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徐运墨_1 本章:第48章

    他一直唱,一直唱,直到唱得满面通红。原本笑得开怀的严青这时反应过来。她起初以为他是喝酒上脸,后来发觉,那是一种蹩脚的掩饰,这位骑着小电驴来吃饭的老同学正试图将想说的话浓缩于几句歌词之中。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他音量高亢,唱不是唱,几近直白的喊话。严青瞬间懂了,那些过往,那么多顿饭,那个听她说话时总是用手帕抹去额头汗水的动作。

    可除了听懂,她做不到其他的。严青双眼渐渐变红,她垂头,止不住淌下泪水。赵冬生以为她是舍不得离开天天,拍着她的手说:“青青阿姐,不要难受啦,以后你想回来,随时都可以来的呀。”

    童师傅想给不解风情的徒弟一个头挞,最后作罢,别过脸,长长叹气。

    一首歌终有尽头。音乐结束,老马停下了,他拿回手帕,习惯性地擦汗,“是啊,虽然小如意消费高了点,不能经常去,但你下次回来,提前和我们讲,辛爱路离我的中介这么近,我骑个车就到了。”

    严青却只顾哭泣。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第86章

    金色年华

    又是一年春节。

    辛爱路的天天饭店贴上一张端正楷书:东主迎春,休至元宵。

    从发源地到新式风味,他一一探访,见证诸多变化。最后一集,食评人轻装上阵,远离闹市区,七拐八绕,坐进一家不起眼的小饭店。

    他解释,来吃咸酸饭。

    上桌,名副其实,饭粒混着黄拉拉的菜叶,看起来缺乏吸引力。食评人却极其欢喜,说跑遍申城,精致者比比皆是,可论还原本真,能达成的却是凤毛麟角。

    幸而这样难以实现的蠢事情,依旧有人愿意尝试。他与饭店老板闲谈,问及在这种没什么人流量的地方开店,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年轻老板想了想,回答:太吵了。

    我们这面墙壁太薄,以前隔壁经常投诉我,因为人多,大家不一样,讲的话也各不相同,所以听到的声音太多,放在一起就会很吵。

    他又笑:但是,吵点才热闹嘛,就像家一样。

    镜头做模糊处理,人像成为虚影,转而聚焦于那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饭上。

    画面隐去,浮现本集标题:但求一碗咸酸饱。

    对照地址来此探访的旅人纷纷叹息,看来是要错过了。

    转念想,或许这家小店注定不会出现于自己的旅途之上,那么错过也并不多遗憾。

    徐家一门来了大半,独独缺了两个。

    问起来,于凤飞啧一声,说死老头子脾气犟,死活拉不下脸,不想理他。

    那乐蒂呢?徐运墨问。徐藏锋回答,“临出门的时候,突然说不能让爸一个人待着,非要留下来陪他。”

    徐运墨觉得可惜,他本来想让乐蒂和她的铁狼哥哥见个面,谁知公主异想天开,想用魔法令石头开花。

    “放心吧,”徐藏锋笑容几分狡猾,“Julia这次过来,想去其他地方转转,等我们一走,有的是机会让你带小孩。”

    “我不当幼儿园老师。”

    夏天梁倒是积极,举手,“我想当。”

