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林映羡钟红 本章:第62章

    林映羡她们都觉得有些棘手,二妹要证明自已是郭萍要费不少工夫。

    林映羡想现在并没有什么身份证,只有户口本和单位介绍信可以证明身份,她想到这,问二妹:“街道办有没有给你开介绍信来首都?”

    第228章

    街道介绍信

    二妹用力地点头,说:“有!”随后她又有些丧气地说:“介绍信在黄寅表哥那里,不知道他肯不肯给我。”

    “他是不是也知道黄寅假冒郭萍的事?”

    “应该是知道的,上次我和他从学校回来后,他对我的态度有些奇怪。”二妹也说不出是什么态度。

    闻言,林映羡给二妹出主意:“你不要直接说你知道黄寅顶替你上大学的事,你尽管问他拿介绍信……”林映羡从未招惹过郭萍,却差点因为宿舍矛盾这件事影响到奖学金评选,要不是她和罗新维力挽狂澜,她们的奖学金都要泡汤,这样不弄脏自已的手除掉郭萍的好机会,她又怎么会错过?

    严颐心中另有打算,准备推波助澜,经历那一遭事后,严颐也变了不少。

    ………

    二妹来到一个四合院,这是马往西来首都后私下跟人租的,很便宜。虽然现在也禁止投机倒把,但政策比以前要宽松不少,总有胆大的人想要冒险赚钱。在夏天,首都大街上有不少推着手推车卖冰棍的老奶奶出没,她们大多数是从冷饮厂批发的冰棍。

    两人囊中羞涩,他们都是跟房主的家人一块儿住的,没有单独的房间住。

    原本黄寅家的亲戚是让马往西自已一个人来的,二妹留在家里照顾病重的黄父,他们不同意二妹离开。二妹很想趁机逃离黄家,去首都闯荡一番。

    她之前想通过高考摆脱叔叔一家,没日没夜地复习,结果不如人意,反而是学习不怎么用心的黄寅考上,这让二妹心如死灰。

    她使出浑身解数,他们才答应二妹来首都,二妹对黄寅的情况更了解,马往西去首都可能会茫然不知,颗粒无收回来。

    黄家亲戚对黄父的事这么上心,还是二妹在他们那里胡搅蛮缠一番,又在众人面前散播他们受过黄父黄母的恩惠之类的言语,她还去他们的单位那里进行道德绑架,将他们架起来,他们为了不让人戳脊梁骨,只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他们都想黄寅快快回来,接手这个烂摊子。

    一开始二妹找借口说水土不服,没有和马往西一起去学校找黄寅,她趁着马往西不在身边,去找工作,希望能有机会留下来,不回家了。

    马往西独自去学校时没找到黄寅,校领导说没有这个人,回到四合院里和二妹确认黄寅就是在燕京大学后,两人才决定一起去学校找黄寅,他们在学校晃荡了一天,终于找到黄寅……

    二妹进到房主家男孩住的房子,对马往西说:“往西哥,我们也差不多要回去了,堂姐不愿意跟我们回去也是没办法,我们不能再在这里耗下去,我心里挂念着叔叔。”

    马往西看着二妹,觉得她可怜,待二姨父还那么孝顺,黄寅都不及她,“唉,回去吧。小寅只是走不开,她说过年的时候会回去。”

    “我的街道介绍信,还有你单位的介绍信在哪?我去买票。”

    “哦,在我这里,我找给你。小寅还给了我们买火车票的钱……”马往西把两人的介绍信和车票钱给二妹。他对二妹很放心,并没有多想,二妹一直听话又懂事。

    二妹拿过马往西手上的东西后,心急地打开那张街道介绍信,确认是不是自已要的介绍信。她忘记林映羡她们对她的嘱咐,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她也因为太在乎介绍信,一时不谨慎。

