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谢岩黎峰 本章:第286章

    “哥夫舍不得你,才拖这么晚。”陆柳说。

    陆杨情绪还好,记挂归记挂,没有特别忧心急躁,只是心里念着想着,让他脑子里全是谢岩,没法睡着。

    说来也怪,谢岩在家的时候,他常常会想到一些让人难过的事情,心情起伏着,时不时不高兴,偶尔也会掉眼泪。谢岩去赶考了,他反而好了。

    “我这样说,你可能不信,毕竟我这一晚上都没睡着,但我说的是真的,他走了,我就不矫情了。很多念头我都觉着没意思,没必要。我怎么都能过好的,什么困难我都不怕。”

    陆柳听着为他高兴,说:“哥哥,你这是会撒娇了。哥夫宠着你,你知道他会由着你耍性子,所以你能闹一闹。现在他去京城了,你俩离得远,你又不好意思对我撒娇,自然就觉着没意思了。没事,你都攒着。等哥夫回家,你这这那那的找他麻烦,他肯定很高兴!”

    陆杨听得直笑:“我找他麻烦,他还高兴?”

    陆柳肯定道:“他最喜欢你找他麻烦了,这说明你需要他!”

    这倒是真的。

    陆杨跟他说了些谢岩的事。

    有些是最近的,有些是以前的。还有一些是他做梦梦到的。

    他怀孕后,睡眠质量不好,总是做梦。梦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有些让他心疼,有些让他委屈。

    梦里的时间是乱的,他们有时候见过,有时候没见过。但在陆杨看来,所有的相遇都应该是认得的,谢岩要是冷淡,表现出不认识他的样子,他就会很烦躁,很生气。

    做梦多了,他觉着他的脑子都要坏掉了,真的假的分不清了。睡醒就能闹个脾气。

    “我这性子,就得找他这种好脾气的男人哄着才好。我现在是变了很多,我刚跟他成亲的时候,欺负他几次,我就会跟他说我不是故意的,让他别跟我计较,要是不喜欢,就告诉我,我会改。现在我都不问了,我就要欺负他。不过很多时候,我也下不去手,张不开口,慢慢会心疼他,不想欺负他了。

    “柳哥儿,你不知道,我有一阵觉着我们俩不愧是兄弟。你看我在外头那么强势,可是我在家里竟然也会这么温柔,这么会疼人。我都在想,是不是今年住到一起,我们常常来往,我喜欢你待人的方式,觉着和你相处高兴,也跟着学,性子也变软了。”

    陆柳听这话好耳熟,他歪歪头,往前回想一阵,记起来黎峰也跟他说过差不多的话。

    他当即笑了,也不提黎峰,顺着夸道:“这是夫夫相啊。你是跟哥夫相处多了,他待你好,事事顺着你,做什么都怕你不高兴,你跟他在一块儿,他对你好,你对他好,慢慢也就不舍得了。你们是天生一对!”

    陆柳夸完,在心里补充了一句:我跟大峰也是天生一对!

    陆杨被他甜得不行,想想陆柳说的话,也觉着有道理。

    他是这种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他当然也能主动对人好,他办事圆滑,他有很多种对人好的方式,比如说他刚嫁到谢家的时候,他各处都安排妥当,没让人不高兴。但要真心换真心,确实是谢岩先喜欢他。

    兄弟俩坐炕上聊得久,赵佩兰起来,见屋里亮着灯,过来敲门,也上炕坐着,加入聊天。

    她昨晚也没睡好,怕陆杨记挂,只说刚睡醒。

    她跟陆杨陆柳说了点京城的事,“谢岩爹看过一本游记,里面写了点京城的见闻。我都记不清了,就听说很多贵人把房子的地基修得高高的,回家跟上殿一样,要走几级台阶。”

    陆杨对游记有点兴趣了。他看书很功利,之前觉着读书有用,跟着看四书五经,后来认得洪楚,愈发知道这些书的可看之处,每天都要翻几页。但看得最多的是经商书籍。

    从某方面来说,游记真的值得一看。了解别地的风俗人情,对他做生意也有好处。一地盛产之物,到另一地是稀缺的。货物运过去,转手就是银子。

    他说出来,就拍了拍脑袋。

    哎。怎么还是这么功利?

