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秦珣秦珩 本章:第120章

    她笑一笑,轻声道:“也不是不好,我瞧她和澈儿不是很要好么?”

    丁如玉这话倒不是随口一说。祁澈去县里书院读书半载,他的母亲蔡三娘就因病去世了。秦璋怜惜他孤苦,帮他安葬了母亲,后来不但出资供他读书,还在生活上对他格外照顾。

    祁澈无亲无故,谁对他好,他也就对谁好。秦璋对他好,他投桃报李,也对章家好。他敬秦璋为师,事他如父。他同六六青梅竹马,对先生的独生爱女,他自小就关照有加。

    六六小时候,还常同祁澈比试,比诗文,比诵读,比写字。后来大了几岁,她学的杂,也就不大找祁澈比拼了。

    这落在丁如玉眼中,就是一对小儿女相互都有些情意。

    秦璋微愕,继而摇头:“这怎么成?”

    “不成吗?”丁如玉微讶。

    文溪镇不比京城,祁澈身形修长,容貌清俊,举止文雅,年纪轻轻已中了秀才,且踏实稳重,已经算是青年儿郎中的佼佼者了。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家世差点,又没了父母。

    可是丁如玉琢磨着,家世差些没什么。真论家世,这世上比他们家世好的,也没几个。祁澈家里没钱,可是章家有啊。而且无父无母也不算大缺点,可以和他们夫妇一起住嘛。

    ——反正他们只有这一个女儿,也不舍得她远嫁。巴不得把她永远留在身边,若能招赘就更好了。

    秦璋轻声道:“自然不好。阿玉你不知道,外面有人闲言碎语,说咱们帮澈儿,就是看中他无人帮衬,打的是让他做女婿,要他养老送终的主意……”

    丁如玉眼神一闪,心说,若真如此,是有些不当,仿佛他们帮助祁澈,是另有所图一般。

    她听到丈夫缓缓续道:“而且,我看着六六对澈儿没这份心思。六六提起澈儿,浑无一丝羞涩,只怕是将澈儿当做了兄长。”他笑了一笑:“咱们这做爹娘的,肯定要教她开心欢喜,在婚姻大事上,得要她自己愿意才行。”

    丁如玉听了一笑:“你说的是,再瞧一瞧吧。”

    十四岁,到底还小呢。丁如玉有些感慨,当初那么小的一个小人儿,转眼间就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她看看丈夫,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文溪镇上的生活并未在两人脸上留下明显的岁月痕迹,可她很清楚,她早已不是当年丁家那个有些倔强,对未来满是憧憬的小姑娘了。

    在六六这个年纪,她可没想过,有一天,她会在一个江南小镇上定居。

    十三年了,她已经快忘了京城的天是什么样子的了。

    ……

    夫妻两人在这边絮絮低语,门外祁澈刚抬起的手轻轻放了下去。

    他后退两步,悄悄转身,默默离去。

    初春的阳光暖洋洋的,可他竟莫名的感到有点凉。他将手里的书本攥得更紧了一些,大步向前走去。

    十四岁的六六站在章家房顶上,微风吹起她嫩黄色的裙角,像是一朵美丽的花。

    祁澈远远看着,她身后是蓝天白云。她俏生生地站在房顶,似是随时要乘风而去。他心头一跳,仰头看着她。

    他知道,她跟着家里的一个姑姑学习武艺,所以她能轻巧地站在房顶。可是他不行,他只能踩在梯子上,一步一步爬了上去。

    六六瞥了他一眼:“我爹怎么说?”

    祁澈微怔,继而反应过来。她恐怕是还记得先时的事情。他方才在院子里读书,她忽然出现,很认真地告诉他,他有一处错误。

    他当时下意识否认:“没有错,夫子就是这么教的。”

    随后,他心里才涌起淡淡的喜悦,又隐约有些不自在。

    六六也不恼,她眼中流淌着笑意:“不信你就问问我爹爹啊,祁大秀才。”

    她似是只想指明他的错误,话说到这里,就转身离去。

    可是,祁澈却胀红了脸。他自小知道这个小师妹聪明好学。小姑娘五六岁上时还爱缠着他比试。他那时心里不大愿意同一个比他小许多的小姑娘比试。——比输了丢人,赢了胜之不武。

    再后来,她长大了,也懂事了,他又去了县里书院,她也不大和他比试了。

    老实说,他竟有些不适应。听说她跟旁人习武,他心生遗憾。戏文里说那些学武艺的女子,多是鲁莽粗笨。

    一想到聪明伶俐的小师妹会变成戏文里说的“母夜叉”,他不忍而又惋惜。

    ……

    见他一直不答,六六以为是自己声音小了,对方没听到,就又重复了一遍:“我爹爹怎么说啊?”她指了指他手里的书本:“你不是去找我爹爹了么?”