    她这个举动被马往西察觉到异常,马往西想起黄寅的话,“二妹,你……”马往西伸手想拿回介绍信。

    二妹转头就跑,可惜常年吃不饱,体力不足的她根本跑不赢马往西,马往西抓住她,想夺走介绍信。

    二妹瞬间冷静下来,想起林映羡说的话,她立即跪下来,不停地磕头,“往西哥,我求求你,把这封信给我吧……”

    “二妹,你这是在做什么?不要胡闹了。”马往西拉她起来。

    二妹怎么也不肯起,磕头的力度越发大,哭喊得厉害。

    四合院里的住户纷纷出来问是怎么回事,马往西跟大家解释道:“我妹妹偷拿我包裹里的钱,想要出去乱耍,让我给发现。家丑不可外扬,实在对不住了各位。”

    大家听到马往西的话后,让他好好教导妹妹。

    二妹停下磕头,带着哭腔说道:“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拿介绍信。我和他根本没有血缘关系,我叔叔病重了,我堂姐因为顶替我上大学心虚,一直没有回来……”

    二妹说到顶替的事,马往西连忙捂住她的嘴,“我只是想教育你,让你学好,你怎么心这么坏,胡言乱语!”

    二妹狠狠咬他一口,马往西虎口都被咬出血,不得已松开后。二妹朝着一个平时最热心的大娘猛地磕头,求她救救自已,让她有伸冤的机会。

    大娘看她磕头磕得头破血流,起了恻隐之心,大娘扶她起来,“妹子,你有什么冤屈尽管和我说,能帮得上的,我肯定帮你。哥哥坑害妹妹的事又不少见,不能因为这个做哥哥一句管教妹妹,我们就光看着不管。”

    随后大娘看向围观人群中的一大婶,“马三家的,这是你家亲戚,你可不能在这里坐视不管,你和马三也是他们的长辈,要为他们主持公道。”

    房主马三婶只能硬着头皮应下这事。

    马往西想要阻止的都不行,他都被几个大老爷们抓住,二妹一个小姑娘这样磕头求救,哭得撕心裂肺,很多人看见了都不忍心,想要帮帮她。

    二妹靠在大娘身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十几年前,我爸是钢铁厂的工人,一天晚上他在值夜,厂子里起火,他为了救火把命搭进去。我妈伤心过度,没有活下去的念头,跟着我爸离开人世。我叔叔为了我爸的抚恤金和岗位,收养我。这十几年来,我在他家做牛做马,要不是我爸的工友在一旁看着,我甚至都不能念书。去年高考恢复了,我叔叔一反常态支持我高考,我以为他是想我赶紧离开家里,怕我成人后会抢走他的岗位和抚恤金,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我给他闺女做嫁衣,现在,我连郭萍这个名字都要失去……”

    第229章

    作证

    马往西是第一次知道这样的事,之前他从未听闻,他还以为二姨和二姨父是出于好心才收养二妹,他呆滞地看着二妹讲述过往的事情。

    最后二妹看向马往西,“其实往西哥不是坏人,来首都这一路上,他都很照顾我。只是他和堂姐更加亲一些,听了我堂姐的谗言才这样防着我。往西哥,你有没有想过堂姐她这样六亲不认,真的会信守承诺回去吗?就算她日后有出息了,她能帮衬得上亲戚吗?她连父母都可以抛弃不管!不如你带着她回家,把叔叔交给她照料,你们不用那么辛苦……”

    二妹认真思考过,觉得不能把马往西得罪死,彻底往黄寅那里倒戈,她也很需要马往西这个证人,而且马往西心肠软,说不定能站在她这一边。

    大家听到二妹的话后,对马往西的敌意少一些,纷纷加入劝导马往西中。此时,马往西陷入深思中。

    ………

    中午,林映羡和罗新维去打热水,准备在图书馆走廊那里吃馒头,将就解决午饭。严颐跟聂冲吃午饭了,等吃完饭再回来。林映羡和罗新维都以为严颐是三分钟热度,跟她们去图书馆两天就没耐心去了,没想到她能一直坚持下来。

