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如果都不能信了,那大家或许就只能看野史了。
反正那正史不一定正,但是野史一定野。
我:「若是将你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如实记录,背负的不一定是骂名。」
弑君固然犯上。
但是摄政王这些年来勤政爱民,对小皇帝也很恭敬,并没有篡位之意。
他一开始,只是想昏庸的先帝下台。
只是他听不得别人说他一句不好,
他怕骂名,
所以这天牢里才有这么多颇具风骨的大臣们。
摄政王听了我的话一激灵。
他最终若有所思地走了:「本王再想想,再想想。」
23
过完年后,摄政王就将我放出了天牢。
不仅如此,
他还将所有天牢里因辱骂他而下狱的大臣都放了出来。
可是我爹他们骂得更凶了:「这摄政王发什么癫!我们编大典呢!赶我们出去还怎么编啊!」
摄政王听说后,
专门找了个大院子给他们。
说:「今后你们就在这里编纂大典,
朝廷每月还给你们俸禄。」
我爹他们还是不满意。
摄政王他聪明啊,
他都懂我爹他们想什么。
于是他勾唇一笑:「哦对了,为了让你们好好编纂,
大典完成前谁也不许出这个大门!亲属探望也得经过本王同意!」
好嘛,换个地方坐牢是吧。
而我竟然被官复原职。
摄政王说:「这史书还是得你来写,朝堂里少了你,
本王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不过今后,你照实写便行了。」
他轻声叹:「是非功过,不如让后人再去评说。」
24
小皇帝十五岁亲政那年。
摄政王离开京都,
去了自己的封地。
兄长的《将士列传》写完了琉球篇、岭南篇、漠北篇,如今正在写宁古塔篇。
我爹和各种叔伯一起编纂的《长乐大典》也在这一年完成。
而我——
接过了祖传的那支史官笔。
兄长在信中说道:【据事直书,
是史官的责任。】
【你如今能做到了,
这支笔该给你了。】
我上朝时便带着那支史官笔。
等到晚上下朝和休沐了,
就把那支笔锁起来。
夜深人静时,我嘿嘿一笑,重新翻开《野史》书写新的篇章。
只不过主角不再是摄政王。
而那些读书人依旧爱看这些故事。
他们疯传的我的新作,
有人发现:「哎,你看,江州草石子说要收徒诶,有爱写史的可以把自己的过往作品发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