    一想到章先生方才和夫人的对话,祁澈的脸由红转白。他一时局促:“我……”

    看他神情,六六自忖猜到了几分,她笑一笑:“错了不打紧,记住就是了。”

    望着她娇美的面容,祁澈心里忽的生出几分别扭来,他想说一句“我不是,我没问”,却没说出口。

    他心说,瞧,她又在安慰他了。

    他们两人相差了五岁,又男女有别,真正相处的时光并不多。可是很奇怪的是,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很多小事,他都记得很清楚。

    她第一次安慰他是什么时候?

    祁澈想了想,心里有了答案,是七年前。

    那时他刚去县城不足半年,母亲就染病去世了。小小的少年失去了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尽管母亲蔡三娘脾气不好,时常训斥他,可那是她的娘亲,是在父亲去世后,历尽辛苦拉扯他长大,自己省吃俭用也要送他读书的娘亲……

    章先生帮忙安葬了他母亲,又将他接到家里安顿。

    他在人前强忍着泪意,可是避开人,他再也忍不住呜咽出声。

    穿着绯红衣裙的小姑娘就在那个时候,悄悄塞给了他一块窝丝糖。

    她声音甜甜的,比窝丝糖还要甜上几分:“你是哭了么?我把糖给你,你别哭啦。”

    祁澈抬起头,怔怔看着她:“我没哭。”

    小姑娘一脸认真:“对不起,我不取笑你。”

    祁澈一时有些不明白。——他自然不知道,这是因为秦璋已教过女儿。

    六六歪着脑袋想了想:“我变戏法给你看好不好?”

    不等祁澈点头,她就将秋霜姑姑教的应急招式使了一遍。——她那时年纪小,刚学武没多久,也就没几分威力,但是衣袂飘飘,煞是好看。

    时隔多年,祁澈都忘不掉那个午后。那个才七岁的小姑娘,陪在他身边。

    ……

    祁澈慢吞吞道:“我没问他。”他顿了一顿:“我……”

    他心说,我听到他们谈及你的亲事。——但这话明显不好说出口。君子非礼勿听,他无意间听到不该听的,本该掩耳疾走才是。怎么能从头听到尾,再搬到人面前讲出来。

    “啊?哦。”六六微愣,似乎觉得没意思,“那我回去了,改明儿我问。”

    她也不踩梯子,直接向下一跃,稳稳落在地面上,冲祁澈遥遥招了招手。

    孤零零地站在房顶,祁澈眼睁睁地看着那朵嫩黄色的花摇曳生姿,逐渐消失不见。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

    本来想把六六展开写,这出身,这背景,绝对是女主角配置。想了想,还是算了。

    第147章

    番外:暖暖读书记

    从明华长公主府将弟弟和妹妹接回来以后,

    小太子秦旸决定好好教导他们,学文修武,

    有模有样。然而他是东宫太子,虽然才八岁,

    可是要学习的东西已经有很多,

    很难抽出太多的时间去教那对龙凤胎。

    所以,当得知父皇给他们两个选了夫子,秦旸第一个表示赞成,倒比那一对双胞胎还欢喜一些。

    秦珣素知子女们关系亲近,且晚晚很有长兄风范,也颇为欣慰。他含笑征询儿子意见:“由顾横江顾先生教导他们,你觉得怎样?”

    顾横江的学问人人称赞,

    教导两个孩童,

    绰绰有余了。

    秦旸认真思考了一番,

    这位顾先生虽然古板一些,

    但学问不错,当得起阿旭和暖暖的夫子。他点一点头:“很好。”

    “他们年纪小,学武的事还不急,

    过两年再说。”秦珣定一定神,

    “你是长兄,也该肩负起帮助父母教导弟妹的责任。”

    其实他和瑶瑶尚在,

    原不需要晚晚在弟弟妹妹的事情上费心。只是秦珣从小教育他们兄妹和睦,希望晚晚将来能够善待弟弟妹妹。

    “是,儿臣省得。”秦旸认真应下。

    他想,

    这些不用父皇教,他就知道的。他到现在只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不教导他们教导谁呢?

