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万?不错,多亏了李金,确实卖了个好价格,我本以为最多卖个几百万就很好了呢。有了这二千万,我们在那边也不用再束手束脚,我们要多买粮买兵器。”解决了金钱之忧,李国槿心中的郁气也少了几分,心情好了不少。
“嗯,这样的话,是不是需要在新安城再建几座粮库和兵器库?”
“是的,以后需要的粮食会越来越多的,有需要的时候再买根本来不及,我们每天搬一点,慢慢把粮库充足起来。兵器也是如此,我相信李玄会把祖父的将士带回来的。”
“来年开春要做的实在太多了,我觉得哪怕镇上的人都来了好像也不够用。”
“哈哈,我之前还说大哥不用出去人自己就会来,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新安城实在地处偏僻,北地再乱,那些难民南下也不会轻易走到这里来,未并入新安城的周围村子的人,大哥可以再争取一下。”
王土早就对周围村子有纳入的计划,只是他并不急,明年再说也来得及,他只是觉得加上周围村子的人也还是不够。不过,北地的难民不来他也没办法,冰天雪地的,他也不能让新安城的人冒险去外面找难民啊,一切都等开春再说吧。
“肖武,镇上的人你都怎么安排的?”王土找到肖武询问镇上的人的现况。
“城长,我带他们去了废弃的村子,就是离下岗村安置的村子最近的那个。对了,镇上的富户听说新安城的房子可以买之后,好几家要买,因为城长不在,我做不了主,便让他们等城长来了再做决定。”
又有银子可赚,王土当然乐意,“房子可只剩下四套了,有几家表示想买的?”
“30两对镇上富户来说并不多,所以要买的人家还是比较多的,总共有十几家表示要买。”
王土有点为难了,十几家要买,到底卖给谁呢?
“要不让他们抽签?肖武你先让这十几家人抽签,让抽到的四家直接交钱入住。”
“是。”
好巧不巧,做酒楼生意的朱家,糕点生意的林家,布匹生意的郝家,还有一个是开书铺的郑家抽中了四个签。
四家喜气洋洋地在其他十几家的羡慕眼光下搬离了只住了一晚的村庄。
他们平时舒服惯了,实在没法忍受农家破院的环境。
不过,新安城的房子也比不上他们在镇上的三进大院,住不了太多人,所以跟着他们一起走的除了几个他们身边少不了的服侍下人,其他下人还是留在这里。
听完肖武的汇报之后,王土对开书铺的郑家起了兴趣。
老秀才虽然有书教学,但是孩子们可没有书学习,这导致孩子们学完之后根本无法温习,新学的字忘记了也没法拿出书本查看巩固。
新安城虽说现在能自己造纸,却不能自己印刷书本,能抄书本的人几个人也都没有空闲,所以书本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郑家既然是开书铺的,应该会有不少书存着吧!
于是,王土带着肖武打算去拜访郑家。
郑家还在收拾屋子,听到是城长来了,郑当家连忙让众人停下手中的活,家里乱哄哄的,岂不是怠慢了贵客。
郑当家对王土笑脸相迎道:“不知城长找郑某可是有何贵干?”
“没啥大事,就是听说你家里是开书铺的,我正好想买书,便过来了。”
郑当家没想到他在镇上都几个月没开张了,刚来新安城竟然就开张了,虽说他不缺钱,但也不会嫌钱少,对王土也拿出认真对待顾客的态度问道:“城长想要买什么书?”
“是这样的,新安城刚开办了一家学堂,暂且只有一个老秀才在教书,只是书只有老秀才有,几十个孩子们都没有一本书,我便想着给孩子们都买上一本同样的书。”
“这可就难办了,虽然不知道老先生用的是什么书,但是书铺卖的书虽说不是孤本,可也不会有几十本同样的书,一般都是几本。因为手抄本便宜,很多读书人都是买的手抄本,印刷太多本的话,卖不出就要亏在手里。”
“印刷?也就是说你们还自己印刷书本?”
“那是当然,基本上开书铺的都是自己印刷,这可是书铺生存的基本技能,当然要自己掌握。”
“那太好了,既然没有,那就印上一百本吧,如果我提供纸的话,大概需要多少钱?”
“自己提供纸?我算算,大概需要50两银子。”
王土听到价格倒抽一口冷气,被吓到了,他卖给郑当家的房子才30两,自己买他几本书竟然要50两,真的是太贵了。
“怎么这么贵?”
