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文茵修成徐老爹 本章:第114章

    乔昌松一一应下,离开时心里已经非常有底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婚约在身

    京城。

    开朝第一日,文武百官就被沈散培的一道折子震了个人仰马翻。

    文官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事掰扯这么久都没有进展,没想到站武将那边的沈散培自已跳进这混水里来了,并且屁股还是朝他们这边坐的。忧的是,他的谏言比之他们的预期差距大了点。

    武将则是又气又恼。这沈散培到底哪头的?怎么还帮着那帮屁也不懂的来削弱武将?他自已就是武官,能得着什么好?

    文武百官难得同气连枝了一回,明里暗里全瞪向沈散培。

    沈散培老神在在,折子递上去了就开始闭目养神。

    皇上看完这折子眉头也皱着,当即宣布退朝,并派小太监过来解救沈大人于水火。

    “赐坐。沈爱卿你和朕说道说道,为何是两成?”

    年轻的皇帝还未蓄须,从小当成太子培养,一身气度很是不凡。他拿着折子看了又看,觉得这上边的话哪哪都好极了,就这削减两成让他有些不满意。

    沈散培在皇上面前很是从容,让坐就坐下了:“到今年,恒朝建国整二十年,朝中百官都知晓精兵简政是必然。只是于武将来说,权力好处在手,能多拿一会是一会,而文官……他们太着急了,有多少公心先不说,私心太重是真。”

    沈散培笑了笑:“这折子是臣重写的,之前是定的削减三成。过年这段时间歇在家里便多想了想,又和以前的同僚多聊了聊,对军中的情况了解更多,觉得二成更合适,武将也更容易接受。这事要的是一个开始,今年削减二成,明年再减二成,后面看情况再减,慢慢的也就达成目的了。”

    皇帝低头看着奏折上漂亮的字体,沉默片刻,道:“朕并非要削弱武将,重用文官,实在是如今军中太过臃肿,多年积累下来的沉疴积弊也不能再拖下去,朕要的是一支能打仗,且能打胜仗的威武军队,而不是一帮骑马都不利索的勋贵子弟混日子的地方。”

    沈散培站起身来倾身行礼:“皇上定能如愿,只是切不可操之过急,温水煮青蛙,事即能成。”

    “爱卿说得对,朕就是吃了这个亏。明日朕既当朝允了此奏,武将那边却需得爱卿去周旋,莫让众爱卿以为朕容不得他们。”

    “臣,领旨。”

    看着行礼告退的人,皇上不由想起父皇病重时对朝中一众臣子的评价,其中对沈大人是这么说的:沈散培性情极清高,颇有些土为知已者死的精神,切忌疑他,只要给他信任,他就是最好的臣子,并且永不会背叛。

    自登基至今,他对朝臣了解越多,对父皇这话理解就越深刻。朝臣或变得更深沉,或更狡猾,或更贪,更恋权……

    只有沈散培,他好像一直是那样,朝中争吵得厉害的时候就告假,且从来都是病假,上一刻还精神抖擞的讽刺人,下一刻他就告假来了。但他上的每个折子都实实在在,为国,为民,为政。有对比就知道,这样的臣子实在是好得没话说,忍不住就想给他升个官。

    之前还遗憾他后继无人,年前终于正式将那侄子认在膝下了。那小子全不曾坠了他名头,在鹤望书院年年头筹,便是没有个这样的爹将来也能有一番成就。

    大考在即,皇上也有些期待,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考,第一届天子门生中,也不知会出些怎样的天才人物。

    ***

    沈散培直接回了家,不知多少人在衙门等着他,这时候过去他怕挨打,一张嘴皮子再厉害也顶不住拳头。

    没想到家里也有人在等着。

    沈散培笑:“这是料准了我会回来?”

    “您不耐烦和人掰扯。”沈怀信陪着父亲往里走:“儿子不解,为何是两成?”