    顾横江顾先生年纪并不十分大,他风度翩翩,神采卓然,第一次见面拜师时,秦旭和秦暖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喜意。

    这个夫子,看着不错。

    但顾先生自己心里就不那么欢喜了,他微微有些失落。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太子少傅,成为未来的帝师。然而他没想到皇帝下旨让他教导两个小娃娃,而且还有个女娃娃。

    罢了,好在这俩娃娃并非普通的娃娃。他认真教导一番,显出他的本事,也不负皇帝信任。

    轻咳一声,顾先生让两个学子坐了,洋洋洒洒讲了一通,才问道:“两位殿下可曾读书认字?”

    若是还不曾启蒙,少不得要从头讲起。

    看了一眼妹妹,秦旭站起身来,认真答道:“回夫子的话,读过一些,《千字文》、《三字经》都会了,《论语》也读过一些……”

    顾先生神色稍微缓和一些,心说,五岁的年纪知道这些,也算可以了。他点头:“嗯。以后殿下回话,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就是。”

    看二皇子坐下后,顾先生才又将目光转向秦暖,脸上带了一些笑意:“公主呢?公主识字么?”

    微微撇了撇嘴,秦暖也不站起,小声道:“他认识多少,我就认识多少。”

    秦旭补充:“夫子,我们是一起学的。”

    轻轻点了点头,顾先生笑笑:“夫子知道了。”

    他想,不管以前,反正以后两个殿下要学的东西可是不一样的。二皇子将来多半是要做王爷的,而这位小公主是女儿身,肯定和兄长不同。

    于是,秦暖发现,夫子教导她的,和教导秦旭的不一样。

    两人都在上书房,而且以前学的东西也差不多。怎么顾先生像是围着阿旭转一样?她年纪小,可一点都不笨。先生讲书时,目光只在阿旭身上流转,时常会询问阿旭“可听懂了不曾”,却很少问她。

    “殿下听懂了不曾?”顾先生望着秦旭,目中严厉与慈爱并存。

    秦旭尚未回答,秦暖已然开口说道:“夫子怎么不问一问我?”

    她年纪小,声音娇,即便是心中不悦,可是瞧上去也是小姑娘娇滴滴的。

    这是顾先生教导他们的第三日,他微微一愣,下意识问道:“那公主听懂了么?”

    “听懂是听懂了。”秦暖慢悠悠道,“他听得懂,我自然也听得懂。只是,夫子这样偏心,我都差点以为我是伴读了。”

    顾先生脸颊隐隐发烫,他心里虽然偏向于二皇子,可是并没想着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如今被一个五岁小姑娘这般童言无忌地说出来,他心中顿觉尴尬。他勉强一笑:“公主金枝玉叶,怎么会是伴读?只是想着两位殿下是一胎双生,一样的聪明灵秀,一个会了,另一个也就会了……”

    秦暖点一点头:“哦,原来是这样。”竟是格外认真。

    顾先生轻咳一声,打算略过此事。却不想,先前安安静静的二皇子秦旭道:“夫子,以后你问暖暖吧。大皇兄教我们时,就是这样。”

    听到“大皇兄”三个字,顾先生微微一怔,他含糊应了一声,继续往下讲。

    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了。虽然他很清楚这两个殿下是不一样的,但是皇帝是要他教导两人,而非一人,他就不能做的明显,教人挑出错来。

    是以,除却最初的三天,顾先生后来教导他们时,认真而又公允,兼顾兄妹二人。不过,他渐渐发现,小公主秦暖聪慧不在二皇子之下。而且真如这两人所说的一样,一个听懂学会了,另一个必然也已学会。

    顾先生初时对于教导他们,心中还略有不满,到得后来,那不满越来越淡,直至消失,甚至还隐隐生出期待来。

    秦珣曾问这龙凤胎是否习惯夫子的教导。——他自小在上书房读书,知道夫子们教课究竟如何。

    双胞胎对视一眼,秦旭答道:“教的很好。”

    听到妹妹咳嗽了一声,秦旭又补充道:“只是不及大皇兄。”

    秦珣轻笑,长子曾在私底下教导弟弟妹妹一事,他是知道的。他乐得看他们兄妹和睦,考虑到长子要学的还有很多,他才另寻了名师专门教导他们。

    秦暖小声道:“夫子学问好,但是大皇兄讲得好。”

