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江知与谢星珩 本章:第272章

    动了常如玉,战局就会如山倒,再无悬念。

    张遵祖继续被收监,霍叔玉让人每天颠倒问题,轮换着,高强度审问。

    只要张遵祖说话有出入,就要被狠狠训斥威吓一番。

    以这种强度,他得失心疯,是迟早的事。

    在张遵祖被审讯的同时,一行锦衣卫带着圣旨,先行出发去海城。

    在他们后面,有一批奉命查案的人跟着。

    杀常如玉的圣旨先到云川。

    常如玉在帐前跪地接旨,以他的心性,听见皇上要他祭旗的时候,都有些懵然,“什么?”

    宣旨的太监目露怜悯,温声重复了一遍。

    附近的将士都不可置信的抬起头,情绪由懵转怒。

    他们不敢明着骂皇帝,只能说朝廷有奸臣、太监假传圣旨。

    常如玉拿圣旨仔细看,确认无误,他闭眼静立,顷刻间,满身疲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军旗前的动静很大,常如玉面前,拦着一批又一批的士兵,更远处的,还有叠出声浪的呼喊,让常如玉别去。

    在云川兵屯十里外扎营的林庚,带着一队精兵,飞马疾驰,还没到地方,就远远听见了这些声音。

    兵屯都是男人,喊声厚实雄浑,但他从里面听出了悲愤苦求的心痛。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朝廷会在战时斩杀大将。

    他们只知道,常如玉没有犯错,是个好将军。

    林庚让人叫阵,见了人,他让带个口信给常如玉。

    “山河破碎,外敌未清,奸佞未除,望常将军为民三思。我敬佩他是忠义之士,但我瞧不起他因忠义盲听盲从。言官可死谏帝王之错,常将军文可治国,武可战天下,却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据理力争的勇气,今日就算死在这里,也是愚忠!”

    林庚等了会儿,又一次叫阵,让人传话。

    “常将军明知此事不对,却不辩不争,让帝王痛失大将,是为不忠!

    “数万士兵在此驻扎,主将贸然赴死,置他们安危不顾,是为不义!

    “家中老母尚在,他将常家儿郎尽数带出来,无一人归家,是为不孝!”

    “常将军要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圣旨,做不忠不义不孝之徒,那便算追随你的下属一腔热血错付了!”

    兵屯里的声音逐渐弱下,缓缓归于平静。

    没一会儿,常如玉单人单骑,提枪出来。

    林庚挥手,让精兵们后退。

    两人又一次见面,常如玉直接说:“是你做的。”

    林庚没否认:“一个小小的计谋,但他愿意信。”

    常如玉沉默良久,问他:“你说的奸佞是谁?”

    林庚指指天上:“当然是要杀你的好皇帝了。”

    常如玉握着缰绳的手指用力,掌心几乎要磨出血。

    “我家人还在京城。”

    林庚知道。

    不然常如玉哪能二话不说,乖乖赴死?

    他说:“我会安排。”

    常如玉点头:“我除不了奸佞,我去南地,把秦将军换过来。”

    他守边境。

    林庚失笑摇头。

    “老太君年纪大了,常将军还是别去那么远的地方了。你跟着我上京便可。”

    他不参站,就让林庚空出手了。

    常如玉拧眉,林庚又说:“常将军不必为下属担忧,我不是嗜杀之人。营地里的普通兵卒打散调派到各地守城,多余的人手,从事生产建设。你知道的,打仗是要钱粮的。你的心腹你带着,日后回京城,我再做安排。”

    这很冒险,没了兵权,就是剪除了利爪。

    只带着心腹有什么用?还不是案板上的鱼。

    但常如玉信他。

    真要杀,不用留到京城。

    他欲翻身下马,给林庚牵马,带他进营,这是臣服。

    林庚用长刀刀背在他身前拦了下。

    “不用,我就不进去了,我相信常将军会处理好兵屯的事。”

    常如玉唇角勾动。

    “你怕我设伏杀你?”