    “我特意去了解了一番,军中人数总量太大了,三成会有点难度,两成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沈散培背着双手慢悠悠走着:“无妨,两成两成再两成,事情也就成了。”

    沈怀信微微点头,重要的是先将这事撕开一道口子,后面就好办了。

    沈散培看他一眼:“有什么想法?”

    “是儿子想得太简单了,没从实际出发,太过纸上谈兵。”

    能立刻反省到问题在哪,这也是难得的天赋,沈散培很有些骄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是有道理的,更何况你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趁着过年我去走动了一番,又让沈忠去见了些朋友,这才摸到一点真实情况,情况比我预料的严重,不动都不行了。”

    主院在望,沈散培结束这个话题:“你收拾收拾东西去圣哲那跟着他再学几天,论讲学,我不如他。”

    沈怀信听着这话就笑:“这话老师也常说。”

    “我猜他是常骂,不是常说。”沈散培笑眯眯的,完全不以为意,实话他还是听得进去的。

    沈夫人迎出门来,看着说笑着进来的父子俩心下也无比欢喜,跟着笑道:“外边多冷,有什么话不能屋里说。”

    三人往里走,沈散培张嘴就告状:“儿子笑话我又告假回来了,你快帮我骂骂他。”

    “连儿子都知道你告假多,你还好意思说。”沈夫人嗔笑着拍他一下,旋即回过头来对儿子道:“我正要派人去唤你,我刚从宫中回来。”

    这日朝官上朝,女眷也都进宫向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请安了。沈怀信原要告退,听着这话仿佛和自已有关,便跟着进了屋。

    让他稍等,沈夫人先去屏风后帮着夫君把朝服换下来,又亲自拧了热帕子给夫君擦脸。

    外边,沈怀信也接过下人递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脸。

    挥退下人,沈夫人轻声道:“皇后娘娘特意留我多说了几句,问的是你的婚约之事。”

    沈散培也有些意外:“不应该啊,皇上忌惮世家结亲,皇后娘娘还想对着来?”

    “听着那意思像是要给怀信说一门亲,但是帝后感情和睦,想来不应该才是。”沈夫人看着儿子有些歉意的道:“这事怎么应都不对,我便说我儿已有婚约在身,还是在同心府时定下,如今虽对方家道中落,可也没有因此就悔婚的道理。皇家的事不好掺和,先这么对付着,只是你的婚事得过一阵再说了。”

    “都听娘的。”沈怀信应得要多干脆有多干脆,他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老天都站他这边了,这不就是给他和雅南牵了根粗粗的红线吗?

    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里暗爽

    铺子的生意回落了些,作坊里的人本有些不安,生怕这么有奔头的买卖要没了。

    但是看到乔雅南每日没事人一样,时不时还逗得念珠无奈得直喊‘姑娘’,大家也就放下心来,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何七从县里回来,扫了一眼没见着那丫头,脚步一转进了义子的屋子,掏出一封信放到他书桌上。

    乔修成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惊喜的拿着信站了起来:“沈大哥回信了?”

    信是回了,至于回的人是不是他等的那个,这个不好说,何七抬了抬下巴:“看看不就知道了。”

    乔修成做贼似的先去把门关上,又对屋里的许阳低声道:“不能告诉姐姐知不知道?”

    许阳虽然不知道原因,但立刻就点了头,在外讨生活那些日子让他懂了太多,眼下他就知道这事是修成哥的秘密,但是一定不是坏事,修成哥别提有多维护姐姐了。

    “好厚。”乔修成拆了信,看着那字迹笑:“像沈大哥的字迹。”

    何七倾身看了看,对这个结论不置可否,沈小子说不定就是仿写他大伯的字长大的,毕竟圣哲先生都曾说过,沈散培能拿得出手的也就那笔字了。

    “义父,沈大哥回我的问题了。”乔修成越看越欢喜:“果然是这样,我的思路是对的!”

    何七不着急,耐心的等他看完了才问:“有说什么吗?”