    两人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掰着馒头吃,看见严颐兴冲冲地往她们这边走,林映羡问她是有什么急事。

    “特大新闻……”严颐说出这个四个字后意识到自已的声音有些大,又是在图书馆,她压低声音说:“郭萍,不,黄寅被叫去校长办公室,真正的郭萍,就是那个二妹带着好多人去办公室告状说黄寅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办公室很热闹,要不是我想回来通知你们,我都想一直看下去,不走了。”

    林映羡和罗新维听到严颐的话后,把自已的馒头收好,跟着严颐去校长办公室看热闹。

    一路上,她们听到一些人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是77届财政系的郭萍冒名顶替堂妹上大学,不是化学系的郭萍。”

    “化学系的郭萍真可怜,差点被连累,大家都以为是她。”

    “我听说财政系的郭萍搬过一次宿舍,跟原来的舍友处得不好,貌似新舍友对她也颇有微词。”

    “这样的话她跟谁也处不好。我怀疑她是因为冒名顶替的事搞得自已的精神不大好,才变得这副模样。”

    “她是财政系里成绩倒数的学生,身边人人都比她优秀,心里不平衡呗。山鸡还是冒充不了凤凰。”

    ………

    她们竖起耳朵听着一些同学的议论,慢慢走到行政楼,准备进去时,看见了聂冲。

    严颐走上前问他:“你怎么下来了?”

    聂冲拉着严颐的肩膀,把她拉到一旁躲起来,看向林映羡和罗新维,示意她们也过来。

    林映羡和罗新维领会到他意思,跟着走过去。

    严颐有些疑惑地问聂冲:“发生什么了?”

    “假郭萍想在校长办公室跳楼,被人拉住了。她现在很疯癫的样子。你们和她关系又不好,我怕她见到你们,会对你们做出什么不好的事。躲远点好,现在她是光脚的,你们是穿鞋的。报公安了,看公安来怎么处理这件事。”

    罗新维叹息道:“我感觉她上这个大学不是一个好事,她根本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节奏,被人甩在后面,她又不努力,整天想这个想那个,又怀揣着冒名顶替这个大秘密,迟早是要把她搞崩溃。她父母害了她,她也害了自已。”

    忽然,他们听到假郭萍,即黄寅的声音。

    黄寅歇斯底里地喊着马往西的名字,“马往西,你不得好死!胳膊往外拐,居然给郭萍作证。

    马往西一个头两个大,他没想到黄寅精神不正常了,都不知道家里的二姨父让谁照顾更好。他要回家跟家人从长计议,他也不想沾上黄家这一家人,就跟吸血虫一样,吸完郭萍的血,又来吸他家的血。

    真郭萍站在行政楼门口,她额头还裹着纱布,她看见黄寅癫狂的样子,心里无比痛快,她想今天是这十几年来最快乐的一天……

    林映羡考完那天,黄寅冒名顶替郭萍上大学这一事出结果了,黄寅被学校开除,郭萍被安排到下学期和78届学生一起上学,和77届学生一起上学,她跟不上进度。

    林映羡回到宿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开启自已的寒假生活,她有考虑过要不要在这个寒假再找一份临时工作,但寒假时间不长,很难找到。现在很多知青回城了,好的工作非常不好找,不像暑假那样走运,临时替岗的工作工资高,还让她发了一笔横财。

    严颐回到宿舍,见只有林映羡在,她说:“裴老师请我们过几日去他家吃饭,地址都给了我。他让我只告诉你,不让其他人知道。你说裴老师会不会是回请我们?”

