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徽菜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包括中国八大菜徽菜排第几?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菜俗称徽菜在八大菜系中排名第八。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徽菜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
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第六位]安徽菜系 点评:咸字当头、山货为主、村气十足。
徽菜的“咸”与川湘菜的“辣”异曲同工,都是想让一盘菜可以节约吃上好几天。
区别在于咸是让菜慢点变坏,辣是在菜坏后弥补,二者都是小气特性。
徽菜擅长“烧”工,无论什么菜都象是用乡下烧柴大铁锅拔拉出来的,柴火味过重,干瘪无水,咸得出奇,再怎么弄也是农家菜味道,上不得大台面。
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
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特别是解放以后,省内名厨的交流切磋、继承发展,徽菜已逐渐从徽州地区的山乡风味脱颖而出,如今已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邑、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后来渐渐流传到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湖北等地,甚至影响到大西北的古都西安,在中国菜系中独树一帜,与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并列中国八大菜系。
徽菜是安徽省的地方风味菜系。
徽菜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宋代。
南宋迁都以后,皖南 地区受到贵族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徽州府志》记载,南宋时期的徽菜已 经形成相当规模。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商人,徽商近300年的辉煌创造了上千位富豪,他 们为徽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答徽菜的基本特点:1.就地取材,以鲜制胜。
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
2.善用火候,火功独到。
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成品菜的风味要求,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
3.娴于烧炖,浓淡相宜。
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
4.注重天然,以食养身。
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菜烹调的特点为“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
内容延伸:徽菜历史安徽菜不等于徽菜。
中国的八大菜系各自产生并发展于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其特有的地域饮食习惯,它与地缘有关,而不是以行政省份为单位而划分出的笼统概念。
根据不同菜系的影响力,既有跨越省份,也有几个菜系同时存在于一省之内的情况,经过长年累月,岁月更迭,各菜系之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除了尤其显著的地域特色之外,也更多的趋于共通。
“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
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当年的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糖色上面。
对火功要求苛刻。
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
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关于徽菜的特点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4-09-23 14:27:01
2024-09-23 14:22:56
2024-09-23 14:18:18
2024-09-23 14:15:28
2024-09-23 14:11:05
2024-09-23 14:08:02
2024-09-23 14:05:29
2024-09-23 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