    你看看人家!徐藏锋立马与其握手,对未来妹夫的家庭观念给予高度认可。

    第二桌,大年夜,社区年夜饭。

    王伯伯今年正式从前线退了下来,春节只有小谢一人值班。他独挑大梁,不喊半句辛苦,从前期准备开始就将一切处理妥当,当晚将遇缘邨几个孤老接到天天,挨个儿细心照顾。

    开席前,夏天梁特意多放一把椅子,小谢看了,面露感激。

    无人去坐,大家明白这个空位是为谁而留。

    桌边还有个熟人,今年,沈夕舟仍旧形单影只。辛爱路改造期间,他的酒吧经历了一些变故,不过好歹坚持开了下去,问他么,就说上海挺好的,我是越待越舍不得。

    具体舍不得什么,来帮忙的徐运墨不感兴趣,只将筷子硬邦邦拍到对方面前,附带一句,赶紧吃完赶紧走。

    一餐太平,到点心,夏天梁为众人分酒酿圆子的时候,手机屏幕闪了闪。他划开,表情微微一滞,随后放下碗,扭头用手抹脸。

    怎么了?徐运墨不解,等了一会,夏天梁挪开手,眼角亮晶晶两条水痕。

    他给徐运墨看手机。还是那个聊天群,惯常由他发出的那句新年快乐下面,这次收到了一句来自天培的回复:新年好。

    还有一句:天笑也在。

    连接三个方向的那条线没有断掉。徐运墨朝他伸手,掌心朝上。夏天梁握住,紧扣后不再分开。

    到第三桌,终于轮到两人专享。年初二,厨房热气缭绕,早上吃泡饭已经成为这个家的真正传统。

    为纪念这个完整度过的春节,徐运墨拿出准备了大半个月的惊喜,一对阴阳章。

    夏天梁觉得好笑,“你这几天老是鬼鬼祟祟的,就为了搞这个啊?”

    谁鬼鬼祟祟?徐运墨指出:“我是暗中行事,最多有点偷偷摸摸。”

    好好好,夏天梁不与他争,把印章拿到手上反复看,一阴一阳也是一凹一凸,他寻思:“这算不算你们文化人的戒指?”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你送一次,我送一次,打平了。”

    幸好徐运墨还有篆刻的一技之长。夏天梁看着龙飞凤舞几个字,吃力地念:“天……天?”

    徐运墨握住他手指,从第一字点起:“天、天、有、好、运。”

    是天天,也是自己,是好运,也是对方。

    好意头,夏天梁总是偏爱成双成对的礼物,他赞许地吻徐运墨,说谢谢,我超级喜欢。

    小家温馨,辛爱路同样如此。新春时分,居民出门见到彼此,左一句恭喜发财,右一句阖家团圆,氛围其乐融融,衬得寒冬腊月的天气都暖和不少。

    逢此佳节,社区组织活动,小谢号召大家一起来写春联,地点在新建而成的社区服务中心。

    王伯伯也现身。他从郊区赶回来,见到小谢,仍是不改前辈本色,拄着拐杖在后头指挥。

    面上嫌东嫌西,一转身,他笑眯眯对居民说,到底是小年轻,脑子和手脚比我活络多了。

    写春联,当然要有人出马,胖阿姨提议:我们自己怎么写啦,总归得找个好老师来示范的呀。

    烟纸店拆掉之后,她的商铺移到后面马路,胖阿姨不再执着,租给别人开便利店。她有了一份新的工作,申请成为楼组长之后,还兼任居委志愿者,其下可以调配的人员只有红福一个。

    找老师示范,这话直指徐运墨。小谢得令,立即去问。徐运墨听后,答应了,当作义务劳动。

    阿姨爷叔们为表感谢,自发准备了一些礼物,像是家里做的肉圆或是包的馄饨。胖阿姨阵仗最大,托亲戚搞来两捆熏制香肠,功夫菜,吸睛无数。

    徐运墨起先不肯收,还是众人板起面孔:小小心意,你不要,看不起我们咯!

    他不再推,全部收下,心想夏天梁总有办法。

    活动当天,社区服务中心打扫一新,居民围在一起研究刚升级的自动咨询机。等徐运墨进去时,小谢忙前忙后,精神饱满,后面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面孔。

    街道新分派来的社工,大学生刚毕业,看起来毫无朝气,做事也没个轻重,拿点东西丢三落四。

    小谢恨铁不成钢,“小李,你用心点啊!”

    被点名的小年轻脸上挂不住了,没好气地说:“知道了,谢伯伯。”

    怎么教不会的啦,小谢无奈,转头瞧见徐运墨,朝他连连挥手,随后跑到活动桌边铺纸。

    “新年好,徐老师,就等你了,来来,先写一副做个示范吧。”

    机器那边的大部队听到声音,呼啦啦转移到徐运墨这里,将他团团围住,起哄说:“徐老师起个手势!”

    徐运墨在小谢找的祝福语里面挑了两句,蘸墨掭笔,写下:春风入天地,真味在人间。

    横批:福满辛爱。

    灵的呀!众人赞叹,纷纷上手临摹。

    徐运墨在旁指导,横钩竖钩,如何转折顿笔,尽量讲得通俗易懂。碰到有的手法不对,写得歪歪扭扭,他也不皱眉,说没事,再练练就好了。

    纸张纷飞,居民神色认真。直到活动室外响起脚步声,他们动动鼻子,皆是被一股香气吸引。

    “今天做了春卷,刚炸好,给大家送一点。”

    夏天梁抱着保鲜盒进来,众人齐呼累了,要休息一下,迅速搁笔。

    唯独徐运墨手没停,夏天梁放下盒子,他离得远,看不清具体内容,好奇问:“写的什么?”