    “我觉得很有可能。之前封现固说过裴老师给他送了一个等价礼物,对于我们,裴老师一直没有行动,应该是在找合适的时机。”

    “裴老师为人蛮好的,我记得第一次上他的课时,我还挺讨厌他的,全程拽英文,害得很多人都没法儿听课。”

    随后,林映羡和严颐商量着要拎什么适宜的礼物上门见裴老师,不论礼物轻重,上门做客不能两手空空。

    ………

    林映羡和钟述岑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只是互相通信,两人都在各自忙碌着。林映羡搬着行李下楼时,看到钟述岑站在楼下。

    钟述岑看见林映羡手上的东西,走上前把行李拿到自已手里。

    林映羡意外他的到来,“我没和你说我什么时候考完试,你怎么知道今天来接我的?”林映羡不想麻烦钟述岑来接她,她也不是柔弱不能自理。

    因为钟述岑挺忙的,上一次她回家,听邻居陆大娘说常常不见钟述岑踪影,让陆大娘一度以为她和钟述岑不在这里住了。

    “你忘记我也在这个学校上课了?想知道财政系的考试时间很容易。”钟述岑眼里含着笑意看林映羡。

    “我一时想不起来。原本我想给你一个惊喜,不过现在没有了惊喜。”

    “虽然没有惊喜,但我们有相聚的喜悦。”

    两人说着话慢慢走出校园,坐上公交车回家。

    第230章

    寒假

    公寓在供暖的范围内,林映羡感觉家里很温暖,她在首都的冬天比江城的冬天要好过一些,江城的冬天阴冷,寒冷刺骨,又没有供暖,她都是硬扛过去的。

    放寒假的第一个早晨,林映羡坐在观景台的藤制躺椅上,旁边有个煤炉子烧着水。

    等水壶烧开水后,她开始泡茶,边喝茶边看书。

    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林映羡晒着太阳,身体也变得暖洋洋。

    她忙了一段时间,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到了中午,她就洗一个红薯和土豆放在炉子上烤熟,当作午餐。她想着偷懒,不做午饭。

    等到下午,她睡过午觉后,陆大娘来找她,和她一起去买菜。

    陆大娘身边还跟着八岁左右的小孙女丹儿。丹儿是陆评的幺女,家里人对她比较宝贝,听闻最近有拍花子出没,家里人约束着丹丹。丹儿放假了只能在家楼下玩,想到远一点儿的地方玩,就得有家人陪同才能去。

    自从诈骗事件后,陆大娘对林映羡亲近不少。林映羡喊陆大娘叫陆奶奶,和丹儿算同辈,丹丹叫她映羡姐。陆大娘现在当她是自家孙女,不把她叫作钟家媳妇,叫她的名。林映羡也更喜欢别人喊她的名字,不是谁的附属。

    丹儿牵着陆大娘的手,林映羡走在她们后面,三人下楼去菜市场买菜。

    没落几年的盘菜又重新出现在菜市场里,陆大娘看见有盘菜供应,带着林映羡去售卖柜台挑选盘菜,离鲜肉档口不远。

    林映羡还是第一次听说“盘菜”。等她来到柜台前看见盘菜的庐山真面目,也明白是什么了。柜台里摆放着一盘盘洗净切好的菜肉,上面还配有葱姜之类的佐料,类似半成品菜,买回家下锅加调料炒,就成一道菜,很方便。柜台上有一层一掌宽的玻璃,上面放着各类盘菜的价格标牌。

    她还能看到柜台另一边在忙活的菜场职工,孙主任还是案板师傅,打理着这个盘菜柜台。

    孙主任见到林映羡,忙里偷闲和她寒暄几句,还问她想要哪一盘。林映羡说是第一次买盘菜,先看看。

    孙主任笑着让她好好挑选。

    一开始是沪城的菜市场推出盆菜,后来首都菜市场学习了这个先进方法,在六十年代初盆菜就演变成盘菜。以前有的副食品商店还会“服务到家”,在星期天将盘菜送到顾客家里。

    菜市场售卖的盘菜不用收票,对于精打细算、勒紧裤带过日子的市民来说,这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他们眼里望着柜台里盘菜,脑子里不断地转动,算着买一盘盘菜回去,自已占到什么样的便宜,也要瞧瞧盘菜的每一样配菜有没有弄虚作假,自已单独买加起来的总金额和买一盘盘菜比,哪个划算一些。在现场算不明白,回到家继续算,总要弄清楚自已买的盘菜到底实不实惠。很多市民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于算家里的账就很有一套,每一分每一厘尽量都不浪费。