“这书本贵就贵在纸和墨上,因为城长提供纸,这价格已经便宜了一半,另一半贵在印刷上,印一本书,雕刻师傅就要雕刻几十版木雕,这木雕不能循环使用,用完之后,下次再印还要重新再雕一版,如此费时费力,自然价格就贵了。”
“那就不能用能循环使用的雕刻?”
“那就要石雕了,其实石雕虽然能循环使用,但是并不比木雕便宜,石雕雕刻困难耗时,还不易搬运携带,我们一般不做考虑。”
“原来如此,我觉得我应该有办法让你们印刷更容易些,我先回去找找秘方,明天再过来跟你探讨此事。”
王土隐约记得之前槿弟提到的异世界的古代伟大发明好像有印刷术,先问问槿弟。然后心里又想着要是真的比郑家的印刷方法好用的话,岂不是说明连异世界的古代都比大蜀国发达?唉,老天真是不公平,都是他创造的三千世界,咋大蜀国就没有那么好命。
第76章
“印刷术?我记得大概是活字印刷术吧,郑家用的可是木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精要就是在一个「活」字,采用的是可以移动的单字块,而不是整版木雕。而且单字块既好存储又可反复利用,选用材质还是以硬质的为好,木质太容易变形,用不了多久。”
要不是王土问起来,这印刷术的记忆早被李国槿扔到脑袋的犄角旮旯了,他单是知道活字印刷是异世界的伟大发明,却没有意识到对新安城是否同样重要,毕竟新安城的孩子也才刚开始识字而已。
不过既然活字印刷能为新安城省钱,李国槿也是相当支持。
“既然免费让郑家学了技术,我们可要把书本的价格使劲往下压才行,不然的话咱们的银子可不禁不起用。”
李国槿闻言也是无奈地笑道:“本来还觉得2000万到手,就会高枕无忧了,没想到还是被银子给难倒了。不过,我已经暗中吩咐李玄回来的时候转道祖父私藏金银珠宝的地方,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等他归来时,银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王土有点惊讶,“李玄走的时候,也没听你们提起过啊。”
李国槿解释道:“我怕说了之后,给了大哥期望,万一在外行走艰难,李玄没有把金银拿回来,会让大哥失望,便没有告知大哥。万一拿回来了金银,又是一个惊喜,只是没想到李玄才刚走没两天,大哥就因为银子操心了。所以,我也不瞒大哥了,大哥知道了心里也要有个准备,虽然我相信李玄的能力,但也外部因素太多,我们还是要做好没拿回来的准备。”
王土觉得有没有银子,一丁点都不会妨碍新安城的建设,不过有了充足的银子那当然更好了。摸摸怀里剩下的几千两银子,王土觉得他目前还是个大款,不过几千两银子他一个人花那是怎么也花不完的,但是要花在一座城上就要精打细算了。
想到这里就立马练兵要用的兵器,不知道二千万到账了没有。
心里牵挂着此事,也顾不上其他了,匆匆地赶回了山洞另一边,刚出洞口,王土就拿出手机看有没有新的短信。
可能是重新联网手机服务会反应慢一步的原因,王土一开始没看到新的短信,等了几分钟后银行的到账短信才姗姗来迟。
王土仔细的数了数所有的零,确认是七个后,才高兴的打电话给李金,道:“钱到账了,我去你那儿,还是你来我这儿?算了,不用想了,来我这儿吧,我做晚饭,留下来一起吃吧!”
李金到的时候,王土还在洗菜,看到李金来了,便对他说道:“你帮我在网上找找吧,我觉得你肯定比我懂一点,你觉得差不多的,就来叫我下单好了。”
李金欣然应允,道:“我今天一天在家就只干这事儿了,我早就瞅好一家了,等我一会儿,我把它找出来。”
“找到了,就是这家,我看了常年买他家的武校发的练武视频,里面的刀枪看上去质量不错,土子,快来下单。”
王土放下手中的菜,把湿漉漉的手擦干净,小跑过来道:“来勒,我看看。嗯,看上去确实不错,视频里面的男孩子把枪舞的虎虎生威,厉害哈!刀先买上50把,□□100杆吧,还有弓箭,弓箭50柄,选好了,总共要五万块钱,啧啧,要不是有二千万,还真买不起。”
李金道:“你这第一批就买的很多啊,不是说先买一两件给师傅送过去试试么?”
