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徐运墨_1 本章:第38章

    这句话没有指名道姓,但讲得横冲直撞,居民都能听出其中的不友善成分,耶一声,“哪能怪了,两个男的不是人啊。”

    “不合常理。”

    两边隔空喊话,隐约有点火药味,居民为夏天梁打炮不平,阴阳道:“小夏,你店里面处处都是新的,唯独今天,不知道哪里收来一个老古董,八百岁有伐?看那个样子,都快锈掉了,有空拿去保养保养,接触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也好。”

    众人笑起来,徒留角落一片低气压。

    夏天梁打圆场,说老有老好,随后岔开话题,介绍起天天的时令菜。忙完,他去后厨加一份春卷,送到新来的客人桌上,说是第一次光顾,送的免费点心。

    之后忙碌,夏天梁奔来跑去,总觉得有人三百六十度观察自己,他不在意,当做不存在。

    半小时之后,结账买单,新客人犹豫一会儿,点了点菜单,说再加这个和这个,连同没吃掉的,我打包带走。

    夏天梁照办。好怪,越看对方,他越觉得眼熟,又讲不出哪里见过。还是老马进来,与那名客人擦肩而过之时,目光略微停留片刻,一时愣在那里。

    人走了,老马恍然,朝着夏天梁问,“噢哟,徐大师怎么来啦?来看徐老师的?”

    谁?夏天梁很快反应过来,“你说刚才那个是徐老师他爸爸?”

    他打开手机,上网输入名字,搜照片,确实是徐怀岳无疑。

    来一趟,却不透露身份,夏天梁想过几种可能性,都被自己一一否决。晚上等徐运墨回来,他还在思考,站在灶台前面不言语,对方说话都没听进去。

    徐运墨连续被忽略,走到夏天梁边上,伸手戳他脸,“你发什么呆?”

    见到他脸色,又问:“怎么,心烦?”

    夏天梁回过神,先摇头再点头,等徐运墨松开手,他说,“你爸今天来过了。”

    随后赶紧把夏天梁抓到手里,颠来倒去观察,担心徐怀岳走这一遭,会给夏天梁带来一番心理创伤。

    夏天梁被他这副紧张的样子逗乐。别急啊,他按住徐运墨,说我一开始都不知道是你爸,他就坐下来吃饭,问了我几个问题。走之前,买了两个菜打包带走,还是正好碰到老马,他认出来的。

    徐运墨不信,“真的没找你麻烦?”

    没有!夏天梁加重语气,他思考片刻,说:“我觉得,他大概想看看我是谁。”

    不可能,徐运墨并不买账,仔细盘问,让夏天梁从头到尾说一遍,包括徐怀岳问了哪些问题,点的什么菜。

    听过之后,他仍是一脸不痛快,眉头紧皱,低头发信息。

    “你干嘛?”

    “找我妈。”

    两天后,约好吃饭的日子,于凤飞上门。

    她一坐下,就拉住夏天梁,提起那天徐怀岳过来的事情,柳眉倒竖,气呼呼说:“那个死老头子来找你了是伐,偷偷从我这里摸出地址,怪不得那天回家多了好几个菜,还做贼心虚,不敢同我讲实话,小夏,不管他说什么,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噢。”

    解释过几百遍,夏天梁耐心再说一次,“徐老先生真的没做什么,就是过来吃个饭。”

    跟着反过来安慰她:“我又不是玻璃瓶子,碰碰就碎了,打开门做生意,进来的都是客人,他算是讲礼貌的了。”

    于凤飞摇头,说徐怀岳的脾气,她最了解,自己已在家里骂过一顿,严禁他以后再搞这种突然袭击。又拍心口,庆幸对方还算是会挑日子,没有撞到徐运墨,否则一顿架吵起来,他们两个可以把天天的天花板掀翻。

    夏天梁想象一下场景,还蛮有画面感。

    “但愿意过来,总比以前什么都不肯了解,要来得好,不是吗?”

