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闲得慌。”
面很快就好了,张雅芝捞了起来,笑着说道:“他上次发现了个地方,还买了新钓具,一个人过去又没意思,就等你们有空过来。可惜了,他还等了好几周,你们前段时间又忙……”
张雅芝边说着边看着孩子,没见陈其昭脸上有什么变化,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陈其昭帮着把面弄好,“我给你买了条项链,放你屋里了。”
“怎么每次回来都买东西?”张雅芝擦了擦手,“我怎么没看到,你放哪了?”
“你梳妆台柜子里。”陈其昭端着面,“我上去吃了,有个代码没跑完。”
张雅芝看着孩子消失没影,把厨房简单地收拾了下,给丈夫送了面,书房里两人谈工作谈得差不多,陈时明正准备去休息。她跟人聊了一会,回到房间才看到那个漂亮的首饰盒,里面是一条珠宝项链,嵌着一块漂亮的红宝石。
陈建鸿问:“孩子又给你买东西了?”
“嗯,你看这个好看吗?”张雅芝问。
陈其昭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首饰包包,这几年她自己没添什么东西,倒是陈其昭买的东西都快堆满她的首饰盒。张雅芝试了试项链,戴了好一会才摘下来,放到琳琅满目的首饰盒里,注意到旁边另外一个小盒子。
“孩子给你买的袖扣。”
张雅芝把袖扣拿起来,陈其昭每次买东西,都只说一件。
陈建鸿看了眼,低头看报纸:“是吗?放着吧。”
张雅芝无奈地看着他,“那我帮你收之前的盒子里了。”
隔天她睡醒的时候比较晚,下楼没见到以往在客厅里看报纸的丈夫,疑惑地喊来了管家。
“他一个人钓鱼去了?”张雅芝无奈问。
管家:“先生是跟大少二少一起去的。”
张雅芝微微讶异。
管家解释了几句,她才知道父子三人早上都起得挺早的,陈其昭下来最晚,直接让佣人拿了钓鱼的工具,说了几句三人就出门了。
“其昭那孩子怎么说的?”张雅芝好奇问。
“二少就问了句走不走,先生没说什么,就吩咐我们拿东西了。”
管家:“正巧大少也没事,就跟着一起去了。”
流程简洁到没有多余的话,几句话的功夫人就出门了。
“这孩子。”张雅芝眸光柔和下来,吩咐道:“那准备点吃的,今天估计不回来了,我给他们送过去。”
第135章番外
后来(三)
G市市郊,某处高级研究所内。
几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聚集在一起,对着新出来的数据结果进行激烈的讨论,周遥遥抱着记录板站在旁边,面对这样的讨论实在无措,只得看向旁边面色沉静的男人。
她是跟着导师来这边参与研究组,现在她的导师跟人吵翻了天,一群人里仅有这位来自S市的沈老师脾气温和,没有参与其他人的激烈讨论。
说是脾气温和,可沈老师对待实验也是非常严谨,不容马虎。
这次的封闭实验全国各地来了不少研究员,持续了几天原本快要收尾,结果这位沈老师昨天晚上发现一个大问题,引发了实验组内部的讨论,现在的方案需要打翻重来,好几个老教授说得脸都红了。
她没有参与内部的实验,只负责给各个研究员打下手,几天下来对这边实验组的情况有些了解,也听过这位沈老师的名声。
沈老师年纪轻轻功成名就,还带出了好几个优秀的学生,目前就职于S市第九研究所。这次是他们实验组遇到一个难题,沈老师去年的论文刚好提到这个问题,他们实验组才向第九研究所请求帮助,请来了沈老师的团队。
原本说的一周时间,结果因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拖了将近半个月。
但沈老师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反而是跟第九研究所那边协商了时间,在这边多待了点时间。
争论约莫过去半小时,沈老师才参与了讨论,室内的氛围一下子变好了起来。
周遥遥见过很多遇到问题争论起来像吵架的研究员,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像沈老师这么脾气好的人。像今天这样的争论,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也发生了很多次,每次沈老师都是等其他人争论出一个结果之后才抓住问题点进行讨论,就这段时间观察以来,一般沈老师开口,这次的讨论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她跟在旁边帮忙记录东西,见这群研究员讨论完,转而打算去实验室内试试新变量。