“呃……一两件怎么能试出好坏,当然是要试上几十件才行。”
李金的问题一说出来,王土才意识到他以为的试试和李金的试试可不是一个等级,新安城要练兵,需要兵器无数,几十把刀、几十杆□□、几十柄弓箭对新安城来说那是九牛一毛,要是好的话,还要买上数千数万呢。
李金没有怀疑王土,道:“你说的也对,还有,武校的装修师傅我都给联系到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装修,我好给他们一个准确的回复让人家安排时间啊。”
“要是师傅们现在没有其他活,明天就可以装修了。”
“好,我让他们明天就开工,明天你跟他们把合同签了,先付项目款15万,剩下的款项等装修完了再给。至于要怎么装修,我说了让他们按照以前的经验来,他们之前给一家武校装修过,不用咱们操心。”
“那刚好,省了好多事儿。哎呀!菜还没炒呢,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炒菜。”
王土和李金一顿饭吃完,时间也不早了,睡了几个小时后,两人又赶到工厂跟装修师傅们的头头签了合同,这两件事彻底搞定后,王土让李金回去再补一觉,他则回到饭馆给小树做好早饭,又送小树到幼儿园,感觉依旧很精神的他放弃补觉,去了新安城的郑家。
把昨天李国槿说的活字印刷术重复给郑当家说了一遍后,道:“郑当家可觉得此法可行?”
郑当家此时早已激动不已,他没想到啊,没想到还有这种便捷的印刷方法,其实方法根本不难,反而很简单,城长一说他就懂了,可这么久以来就是没人能转过弯来想到这一茬,他们真是脑袋一根筋,这印刷手艺是从祖辈开始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他们只知道传承了却不知道变通,固守着传承每一步都不敢改变。
他由衷地佩服想出此方法的人,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此法甚好,不知道是哪个高人想出来的?可否为我引见一下高人?”
哪个高人?王土也不知道啊,只能信口胡邹道:“恐怕无法引见啊,高人早已去逝。既然郑当家也说此法甚好,那你觉得用这种印刷方法印的书本,要用多少银两可以买100本?”
郑当家听闻高人早已经不在世间,很是惋惜,见王土无意再多提高人之事,便有眼色的不再多问,郑重地回答道:“城长把这么好的印刷方法无偿教给了郑家,区区几本书而已,哪里需要再给银子买了?城长想要印什么书本、印多少本,直接吩咐就是。”
王土摇头道:“这个印刷术我无偿教给你,以后也会无偿交给新安城的其他人,并不是只教给你,而且你还要保证不会教给新安城以外的人,要是从新安城传出去了,会有什么惩罚我也不能保证,但肯定不好受,所以这账还是算得明明白白的好。”
虽然王土的意思是郑家不会独有这项印刷术,但郑当家依旧感恩,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给个实诚价,100本就按照10两银子来卖,如果印的本数更多,单本的价格还可以更低。”
10两银子可是之前要的50两银子的五分之一,少了这么多银子,王土心下也很满意,道:“先印上100本吧,这是10两银子。以后要印的书本肯定更多,到时再谈价格,这次的100本书印好之后,直接送到学堂。”
第77章
刚搬到新安城没几天的李地主得知隔壁新住进来的几家是镇上的富商后,让随身伺候的下人备了点薄礼就上门拜访起来。
新安城现在住在楼房里的都是以前的各村村民,身为大地主的李地主以前可看不上这些人,无奈现在乱世当道,他只能抛弃家业跑来新安城寻求庇护,虽然住的是一样的房子,吃的也差不多,新安城提供的食物整个新安城的百姓都在吃也吃得起,其他人见了李地主也不会像以前的下岗村的人一样对他毕恭毕敬,但是李地主还是看不上他们,觉得他们都粗俗不堪,话也说不来,所以一家人除非必要其他时间就呆在家里也不想出去走动。
如今来的四家不仅是富商还是李地主以前想搭关系都搭不上的镇上富商,李地主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觉得终于有跟他一样地位的人在了,虽然他是其中地位最低的人。
“朱当家,真是久仰大名啊,我是下岗村的李豪,就住在隔壁,咱们现在可是邻居,以后可要多走动互相照应啊!”
