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局势风云,众人同普通百姓并无区别,眼下的一日三餐就是全部,没甚出息,更没有路去作为,就别提光耀李家门楣了。
何况清云镇这一旁支离京都尚远,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平日里老少爷们喝醉酒也会忍不住提起当年荣光:咱李家可是出过皇帝的,可惜,不孝子孙没出息,没法重现祖上辉煌……李氏族人就这样将祖训也快渐渐淡忘了。
不过还算幸运的是,当年叛军为博名声,入京只清洗了靠近京都的几支,清云镇这些李家人靠着当时祖上的余荫,倒是也算有些薄产家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其实不算难过。
至少如李虎所说的,他家多养一个苏苏,还是没问题的。
如今清云镇李家村的树木大多都是刚迁来那时候种下的。
特别是村口的几棵百年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树干粗壮的需得两人环抱。
现在都快到西月了,春日里随着温度变暖,几棵老槐树也逐渐抽新叶,育花蕾,树冠瞧着也长得更大了些。
有老槐树遮挡春天日光,村人都爱在三三两两在村口盘腿闲唠。
村口不远是一片桃花林,西月桃花将落未落,微风拂过,一片落英缤纷、春和景明的气象。
着实将这村落衬得有了几分仙气……李家祖先当年落脚此处想必是费了心思的……“五婶儿!”
林三娘快步走到村口,高声喊了一声正在缝衣服的妇人。
“哎呦,是三娘啊!”
被喊五婶的妇人扭头看去,这坐久了脖子都有些酸痛。
林三娘走近,看见五婶儿在龇牙咧嘴的转脖子,心下了然。
定然是又久坐了。
她一把将五婶儿手里的衣服夺过来,坐在槐树下的木凳自顾自开始缝制,边缝边问:“五婶儿,今儿个可有啥新消息不?”
林草儿和林三娘是一个村的,向西二十里外的林家寨,两人隔了一个辈分,但嫁的近,说话也合得来,这么多年来也算是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