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头望着护在自己身边,穿着一身夜行衣的女人,声音在黑夜里有些发颤。
“敢问恩人的尊姓大名。”
站在宋熹之身边的黑衣女人闻言,缓缓放下了自己手上带血的红缨枪,随即转头,与宋熹之久久的对视着。
簪子上的鲜血顺着红布流到了木棍上,又流到了女人白皙的手上。
宋熹之看着面前眼熟的双眸,只觉得自己的心跳漏一片。
而眼前黑衣女人缓缓取下了自己脸上的面纱,在一片兵戎相接的声音中,宋熹之看见的竟是一张无比熟悉的脸。
居然是她……
居然是曾雅娴!
宋熹之瞳孔猛地一震,不可思议的望着她的脸:“曾雅娴?怎么会是你?”
曾雅娴久久的站在原地,喉咙梗了很久,才终于是回了一句:“是我,是我。”
她的声音也在发抖。
耳畔仍旧是在厮杀着,可那些敏捷的女子一招一式都带着杀意,将曾雅娴和宋熹之所在的地方隔出了一个真空的地带。
现在是有人要来刺杀她,而曾雅娴带着救兵来,救了她的性命?
宋熹之久久的站立着,将簪子紧紧的握在手心,警惕的没有说一句话。
曾雅娴看出了宋熹之眼中的怀疑和警惕,她咽了咽口水,又垂头看了一眼早已经昏死过去的宁王,于是才嗓音喑哑的开口:
“我知道,宋熹之,我知道了一切的真相……”
宋熹之抿紧了嘴唇:“你说什么?”
曾雅娴闭了闭眼眸,一颗泪珠便从她的眼眶里砸了下来,她蠕动着嘴唇,笑了笑:“黑隐,她是枉死的。”
“赵庆舒和赵千兰这一对奸夫淫妇,拿着我爹我娘的银子,无耻的苟且,黑隐就是被他们害死的……在黑隐握着你店铺里的熏香,身首异处的倒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真相……”
一滴,两滴,大颗大颗的泪珠随着曾雅娴的话,砸到了地上,与鲜血混合在了一起。
宋熹之听着曾雅娴的话,胸膛猛地一震,她看着面前的曾雅娴,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一样。
月光洒在她沧桑的脸上,她脸上沾染的鲜血在此刻,就像是她的功勋一般。
她简直与从前截然不同了。
可宋熹之并不会这么轻易的相信她,若眼前的一切都只是曾雅娴和赵庆舒联合起来的一场苦肉计,那么在她答应入局的一瞬间,便会身首异处。
于是宋熹之只是站在原地,十分敏锐的询问:“你知道了黑隐死亡的真相,所以就带着人来救我?”
“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夜有事情?你又是想要什么?”
曾雅娴垂了垂眸:“我并不知道你会有事情,只是赵庆舒知道,我今晚会来‘刺杀’你。只有这样,他才能信任我。”
“而我……我想要与你合作。”
宋熹之皱眉追问,眼眸紧紧盯着曾雅娴眼睛:“你拿什么与我合作?”
曾雅娴突然笑了一下,她向宋熹之伸出了染血的手:“这就是我的诚意。”
“事情办成后,我身边的所有暗卫队伍,我的所有一切,都属于你。”
宋熹之垂眸看着她染血的手:“那你呢?”
