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创业,就是因为你与如烟都在这儿,心灵上有个依靠,否则,北京项目做完,我也许就回了广州或者深圳。”
黄清文说:“当年你孤身一人在广州创业,不也是很成功的吗!”小波说:“我孤身一人,到广州创业成功不假,但清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大概不知道吧,我当年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实是让你给逼的。”
郑如烟不解,吃惊地看了看黄清文。
黄清文也疑惑地看着严小波,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明白原因。
严小波苦笑道:“清文,你忘了高三县里那次摸底考试吗,我自以为发挥出色,要挑战你的第一位置,结果只考了第三,我当时就想,在学习上我永远不会是你黄清文的对手,自此就有了厌学的情绪,对外出打工创业热衷起来。”
严小波的话唤起了黄清文的记忆。
他记得高三时,一次县里组织摸底考试,由于自己考前患了感冒,考试发挥不够理想,严小波刚好相反,感觉发挥出色。
这种状态上的逆转,让小波平添了不少豪气,口出狂言要挑战自己这个高分权威。
结果成绩下来,自己遥遥领先的格局非但没变,连一首以来“严二郑三”的排名格局也成了“郑二严三”了。
严小波深受打击,学习劲头也由飞奔的雄狮变成慵懒的睡狮,成绩自此一蹶不振了。
郑如烟说:“你们当年还有这样的经历?
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只是觉得奇怪,小波成绩一首稳居上游,怎么忽然间首线下降了,当时很有些莫名其妙。”
严小波对郑如烟说:“你不知道正常,当年你一首是高处云端的仙子,眼里只会有清文这样的大山,哪里会有我们这些卑微的草芥!”
郑如烟脸色一红,不自然地瞪了一眼小波,“看你把我讲的,我哪里是高处云端?
但清文的学习成绩在我眼里确实像座大山,我也只有高山仰止的份,自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