朱当家生意大,记忆力也不错,李地主经常去他家酒楼吃席,虽然没说过话,却碰到过几次面,他还是对他有印象的,客气地笑笑,道:“原来李地主啊,你的大名我听说过,没想到你也来了新安城。我初来乍到,倒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还需要李地主多照应呢!”
朱当家有需要李地主的地方,李地主心里可是巴不得呢,赶紧殷勤地说道:“虽然我也才来没多久,但我对新安城可熟了,要是朱当家现在无事,我可以带着你逛逛新安城熟悉熟悉。”
朱当家想着确实也没事,有人愿意带他熟悉新安城,索性就跟着逛逛吧,其他三家想必此时也是处于对新安城的万全陌生状态,不如一起叫上,也可以边走边闲聊,不会无聊。
于是,李地主就带着朱当家、林当家、郝当家和郑当家出了门。
李地主先把人带到了打菜饭的地儿,说道:“咱们这些新来的,还没领到粮食的,也在这儿打饭吃,我家就吃了一次,虽说是大锅饭,不太精致,味道还不错,要是各位不想吃大锅饭,就去把自家的粮食领回家自己做,就是这菜和肉给的少,要想多吃,就得自己花银子买喽!”
朱当家是开酒楼的,自然一眼就看明白了这些饭菜是什么水平,每个菜上面都是一层厚厚的油花,有个菜里还有满满的肥肉片,这饭菜可是一点都不差,就是他酒楼里的伙计也没这待遇。虽然他开的是大酒楼,还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酒楼,但是大部分有钱人也不会舍得浪费那么贵的酒菜,实在吃不完的话酒楼会给打包好让客人带回去,这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大部分人都这么做,酒楼也会自觉提供这个服务,只有小部分的有钱人才会不打包,这剩下的酒菜也不会倒了,而是留给伙计们吃,伙计们也不会嫌弃,他们平时吃的都是另做的没油没肉的饭菜,一个月也就那么几次才能吃到包间里剩下来的酒菜,所以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外界以为的大鱼大肉天天吃都吃腻了的样子。
而且他家酒楼里的伙计只有十几个,他都舍不得提供他们这样的饭菜,朱当家指着打饭的长长队伍,问道:“这些都是跟我一样新来的?不是说新来的大都安排到下面的村子里了么?”
李地主摇头道:“他们不是新来的,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厂里上工的,新安城管他们饭呢,还每月发月钱和粮食,没有上工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咱们新来的有粮食领完全是城长为了让我们暂时过渡而已,来年开春就不供粮了,得自己上工挣粮食吃了。”
朱当家对来年开春的事没啥意见,新安城能免费为几百号人提供这么好的伙食,已经让他内心深感震撼,平添了一丝敬佩之意。
林当家和郝当家则开始担忧起来年开春的事儿了,烦恼地说道:“我做了半辈子生意,可从来没想过给别人打工。”
李地主不懂林当家为什么会有此烦恼,林家可比他家富有多了,“林当家难道家里没有积蓄么?”
“自然有。”
“那林当家有什么好烦恼的,就是不上工也有钱买粮吃啊,何况林当家也可以让下人去上工,他们挣的钱粮足够养着林当家一家了。”
“哪有坐吃山空的道理,让下人挣钱养家这么丢人的事儿我可做不出来。”
李地主倒是没想到林当家这么有骨气,他说的方法其实也是他为自己这样打算的,见林当家瞧不上,便讪笑两声,没敢再说话。
幸好,郑当家这时插话道:“昨天城长来过我家,想让我帮忙印一批书本,虽然挣的利润不多,不过因为可以长期合作,也算是一个好买卖。新安城这边房子有点紧张,我打算先在我家下住村院里开工,这两天就要忙起来了。”
什么?其他人都是一惊,明明刚刚大家还都是一样的情况,这郑当家一开口就让众人羡慕嫉妒起来,他们还是坐吃山空的无业游民,郑当家却是生意正旺呢。
郝当家当即酸溜溜地说道:“吆,郑当家可真有本事,这刚来新安城就跟城长做起了生意,要是发了大财可别忘了我们几个兄弟啊,我们几个兄弟以后要是没饭吃了,郑当家你可要舍得给我们几口饭吃。”
朱当家见郝当家说话不中听,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郑当家倒是哈哈一笑道:“郝当家说笑了,哪里发得了大财,不过是小利,我倒是觉得郝当家的布匹生意能大赚呢!”