月光如水,曾雅娴缓缓抬起头,就像是让月光轻轻抚摸她的脸颊:
“我会去边疆,像我的父母一样。而我唯一的要求,便是要让赵千兰和赵庆舒这一对奸夫淫妇,去死。”
“死无葬身之地……就像是我的黑隐一样。”
仿佛脸颊感受到灵魂虚无的抚摸,她突然笑了起来。
第290章
曾雅娴突然的笑让宋熹之地胸膛又是一震,她隐约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与从前相比,真的是有所不同了。
她不再像是从前那个沉溺于后宅谎言的可怜女人,穿着一身黑衣,手持红缨枪的时候,那英姿勃发的模样,反倒真像是驰骋疆场的女将军。
曾雅娴此刻的模样,让宋熹之下意识的就想要答应她的请求。
可宋熹之的理智却在告诉自己不能这样轻信他人。
赵庆舒背后的勾当事关紧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稍有不慎便会落了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此刻的她肩负的并不只有她一人的性命,在宋熹之还没弄清楚今日这一场刺杀到底是因何而起的时候,她暂时无法相信曾雅娴。
宋熹之想着,便是缓缓放下了自己的手。
她的双手垂在身侧,眉目依旧温和:
“今日的救命之恩我来日定会百搭,可关于赵千兰和赵庆舒的事情,我一无所知,所以暂时不便答应什么。”
曾雅娴听见这话,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僵,她缓缓放下了自己的手,又重新捏紧了手中的红缨枪:
“今日的事情,就权当是我报答你从前救我于苦海的恩情吧。”
“那时候的我,是不是很蠢?”
她说完这话,还没等宋熹之回答,便拉起了脸上的黑色面罩,重新加入了这场战斗。
她矫健又敏捷的身姿在刀光剑影中翻滚,手腕凌厉的一挑,手中的红缨枪便插进了刺客的眼睛里。
宋熹之来不及看她太久,便急急的蹲下身,开始处理宁王身上的伤口。
方才还铁骨铮铮的宁王,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她,谁知他竟是第一个倒下去的,还没等宋熹之看清到底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就中了剑。
宋熹之的嘴角又是抽搐了两下。
可还没来得及等她多想,地上的宁王已经被疼醒了,此刻正拉着她的脚嗷嗷的叫。
宋熹之先是被他吓了一跳,随即又是蹲下身子,查看宁王的伤口。
宁王的伤势不重,是在后腰的位置被划了一道,没有伤及内脏。
宋熹之一面耐心的轻声安慰,一面按住宁王的伤口,撒上随身携带的止血粉末,随后又是撕下宁王的袖口,为他缠绕住伤口。
她全神贯注的包扎着,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便听见身后的打斗声逐渐小了下来,又像是有慌乱的脚步声在此刻响起。
宋熹之警惕的抬起头,第一眼便看见曾雅娴站在她的身边,手上红缨枪仍旧在流淌着鲜血,刚刚经历过的一番打斗,让她的呼吸还有些未稳。
“马上就来人了,我要走了。”
曾雅娴将视线投向了远处,声音隔着黑色的面罩,显得有些嘶哑:“我没有把全部的刺客杀死,这些人我留给你。”
宋熹之骤然抬头,与她对视,便看见月光下她如水的眼眸。
“留给你拷问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刺杀你,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的人,但绝对不是我。”
曾雅娴最终又是笑了:“我这一生,虽蠢钝如猪,但是清清白白。”
宋熹之听着她的话,诧异的抬起头来看她。
看着她一声令下,便率领着数名隐卫驾着轻功离开了。
宋熹之的心中莫名泛起了汹涌的波涛。
在曾雅娴走后,无数御林军便举着火把立即赶到。
他们一踏进御花园,看见的就是满地鲜血以及打斗的痕迹。
所有的刺客都倒在了地上,宋熹之身边的司琴和几个侍卫,此刻也气喘吁吁的躺在原地,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看着连气息都没有稳。
而宋熹之也正蹲在地上,安顿好手上的宁王后,又是急匆匆的去查看司琴的伤势。
眼前的场景让匆匆赶来的所有御林军眼皮都猛地一跳,为首的头领急急赶到宋熹之的身边,看着宁王身上的血,双腿都开始发起了软。
他想上前又不敢上前,只能气喘吁吁、喉咙干哑的惶恐询问:“宋院判?宋院判!”
“宁王殿下……和您,是否有事啊?”