研究员们开始换地方,她不能进实验室,但还是跟着其他人过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到地方的时候看到沈于淮已经进了实验室,正在跟实验室的研究员讨论事情,讨论过后还去检查仪器,之后其他研究员才跟着进去。
“沈工每次进实验室前都得检查好几次。”
“是啊,我感觉沈工简直把实验室的守则印在脑子里,太规范了。”
周遥遥听着旁边人的讨论,想到之前听到沈于淮在跟所内其他研究员说话。当时是沈于淮路过他们的实验组,站在玻璃窗前观察,周遥遥跟着实验室的师兄在忙碌别的事情,没一会就被叫停了实验。
原来是沈于淮发现一个仪器的参数调高了,建议他们调低一点。
当时是带队的工程师跟沈于淮进行交流,周遥遥在旁边听着,听到沈于淮跟身边的刘老师说着话。
刘老师说:“你这进实验室前的毛病还是得改改,那个参数数值调高点也没关系,效率高。”
沈于淮简单地回了一句:“机器负荷也大,超负荷使用容易引发机器故障。”
“那是新机器……唉说不过你。”刘老师:“自从几年前出那档子事后,你也太紧张兮兮了吧。”
沈于淮:“嗯,人不能食言。”
后来两人说着说着越走越远……实验室的研究员问了带队的工程师,工程师才回道:“沈老师啊?他确实这样,我听你们吴老师说,他在第九研究所那边才严谨,学生进实验室他都会再三交代……怎么说呢,他特别惜命,明明做这种危险工作,可每次都尽可能地杜绝隐患,一点也不马虎。”
带队的工程师了解一些事,就说起第九研究所的往事。
听说几年前第九研究所与跃泽化工合作的仪器出现问题,如果不是沈老师及时发现,那次仪器问题就真酿成大祸。但发生那件事在业内的影响还是颇大,据说当时沈老师的爱人也到了现场,人都急疯了,自那以后沈老师就变得特别谨慎,实验室再也没出现过问题。
周遥遥也经常出入实验室,有些规则是写着的,但他们知道危险系数不大,没有那么严苛地去遵守。
可一个人能践行这样的准则好几年,周遥遥心想着,沈老师一定很爱他的爱人。
进实验室后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期间有人进出,等到结束实验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周遥遥跟着导师记录一些事情,忙完的时候比较晚,刚走到办公室就听到办公室内有个温和的说话声。她停住脚步,注意到办公室左边靠墙的办公桌处,男人已经换掉那身白大褂,穿着一身简便的休闲服,边打着电话边在收拾桌面上的东西。
她走了进去,听着导师说话,余光看向旁边。
“中途发现个问题,可能回去还要晚几天。”男人眉眼微弯,说话的时候轻松自然,跟实验室内的那种严谨截然不同,“是吗?那你们钓了多少,有大鱼吗?”
“你也钓到了?”
“野外蚊虫多,你出门没喷点药水吗?”
“我看到照片了,阳台放左边那几盆少浇点水。”
“晚饭吃的什么?”
……
男人的声量一般,但周遥遥还是听到了里边的耐心与温和,沈于淮聊的都是家常的事,可那种对电话里人独特的温柔太特别了。
“沈老师,跟家人说话呢?”旁边的研究员道:“听你们说吃的,我都听饿了。”
桌面上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沈于淮提起了笔记本,“那早点下班。”
研究员笑了笑:“得等我这个表填完,你先去吧。”
沈于淮微微颔首,边打着电话边往外走,“现在准备回寝室休息,刚跟同事说话……我们食堂吗?也还好,没能比上S大。”
人走了,办公室的研究员说起话来。
“还没见过沈老师的爱人,他朋友圈都不怎么发。”
“听说他爱人是读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哎,小两口都是高材生,上回我电脑出问题,沈老师还帮我打电话问了。”
“我怎么听说他爱人是开公司的?前段时间沈老师打电话的时候,他爱人好像去出差谈什么项目。”
……
接下来几天,研究所内都忙疯了,特别是实验组那边,进度赶得非常快。
沈老师团队下周要走,他们这边的进度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怎么了?其昭没接你电话?”刘随换上了白大褂,看到沈于淮拿着手机站在旁边,迟迟没关上储存柜的门,“可能在忙吧?你前几天不是说他出差吗?”