    冬天里蔬菜种类不多,最常见的就是白菜,大家也吃腻了白菜。雪白的白菜丝和细细的肉丝放在一个白瓷盘里,上面再有几段绿色的温室韭菜。那一抹绿和肉丝的作用极大,白菜肉丝这样款盘菜十分抢手。

    林映羡也选了白菜肉丝,还有一份处理好的带鱼。孙主任给她挑一份部位好、肉厚的带鱼装好给林映羡。

    林映羡和陆大娘在菜市场继续逛,陆大娘买齐几天的菜后才打道回府。

    回到楼下,丹儿的小伙伴见着丹儿,喊她一起玩。丹儿征得陆大娘同意后,去找小伙伴玩了。

    林映羡看到有几个青年在大树旁下棋,“他们这些人是返城知青吗?”

    闻言,陆大娘看过去,“是返城的知青,之前我问过他们。他们回来也没有工作安排,这不在这么冷的天都出来外面下棋闲聊,待在家里没事干,游手好闲,容易惹家人嫌弃。”

    陆大娘言语间带有怜悯,十几岁的孩子下乡劳动,受了不少苦,等到回城后却变成一无是处的大龄待业青年。这些知青喜欢凑一块儿,就是境遇相同,更能了解彼此的难处和苦闷。

    虽然在1976年就有政策出台说知青们可以自愿返城,但真正的知青返城潮还是在高考恢复的第二年,78年开始。林映羡也发现附近多了不少陌生青年。

    现在首都里不止有待业的回城知青,还有很多中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小年轻,七十年代中后期上山下乡的政策逐步取消,现在也不再安排适龄年轻人下乡插队了。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又不多,这一两年来在街上游荡,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越来越常见。

    大量待业青年的出现对社会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威胁,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政策推行有这个原因,它也影响着去年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

    随后陆大娘又说:“他们就是在这里下棋看报,闲坐着,也算安分,没有做什么偷鸡摸狗、下流的事。附近小孩在这里聚集玩,他们能帮忙看一下孩子。有陌生人靠近孩子,他们还会问一句。心肠不坏。”

    那几个知青也看过来,陆大娘笑着和他们寒暄几句,就跟着林映羡上楼。

    林映羡算着钟述岑下班回家的时间,她差不多做好晚饭,钟述岑就回来了。

    钟述岑进厨房,帮忙把饭菜端到外面的餐桌。

    他吃着白菜炒肉丝,感觉是林映羡做菜的味道,但看着刀工不像,和林映羡说了这个疑问。

    林映羡和他说今天在菜市场买盘菜的事……

    吃完晚饭后,林映羡帮忙端碗盘到厨房,钟述岑负责洗碗。她无意间从窗户看到下棋的几个青年中,还有两三个没回家,依旧在大树旁坐着。

    “他们好像下了一天的棋,我在早上就发现他们。”

    闻言,钟述岑也走到窗户前,“他们有什么其他奇怪举动吗?”

    林映羡想了想,“没有,可能是跟家里人有矛盾,不爱在家待着吧。”

    随后,林映羡说起另一件事,“明天我要和同学出去,过几天我要到老师家吃晚饭,这两天我都不在家吃晚饭。你想要怎么解决你的晚饭?”

