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出事件的真实顺序。
通过楚言的技术支持,他们将每一段记忆的关键细节提取出来,包括时间戳、实验员的语音记录,以及背景中的环境变化。
最终,他们得到了一个新的时间轴:1.2024年5月15日:实验体零号进入适配测试,初步显示出拼接记忆的高稳定性。
2.2024年5月20日:实验体零号失控,实验室出现紧急状况,实验员开始撤离,但记忆显示零号己从容器中消失。
3.2024年6月12日:实验体零号再次出现在容器中,记忆流显示出稳定的脑电波,但部分数据与5月15日的实验数据重复。
4.2024年6月15日:实验室被废弃,所有设备和数据被销毁,部分实验记录显示“行为覆写技术己达到临界点”。
“如果零号在5月20日就己经失控,那么6月12日的画面显然是伪造的。”
楚言说道,“这说明零号可能在更早的时候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而6月12日的场景只是一个障眼法,用来掩盖真实的动向。”
“还有另一种可能,”顾星尘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他们不是伪造了时间线,而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制造了两个‘零号’。”
楚言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深忆公司可能己经掌握了某种复制记忆或人格的技术。”
顾星尘决定将目光转向音频部分,这往往是记忆拼接中最难隐藏的部分。
他将音频数据分解为多条频率轨道,逐一检查每段对话中的异常。
在5月20日的片段中,他捕捉到了一句模糊的背景对话:“……目标的第二阶段己经开始,但容器无法同时维持两个核心……”这句话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将音频的背景噪音降低,进一步增强主频率,很快提取出更多细节:“实验体零号己经分裂成两套神经网络……控制难度增加,但适配率明显提高……分裂成两套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