沈于淮微微垂眼,他一个小时前发的消息,陈其昭并没有回,刚打电话的时候关机。
昨天晚上两人视频聊天的时候,陈其昭没有说他今天的出差安排……会关机的场合,可能是在开会。他给陈其昭的助理小周发了消息,才关上门。
刘随继续道:“这几天没见,你这一个电话也离不开他啊?”
“十八天。”沈于淮语气淡淡,看了下腕表:“走吧,忙完早点下班。”
刘随:“早下班干嘛去?”
沈于淮道:“回去给他带点东西。”
今天的天气不错,研究所外日光晴朗。
实验室的事情提早结束,明天又是周六,周遥遥跟同事约好今晚出去看电影,早早忙完别的事情后,导师大手一挥给他们提前放假。除了他们,还有隔壁实验组的人,几人约好了在研究所门口集合,她这边跟着同事刷门禁卡出门。
天气已经是秋天,外边的风有点大,他们没出去外边,在研究所的接待大厅等着。
没一会,有个年轻人从门外进来,推动门的时候带动了一小股风。周遥遥循声看过去,进来的人年纪约莫跟她差不多,穿着黑白相间的外套,随意地背着个单肩包,眉眼间带着几分冷漠。
他进来之后跟前台的人说了一声,很快就在旁边的休息椅坐着。
研究所这边很少来年轻人,平常见到的要么是研究所的领导,要么是外边来谈合作的人。年轻人的气质跟研究所有点不太符合,或者说他身上那股气场特别,周遥遥跟同事聊天的功夫,两人都没忍住往他方向看。
年轻人进来之后就看着手机,他打字的速度很快,手指又白又长。
除了回手机消息,他还出去接过一两个电话,没过多久又进来。
“这是来等人吧?”同事问:“长得还挺帅的。”
周遥遥点点头:“可能是哪个老师的儿子?”
“没见过哎,生面孔。”同事又道:“莉莉他们还没出来吗?也太久了。”
周遥遥道:“应该快了。”
研究所里其他人已经陆陆续续下班,周遥遥的朋友还没出来,那个年轻人等的人也没出来。
每逢门禁那边的声音响了,年轻人总会抬头看一眼,但又很快偏过头。
终于,门禁那边的声音再次响了。
周遥遥抬起头,看到是沈老师跟刘老师。
“沈老师都出来了?”同事道:“莉莉他们也太慢了,我进去里边看看。”
周遥遥正打算跟着过去,忽然看到一直坐在休息椅上的年轻人动了。她不禁侧目,只见那年轻人的脚步快了不少,跟他们擦肩而过,径直朝着沈于淮的方向走去。
沈于淮听着刘随说话,垂眼看了下手机。
给陈其昭发的消息没回,对方也没打电话给他。
旁边的声音停止了,沈于淮正想收起手机,抬眼之前忽然看到出现在自己视野范围的一双鞋子,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鞋子的主人也没动,就这么静静地挡着他的路。
“飞机延误了,我过来的路上还担心你下班,幸好赶上了。”熟悉的声音传来,裹挟着风的味道,其实只有半个多月没见,却好像是隔了好久好久。
刘随道:“突然想起来张哥好像找我有点事,于淮你们先走啊,我回实验室一趟。”
说完脚步飞快先走一步,一下子就没影了。
沈于淮道:“来之前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陈其昭看着他,“昨晚说了,说想见你。”
“等多久了?”沈于淮道。
陈其昭:“刚来,没等多久。”
两人说着话往外走,秋风随着玻璃门涌了进来。
周遥遥跟同事不敢多看,但又十分好奇,直到那两个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视线里,才敢小声地讨论起来。尤其是刚刚推开门的时候,他们看到沈老师牵着那个年轻人的手,两人的举止亲昵,也十分熟悉。他们见过沈于淮对待他人的模样,也知道他温和但时常与人保持距离。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见沈老师主动去靠近一个人。
第136章番外
后来(四)