    赵佩兰和陆柳都看笑了,让他随心点,想看啥看啥。

    外头天亮了,陆杨要下地走走。

    他吃过早饭,在外走走消食,出去串串门,再回家补觉。

    今天没上课,下午睡醒了,陆柳给他补课。

    陆杨听着昏昏欲睡,没学进去,又补了个午觉,等到傍晚,才找陆柳再给他说一遍。

    根据汪掌柜所说,学生意、学看账,是没有尽头的。

    前人经验给他们铺路,让他们前行路上少走弯路。他们上路了,再遇上事,或是照着经验应对,或是自己另想法子,一日日历练,练就一身好本事。

    陆柳喜欢这个说法,他跟陆杨说:“大峰也是这样的。他们当猎户的,都有家传的本事。怎么在山里生存,怎么跟猎物搏斗。要会找水、找食物,要会辨认方向,找安全的地方歇息。也要知道各种猎物的习性、弱点,还有一些有毒的植物、蛇虫,都要学。他跟我说,他很早就记熟了,上山以后才发现差别。他还是要自己走一遭,才能把这些经验跟实际经历结合,化作自己的东西。”

    陆杨听陆柳细细诉说,心中很欣慰。

    他弟弟总说自己笨、会得少,但他其实一点都不笨。他记得很多事,也擅于模仿。这些和经商毫不相关的东西,在他心里沉淀,因汪掌柜一句话,全都勾起来,让他很轻易的就理解了。

    这门生意课,兄弟俩进度差不多。

    陆杨胜在原本就懂得多,败也败在太过相信自己,学到新本事,会有一个接纳过程。

    陆柳胜在懂得少,很听话,学得快。败在原本了解得少,很多思考想得浅,达不到汪掌柜的要求。

    现在他们慢慢同步了,陆杨找到了平衡,懂得了求同存异。陆柳也在学习里找到了熟悉感,能联系其他的经验,形成循环。

    今晚他们还是住一起,陆杨洗漱完,在院子里看了会儿星星。

    不论相隔多远,头顶的这片天空是一样的。

    考完试的谢岩,一定也会仰头看看天。

    他们相隔数百里,有这一刻的默契,心里就满了。

    陆柳给他拿来披风,陆杨没穿,转身回房。

    陆杨有一个长长的木锤,是他请干爹做的。

    他靠坐在炕上,能拿木锤捶捶腿。陆柳再帮他捏捏脚掌,他夜里就能睡得特别舒坦了。

    陆杨看他忙来忙去,觉着有个弟弟真好。

    “你说我们要臭男人做什么?我俩也能过日子。”

    陆柳听多了这话,再次听见还是会笑,他说:“哥哥,你就承认吧,你是离不开哥夫的,就像我离不开大峰一样。男人是臭的是香的,自己抱着闻一闻就知道了。”