宋熹之掀起眼皮看了他们一眼,想起曾雅娴说过的话,也不愿多说些什么,只是吩咐他们去查看那些刺客的伤势:
“宁王这边没事,你们先去看看那些刺客,是否还留有活口,问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宋熹之的声音清冷,语气似乎带着天然的威慑力,让人根本无法质疑。
御林军首领急急点头,便带着士兵去一个个检查刺客的情况了。
刺客一共有十三名,死亡十名,还留有三名活口。
他们长得是一副中原人的模样,与从前在鹤延山上遇见西戎刺客有所不同,面孔很陌生,看不出什么端倪。
他们此刻皆是被挑断了手筋脚筋,不仅丧失了行动能力,下巴也被人掰得脱了臼,从而避免他们服毒刺杀。
这些刺客不仅带着武器潜入了皇帝守卫深严的行宫,更是胆大包天的刺杀了宁王。
御林军头头想着这事,头皮都有些发麻。
宋熹之和宁王身边的侍卫也全部手脚发软,看着就像是中了药,若不是曾雅娴的出现,恐怕这一次还真就是生死难料。
想起曾雅娴方才说过的话,宋熹之又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等御林军将所有的刺客都捆绑了起来,远处便又是有了动静。
随着太监一声尖锐的:“太后娘娘驾到。”
便又是有乌泱泱的一群人提着灯笼,声势浩大的赶来了御花园。
“我儿,我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后把寿宴上穿的礼服换成了一身常服,头上复杂的装饰刚刚卸了一半,便听见了宫中侍卫的禀报,于是也来不及顾得上其他,匆匆忙忙的就出了宫。
此刻她再无寿宴上的端庄,甚至于头上的珠钗都有些摇摇欲坠。
等她瞧见了满地的血迹,以及宁王了无生气的躺在地上的模样,她吓得眼眸猛地一缩,一个踉跄,便差点是要倒在了地上。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哀家的孩儿怎么样了?”
太后搀扶着身边嬷嬷的手,近乎失态的扑倒在了宁王的身边。
太后的眼眸里写满了惊慌和恐惧,她猩红着眼眸,颤抖着手抚摸着宁王的脸,想要触碰却又有些不敢触碰。
第291章
宋熹之是第一次见到太后的这副模样。
她的模样看起来很恐慌,眼眸里又带了很多的愧疚。
其实也不怪,宁王是她最小的儿子,也是自小养在身边的儿子,因为有了光启帝可以继承大统,太后对这个小儿子便格外的溺爱些。
此刻看见自己的小儿子生死不明的躺在了地上,自然惊慌失措以至于忘记了所有。
宋熹之急忙对着身边的太后道:“娘娘莫急,宁王殿下没有性命之忧,方才虽被刺客刺伤了,却没有伤及重要部位,微臣也临时为其止住了血。”
宁王之所以失血后就陷入了昏迷,大概是因为中了刺客的迷药。
其实不仅是他,就连宋熹之此刻说话也觉得有些腿软,而司琴等人方才咬牙打斗,强忍着迷药的效力。
此刻冷静下来后,便也瘫倒在了地上,再难爬起来了。
宋熹之思来想去,都不知道那些刺客到底是如何洒下的迷药,几乎是让他们所有人都中招了。
太后听见这话,终于勉强能冷静了下来。
她微微颤抖着手去试探了一下宁王的鼻息,见宁王十分费劲的睁开了眼眸,她才猛地松了一口气。
太后拍了拍宁王的脸,脸上又是欣喜又是后怕,悬而未滴的眼泪才在此刻滚滚而下:“你真是吓死哀家了,你真是吓死哀家了……”
宁王张了张嘴,又是虚弱的叫了一声:“母后……”
太后听见这声音,心疼的浑身都是一抖,她抓紧了宁王的双手,则是将不满的视线望向了身边的御林军统领:“这些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后的脸色阴沉无比,声音也陡然尖细了起来,带着雷霆万钧的怒意:“郭立明,你身为御林军的统领,给哀家解释一下,这些刺客是如何带着刀剑深夜闯入宫闱?”
