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徵便为她买了处院子。金银珠宝成箱地往里送。
人在病中时,是很爱胡思乱想的。
昭华不是没怀疑过,夫君越来越少的露面,偶问一句便冰冷下脸。尤其她还是那样敏感多疑的性格,只是她权势已大不如前,心腹也死散多半,谢徵又瞒的紧。这怀疑便一直哽在胸头,没摊到明面上。
直到那日寺庙祈福。
回城的路上,有个怀孕的女子撞上她马车。刚被扶起来,看到车上花纹的一瞬便白了脸,扭头就跑,连掉落的玉簪也不要。
后来是在人声鼎沸的闹市街头被追上。
她先声夺人,跪在地上。说民女死不足惜,只是肚子里却怀了侯爷的骨肉,还请夫人看在孩子面上高抬贵手,给一条活路云云。
车马上端坐的昭华。
在看到那张和宋阿兰相似的脸时,就活掰断了两根蔻甲。又闻此话,当场气的把血咽下,跳下马车举起鞭子就抽。
「你这个贱人!竟挑衅到我面前,我们侯府是没孩子吗?还用你来生!现在我就让你带着这个野种去归西。」
留娘蜷缩在地上。拿手护住肚子。
几鞭下去便皮开肉绽,这当然不够解气,昭华还要再打,就被赶来的谢徵握住,顺势将他推倒在地。
居高临下:
「闹够了没有。让人围着看笑话,回府再说。」
当然没闹够,那晚夫妻两打成一团。
狠话、散话、歪话,成箩筐的诅咒恶意扎向彼此,到最后,昭华坐在椅子上喘气,而谢徵丢下一句你知道谢瑶是谁的孩子,就此把侯府炸成火药桶。
天亮时。
谢徵才甩袖离开,身子上全是指甲印。而屋内的昭华更狼狈,脸颊高高肿起,跌坐在碎瓷瓶上,觉不到痛。
而后一口血吐出来,昏迷不醒。
当街那一嚷,留娘的身份再瞒不住。自然要接到侯府来,也是正经的主子,昭华再醒来时,木已成舟。
她当然不可能忍。
又去闹,像我前世一样,满心被背叛的愤怒,失了智,浑身都气发抖。
抄起匕首就去捅谢徵,要他死无葬身之地。却被留娘拦住,这一拦,身下就见了红,汩汩的血从她腿间流了出来……
昭华仰天大笑。
谢徵怒不可及,一耳光把她扇倒,抱着留娘就去喊院医。
于是笑着笑着就哭出来。
昭华想,她的人生一过三十多年。从前以为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宠溺的兄长,俊朗的夫君,乖巧的女儿。
却全部失去,真如大梦一场。
后来,她举一把火,烧倒了惠宁园。她不知道,那里面,种的是藤根。
我和惜芷在月下碰了碰杯。
她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是的,大厦即倾。
这一切都将轰然倒塌。
花开两朵,谢瑶是在三个月后出的慈宁宫。太后只让她等,等什么却不说。直到这天,将她唤来,殿中还列着皇帝和一干大臣。
忧忧然问:「瑶瑶,可想家了?」
谢瑶刚要摇头。
就被太后传到近前,搭上她的肩,心疼几句瘦了。又转头向着众人道:「哀家是真喜欢这孩子,不然当初也不会指她嫁给侄长孙,只可惜,没这个缘分。」
抹抹眼窝子,又道:
「……如今她和她父母闹了些矛盾,赌气跑出来。小孩子眼皮窄,亲骨肉哪有隔夜仇。哀家便想做个说和,正巧今儿休沐,不如一同去侯府转转吧。想来侯爷再气,看着满堂重臣的面儿,也该消了。」
「皇帝,你说呢?」
陛下原不想去。
只拗不过,况且,太后几次提起昭华,激起了他心中最后一点思念,毕竟那么多年的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
就这样。
禁军开路,朝臣随行。
很快到了侯府门口,太后不许人禀报,一路疾疾地往主院行去。
那里正传来哀嚎。
血腥气透过纱窗飘蔓出来,屋内男人阴恻恻地开口:「贱人!你杀了我的孩子不够,还毁了我的希望。既如此,便拿你的血重养一遍藤根吧。」
那声音。
听上去是侯爷。
陛下不可思议地揉揉耳朵,太后身边的嬷嬷已将院门推开。于是所有人都看到,曾经的郡主昭华,被绑在床头,不成人形。她的袖子卷上胳膊,裸露出来的皮肤,满满陈列着用刀划出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