    陆杨觉着谢岩是香的,黎峰是臭的。

    陆柳觉着黎峰是香的,谢岩是臭的。

    兄弟俩拌嘴入眠,睡得香香的。

    而远在京城的谢岩,在第一场考试结束的夜里,用考篮当凳子,坐在考棚外,看了很久的天空。

    他烧着炉子,一壶茶够他暖很久的身子。他知道今夜陆杨一定会看看星星。他们有默契,看一眼星星,就算说过一遍想念。

    陆杨怀着孩子,月份大了,受不得冻,可能晚饭后不久就回房歇息了。

    但谢岩没有急着回考棚躺下,他固执地仰头看天,想着一遍再一遍,每一个最后一遍,都要把他的目光留一留。

    直到炉子都不能给他温暖,他感受到寒意,才利索起身,取水泡脚,收拾完自己,躺到被窝里。

    京城的贡院不比省城好多少,木板吱呀吱呀响,他拿棉花堵住耳朵,手里抓着一把红豆睡了。

    第202章

    状元

    会试九天三考,

    和乡试差不多。

    考完才二月中旬,需要等到月底才出成绩。

    谢岩有计划,出了贡院,

    歇息两天,

    养足精神,也不用出去跟人结交、吃酒,他跟好友们说一声,就跟罗大勇出门,打听到崔二哥的府邸,

    上门拜访。

    他至今不知道崔二哥想收他做徒弟的事,见面就喊师兄,

    得到一个非常复杂的眼神。

    谢岩知道礼数了,先说很多师父的近况。

    老人家过冬难。他师父还好,

    家里富贵,炭火足,走哪里都冻不着。就是御寒的衣物太重,老人家身子虚,

    穿少了寒凉,穿多了沉重,他总不舒坦。

    吃喝饮食还不错,

    谢岩看他挺能吃的。都说能吃是福,年岁大了,再保持饭量,

    一看就知身体好。

    平常没什么玩的,

    凌三师兄要忙着公务,隔阵子才到府上拜访。师父精力比不得年轻人,谢岩也只过去上半天课。

    要是跟师兄碰上了,

    家里就特别热闹,三个人就能笑笑闹闹。只有两个人,就觉着有点闷。

    崔二是个严肃人,家常谈完,就要说学问。

    谢岩如常讲了。崔府藏书多,他还没完全看完。

    他早看过《通鉴》,不是完本,这半年都补齐了。因补了这套书,其他书籍的都耽搁了。这半年的学习,也是以此为主。

    谢岩很幸运,拜了一个好师父,没学完整套书,都让他受益匪浅。

    他跟崔二哥说:“师父说我取中了进士,他就不教我了。他也不想教这个,讲腻了。”

    崔二听到这句,不着痕迹的把谢岩的话头推出去了。

    “到时让我大哥教你。”

    谢岩正想找崔大哥,闻言立马接话,想去拜访一二。

    崔二不知他的热情源自被坑的二两银子,看他满眼的渴望,当他求知若渴,当即写了名帖,让他拿着去。

    谢岩克制再克制,今天先在崔二哥府上留了半天,临走前到书房拿了两本书。

    只得两本。因为崔二哥直言了不给,他看对方的神色好可怕,不敢硬拿。

    次日,他转道去崔大哥府上拜访。

    崔大哥就热情很多,说早听说过他,说老头子老来得徒,一串串的话,十分不中听。像谢岩是骗了崔伯伯养老钱的黑心肝一样。

    谢岩就说:“师兄,我看过你的厌学。写得真好。”

    崔大听得一愣。

    为官多年,还没人到他面前直接怼他,他愣了一下又一下,问:“什么?”

    谢岩给他背了一段。

    崔大:“……”

    他爹为什么会收这么个愣子。

    谢岩看他没生气,又往前再试探了一下,“我能在你家看书吗?”

    看书而已,多大点事?

    连看带拿就不一样了。

    他拿都拿了,抱着一摞书,还要让崔大送他几本。

    非常理直气壮,他拿的是他拿的,崔大送的是崔大送的。

    崔大:“我不给你,你能拿?”

    谢岩:“我能拿,是因为我师父有面子,我们第一次见,你不能太冷漠。你送我,是见面礼。我可是你师弟。”

    谢岩看他脸色不好看,抓紧时机,问了其他师兄的住址。

    崔大的性格跟崔二真是不一样,他使唤人,给谢岩拿了二十多张名帖,让他去。

    谢岩就想忙一点。忙一点他就没空想些有的没的了。

    在等待会试成绩期间,他没有忧虑过结果,逐一到师兄们家里认门,看脸色行事。哪个人不够严肃、不够可怕,就会被他蝗虫过境,好书无遗漏。

    谢岩满载而归,极为得意的给他师父写回信。

    他在成绩出来前,拜访完了他已知的所有师兄。他一个小小举人,都能进师兄们的门。作为师父,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而他的师兄们,团聚在一起,面色各异。

    有个人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汗,苦笑道:“还好我消息灵,见到他就板着脸,话也没说两句,他喝喝茶,寒暄两句就走了。不然我也……”

    所以是热情的错对吗,所以他们热情招待小师弟是错的对吗?

