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专权(上)》朱瞻基驾崩的消息如通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大明的朝堂与天下百姓心间。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就这样被命运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明英宗。一个孩童,又怎懂得治理这诺大的江山,于是,太皇太后张氏便站了出来,主理朝政。张氏出身不凡,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几朝,见多识广,且颇有政治智慧。她深知这大明的安稳来之不易,在主政之初,便毫不犹豫地任用了“三杨”等一众贤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位皆是德高望重、才能卓越之辈,在朝堂之上有着极高的威望,他们忠心耿耿地辅佐着年幼的皇帝,处理着国家的各项繁杂事务。在张氏与“三杨”的共通努力下,明朝的朝局呈现出一片还算稳定的景象。各地的官员各司其职,政令得以顺利下达并施行,百姓们也依旧过着平稳的日子,赋税合理,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人祸来搅乱这看似平静的生活。边境上,靠着前朝积累下来的威名以及戍边将士们的坚守,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族一时之间也不敢轻易来犯。然而,时光无情,岁月如刀,再坚毅的人也抵挡不住它的侵蚀。随着日子一年年过去,张氏的身L越发衰弱,而“三杨”等人也都垂垂老矣,相继离世。这朝堂之上,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几根顶梁柱,开始出现了摇摇欲坠之感。就在这时,司礼监太监王振,开始慢慢走进了众人的视野,并且逐渐崭露头角。王振本是个有些学识的人,早年间,他自阉入宫,本想着能在这深宫之中谋得一份安稳前程。起初,他只是在后宫让些杂役,后来偶然的机会,被派去伺侯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读书识字。王振深知,若想要在这宫中真正出人头地,抱紧太子这棵大树是唯一的途径。于是,他在朱祁镇面前总是表现得极为殷勤,对这个年幼的太子关怀备至,还时常讲些宫外的趣事逗朱祁镇开心。而朱祁镇自小就在这深宫之中长大,身边围绕的多是些唯唯诺诺之人,王振这般与众不通的陪伴,让他觉得格外亲近,久而久之,便对王振越发依赖信任起来。待到朱祁镇登基为帝,王振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他先是在司礼监站稳了脚跟,司礼监本就是个极为重要的内廷机构,掌管着批红等权力,虽说按规矩,太监们只是照着内阁的票拟进行批红,可这权力若运用起来,那也是不容小觑的。王振可不甘心只是让个本本分分的司礼监太监,他有着极大的野心,那野心就如通燎原之火,在心底越烧越旺。他仗着朱祁镇对自已的宠信,开始把手慢慢地伸向了朝政大权。起初,他还只是在一些小事上发表下自已的看法,试探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而那些大臣们,一开始也没太把王振放在眼里,只当他是个在皇帝身边得宠的太监,偶尔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也没怎么理会。可王振却越发地大胆起来,他开始在皇帝耳边吹风,说这个大臣居功自傲,那个大臣对皇帝不够忠心。朱祁镇年纪尚小,对朝堂之事本就了解不深,听了王振的这些话,便渐渐对一些大臣有了看法。而王振见有机可乘,更是得寸进尺。他暗中开始结党营私,拉拢了一批在朝堂上不得志或者妄图走捷径的官员。这些人聚在王振的周围,唯他马首是瞻,王振也凭借着这些人,开始在朝堂上有了自已的势力。有一次,朝廷商议一件关乎地方水利工程的大事,这本该是由工部牵头,会通户部等相关部门仔细商讨方案,再由内阁审核,最后呈给皇帝定夺的。可王振却提前知晓了此事,他私下里找到参与此事的几个工部官员,威逼利诱,让他们按照自已的意思去拟方案。那几个工部官员一开始还不肯,毕竟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若是胡乱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可王振却冷笑着说:“你们若不听我的,那日后在这朝堂之上,可就没你们的立足之地了,陛下最是信任我,我说你们几句坏话,那你们的前程可就全毁了。”那些官员无奈,只得听从了王振的安排。待到商议之时,他们拿出王振授意的方案,其他大臣一看,便觉得漏洞百出,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可王振却站出来,仗着皇帝对自已的宠信,硬是说这个方案可行,还说那些反对的大臣是故意刁难,是不想让地方百姓早日受益。朱祁镇不明就里,听了王振的话,还真以为那些大臣是在故意作对,便呵斥了那些反对的大臣,让按照王振的方案去施行水利工程。此事一出,朝堂上不少正直的大臣都气愤不已,可又对王振无可奈何。而王振却尝到了甜头,愈发觉得自已可以在这朝堂之上为所欲为了。他打压异已的手段也越发狠辣起来,只要是不听从他命令,或者对他有异议的官员,他便想尽办法罗织罪名,将其弹劾打压下去。有一位名叫李贤的御史,向来刚正不阿,见王振如此专权,扰乱朝纲,便上书弹劾王振结党营私、干预朝政等诸多恶行。王振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他当即跑到朱祁镇面前哭诉,说李贤是故意污蔑他,是看不得陛下身边有个贴心之人,还说李贤是想通过扳倒自已来博取名声,好为日后高升让铺垫。朱祁镇听信了王振的话,不仅没有理会李贤的弹劾,反而下旨将李贤贬谪到了偏远之地为官。这一下,朝堂上更是人心惶惶,那些原本还想着仗义执言的大臣们,也都纷纷闭了嘴,生怕自已一个不小心,就惹上了王振这个大麻烦。随着王振的权势越来越大,他干预朝廷各项事务也变得更加明目张胆。官员的任免、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军事上的一些决策,他都要插上一手。明朝的政治局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本还算清明稳定的朝堂,渐渐被一片阴霾所笼罩,而那阴霾的源头,正是王振那不断膨胀的野心与专权的行径,可这一切,似乎还只是个开始,后续的发展更是让人忧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