    点一点头,秦珣知道这对龙凤胎的意思。顾先生满腹才华,教导两个孩童自是绰绰有余。晚晚学问上不如顾先生,但他强在对弟弟妹妹一片真心。晚晚和弟弟妹妹年纪相差不远,讲的也相对通俗易懂些。这俩孩子,比起夫子,自然也更喜欢自家兄长。

    秦珣再问顾先生时,顾先生对两个殿下都赞不绝口。秦珣笑了一笑,见两个孩子在学业上进步极快,他暂时不再提起此事。

    然则过了一段时日后,秦暖却和顾先生起了争执。

    他们年纪小,顾先生教导他们《论语》,不过是先粗略地教导一遍,打算等他们长大一些以后,再详细教导。

    顾先生教秦旭《孟子》时,却开始教导秦暖《女论语》。他给秦旭讲解了一段《孟子》后,就站在了秦暖面前,将《女论语》递给她。

    秦暖讶然:“夫子?”

    她方才听夫子讲《孟子》听得津津有味,正想自己再通读一遍,却不想夫子递了本书给她,不免觉得奇怪。

    为什么夫子突然给她一本书?

    顾先生神情严肃:“此乃《女论语》,是女四书之一。所谓女四书者,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本该先从《女诫》讲起,想到殿下先通读过了《论语》,干脆就从《女论语》讲起吧……”

    秦暖仰着小脸儿看夫子,时而又低下头,翻了一下《女论语》,薄薄的册子不算厚。她小声问:“只我一个学么?”

    秦暖同二皇兄是一胎双生,虽男女有别,但向来一处起卧,感情深厚,不比寻常。从来二皇兄有的,她都有,父皇母后皇兄外公姑母等人,对他们一般无二。有时她觉得因为她年纪小的缘故,他们待她比对二皇兄还娇宠一些。虽说夫子先时偏向二皇兄,可经她提醒以后,现下也一样了。

    是夫子突然偏向他了么?

    轻咳一声,顾先生道:“既是《女论语》,自然只有公主一人学,殿下不用学。”

    “二皇兄不学吗?”秦暖歪了歪脑袋。

    秦旭亦道:“我和暖暖一样。”他和暖暖早就说过了,同进同出,同享福同吃苦。

    顾先生肃了面容:“二殿下别闹,这不是你该学的。”

    “他不学,我也不学。”秦暖声音不大,一双眼睛滴溜溜直转。

    “暖暖如果学的话,那我也学。”秦旭赶忙说道。

    顾先生颇有些哭笑不得,他出声解释:“二殿下是男子,公主是女子。男女有别,所学的也不一样。难道将来公主学女红针黹,二殿下也要跟着学吗?”

    瞧了一眼妹妹,秦旭很郑重地点一点头:“当然。”

    虽然不大清楚女红针黹具体包括什么,但是这个时候,他必须得支持暖暖。

    秦暖脸上露出些得意来:“女红针黹,他不学的话,我也不学。”她笑笑:“我不学《女论语》,我也要学《孟子》。”她转了转眼珠子:“《孟子》也是圣人之言,为什么我学不得?”

    “不是学不得……”顾先生的神色有些难看了。只是比起《孟子》,这位年岁不大的公主明显更需要学一学女四书。

    小公主是女儿身,然而小小年纪,就喜欢与兄长攀比。兄长有的,她也想有,浑无女性温柔娴静之美。小时候已然如此,待长大那还了得?将来二皇子做了王爷,难不成她也想封个王当当?

    这可万万使不得。

    顾先生忧心忡忡,仿佛已然看到若干年后,皇女乱政的画面。

    他心中一凛,深感责任重大:“两位殿下不要胡闹。”定一定神,他续道:“物有阴阳,人有男女。女为阴,男为阳。男女有别,所识所学也有不同。对公主而言,《孟子》固然重要,但是《女论语》更重要一些。”

    秦暖如今已认得一些字了,她翻一翻《女论语》,低声念道:“女论语第一

    :立身。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

    还未念完,她便将书一摊,口中说道:“我不学这个,不通,不通,不通之极。”

    顾先生神色一变:“如何不通?这《女论语》是贤女所著,是女子行为举动之典范,哪里不通?”

    他心说,这小公主果然是有些娇纵古怪的,而且离贤女好妇还差得太远。


如果您喜欢,请把《jfx27kh6e6ee95》,方便以后阅读jfx27kh6e6ee95第12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jfx27kh6e6ee95第120章并对jfx27kh6e6ee95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