    “我在所里的食堂吃就行。”

    ………

    第231章

    到裴老师家做客

    林映羡花了一天时间,跟207宿舍的舍友们在四九城里游玩,等到几天后的下午,她和严颐又见面,去买一些应季水果和一条带鱼后,到裴老师家里做客。

    裴老师为什么会请她们到家里吃饭,她们是很清楚其中原因的,她们不好买一些贵重礼物送给裴老师,买一些水果和鱼表达心意,让两人不至于空手上门做客就好。英语系三人已经替她们踩过一次雷,她们就不再踩了。

    林映羡和严颐按照裴老师给的地址来到一机关宿舍楼,来到裴老师家门前,林映羡轻敲几下门,没一会儿,华师母就开门,“过来了,快进来坐。”

    两人进来后,华师母看到她们手里都拎着东西,说:“来家里吃顿便饭,怎么还带东西来了?”

    “这都是该做的礼数,我脸皮薄,不好意思空着手上门做客。师母,这是我和严颐孝敬你和老师的,给您放哪?”

    “给我就行,你们俩有心了。”华师母接过她们手里东西果放好。

    裴老师听到动静,从书房里出来,伸手示意她们坐。裴老师关心她们的学习情况,还谈起英语期末考试。

    华师母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映羡和严颐难得过来家里做客,也放寒假了,就别提这些学习上的事。”

    随后她又对林映羡她们说:“把这里当作是自已家,不要拘谨。你们裴老师有些职业上的毛病,好为人师。”

    林映羡和严颐都笑笑说不要紧,裴老师也是关心她们,随后她们又恭维几句华师母。她们把老师和师母哄得高兴,家里的氛围也融洽了一些,不像刚来时的生疏。

    林映羡隐晦地环顾客厅的环境,好像这里的生活痕迹只有华师母和裴老师,墙上有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合照。

    裴老师和华师母的站位离和孩子的站位隔得比较远,应该是照片里另外两对男女的孩子。这么看来他们应该是没有生育小孩,林映羡在和他们聊天时就自觉避开这一话题。

    林映羡问:“不知道下个学期还是不是您教我们英语?我们都很喜欢上您的英语课,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裴老师听到学生对自已教学水平真情实意的夸奖,心中愉悦,不过他有些遗憾地说:“下学期会有一位在英语方面颇有造诣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我不再负责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林映羡心中想这和她听到的传闻相似。

    严颐听到裴老师的话后,有些好奇地问:“老师,您的职称是要往上升了吗?”

    不等裴老师回答,华师母就面带笑容,说:“是要升了,蹉跎那么多年,也该有个好结果。”

    林映羡和严颐都恭喜裴老师。

    裴老师和她们说着话,话题还是不自觉地往她们学习上引,“今年和去年一样,国家允许在读大学生直接考取研究生,你们要是有个意愿可以去试一试。今年报考的专业还会增加。你们正值年轻,试错机会多。五月开考,还有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国家从77年就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只是因为时间过于紧,77年和78年是招研合一,在78年入学。

    严颐听到裴老师的话有些意动,只是她对自已在财政相关专业的学识没有信心,截止到考试日期,满打满算统共就学一年半。她看了看裴老师和林映羡,想开口让他们给建议。

    此时林映羡大胆地问:“老师,如果我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您认为我有几分机会?”

    林映羡在读大一时有过直接考研究生的想法,但时机并不成熟,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操之过急。她原本想报考闻老师的研究生,闻老师的会计专业水平很过硬,她也带研究生,她们的相处算融洽。

    但在一次闲聊中,闻老师和她透露离开学校,调到别的单位工作的计划。这让林映羡的计划被打破,她还在考虑中。今日裴老师的话,让她转换思想,有了新的想法。

    “有几分机会,我说不准。如果你能继续保持现在钻研学习的心态,很有希望……”裴老师变得认真起来,循循给林映羡建议。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零小说边缘人的日常生活》,方便以后阅读七零小说边缘人的日常生活第6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零小说边缘人的日常生活第62章并对七零小说边缘人的日常生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