郝当家听到郑当家说他家布匹生意能大赚,心里一愣,问道:“怎么说?”
郑当家道:“我看新安城的百姓不缺吃,平时也没什么花销,想必手里银钱有余,再者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大都还是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补丁衣服,不明白具体情况的外人见了肯定还以为新安城的百姓都很穷呢,他们既然已经成为城里人,哪怕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想向真正的城里人靠拢,所以郝当家你家库房的布匹不是运了好几辆马车么?”
朱当家和林当家听了也附和,劝郝当家在新安城继续卖布。他们两家的生意都是跟粮食有关的,如今粮食短缺,他们的生意不好重启,倒有些羡慕郝当家,虽然郝当家为人有些尖酸高傲,但人其实没太坏,两人也拿他当半个朋友,心里也着实替他高兴。
郝当家这人耳根子软,见三人都劝他,他便答应明天试着卖。
李地主见他们商量完了,便又尽职尽责地领着四人来到了新安城的公厕,“这便是公共厕所了,也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方便还要从家里走一段路来这儿上,太不方便了。不过这公厕每天都有人打扫,里面很干净,听说以后家里也会建厕所,咱们只能等着了。”
四人彼此互相望望,有些尴尬,朱当家道:“哈哈,我们在家都是用的恭桶,还以为新安城的房子跟镇上没有厕所的人家一样呢,镇上房子也大多没厕所,都是用的恭桶,到了卯时就会有倒夜香的来收桶,我说怎么住了两天了,都没听见倒夜香的来收桶。”
“那我们家的恭桶是要自己拎过来倒掉么?”
李地主虽然是个有钱的地主,自认为他和四人是一个层次的人,但他家的宅子再大再豪华也是建在农村,农村哪里有人用恭桶的?李地主虽然时常跑镇上玩乐,但从来没有在镇上方便过,竟然此时才知道这个情况,不禁让他对四人的看法少了一层滤镜,不再高高在上,甚至心里有些得意的想着:啧啧,镇上的大富商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几进的房子看着大,却连个厕所都没有,整个恭桶放屋里,那不得臭死?还不如他在乡下过的快活呢。
李地主心里自我满足着,但是他可误会了四人,四人好几进大宅子,怎么可能没个厕所,而且有钱人家的恭桶能和一般老百姓的恭桶比较么?有钱人家怎么会让自己呆在一个臭气冲天的环境?所以李地主也是因为四人的语焉不详阴差阳错的在他们面前骄傲的站直了身子,虽然依旧讨好却不再唯唯诺诺。
“是啊,得自己来公厕倒掉,可不能随便找个地乱倒,被抓到了可要罚钱的。来来来,都进来,我跟你们说,这里有草纸,用完了要扔到旁边的篓子里……”
接下来,因为几人的鞋微微湿透还买了木高跟鞋底穿上,又到了秀坊、木厂、纸厂、砖厂,甚至为了满足好奇心还赶着马车去了柳树村看能烧火取暖的黑石头。
等赶车回到新安城的时候,天空早已黑透,在明亮的月光下,几人的神情依然亢奋,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黑石头。
李地主也是第一次去柳树村看黑石头,不过他现在不想讨论黑石头,只想洗个热水澡睡个好觉,于是便提议道:“马上到家了,我回家拿件换洗的衣服,去澡堂洗个澡,你们要不要去?”
四人纷纷应声要去,他们也好久没洗过热水澡了。
“舒服,这水可真热乎。”
李地主见郝当家用的是大蜀国几两一小块的圆姨皂,便举起手里的半块姨皂道:“郝当家,你以后就不要浪费银子买姨皂了,瞧瞧,我这快姨皂比你那块还大,新安城每人都能免费领半块,能用好几个月呢!”
郝当家瞅瞅他手里诺大的半块肥皂,再看看自己手里小小的圆姨皂,惊道:“这姨皂得十几两银子了吧,新安城可真是大方,到处撒银子,这要到哪里领,怎么都没人跟我们说?”
