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梦瞪大眼睛,惊讶得说不出话。
仅仅一个茶马交易,里面居然有这么多门道。
以贸易的方式让双方停战,这只是最表面的解释,最终的目的,是将太子沈虎拉下水,扶持姐姐沈如烟上位。
环环相扣,除非局内人,否则根本就看不透。
“先生……原来你这么……坏……”
沈如梦怯生生道。
在她的心目中,李长生一直光明伟岸。
没想到……
“知道了先生的另一面,你是不是后悔和我一起从皇宫里出来了?”
李长生嘴角微微一翘。
如果不是为了将沈如梦培养成新的女帝,他又怎么可能把茶马交易的内幕和盘托出?
作为一位长在深宫里的公主,根本就不需要知道阴谋诡计。
也不需要关心国家是好是坏,就算大华王朝千疮百孔,只要找个好驸马,就能够衣食无忧的度过一生。
“不……不是……”
沈如梦摇了摇头。
她的心怦怦的跳动着。
这并不是害怕,而是紧张和兴奋。
以及担心。
她担心自己学不会先生的本领,辜负了先生的期待。
“放心吧,你的资质不在你姐姐之下,只要认真肯学,将来一定青出于蓝胜于蓝。”李长生抚摸着沈如梦的头。
“嗯。”
沈如梦重重。
接下来的日子,李长生和沈如梦在庄园里住着。
虽然庄园里也雇佣了一些下人,但李长生只让他们待在外围,不让他们打扰沈如梦的饮食起居。
沈如梦每日去田里看庄稼,回来后读书写字。
虽然不如皇宫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也乐不思蜀。
就这么过了一个多月,管家李福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少爷,不好了,紫金关丢了!”
“怎么可能?”
李长生面色一沉。
紫金关是大华与北元边境的第一关,北元如果南下,必须突破紫金关。
因此紫金关有重兵把守,又有地利优势,易守难攻,就算北元骑兵战力再强,也不可能轻易攻破。
“萧长恭呢?有他镇守,紫金关怎么可能失守?”李长生质问道。
北川侯萧长恭,开国功臣的后代,爵位世袭罔替。
在勋贵中,萧长恭是翘楚一般的存在。
沈如烟上位后,自己即刻掌控军务,自然与萧长恭有些交情。
他很清楚萧长恭的能力,只要有这个人镇守紫金关,就算北元用十万铁骑强攻,也不可能破关。
“北川侯……他根本就不在紫金关……他被调往江宁守备,所以……”李福吞吞吐吐道。
“江宁守备?”
李长生冷笑。
那不是鱼米之乡吗?
既无流民闹事,又无海寇扣关,派一名大将去江宁,沈如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想而知。
“为什么让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去江宁这个没有敌人的地方,这不是大材小用吗?”沈如梦忍不住开口了。
“如梦,你再想想。”李长生提醒道。
响鼓不用重锤,沈如梦立刻想起了之前李长生教的。
她张大了嘴巴,道:“难道说……姐姐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收兵权……?可收兵权……也不该让外敌入侵啊……”
“她就是那个样子,急功近利,总想着成为千古一帝,一代人把几代人的事全做了。”
李长生叹了一口气。
自从登上了帝位后,沈如烟就变了。
做事急于求成,从来不考虑外在因素。
在兵权一事上,他千叮万嘱:兵者,国之大事,收拢兵权切勿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
没想到沈如烟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甚至把手伸到边军去了。
边军直面北元,是重中之重,边军的将领,除非非常时期,否则不能轻易变动,稍有不慎,就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别看大华和北元茶马交易搞得如火如荼,两国依然是敌对关系,仓促更换紫金关守将,他们又怎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先生,要怎么办?要是北元继续南下,很快就能攻到北山县的。”
沈如梦焦头烂额,她和先生在北山县生活得无忧无虑,是万万不想搬家的。
“你等我一下。”
李长生想了想,就进了书房。
一盏茶后,他走出来,手里多了一个信封。
随后他把信封交到了沈如梦手中,道:“如梦,你把这封信送去北川,务必亲手交给北川侯。”
“可北川侯不是江宁守备吗?”沈如梦一头雾水。
“他怎么可能去江宁上任?”李长生淡淡一笑。
“少爷说得没错,北川侯一听说圣上剥夺了他的兵权,就辞官回家了,他现在一定在北川,那里是他的封地。”李福补充道。
“李福,你送她过去,此去北川不远,三日之内就能来回。”李长生吩咐了一句,又看向了沈如梦,“如梦,事关机密,你不可以偷看信中的内容。”
“知道了……”
沈如梦嘟了嘟嘴。
有些话李长生不说还好,一旦说了,令她心中痒痒的。
很快,李福带着沈如梦离开庄园。
两人上了马车,李福驾着马车,载着沈如梦向北川而行。
沈如梦看着手里的信封。
她思绪飞快的转动着。
为什么先生不让自己看信里面写的什么?
难道先生和北川侯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和北元小王子一样,先生早已经培植了不少势力?
沈如梦可不是那种乖巧听话的女子,如果她墨守成规,又怎么可能舍弃皇女身份,跟随李长生来到这里?
骨子里的叛逆,让沈如梦小心翼翼拆开了信封。
没想到信封里面不是信,而是一个更小一些的信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
“我早猜到你会偷看”
“先生真是的!”
沈如梦俏脸一红,没想到先生这么精明,把自己拿捏得死死的。
她的心中有些羞愧,却也有些高兴。
先生这么说,不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偷看信中的内容吗?
沈如梦迫不及待的把眼前的信封拆开了,里面不再是信封,而是一张信纸,她把信纸展开,只见上面是李长生亲笔写的四个字——
“拥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