    这句话说完,于凤飞有些讶异,看他的表情随之变得柔软许多,她拍拍夏天梁手背,“你也真是的,总是为别人着想。”

    夏天梁扬唇,“也不算是别人吧。”

    于凤飞一听,眼睛亮了。丈母娘看女婿,总是越看越欢喜,尤其女婿懂事体贴,欢喜程度更是节节攀升。

    两人相谈甚欢,到点菜,于凤飞掩唇笑,指着另一边给客人下单的徐运墨,“我要那个小工给我服务。”

    夏天梁乐了,清清嗓子,喊:“小徐,二号桌点单。”

    印花袖套绷着一张脸,携菜单到访。迟来的这顿饭,也算补上了过年的小小遗憾。

    四月份,温度又拔高一些。

    天天运转顺利,还迎来一个好消息:本市今年注重餐饮文化宣传,市消保委想借此机会弘扬本帮菜,于是与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合作,找名厨坐镇,从排骨年糕到生煎馒头,意图评选各类沪上名点的十大杰出代表。

    其中一项是咸肉菜饭,有老客人是天天这碗老味道的忠实拥趸,得知消息后,推荐夏天梁参加。

    能评上,对店里的生意总归是好事一桩。天天报名之后,消保委很快出动大厨评委团,这场暗中走访搞得像米其林,但密探们的身份实在好猜:林至辛一来,夏天梁就知道了,笑得不行。

    不过天天主张一视同仁,谁过来,这碗饭都一样,不会特地改动。

    普通大米、菜场咸肉,再来一把本地矮脚青,用钢钟镬子焖煮的老式烧法,征服了所有密探的味蕾,天天如愿摘得沪上十佳称号。

    结果公布,王伯伯前往瑞金街道拿证书。

    每年的最美街道评分,辛爱路皆是垫底,唯有这次,王伯伯扬眉吐气。受到表彰,他与有荣焉,回来高举喇叭,向整条马路通报,势必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接着杀进天天,指挥小谢让他赶快帮忙,将证书挂到墙上。

    他学老头子,如今已有九分相似,说话腔调活灵活现。

    消保委的这场评选,声势规模颇为浩大,得了这个名头,沪上几个美食媒体相继来天天探店。某日,夏天梁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操着一口港普,说是香港那边的电视台,最近正驻扎上海,拍摄一部饮食纪录片,从不少食客口中听说天天的名字,想来看一看。

    隔几日,辛爱路开来一辆厢式货车,停到99门口,直接把这条单行道堵得严严实实。

    王伯伯见状,一个箭步蹿上去,腿脚利索得仿佛年轻二十岁,“哎哎,虚线看没看到?这里不好停车的!”

    车里下来几个年轻人,赶紧和他打招呼,说不好意思,我们落个车,搬一下摄影器材,不会很久的。

    夏天梁出来解释,说是电视台来拍点东西。如今王伯伯对天天是无底线容忍,不抓违停了,只催促他们卸完,速速将车停到规定位置。

    采访选的下午时间,不影响生意,店里只有包括徐运墨在内的几个店员。众人扛着器材进到天天,随后有个矮胖的身影钻出来,工作人员立刻为他让路,态度极为尊重。

    来者年过七十,却仍旧一头黑发,身型较宽,红光满面,精神状态饱满。他踏进天天,四周望一望,表情颇是怀念。

    夏天梁与他握手,得知对方姓唐,食评家来的,也是这部在地纪录片拍摄的发起者。

    虽为香港人,但这位唐先生的普通话带点沪语口音,交流起来倒是亲切。

    周边工作人员还在架机位,唐先生坐下,看过菜单问夏天梁,除了这道咸肉菜饭,待会可不可以点一些菜单上没有的菜。

    “可以是可以,但要看我们能不能做。”

    对方点头,说那就好,然后一点不含糊,直接报出三个菜名:青菜百叶、沙律牛排、炒螺蛳,

    夏天梁听了,知道碰到懂经的老行家,笑一笑,说我去后厨问问。

    单子送到厨房,赵冬生报完,吴晓萍哎一声,眉开眼笑,说可以啊,今天走怀旧路线,全是乍浦路模子菜。

    “烧吗?”

    “当然。”

    三个盘子很快送出,唐先生看到之后,变成小孩一样拍着手,愉快道:“嗲的,就是这个颜色,这个气味。”

    他动筷,吃完闭起眼,再睁开,询问夏天梁:“能不能请你们的大菜师傅出来见个面?”