往外走的时候,遇到了不少人。
下班出来的人本就多,沈于淮近段时间在所里出名,不少人看到他都习惯性地打招呼。陈其昭跟在沈于淮身边,看着他与人交谈的模样,并没有出声打扰。
沈于淮这几年的模样没怎么变化,只是年轻那股锐气变得更加内敛,待人处事之中都是人情世故。
“怎么了?”沈于淮看他。
陈其昭余光瞥了眼远处几个回头看的人,“沈老师很受欢迎。”
上辈子沈于淮也经常外出出差,天南地北,有时候一消失就是半月一月,最长的一次将近三个月。
那时候陈其昭工作也忙,即便想要见到人也只是在vx上约时间,等到沈于淮看到消息回复他,然后再选一个空暇的时间点。两人见面的次数少,每次待的时间也不长……特别是后来忙的时候,一个月未必能见上一次面。
陈其昭之前没觉得半个月没见有什么,可这段时间一个人住着的时候,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秋天夜晚的风特别凉爽,G市研究所在郊外,距离市区有点距离,陈其昭跟沈于淮出来之后依稀看到好些人在等车。两人先去了沈于淮的住处放东西,最后才一起坐车去市区。
晚上两人是在市区吃的饭,吃完之后沈于淮带着陈其昭去逛当地的几个夜景。
沈于淮来这边这么久,其实很少来市区这边,有时间他基本都待在实验室,想尽快把事情解决返回S市,但是刘随跟所里的同事经常出来,他偶尔会看到他们发的朋友圈。
两人在溪边散步,凉爽的秋风裹着水的味道,堤上还有其他人在散步。
没有城市的喧闹,G市乡下这边安静,入夜只有虫鸣跟隐隐炊烟的味道。
等到将近十一点,两人才回到酒店。
陈其昭的酒店离研究所半个小时路程,沈于淮没回研究所那边,路上的时候,他收到了陈其昭助理小周的回复,才知道陈其昭为了能来G市这边待几天,提前处理了一部分工作,连着学校那边也请了两天假。
房间里是大床,孤零零的行李箱被推到角落里。
“这件衣服应该能穿。”陈其昭从行李箱里挑挑拣拣,拿了两件丢给沈于淮,“去洗澡。”
沈于淮看到行李箱里的东西,满满当当,他接过陈其昭的浴巾,余光瞥到行李箱底压着的东西,开口问道:“我一个人洗吗?”
陈其昭蹲着,抬头看了他一眼。
两人看了一会,沈于淮拿着浴巾进了浴室,“那我先进去了。”
酒店的浴室是磨砂门,有点透明,沈于淮进去的时候能看清一个轮廓。
很快,淅淅沥沥的水声响了起来,陈其昭停了一会,从行李箱里拿了东西。
浴室内的温水刚调好,热气漂着蒙了镜子。
没有关紧的磨砂门被推开,陈其昭刚走进去,有只湿漉漉的手就拉着他,扣着他的手抵在了磨砂玻璃上,散开的热气使得浴室内飘着朦胧的一阵光。
陈其昭仰头与沈于淮亲吻着,花洒的水流溅在两人身上。
一点点往后退着,最后两人撞在淋浴间里,从天而落的水流彻底淋湿了陈其昭,陈其昭快要睁不开眼,亲吻的间隙里来不及呼吸,却有种对方的味道笼罩了自己。
温热的水流随着攀升的体温,半月没见的情愫好像在此时此刻被挑动着。
花洒的水流被拨停了,陈其昭睁开眼,酸涩的眼睛瞥见沈于淮的身后,淋浴间外有一面镜子,镜子里照着两人狼狈的身影。光怪陆离间,他看到镜中的自己,仿佛回到了很久很久之前。
重生这么久,有些记忆快要被他置之脑后。
这段时间他没怎么打理头发,额发似乎长了一些,湿漉漉地贴在脸上,跟镜子中的自己叠合在一起,一如狼狈的上辈子。可看到这样狼狈的自己,想到那些荒唐的过往,他却没有之前那种情绪波动,就像是隔着一面镜子,在看另一个人的人生。
“看什么?”沈于淮微微放开了他。
陈其昭的视线从镜子移到近在咫尺的脸上,没有回答。
两人眼眶因为水流的刺激稍稍泛红,浴室内的热气使得温度逐渐攀升。
阴霾痛苦的过往,好像在这个时刻,可以是不值一提。
陈其昭堵住了沈于淮的嘴,手拨到旁边的花洒,凉水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