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体颅骨按不同的高度摆放在室中。
沈星潼指挥着小曲和向东俩人向二个人体颅骨模型做力道测试。
小曲戴着护目镜,用力将砖块砸向一个低放的颅骨后侧,这是摸拟江边闵聪坐在江堤边,突然受袭的力道。
地砖击中摸拟头颅骨,沈星潼冯立即上前察看,将结果记在手中的工作笔记上。
稍后,向东拿着一个砖块朝另一个完整的颅骨猛然砸去。
几次反复之后,沈星潼又将“受伤”的颅骨带到法医室,用3D扫描仪对颅骨模型依次进行扫描,然后又和闵聪的受伤进行伤痕对比。
这一切完成后,沈星潼召集了所有的办案人员开始了案情分析会。
办案中心的投影大屏前——
“凶手的身高在165到175之间,从击打力度来看偏向于男性。”
沈星潼演示着摸拟案发现场。
“根据现场复原,我们还原了八年前钢铁学院张萌萌案发现场的几个细节——
随着沈星潼的画外音,灯暗,投影的大屏幕是出现
夜色下,张萌萌独自一人站在公园一角,似是在等什么人。
一个黑影从树丛中出现,扑向张萌萌。
张萌萌感觉到了不对,想回身,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块砖砸在了她的头上,张萌萌摇晃了一下,踉跄了一下,想往前逃。
砖又砸在了她的头上。
“从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和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和江边闵聪案很接近,唯一的区别是张萌萌被砸了二次……”
随着沈星潼的话音,办案中心的灯亮了。
老周站起身,缓缓地说。
“命案现场和我们当年的分析结果是一样。”
说着,老周拿起桌上厚厚一本笔记本,走到大屏边上的白板上,拿出一张张照片,一张张的贴上去。
照片有案发现场的,有张萌萌的各种生活照。
每贴上一张,老周的眼睛都会定定地看一眼,仿佛在和照片中的图像在诉说着什么。
向东上前,将另一张白板推了过来——那上面贴满了闵聪案的各种线索照片。
镜头扫过这些照片,整个办案中心沉浸在一种凝重的空气中。
“并案侦察给了我们重新侦破张萌萌案的机会,我们要以闵聪案为切入口寻找线索。”
沈星潼看了看那二块贴满照片的白板,说道。
“我们还是按常规来,继续排查她到江城之后,是否接触过什么人?找到她在江城的落脚点。”
老周跟了一句。
“我们已将闵聪的照片、身份证信息分发到各派出所,查询所有的宾馆、旅社,目前没有任何线索。”
赵小青回复道。
“一个女孩子出门,不可能没有行李。如果所有的宾馆找不到她的信息,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她在江城的熟人,给她提供了落脚点。”
沈星潼想到昨天早上看到公交站出现的那个拖着行李箱的女孩,又说道。
“这种可能性是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江城有熟人的话,这闵聪出事二天了,为什么这个熟人一直没有报案或寻找。”
老周说道。
“这就证明就是这个熟人作的案。”
向东冲动地说。
老周平微微一点头,说:有这个可能,这也是我们的侦察方向,小赵,再和上海联系一下,看能不能联系上闵聪的父亲,他们家有不有什么亲人朋友在江城。”
沈星潼赞许地看着这帮战友。
“重点再排查一下出租屋。”
老周又安排道。
说着,他顿了一顿感。接着对大家说,“还有一些招聘女工,并提供食宿的小饭店、发廊之类的地点也不要放过。”
会散之后,重案大队的刑警们开始走街串户地寻找有关闵聪的珠丝马迹。
老周和向东来到距离火车站最近的一片城中村,华兴里。
华兴里是一片被数条铁路线环抱的仅仅一平方公里的狭窄居民区。
向东看着面前密密麻麻如钢筋铁骨般的城市森林,有些头大。
这里居住着超过五万名背井离乡的“江漂”。
除了大一点的主干道,楼宇之间还会穿插着很多没有标识和路牌小巷子,走进来就如同走走进一个巨大的人造迷宫,楼挨着楼,窗对着窗,空中见不到太阳,只是各种乱如麻团的各种电线、网线、电话线,让人完全找不着方向,迷路是常有的事。
华兴里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永远有熙攘不休的人群,早上人挤人、晚上人挤人。这里虽显得破败不堪,却满载了无数从外地来都市工作的人向往明天的梦想。
因为这里房价低廉。招租、招工广告如牛皮癣一样散步在这里的每个角落,每个稍大的路口都有一面广告墙,如同旧时的大字报,在告知这里的人,哪里有便宜的房子,哪里招工。
向东站在广告墙前,看着覆盖着几层纸,贴满花花绿绿的各种小广告,一时不知该如何寻找有用的线索。
他正想着,突然听到巷子另一头传来一阵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