    他们到崔大家里诉苦,被崔大笑话了一通。不得已,他们收拾收拾东西,又去崔二家里坐。

    崔二听说还有人一本书都没被拿走,递去眼神问询,听闻是板脸装严肃的战果,只觉无语。

    这小子变化真大,都会看菜下碟了。

    谢岩在拜访里熬过了等待,这些背地诉苦的师兄们,也万分关注着会试成绩。

    张榜这天,万众瞩目。谢岩名列榜首,扬名京城。

    报喜的人从早到晚,家里带来的银子如流水似的花,看得谢岩好心痛。

    本次会试取中二百九十六人。他们一行人,名次差距特别大。盛大先排名五十,季明烛在一百名后。乌平之在乡试时和盛大先名次相隔不远,这次却在两百名开外。所幸都取中了。

    殿试在三月中旬,这期间他们去礼部学礼仪,已经被当做官身看待,往来小吏都特别客气。

    殿试还会再有一次排名,再看各人去留。乌平之已把会试结果当做参考,设宴请他们吃酒。

    谢岩心里不大高兴。早都知道会别离,真到面对的时候,却想不开,没办法高贺恭喜。

    乌平之让他高兴些:“我以后还等着你捞我。”

    谢岩干巴巴笑。他对他的前程不太看好,他说:“科举结束,会读书的优势荡然无存。我还指着你罩着我。”

    他拜了好师父,却没想着借此上青云。

    他的官途会顺一些,要想特别出息,却不容易。

    没有才干,想扶扶不起。

    乌平之真是佩服他,“你怎么到现在还能守得住心?我要是拜了这么个师父,我会试都考不下去了,我心早飘天上去了。”

    谢岩说:“你看吧,好师父是双刃剑。有好有坏。”

    这场酒吃得不热闹,隔天,季明烛再摆一桌,说说读书的苦,讲讲这些年的难处,大家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不为前程抱负,只为来时的路,喊苦叫累,因这份成绩,都值了。吃了一顿热闹酒。

    这顿酒后,他们歇息两天,迎来殿试。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上殿应考,却不足以让喜讯传回家中。

    殿试是天子担任主考官,场面很大。

    天子升殿,文武百官行礼,中式举人们跟着礼部官员静候,等着天子赐题,再行礼叩拜。领题入座,正式开考。

    殿试只考一天,中午有餐食茶水,考完就可以交卷离开。

    谢岩没急于动笔,装得很随大流,读题过后,提笔在草纸上慢慢写,和他平常写笔记一样,没有成篇的文稿,都是些文思,记几个关键词句和思路。

    他能写很多种风格的文章,平常知道怎么选,到最后一场却犯了难。

    他师父讲过当今天子的行事风格,但在教他的时候,从未说过哪种文章好,只常说过一件事。

    落笔作文,不在新,不在奇,在于心,在于骨。

    谢岩喜欢这句话,他喜欢由心而发的文章,有血肉,有风骨。这样的文章会不够完美,有瑕疵,却会给人极深的印象。

    最后一场了……

    谢岩闭闭眼,选择了“完美”,随大流。

    这篇作文誊抄完,谢岩感觉自天上落下了一件纱织的衣裳。它会随环境变色,无影无形。那么轻,又那么沉重。

    他直到现在,才发现他有了成长,是个大人了。

    殿试考完,从角门离开。


如果您喜欢,请把《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方便以后阅读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第28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第286章并对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