李地主得意道:“负责的人太忙了,根本顾不上我们这些新来的。我们村的一个小伙子在这呆的时间长,这还是我请他带我了解新安城的时候跟我说的。像那些去了下面村子安置的人除了能领粮食,其他的啥都领不到,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不知道啊。”
“那我们还要多谢李地主才是啊,托你的福。”
五人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悠哉悠哉地回家睡了个好觉。
第78章
王土收到了网上购买的兵器,便立刻送到了「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的院子里,所有兵器都摊在地上。
李天蹲下身拿起一把刀就在院子里耍了起来,一会儿后,停下道:“这刀不错,刀身轻且快,比以前在军队用的刀好太多。”
看了看另外两个兄弟,道:“你们去耍耍□□和弓箭。”
李宇和李洪听令行事,分别拿起□□和弓箭,一番耍弄之后,皆道不错。
最后李国槿一槌定音道:“那就接着买这家的吧,等李玄回来,新安城的将士必定要达到5万,大哥你放开手尽量买就可以。”
于是王土开始断断续续的隔上几天就买几百件兵器,买家有许可证,卖家能赚钱,它也不会管你会不会买太多,反正有钱人怎么花钱他们普通人也想不明白。
因为没有商铺门店,郝当家又想卖布,就只能跟着卖木高跟鞋的学,请人打了一张又长又宽的木桌子,摆在了城门口。
桌子上各种各样的布匹摆得高高的,郝当家冻得鼻子通红,双手插在袖子里跟旁边的管家道:“上工的还有多久下工?咱们是不是来的太早了,可冻死我了。”
管家也冻得不好受,他虽然是郝家的下人,帮着主家干事跑腿,但是他从小就是郝当家的贴身仆人,吃穿用住一样都没差过,哪里会在这么冷的天的时候,在外面干呆几个时辰。
不过,再冷他也得先哄着郝当家,“老爷,快了,再等等。”
左等右等,半个时辰后,下工的人终于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因为布匹的范围高度实在是显眼,所以老远就有人看到了,等走进了才惊喜道:“哎呀,还真是布匹,竟然有卖布的了?”
管家笑着迎上前道:“客官,我们以前是镇上布庄的,才刚来新安城没多久,今天是第一次摆摊卖布,所以特地优惠一折。”
来人喜道:“原来是镇上布庄的,我上一次在你们家买还是几年前了,这优惠只有今天么?”
“是的。”
“那我可不能错过了,把那匹淡粉花布和青色纹布拿下来我瞧瞧。”
来人抚摸半响,越看越喜欢,最后咬牙道:“这两匹布我都要了,多少银子?”
管家摸摸小胡子道:“这两匹布原本要价二两六钱银子,现今零头就不算了二两三钱拿给你。”
来人听到价格没有犹豫,应该是知道价格确实是如此,“你把布给我留着,我身上没带银子,这就回家拿去。”
“行,我会给客官留着的。”
管家见人走远了,才转身对郝当家道:“老爷,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咱们生意开张了,看来新安城百姓手里还是有余钱的。”
郝当家这会儿也不怕冷了,满脸笑意地点头,布压在手里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还是卖成银子才踏实。
相中了两匹布的人家是个中年妇人,回家就翻钱框子,数出二两三钱拿着就往外走,刚好碰到回家的丈夫,问道:“你这是急急忙忙地要去做什么?”
中年妇人答道:“城门口有卖布的,我去买两匹布。”
妇人丈夫闻言不同意道:“做什么要买布?之前不是家里发了两匹布了么?”
“那两匹布我给爹娘和孩子做了衣裳,咱们两个还没有做新衣裳呢。你瞅瞅咱俩穿的衣服,满身补丁,像话么?咱们现在好歹是城里人了,住着楼房上着工,咋还能穿得跟乡下种地的一样呢。我打算再买两匹布,给咱们自个儿也做身像样的衣服,剩下的布再给孩子做身,好歹也有套换洗的。”
虽然媳妇说的挺在理,不过男人一向过穷日子过习惯了,还是不舍得在穿上浪费,劝道:“说不定过年的时候城长还会发布匹呢,咱们等等,到时再做衣裳呗。”
妇人根本不听他的,“还要几个月呢,远着呢,而且现在买了加上过年发了的话咱们一家每人都两身衣服,刚好。”
男人劝不住便随她了,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都在上演着。
作为新晋的新安城百姓,他们也在迎合接纳着自己的新身份。
于是,郝当家的布匹生意火了,每天来买布匹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一阵子后,新安城的大街上基本上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