    爱这个字,徐运墨过去总是写废,要么开头起得太紧,结构不稳,要么结尾收得太快,失了神韵。

    所幸,意在笔先,如今的他已能将这个字写得很好了。

    FIN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结,下章为后记,基本想说的都在里面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又是半年连载期,辛苦追更的各位,番外再相见。

    第87章

    辛爱路是什么马路

    搭界是个很窄的故事,我有意将90%的篇幅全部压缩在辛爱路这条马路上,只在最后让两位主角各自在芝加哥与崇明岛完成命定的分别,最后再回到起点,所以本文真正主角,辛爱路无疑!

    这是个非常直白的名字,踏上爱的路很辛苦。其原型为上海进贤路,布局、地理位置与街边风貌都有所借鉴。十几年前,短短数百米的进贤路能看到不同菜系的小店错落有致地藏于路边门面,隔壁往往就是修理铺、服装店、菜档,经过时会不经意被一把居民忘记拿走的竹编小板凳拦住去路。当时路上几家本帮菜各有特色,有时吃饭不是瞄准哪家,而是哪家不排队吃哪家,若要“开开洋荤”,也有许多选择。之后离开上海一段时间,再回来,活动从吃饭改为喝酒,即便总是花心地游荡于周边街区,宵夜却依旧会跑回进贤路吃浇头面。结束已是后半夜,一年四季或热或冷,不变的是路口驻足抽烟的酒客,沈夕舟的Haven也脱胎于这一时期。

    二零二零年,经历疫情的进贤路进入了某种变奏的快速发展。电视剧繁花播出之后,更是出现一批复刻夜东京的模板。租金上涨,纠纷变多,许多店面关停,如今早已高度商业化,长出另一番光景。

    近几年,明显感到自己正在逐步忘记过去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或是影像承载的回忆,彻底模糊成一片,这令我感到恐慌。我是看滑稽长大的小孩,与长辈一起听姚周两位老师的独角戏,学唱金陵塔,是童年独一份的快乐。上学后流行情景喜剧,从新72家房客、红茶坊,再到老娘舅、开心公寓,寥寥场景下,大家在其中度过一些时光,碰到一些难题,争吵妥协后继续往前,让电视机前的我始终对这种家长里短的市民生活有股着迷的劲头。

    在写金刚不坏的时候,我将写作重点更多地放在职场部分,落笔比较快节奏,期间渴望书写城市慢生活的念头渐渐加重。后进入修整期,几次更改过下一本的想法。说来惭愧,没有先写成人之危除了剧情需要大调之外,另个原因是它的设定比较悬浮,于是偷懒地想,要不先写点熟悉的、生活化一点的东西吧,孰不知这个想法如此傲慢,因为生活才最最难写。

    最初我对于本文的期望是尽量不去写好坏,经过辛爱路的所有人都不过是一群普通人。因此,搭界是我必须戒掉许多坏习惯的一本,在这么落地的设定下编撰角色与剧情,让我在写作中大吃苦头。

    如何尽可能通过合理的事件推动发展、制造冲突,从而写出两个截然相反之人的互相吸引,以及周遭一群人的日常状态,让大家读来轻松惬意,真的非常折磨我。中途的崩溃次数远超想象,有时候甚至不是卡文,只是整个人死水一样无法流淌出任何东西,而写作是需要活力的。

    尤其中后期不断复盘前文,以厘清逻辑,让角色衔接前半程的状态并演化下去,需想二十个场景再毙掉十九个,只为留下一个相对合理的。此举如同漫步蛛网,经常会让我陷入庞杂而无能为力的情绪之中,也着实拖慢了更新速度。

    这个痛苦的阶段使我意识到,过去的自己始终躲在一个皮套子里写作。这个皮套就是取巧的设定、便利的人物、想当然的剧情,以及最致命的,思考时下意识的懒惰。都是我有意避免去面对的缺点。而当我决定剥掉这个皮套,我必须坦诚地面对一个最为原始的问题:我是否有能力讲好故事,又是否可以写出动人的角色。


如果您喜欢,请把《搭界》,方便以后阅读搭界第4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搭界第48章并对搭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