郭统领眼皮一跳,急忙就跪在了太后的面前:“太后娘娘恕罪!臣一定会彻查此事!给您和陛下一个交代!”
太后听见这话,简直是要气笑了:“你不知道?”
“那好,他们如何进来的你不知道,那在宁王遇刺时,你又是去哪里了?”
“为何任由他们刺伤了宁王?”
郭统领的头变得更低了,几乎是磕到了地上:“娘娘恕罪!事发时白露宫的东门着起了火,臣察觉情况有异,便紧急带着人前往灭火。”
宋熹之心下了然,果然是有人用了调虎离山的计谋,把御林军往外调了。
只是这白露宫,到底是有谁在住呢?
宋熹之思忖了片刻,还是询问出声:“白露宫,那是哪里?”
郭立明浑身一抖,把头死死的埋在地上,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只有太后缓缓站起身,脸色阴沉的回答了宋熹之的问题:“那是良妃所住的地方。”
宋熹之眼皮一跳。
是因为良妃的宫殿失火,所以引走了宫中御林军,才叫刺客有机可乘?
所以是良妃和赵庆舒配合起来,一人引火,一人派出曾雅娴想要刺杀她?
自从黑隐的事情之后,曾雅娴就活在了赵庆舒严密的监视下,甚至于她身边的所有暗卫,也基本上等于明牌,所以今日曾雅娴前来,一定是赵庆舒授意的。
只是赵庆舒不知道,曾雅娴在黑隐的死中,早就发现了他和赵千兰的端倪,所以不仅没有前来刺杀她,更是阴差阳错的保护了她?
那另一波真正的刺客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是赵庆舒又派出了一群刺客,想要将她和曾雅娴一网打尽?
可是无论是她和宁王,还是司琴等人在,遇见曾雅娴之前,便中了迷药,浑身失力,那迷药又是在什么时候下的呢?
宋熹之只觉得事情是越发的错综复杂了起来,似乎是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
不过曾雅娴救了她,又是留下了活口的行为,确实是让她方才的那番话,变得可信了很多。
宋熹之思索着没有说话,而郭立明感受着冷冰冰的气氛,于是急忙对着太后拱了拱手,道:
“太后娘娘息怒!”
“十三个刺客目前还有三人存活,他们被挑断了手筋脚筋,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要严刑拷打,必定能拷打出其幕后主使。”
太后听见这话,眼泪滚滚的从眼眶里掉落,她闭了闭眼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哀家一心向善,为何他们要这样的伤害我儿呢?”
就算是此刻她再不想杀生,此刻也是难以忍受了:“郭大人,你定是要好好审问出他们幕后的主使……”
郭立民也急急点头,对着太后许下承诺:“是,臣定当严刑拷打,逼问出刺杀宁王殿下的幕后真凶。”
太后低低的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又是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他大手一挥,便有几个士兵上前,将苟活的刺客以及刺客的尸首全部拖了下去。
事情在此刻才算告一段落,宋熹之看着宁王惨白的脸色,最后还是道:
“太后娘娘,宁王殿下是因为微臣才不慎受伤,此刻夜深霜重,还是快些将殿下带回寝宫更进一步的治疗吧。”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司琴也或多或少的受了伤,想必夫君已经在宫门口等的心焦了。
宋熹之此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了。
太后闻言,又是怜惜的望向了宁王的方向,随即点了点头:“是,阿瑜怕冷,恐怕是不能耽搁了,要先行带回哀家的寝宫。”
宋熹之点了点头,觉得男女授受不亲,自己不适合继续医治宁王,正打算请辞。
可谁知太后却十分信任她的医术:“宋院判,哀家只放心你来医治他,你还是一同前往哀家的寝宫吧。”
太后说着,又是牵起了宋熹之的手腕,对着她微微一笑:“好孩子,今日多亏是你在阿瑜的身边,才救了他的性命,哀家有话来同你说。”
太后目光带着几分慈爱,就像是母亲一般的温和。
第2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