑶,而孙达州与马维远向来交好,那么解文军在上头的话语权也就更重。
想到这儿,余吉杭的心不由揪了起来,那么他到底该不该继续坚持下去?
在这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他几乎都没听到谢必安念出来的任命者的名字。
见余吉杭失魂落魄的样子,解文军暗自好笑,这么一个患得患失的人怎么配做自己的对手?
这时,常务副县长卢克洋道:"解书记,我觉得吧,咱们县里的事情还是县里自己拿主意比较好。
"
解文军拧眉道:"说明白点。
"
卢克洋道:"首先,我不怀疑向南同志的能力,否则也不会被纳入交流的干部中来,他兼任月华镇党委书记的位置,本身出自市里的意思,那市里为什么要批评解书记对向南同志没有重用?如果我们不坚持之前的决定,这不是显得市里出尔反尔甚至是自扇耳光吗?另外,月华镇长刚刚换掉,现在又换掉党委书记,那新来的两位同志在对月华不熟悉的情况下,会不会也是对月华的一种不负责任?"
解文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卢克洋虽然是常务副县长,但是他跟余吉杭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据他了解,卢克洋一直不是太看得上余吉杭,而他这次挺身站出来,反对向南重新分工,也不是真的替月华着想,而是因为解文军刚刚说的那句话——他要向南分管重要的、重点的工作。
向南一个非常委的普通副县长,在位置上自然威胁不到他卢克洋,但肯定会分走其他副县长手里的重点工作,如果这样的话,对他团结几位副县长是非常不利的。
他看不上余吉杭,但又改变不了这个现实,所以他私下里跟政府班子的关系搞得很好,虽然没说跟余吉杭对着干,但余吉杭的指示,如果没有他的同意,在政府执行力这一块确实要打不少折扣,而能够有这样的局面,主要还是来自于他的话语权。
如果一些重点的工作被分给了向南,那定然会导致他的公信力下降,这是他所不能允许的,所以他必须站出来。
卢克洋的发言将余吉杭从患得患失从拉了出来,静静地听完之后,沉声道:"我同意克洋同志的意见,在他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下我的态度。
我不认为向南同志兼任月华镇党委书记是对他的不负责任,恰恰相反,这是极其负责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