    乔修成又翻了翻:“好像没说其他,我的每个问题都回答了,对了,沈大哥说让我有什么问题只管写信问他。”

    何七笑了一声:“那你继续写,我给你寄。”

    “我现在就写,正好好多问题想问,希望在童试之前能收到回信。”

    “只有过年这阵会这么慢,朝堂封印,不是紧急军情驿站也都歇了。平时不会如此。”何七算了算时辰:“你赶紧写,还来得及,今天给你送去。”

    “好。”乔修成铺开纸笔,想到什么又问:“还是只说功课上的事吗?”

    “和上封信一样,加一句‘家中一切都好’就行了,你姐和他有通信,不用你来说这些。”

    乔修成在心里早就认下了沈大哥这个姐夫,就怕这姐夫跑了,听闻两人有通信顿时悄悄松了口气,在他看来,只有沈大哥配得上姐姐。

    书房兼账房兼杂屋内,趁着婆婆不在,乔雅南没骨头一样靠进放着软垫的靠背里,腿上放着汤婆子,手里握着漂亮的手炉一下一下的转着,想着眼下这一摊子事。

    年后她还没去县里,也该去一趟了,老大夫那里要走动一下。童子试素来安排在二月中旬,应该快要出章程了,也得去看看,廪生的事要先定下,不能临时去找。

    想着这些事,乔雅南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大考,所谓大考其实就是会试。不知是不是鹤望书院学生的习惯,又或者是京城中人的习惯,将之称为大考。没记错的话是在二月初九,比之童子试还要早上几日。

    大考啊!

    乔雅南人又往椅背里陷进去了些,才毕业的时候谁不是满怀理想,可经得起现实毒打的太少太少了,凤毛麟角,希望怀信能成为其中一个。他不缺钱,不缺背景,不缺聪明的有见地的长辈,现在又正属于一个朝代最好的时候,而他本身又聪明绝顶,集齐这么多有利条件在身,他比无数人都更有可能有一番作为。

    而自已能替他做的好像就是不拖他后腿,这么一想,还挺悲伤。

    乔雅南笑得像偷了腥的猫,这么个有无限可能的人正想尽办法的在和自已通信,想想还有点暗爽。

    “姑娘,刘小娘子来了。”念珠推门进来,上前把矮下去半截的姑娘扶起来坐正。

    没等多久,二婶娘领着她进来:“你们聊着,我去和刘小娘子的郎君点货。”

    “哟,这是两口子一起过来了?”乔雅南打趣:“妇唱夫随啊!”

    “正月没好过来,这不,过完年了来给你拜个晚年。”刘小娘子把包装得规规整整的年礼递给念珠,看着她这到屋子笑道:“过了个年,这屋里添了不少东西。”

    “都嫌我这屋里太简陋了,长辈送来好些。”乔雅南笑,只要是她这里用得上的,良叔爷都让二叔用牛车拖过来了,如今这屋子里倒显得满满当当的。

    念珠泡好茶,又往火盆里加了两块炭便退了出去。

    刘小娘子喝了口烫嘴的茶,看着被嫩黄的衣着越加衬得肤白如雪的大当家:“最近一次定的货比之前少了不少,我这心里没底,这不就过来问问。”

    “很多人家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花几个钱,要是平时的生意也有过年那段时间那么好,那我就真要做梦都笑醒了。”乔雅南笑:“别担心,这是正常的回落。”

    刘小娘子也不是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她家的豆腐店年前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但不来听句准话她就总在担心,现在听着这话她这心里就安乐了。

    “要作坊的生意一直那么好,那我就真要马上找地方办个大的作坊了。”刘小娘子捂着嘴笑:“姑娘是不知道,那阵真是又痛苦又快乐,仿佛每日里都能听着铜钱往口袋里蹦的声音,但是吧,也是真的睡觉的时间和地方都快没了,我那屋子哦,东西满得就差往床上堆了,满屋子味道,难闻得紧。”

    “那小娘子真要办个大的作坊了。”

    想起她年前的话,刘小娘子神情有些纠结:“真要再开个铺子?”