    夏天梁没立马答应,对方忽然一笑,“以前在乍浦路的王都,我是吴师傅的忠实粉丝。”

    仅凭一张嘴,居然可以吃出如此门道,实在厉害。夏天梁说您请稍等。

    吴晓萍洗过手,从灶间出来,等待的人一见他,抬声喊:“吴师傅,还记不记得我?”

    “唐生?”吴晓萍也有些意外,“十多年没见了吧。”

    问起童师傅的下落,吴晓萍大笑,指着自己说:“我啊,不过是代班,你要早点或晚点过来,遇到的就是他了。”

    能在这家小店集齐双子星,谈何容易。唐先生对夏天梁肃然起敬。

    夏天梁笑笑,不打搅他们忆往昔。

    身后的工作人员听后,笑说:“何必过谦呢,唐生您可是香港饮食圈的泰山北斗,赤柱一家烧鹅店,有您提笔做招牌,排队能排通宵,多少厉害。”

    他赶紧摆手,“那是大家给我面子。”

    回头,他对吴晓萍说,如今自己早已退休,没什么别的宏图伟愿,到处活动,来上海拍纪录片,只不过是为了搜寻记忆中的味道。

    他看向面前天天的那碗咸肉菜饭,“菜饭我也吃过不少了,要论精致,小如意的一碗‘如意奇珍’,多年来是必点推荐前三,金头银面,固然巧夺天工。但菜饭不过是一道平民美食,吃的就是俗世里那股香气,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家里烧菜饭,拿个锅子,要放在煤球炉上慢慢烘的,这样底下才有饭糍。说到底,这只是慰劳饥饿肚皮的一碗饭而已,所以你们这道咸酸饭,真真做得好。”

    或许人到一定年纪,对世界感知慢慢合拢,他们只认同记忆里短短的一段时间,将这段日子看作是最好也最不能代替的。唐先生感叹,这次来上海,他跑过不少大饭店和小酒家,菜色是越来越漂亮,却难以尝到过去的滋味,幸好有天天在,也算聊以慰藉。

    吴晓萍听后,感触颇深,指着夏天梁说:“那要多谢谢我这个小徒弟,愿意开店收留我们这些老头子,做点传统小菜,不至于让所有老东西就此消失。”

    唐先生认同,笑言:“有传承,自然值得庆祝,也更值得保护,让更多人知道。”

    身后的工作人员此时示意,摄像机与灯光都调整妥当。

    三个钟头,拍摄顺利结束。

    临走前,唐先生留了联系方式,对夏天梁说等到下次回上海,必定再来天天拜访。

    徐运墨在一旁,帮忙把器材搬上车,听到两人闲谈,夏天梁问了什么问题,唐先生回答:“这倒没有,我就是这张嘴稍微有点本事,能吃得出一点门道,实际让我做菜,是差了一大截的。我学过,不行,这个手就不听我脑子使唤。以前也开过餐厅,都赔本了,不管做菜还是经营,我似乎都没有这个天赋。

    讲到这里,他并不悲观,笑着继续:“不过么,做食评就是这样,目的是与大众分享,通过我的努力让那些真正有天赋有能力的人为更多食客所知,让他们的手艺不被埋没,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我比其他同行多一个小小的优点,就因为我没什么才能,才更理解、更可惜那些有本事却无法施展的人,我不喜欢看到明珠蒙尘,也不愿意见到有才能者被生生错过。”

    说完,他与夏天梁告别,上车离去。

    徐运墨站在原地,没动,夏天梁看他沉思,好奇问怎么了。

    沉默良久,徐运墨道:“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第71章

    肉丝炒年糕

    几家媒体来过之后,社交网络热度提升,天天一时迎来生意高峰期。

    外场热闹,后场也不太平。童师傅的腰伤恢复得很好,已经不用再坐轮椅,他闲不住,每隔两天,必要跑来天天监工。

    虽然还不能上灶,但童师傅的嘴上攻击没有消停过。厨房讲究秩序,最高话事人只能有一个,童师傅与吴晓萍风格不同,做菜各有方法,互相不服气,总在后厨吵架。

    可怜赵冬生,调解员做得里外不是人。不过他也不气馁,跟着吴晓萍两个月,赵冬生更加沉稳,鱼货处理得很到位。吴晓萍见到,必会在童师傅面前笑嘻嘻称赞,说不愧是我带出来的人,手势越来越稳了。

    看得童师傅气急败坏,憋出严重内伤。他私底下质问夏天梁,老甲鱼是不是真的收了那个小瘪三做徒弟?

