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之下,差点想转学到其它学校!”
严小波本来担心刚才的话得罪了郑如烟,此时忙附和说:“当年我就是这个想法,与其生活在阴影里仰望别人,不如重新定位,走出另一个自己。
只是不知道如烟也有这个想法,否则我们一起创业,肯定能够开创更大的局面!”
黄清文笑着说:“波波、郑博士,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俩现在的成就如同天空,而我最多算个气球,无论你们今天如何吹气让我膨胀,我仍是个空浮物,充其量不过是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在单位混了几年,还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严小波看了一眼郑如烟,才笑着说:“清文,你这样讲话要罚酒,明明是企业里的栋梁,非要刻意自我贬低,难道怕我们沾你的光?”
这时,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推门进来,满面堆笑地向着黄清文、郑如烟打招呼。
严小波介绍说是黄瑞民主任。
黄瑞民悄悄地附着小波的耳边说:老板,那边差不多了,您是否过去敬个酒?”
小波点了点头,对二人说自己稍去就回,便起身离席。
黄瑞民也快步跟了过去。
剩下黄清文、郑如烟两人。
郑如烟告诉黄清文,说严小波这次来南京,一方面参加地产论坛年会,但更重要的是在考察一个地产项目——他想到南京发展事业。
黄清文听了郑如烟的话,再联系小波刚才的言语,他忽然想到,严小波这些年来,无论是弃学打工,还是白手创业,无论是到北京发展,还是到南京投资,其主要目的也许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郑如烟。
但郑如烟对严小波究竟是如何的态度呢,是普通同学还是更进一步,他有了一窥其密的想法。
他于是说:“郑博士,南京是六朝古都,地理位置上虽然西通八达,但这些年我的消息却很闭塞,基本上与当年的同学没有联系,不像你与波波,与许多同学都能经常接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