    “还道小娘子忘了这事。”乔雅南看着她:“一家铺子你就吃不消了,两家你岂不是更吃不下?那我怕是得提前再找个豆腐坊了。”

    “我没忘。”刘小娘子低头喝了口茶:“不瞒姑娘,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想此事,只是下不定决心,毕竟这豆腐坊完全依存于你的作坊,你的作坊好,我就好,你的作坊要是生意变差,我这边怕是就得关门了。”

    乔雅南只是笑:“该说的我早就说过了,如今不会再劝,你自行拿主意。”

    刘小娘子也不好再问:“姑娘带我在桂花里走走?”

    乔雅南自是看出来她心里的挣扎,当即带着她往外走去。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一作坊

    作坊里的人看到乔雅南出来都笑。

    正点货的乔二叔更是打趣:“难得,竟然愿意出门了。”

    “这天气,当然是有事出门,没事在屋里烤火了。”歇息那些天别人还不知道她什么德性,开工后大家就发现了,要没事,她成日里就在那屋里窝着,连院子里都不去。

    乔雅南宅得很欢喜,至于别人怎么说,她才懒得管。

    刘小娘子听着觉得奇怪,出了门就问:“你平日里不常出门?”

    “我的事儿全在屋里,天这么冷,出门做什么。”乔雅南把衣裳又拢紧了一点:“感觉又要下雪了。”

    “我就是听着老人说这天要下雪了才赶紧送趟货,下雪天送货受罪,这条路不好走。”说到这了,刘小娘子顺着就问:“若是常要往外送货,这条路怕是得好好休整一番。”

    “有这打算,趁着农闲的时候人手多,做什么事都快。”乔雅南恨不得把手炉贴脸上,今天是真冷:“事儿多,一桩桩来,慢慢也就理顺了。”

    “是这个理。”

    乔雅南带着她在村子里转了转,一圈后又把人带回到自家旁边那块空地:“作坊会建在这里,那一头留出余地,万一以后作坊要扩建也方便。”

    刘小娘子点点头:“这么大一片地方,作坊能建挺大了。”

    乔雅南又指向空地的对面:“这里我打算建个小一点的作坊,专门用来做竹筒。过年这段时间竹筒不够,不得不用油纸代替,有些人更是把以前的竹筒带来重复用了,我就想着干脆把这事独立出来,再让老师傅们多带些徒弟,把这一摊子事撑起来。”

    “专门做竹筒?”刘小娘子讶然:“可是你这竹筒只做装填之用,并未额外收钱,这么做会不会成本太大了些?”

    “多不了多少钱,就是给他们一个专门做事的地方,我既然收了那个价钱卖出去的东西,在这上面投入一些钱也是值得的,而且买得少的也不会用竹筒给他们装。”

    乔雅南也不解释所谓的品牌效应,就只算一斤能挣到的钱,这点小钱就花得应该。

    刘小娘子是个脑子极活泛的人,从这话竟也听出了点道理来:“长此以往,这就是‘乔记’的特色了,别人看到竹筒就能想到‘乔记’。”

    乔雅南笑笑,又指着往里一些的地方,那里如今全是树:“把那里清理出来就是一片平地,若你有意在桂花里建作坊,可建在这个位置,离着近,都不用什么车,扛过去就行了。”

    刘小娘子听着这话忍不住就往那边走去,往南边走确实有一片小树林,之前已经清理掉一些了,如今还有不少。乔雅南甚至觉得如果小娘子真有这心,这一片树木她都可以帮忙砍了,家里正缺柴火,不过到那时豆腐坊也缺就是了。

    “作坊要是缺人,可以直接用桂花里的人。这地方别的不说,人都老实本分。若你这作坊是和我一起合开更不用担心其他事。当然,你也可以带人前来。”

    “带不了几个,都是一家老小在县里生活着的,愿意跟来乡下的太少了。”

    解决了人手,又有乔姑娘出一半的钱,细算下来,她担心的那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刘小娘子又问:“作坊若开在这,我县里那铺子怎么办?”

