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长公主闭目养神,不再理他。
老王爷话被噎在嗓子里,身子坐回来,也学着她闭目,皇姐真是,故作高深。
官员几乎都到齐了,殿外传来脚步声,大家纷纷回头看,见是鲁国公,便继续往后看,谢云兆应该在他爹身后吧。
等了半天不见人,有人翘脚看也没看到,鲁国公已经在第一排站定。
郡王一家四口也跟着回头看,云兆怎么还没来,马上都要开始选皇帝了。
迟迟没见人,郡王询问鲁国公。
鲁国公摇摇头,没说话,他一夜没睡,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事情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但儿子有一句话说的对,只有成为最强者,鲁国公府才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云争的凄惨便不会再出现。
也是这句话说服了他,为了家人的平安,拼了!
他怎么不理自己,郡王皱眉,但也没再问。
高太傅正在殿后准备,沈书榕和谢云兆就坐着等。
青竹青鹰守着门,青竹看看身下,又看看青鹰身下。
“诶,看什么?”你礼貌吗?
青竹很认真的思考:“咱俩是不是忘了一件事,以后谁当大总管?”
青鹰瞳孔骤缩,他陪二爷造反时没想过这事啊。
“你割还是我割?”
青鹰紧紧的抱住青竹:“哥,你是我哥!”
青竹:“所以,到底谁割?”
“郡主,谢将军,如今龙玺只有一个,来不及准备另一个,你们看,先用凤印代替一下行不行?”高太傅皱着眉问道。
“凤印管后宫的,当然不行,用龙玺和帝王冕冠吧。”谢云兆提议道。
“也好。”
福喜福顺分别拿好帝王的象征。
副总管鹿忠笑的见眉不见眼,很主动的伺候两位主子,大总管不在了,他有望升上去。
大殿之上百官还在等着,老王爷也是频频看向一直未睁眼的长公主,到底在等什么啊?
丞相和李尚书站的稳当,他们已经震惊过了,让大家也尝尝那种震碎灵魂的感觉。
就在下方传来细碎的交谈声,殿后有人走了上来,大家终于看到了没来的谢云兆。
等等,永嘉郡主怎么也来了?
他们竟然携手奔着龙椅走了上去?!!
俩人同款紫色衣袍,气质绝尘,面容更是般配的很。
二人一步一步走上去,到了龙椅之前转身,面向百官。
丞相和李尚书闭了闭眼,认命了。
鲁国公一脸扬眉吐气,仿佛大仇得报一般。
这时,所有人脑袋上都是问号。
长公主缓缓起身,老王爷呆呆的,看到她起来也跟着站起。
“经本宫和皇弟商讨,大周以后由永嘉和云兆共同治理。”
“皇姐,我......”老王爷完全懵了,他什么时候说的?
百官全都惊住,什么时候商议的?当他们死的吗?
郡王一家也都瞪大了眼,怎会是永嘉夫妇?
“来吧,授他们帝王玺印。”长公主接过福喜手中托盘上的龙玺,抬头示意老王爷接下福顺手中的冕冠。
老王爷手抖,自小就怕长公主,可他不甘心,明明他有权参与选人的,凭什么选谢云兆和永嘉这个妇人?
“等等?”殿内传来一男子声音。
长公主回过头,看是谁敢打断她。
“姑祖母,这不妥吧,谢云兆乃鲁国公府二公子,他姓谢。永嘉郡主虽是姑祖母孙女,但她姓沈,大周江山是我李氏江山,怎可由外姓人继位?”
说话之人正是五王爷,就算他不做皇帝,他也是李氏皇族正经王爷,若被他们夫妇抢去,他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正是,姑祖母,还是重新商议人选吧。”老王爷的孙子也是这样认为。
老王爷刚抬起的手垂了下来,他觉得他们说的很对:“皇姐,您看......”
“丛伍,刚反对之人乃三王爷同党,捆了关去天牢。”谢云兆凌厉的眸子飞过去。
“是。”丛伍带着守兵进来,捆了五王爷和老王爷的孙子。
“放开我,你们凭什么捆我?......唔唔唔。”
两人的嘴被堵住,不理会他们的叫喊。
“住手!”老王爷大喊,凭什么捆他孙子!
众大臣也是越来越慌,纷纷喊起丞相。
“丞相大人,就这样任他闹下去吗?”
“不然呢?你们看看殿外,有权利反对吗?”丞相反问。
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不甘之色,他们算什么皇家之人?
还有,一个女人,生生孩子,打理打理后宅,永嘉郡主最多管管财库,权势已经不小了,竟还想称帝,真是痴心妄想!
“丞相大人不管,老臣来管,从古至今,从没女子称帝之先例,若谢将军和长公主一意孤行,老臣就算撞死在这大殿之上,也要反对到底!”老御史实在接受不了。
说着,人就朝着殿上的龙柱撞了过去。
“等等!”谢云兆又用了内力,声音仿佛听进了心灵,老御史直接被自己绊倒在地。
这声等等让大家以为威胁起了作用,趴在地上的老御史都没起来,抬头等着他的下文。
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
“还有谁想撞柱子,或是想罢官,亦或想进天牢的,一起说清楚,我与郡主没时间陪你们一个一个闹。”
——
【小剧场:
青竹:“你割?”