    林庚坦然点头:“谨慎总没错。”

    胆大心细,缜密慎行,又如泥鳅一样滑手,难怪能在逆境之中活到今天。

    常如玉不强求:“给我五天时间。”

    林庚后退,带着他的精兵回营。

    海城。

    时近中秋,城内选了人流量最大的街区搭灯塔,为着调动民众的热情,截止到八月初十,百姓们都可以到各街坊市集提供灯谜。

    因灯谜重复率高,无法给大的嘉奖,但在市集交易上,可以免除摊位费。

    这对大多百姓来说都没用,只是有人参加,知道些灯谜的百姓会感到有趣,人多了,凑个热闹,气氛就不一样了。

    外头稳稳当当进入节日气氛时,谢星珩收到了京城来信。是霍叔玉写的。

    霍叔玉让谢星珩早做准备,简要写了张遵祖的攀咬名单,又给谢星珩扔了个重磅消息——皇帝要杀常如玉。

    即使谢星珩早就料到了,认为常如玉比他更危险,看见这行文字时,依然狠狠震惊。

    因震惊太过浓郁,所以信件里另外一个信息,都显得平常了。

    在海城的最高联络人,是官学院长师和光。

    正因有他在,这座以文臣为主的城市,才能顺利在暗地布置绸缪,不惹人注意。

    谢星珩恍然大悟。

    难怪这位院长会随机代课。

    哪里是代课,分明是给某家少爷布置功课的时候夹带私货啊。

    也难怪他不收学生,根本就不方便。

    或许他纵容庭哥儿缠着他求学,还有谢星珩跟他是同阵营的原因。

    霍叔玉同时给师和光写了信,让他们同谋退路。不能死守海城,该退就退。

    该布置的,谢星珩都布置完成了。

    抽空跟师和光碰个面,也不过是寒暄。因为这些事情,刘进贤都跟师和光说过。

    官学在山里,这座山靠着海,从这里能看见非常美丽的景观。

    在这里,也能轻易跟反抗民兵联系。

    太近了。

    谢星珩初心不改,正事说完,他问师和光:“先生收学生吗?我那儿子资质不差,定不会给你丢人。”

    师和光:“……”

    “以后再说吧。”

    这就是有机会。

    谢星珩相当满意。

    转眼到了中秋节,民众出街来玩,商铺张灯结彩。是这几年难得一见的喜庆热闹。

    走在街上,人的心情被感染着,都洋溢着笑脸。

    今年的中秋节格外热闹,城外还有两方来客。

    好巧不巧,京城来捉反臣的锦衣卫,跟林庚派来攻下海城的人在城外相逢了。

    带兵的人是宋原。

    宋原被林庚从糖厂调任到边境秦将军旗下,从押运粮草的差事做起,直到起兵,又被调离,来到内陆征战,谋求功名。

    他今天本想带着些精锐,乔装改扮,以游商的名义进城,先见见谢星珩跟江知与。

    探子来报,他就带了一队人,在城外守株待兔。

    真是好巧。

    他劫下了锦衣卫们,抢了圣旨,扒光了他们的衣裳,叫上几个亲兵,跟他一块儿换上,然后进城,在守城士兵这里,拿着圣旨,狐假虎威,把他们一帮人分批调离,把所有人都使唤上,全去请上官来接旨。

    这个空档里,大批士兵进城来。

    远道而来接旨的官员们,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宋原做锦衣卫打扮,手里拿着锦衣卫的牌子抛动,一手举着圣旨,问:“人到齐了吗?”