    “租赁出去就是。反正铺面是你的,刘记也是你的。以后若是再想开铺子,把这招牌再一挂,刘记不还是刘记?”

    “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我儿子得念书。”刘小娘子叹气:“我挣这几个钱,为的就是让他有个好前程,若作坊开在这里要断了他的前程,那我做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我打算在村里建个村学,请个秀才回来授课。你儿子和村里这些才识字的进度肯定不一样,你可以私下给先生一份束脩,让他单独给你儿子授课,他不会不同意。”

    刘小娘子眼睛微瞪,真就,真就什么问题都没了?

    “怎么问题一到你这就这么容易了。”刘小娘子抚着额头感叹,这些日子她日也琢磨夜也琢磨,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一个没少,可乔姑娘这几句话下来就全没了。

    “早知道我年前就来问你了,何必伤那脑筋。”

    “总要你自已试过了,才显得我厉害不是。”乔雅南笑,她的优势就是见多识广,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整套体系在脑子里,自然比他们有办法得多。

    伸了个懒腰,乔雅南道:“今年桂花里肯定会热闹起来。”

    刘小娘子看她这般自在,也跟着甩了甩手臂:“你这么说,肯定差不了。”

    “小娘子对我真有信心。”

    “是乔姑娘给了我信心。”

    两个女人对看一眼,都笑了。

    回转的路上,乔雅南问:“衙门张贴关于童子试的布告了吗?”

    “正要和你说这事,你托我留意这事我就盯着了,正是今日出了布告,说第一场在二月十四这日。”

    二月十四,乔雅南笑:“是个好日子。”

    “必然是看过了的,这样的大事县太爷也怕冲撞着什么。”刘小娘子问:“你那兄弟才八岁,真要下场?”

    “他想试试,那便试试,成不成都没关系,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好。”

    刘小娘子心下突然就敞亮,八岁就敢下场,要么无知狂妄,要么真才实学。以她对乔姑娘的了解来看,绝不可能是前者,桂花里有他们在,怎么都坏不了,要是能让儿子跟着受些熏陶,说不得就能更有长进!

    “我回去想想这建作坊之事,姑娘出四成的钱,你看可使得?”

    这是想通了?乔雅南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四成没问题,平时作坊那些事我不管,但在大事上,我需要一定的话语权。”

    “好说。”

    事情顺利得不可思议,两人再次相视一笑。

    到了家门口,刘小娘子一拍额头想了起来:“忘说了,来时宋队长让我带话,请姑娘去一趟县里。”

    !!!

    姐姐,这才是正事啊!

    乔雅南快步回屋,把一封信往怀里一揣,随后就喊:“何叔,送我去趟县里。”

    刚收着修成的信正准备去县里的何七觉得,非常之顺路。

    第三百六十四章

    交换信件

    再一次见到彼此,不止乔雅南欣喜,呈祥也欢喜得很。看着眼前这姑娘,他仿佛就看到沈公子赏下的大把赏钱。

    交换了信件,呈祥又问:“姑娘可有话要带到?”

    乔雅南想了想,摇头,什么话由他人转达都不是那个味,算了。

    “小的却有话要带给姑娘。”呈祥态度恭敬:“公子说姑娘做出来的吃食颇受欢迎,让姑娘再备一些让小的带回。”

    乔雅南不知道那小子在打什么主意,要说是馋这口她不大信,但肯定要满足他,反正他不会害自已。

    “我一会给你送来。”

    “不敢劳姑娘再跑一趟,小的随姑娘去拿。”

    乔雅南也就不和他客气,直接把人带去了‘乔记’。大概是今日不同寻常的冷,铺子前边难得的没有排着长队。


如果您喜欢,请把《簪花少年郎》,方便以后阅读簪花少年郎第11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簪花少年郎第114章并对簪花少年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