    夏天梁一问三不知,说师父的心思,我又猜不到的。

    童师傅吹胡子瞪眼,大为光火,夏天梁这才慢悠悠来一句:你可以问冬生啊,到底他想拜谁当师父。

    这个建议泼出去,把童师傅的气焰浇灭了。他迟迟不与赵冬生确认,持续在厨房和吴晓萍打擂台。有几次手痒痒,他见吴晓萍出去休息,偷摸摸要上灶,没想到手还未摸到铁锅,就有个人挡在前面。

    赵冬生认真道:童师傅,医生说过了,你还不能复工。

    老法师满脸愠色:你敢拦我!你昏了头了!

    赵冬生依旧坚持己见,等吴晓萍回来才让出位置,引得吴晓萍异常得意,说老童,看看我的好学生,多么尊师重道。

    这一仗,童师傅败得彻底,更加怀疑赵冬生被吴晓萍收编。后续几日,他来天天的状态显然不太好,面色阴沉地出没于后厨,像背后灵一样盯着赵冬生。

    赵冬生心生寒意,问夏天梁怎么办。夏天梁让他别急,说正收网呢,现在是角力的关键阶段。

    某天,外场爆单。

    吴晓萍身法再灵巧,也应付不过来了,于是让赵冬生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上灶。

    赵冬生与坐在角落小板凳的童师傅均是一惊,后者先爆发出一声:“不准!”

    “复杂的做不了,几道简单的,你看我、看老童烧,至少也有成千上万了,来,冬生,我相信你的水平。”

    赵冬生还在迟疑,童师傅先一步起身,拦在中间,指着吴晓萍鼻子骂道:“只有他师父才可以允许他上灶,第一次多重要,不可以是这种时候!你个棺材头次上灶也是这么随随便便的吗?”

    说完,他自己有点理亏,万一赵冬生真拜吴晓萍为师,自己不过是个外人,哪有资格说三道四。

    吴晓萍没说话,两个老头同时看向赵冬生。对方缓过神来,只想了几秒钟,恭恭敬敬给吴晓萍鞠躬。

    “对不起吴师傅,童师傅不准,我不能……不能听你的。”

    童师傅就差大笑三声,“看到伐,我的徒弟只能听我的话!”

    刀光剑影之间,有什么似乎尘埃落定,等夏天梁进来,就见一脸喜色的赵冬生,以及蹲在角落面壁思过的老法师。

    晚市之后,吴晓萍借口有事与童师傅详谈,让夏天梁先带赵冬生出去。

    两位老朋友站在后厨的通道外面。童师傅点上烟,这是他康复以来的第一支,吸得很慢。

    吴晓萍戒烟已久,没有破戒,问:“怎么,躺床上两个月了,还没想好啊?”

    童师傅不答话。这段时间,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确实想了很多。当年出走乍浦路,吴晓萍选择去酒店,他则受邀南下发展,珠港澳跑一圈,该见过的市面都见过了,最后选择在几年前回到上海。

    落叶归根,他原本开了一家私厨,专做高端私房菜,结果并不顺利。

    私厨的定位是富人阶级,然而他碰到太多客人,不当食物是食物,不吃就算了,还拿来取乐,纵有更多不堪入目的,他不愿意回忆。

    火爆脾气如何容得下这种事情,后与客人起了争执,哪知对方神通广大,使了点手段,取缔了他的私房菜招牌。

    一怒之下,童师傅扬言不干了,要退出江湖。他上崇明岛,找吴晓萍抱怨,说我看透了,这行业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拍客人马屁活不下去,我恶心,不如和你一样退休,找个地方隐居算了。

    当时夏天梁正要独立开店,想找个靠谱的大菜师傅。吴晓萍见老友撞到枪口上来了,当即留个心眼子,故意说,我和你可不一样,我是荣休,四季返聘我做顾问,我都推了。走的那天,后厨二十多个人,齐声说吴厨走好,你呢?

