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对我说,若是将来我想做皇后,那她就出宫逍遥自在去。
可我知道不行的。
她父亲手握重兵,她坐在皇后的位置上,萧家与他们才都能放心。
大臣提议广开后宫,萧煜却以世家会不满为由否了。
他同我说起时,我却道,「陛下想尽快笼络人心,选秀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他气得拂袖而去。
我一脸莫名。
皇后知道了,笑着点了点我的额头,「你究竟把他当什么呀?」
我愣住了。
皇后眼见我不开窍,压低声音道,「淑宜,他喜欢你呀。」
可我这一世不是为情爱而来。
我把萧煜当作知己。
第一世谢凭轻所谓得他青眼的那篇策论,是我呕心沥血。
萧煜用了十年终于一一实现,甚至做得比我想得更好。
我活得那么不值,却仍旧感念他实现了我想要的海晏河清。
萧煜最终还是没有同意选秀。
但自那日被皇后点破,我见了他总是有些不自在。
第一世我同谢凭轻,大概从未有过男女情爱。
崔家更不会教导这些。
我读了那么多书,活了两世,也不明白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萧煜望着我,总像是看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这就是所谓的喜欢吗?
08
这一年的春闱,谢凭轻下场了。
因为上一年,状元不是王文元,是他的堂兄谢凭文。
他入了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翰林。
他向来不能容忍任何人掩盖他的光芒。
然而谢凭轻最终却只名列二甲。
民间传言四起。
「贵妃娘娘曾与谢公子议亲,陛下心生不悦,故而打压公子名次。」
「否则谢公子才高八斗,怎会落榜?」
「陛下不过是做做样子笼络世家,再不会有上一届状元、探花同出身世家的好事咯。」
谢凭轻大概也想不明白,他为何一甲不入。
他认定是我从中作梗,所以想用舆论逼迫萧煜。
他不知道,我向萧煜推荐了几位主考官。
那都是心思实在的纯臣,他们会认为谢凭轻的文章辞藻华丽流于表面。
我要将谢凭轻青云路掐灭得更加彻底。
事实上,前世真正打动萧煜的,是我不得不冠上谢凭轻名字的那篇策论。
也是崔氏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名望。
如今谢凭轻什么都没有了,自然再也得不到萧煜的青眼。
这次殿选题目偏实用,考了对水利农事以及赋税的看法。
而世家子弟学问虽好,却不知百姓与帝王所想。
从私情牵扯到朝事,事情便小不了了。
萧煜却史无前例地公开了殿选题目与考生试卷。
谢凭轻的试卷仍有争议。
那是一份读书人赞不绝口,实干派却看了摇头的文章。
萧煜借此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一个问题,他们读书做学问,究竟是为了什么?
谢凭轻一条路走不通,竟然又攀出一条青云道。
09
尽管谢凭轻不入前三,还是得了丞相千金的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