    城门处所有的士兵都使唤出去了,叫来的官员近乎是海城所有职官。

    谢星珩跟江知与也在内。他们慢慢吞吞,要不是一路碰见了不少人,早就跑了。

    到了地方,他们隔得远,看不清宋原的样子。

    听见声音有点熟悉,又往那处细细看。

    江知与在海城看账多,用眼过度,仔细看也看不清。反而是谢星珩眼睛保护得好,眯眼依稀可见。

    “看着好眼熟。”

    前面的人不知说了什么,有人大声喊话,让他们按照衙门所属,列队站好。

    宋原继续扯虎皮:“圣上体谅你们辛苦,给你们筹备了中秋惊喜,全员来了,一同接旨。”

    他还大胆的在官员列队的中央行走,走到户部清吏司这处,谢星珩跟江知与都瞪大了眼睛。

    宋原勾唇笑了笑。

    “你俩长得不错,去前面站着,等着给各位大人分月饼。”

    谢星珩跟江知与:“……”

    美貌还有这种优势吗。

    但来的人是大表哥,他们心里好安定。

    也不知表哥是怎么想的法子,也太妙了。

    他们去前面没一会儿,宋原就绕回来跟他们低语道:“碰上了几个锦衣卫,顺手劫了。”

    夫夫俩:“……”

    原来是“杀人的刀”来了。

    那么,表哥现在是“借刀杀人”了?

    妙啊。

    第185章

    海城易主

    宋原装得太齐全,锦衣卫的里外行头和象征身份的牌子都有,来人众多,还带了士兵,更有圣旨在手,没谁怀疑他不是锦衣卫,还假传圣旨。

    唯一的疑点,是他把人召集在城门的行为。

    正常来说,他应该选个衙门,再把人都叫过去接旨听差。

    但他说,圣上给他们准备了惊喜。

    海城官员们就当是城外地方开阔,比较好施展。

    等待途中,有些心大的人,还在猜是什么惊喜。

    这些人里边,也有担忧心急的人。比如文世昌和刘进贤。

    他们知道事情会败露,朝廷会派人来海城。

    确实来了,谢星珩跟江知与都被叫去了前面,说是发月饼。

    可月饼是什么东西做的,就难说了。

    莫非是要把他俩当众斩杀,以儆效尤?

    他俩急得不行,却不敢表现出分毫。眼神交流间,情绪悲凉一片。

    弄成这样,怕是难逃了。

    此时,门口已无进城的士兵,粗略估算,这些士兵不过五百之数。

    这点人,不至于攻城,看样子像是押运“惊喜”的。

    走的时候,再从海城把军饷拉走。省得又被人劫了。

    户部和盐课司的部分人,在低声交头接耳,说账上余银数目。

    又几辆马车停在巷子口,出来的官员皱着眉,很是不爽。

    他人没往列队站立的官员这里走,反问道:“来人是谁?莫不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

    锦衣卫指挥使仅有一人,官职三品。

    若非指挥使亲来,在海城的巡抚,没必要给脸。

    这回来海城捉人的锦衣卫,领头的是个镇抚,官职五品,衣袍都在宋原身上穿着。

    宋原听见声音,给江知与和谢星珩使了个眼色,他俩立即会意,往兵士后退去。

    宋原则走在街心,向那位巡抚走去。

    他嘴上说着客套话:“黄大人不必动怒,若非圣上这份礼物太过特殊,下官哪里敢惊动您跑一趟?”

    他手里握着的圣旨明黄瞩目,黄巡抚看见圣旨,火气消了三分,继续问什么惊喜。

    宋原目光巡视一番,让各衙门的大人互相往周边看看,看还有哪位大人没来。

    目前没来的,只有官学的一批人,连府兵的大小将领都来了。

    官学靠海,在山上,离城门远。

    宋原若有所思点头:“再派两个人去请,别耽误了正事。我就先宣读圣旨——”

    他说着,高举手中圣旨,海城的文官武将,以黄巡抚为首,在街上跪了一片。

    宋原照着圣旨上的字宣读,说了谢星珩、江知与、文世昌谋逆之事,锦衣卫可以不审直杀。

    围在四周的兵士亮出刀刃与满弓的箭矢,对准的却不是那三个逆臣,而是满街跪着接旨的官员们。


如果您喜欢,请把《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方便以后阅读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2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272章并对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