    童师傅大怒,册呢,你老了还和我争这个?茹茹当年留我,给我开的年薪说出来吓死你。

    吴晓萍感慨,几十年老朋友,只是希望你退下来,也是退得风风光光。

    童师傅何尝不想。他不比吴晓萍,懂世故知人心,能安安稳稳往下做,在业界也是口碑极佳,叹道,真没意思,烧了几十年饭,为了什么?名气,还是钱?我有过,也失去过,开私厨,是想做点开心的事情,谁知道碰上那群人,当我做的菜是垃圾,只懂得贪图享受,浪费。

    不是所有人都会认真对待烧饭这件事的。吴晓萍递出橄榄枝,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清闲的工作?你记不记得我那个关门徒弟,他从小如意出来了,单干,想开个本帮菜馆,你要不过去玩玩?

    童师傅原本没什么兴趣,翻翻眼皮,问,多大规模,几层楼,我管几个人?

    吴晓萍眼珠转转,说你多少厉害,怎么可能亏待你,而且你是老前辈,他肯定乐意听你意见。我知道我这个徒弟做你老板,必然不够格,但他是个好小囡,踏实肯干,是那种你绝对会放心和他一起做事的人。

    小如意出来的,开店势头肯定不小。童师傅琢磨,他和吴晓萍比了一辈子,年轻气盛那会儿,从乍浦路开始就各种打赌、别苗头,势必要分出个高低,想想自己因为那种原因退休,赌输了,实在咽不下那口气。

    再讲了,钱不钱,不是最重要的,能有个地方按他意思办事,才要紧。

    吴晓萍见他还没下最后决定,再丢个激将法,说你要不愿意么,不强求,我就八十岁的老头老太怎么办?小孩么小孩没的,你让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去哪里?没有这种道理!

    争执一时没有结果,两边都不相让,辛爱路的春天难得萧索。

    拆迁不止遇缘邨,如果整条辛爱路都在计划内,商户必然一并受到影响。几个小老板想法各异:胖阿姨的烟纸店是自家产业,态度比较坚定,随王伯伯,不同意拆走;水果店不同,店铺是租来的,红福态度就比较微妙,不过碍于胖阿姨的立场,暂时没冒头。

    99号也不轻松。体质的关系,徐运墨的耳桥打了两个月,复原得不算很好,近期开始频繁发炎,经常痛得他半夜睡不着。

    他们都为彼此在身上留下印记,互相消毒的时候,夏天梁心疼他,说实在难受的话,不如摘掉吧。

    不行,既然打了,就等它慢慢好。

    徐运墨说一不二,夏天梁也不再劝了,抱着他亲个不停,说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

    对方张开手臂,让夏天梁往自己怀里贴得更紧。两个人暂无睡意,聊天说到拆迁的事情,夏天梁迟疑片刻,问徐运墨怎么想。

    “八字还没一撇,现在听起来,全都是传言,没有一个可信的,干嘛想那么多。”

    夏天梁习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说万一是真的呢,99号拆了,天天也可能……

    他有些烦恼,低声道:“童师傅回来,还以为好不容易回到正轨,可以顺利开下去,哪里晓得会碰到这种事情。”

    徐运墨打个呵欠,接着他的话,“如果拆了,你有什么想法?”

    “舍不得,但也没办法。我合同签了两年,到今年八月份,应该要续的。可要是拆迁这件事定了,续约是不可能了,我得提前做好规划,重新换个地方开店。”

    说完,他挤到徐运墨脖颈旁,轻轻咬一咬,“到时候,你要不要和我一块走?”

    嗯?徐运墨觉得这话讲得像是邀请他一块私奔,夏天梁听了,浮出笑容,点点头,说:“对,我拐带你。”

    他沿着徐运墨的下颌线抚摸,继而亲上去,喃喃,“你那么乖,所以我来当坏人,我把你偷出来,再带走,去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地方,好不好。”

    一边说,一边轻吻,待移到嘴唇,夏天梁听见沉缓的呼吸声。徐运墨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作者有话说:

    老侯没有cp,一个游历在各国的独行者。小沈的对象不是他(没在本文出现过,只是某个角色提过一句^

    ^

    第72章

    萝卜丝饼


如果您喜欢,请把《搭界》,方便以后阅读搭界第3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搭界第38章并对搭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