青鹰:“你割!”
谢云兆:“两位帝王,别争,你俩都割。”】
第174章
称帝
官员们都不是吃素的,他们不信谢云兆会真的把他们都罢免。
“我们难道说一句话都不可以?女子怎能为就是,自古以来,世代以男人为主,传宗接代也是继承男人姓氏,女人外嫁,怎能谈及继承?”
“大周乃李家江山,你们谁人姓李?”
“长公主姓李也已经嫁与沈家,郡主如今也是姓沈,你们这般草率定下,未免太荒唐。”
“就是,我们不同意,百姓更不会同意。”
谢云兆拉着沈书榕坐在皇位上:“你有了身孕,不能久站。”
“你们,还不快下来,那是龙椅!”百官真是要被他气死了,都这样说了,他哪来的脸?
“来人,把刚刚说女子不能为君的官员,按造反罪关进天牢,拿姓氏说事的人罢黜,说百姓不同意的,都分到撞柱那拨。”谢云兆发起火,无所顾忌。
“你敢!”百官不信,他竟敢这般对待他们?
很快,昨日的叛军队伍进来,开始捆人。
丞相摇摇头,又闭上了眼,朝堂,是要大乱了。
“等等。”一句女声传出。
下方的兵士和百官看向说话之人。
“相公不可,能进殿的,都乃我朝重臣。”
沈书榕缓缓站起身:“各位大人,何为国,何为国,乃万千百姓组成,君,乃一国之主,也是万千百姓的父母,有父有母,才有子。”
“而为子民好的君才配为君,与姓氏有何关系?大周之前的皇族姓李吗?”
“本郡主自掌管财库以来,兢兢业业,开垦荒地,通海运,只为造福百姓。”
“为国为民之心,本郡主不比旁人少,亦不比旁人做的差。如今愿意和你们解释,是本郡主惜才,不愿相公罢黜你们。”
“否则,你们瞧瞧这满殿的兵,有你们说话的份吗?”
叛军们松开了手,但并未退开,还等着捆人。
谢云兆站在沈书榕身后,说出的话总是那般气人:“郡主说的对,若你们拿姓氏论事,那就改了大周国号,若你们说没有女君先例,新的皇朝就有了这个先例,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百官此时才发觉,他们想多了,真的没有他们说话的份。
谢云兆压根不在意他们死活,从他毫不犹豫杀掉那八名百姓,毫不犹豫捆三王爷入狱,就能看出来,若他当了皇帝,他们没什么好日子。
因为他什么都不在乎,名声都没有,也不稀罕。
若真改了国号,他们今日的挣扎还有什么意义?
丞相此时站了出来,他算是看懂了,只有永嘉郡主,能压制住谢云兆。
不能由着百官再反对,他对着龙椅之上拱手行礼:“本相以为,国号就别改了,至于想辞官的,今日便可给本相递交辞呈,本相都会批复,现在还是给两位陛下授封要紧。”
百官震惊,难道,丞相也和太傅一样,早就叛变了?
谢云兆满意的笑了,扶着沈书榕坐下。
长公主也笑着拿过龙玺,放在沈书榕手中。
老王爷看着眼前的帝王冕冠,迟迟未动。
“怎么,老王爷这点事都干不动了?”谢云兆一开口,满满的威胁,仿佛下一句话就是你活着还有何用?
老王爷心里一哆嗦,这里好像已经不是他李家的天下。
心不甘情不愿的举起冕冠,放在了谢云兆头上。
这两天的早朝就像闹笑话一般,百官是无奈又无语。
郡王一家还没回神,永嘉称帝了?
鲁国公眼圈红润,他儿子真给他长脸。
与二人交好的官员,纷纷露出惊喜之色,日后定能沾光。
沈书榕被授封嘉帝,谢云兆被授封云帝,年号延续了沈书榕的封号:永嘉。
内务府去赶制二人玺印,龙袍,新的冕冠,以及日后宫中所需。
今日只定了这一件事,等正式登基后,会定下李琛三王爷陆子骞等人的罪名。
谢云兆留在宫里,沈书榕回了郡主府,各自安排。
“小妹,你和云兆是何时计划的这些?”到了郡主府,沈琦兴奋的追着妹妹问。
郡王夫妇目光灼灼的盯着沈书榕看,小乔也是,她竟然成了女帝的嫂子,真不可思议。
沈书榕知道他们好奇,并未隐瞒:“知道李琛要抢财库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了。我们家的东西,谁都抢不走,相反,他有了抢我的心思,我就抢他的。”
“哈哈哈,不愧是我女儿。”郡王朗声笑开。
“爹,您和大哥,想要什么封赏?”
“小妹,你能好好的就行,我们家如今已经很好了。”
“就是,爹这个郡王只比王爷低一等,再说,有你在,爹就是最大的。”
沈书榕一直眯着眼笑,她是真的很开心,再没人能拿家人来威胁她。
“爹,大哥,那就日后再说,你们别太激动,回去休息吧。”
“好,我们先回去,你也别太辛苦。”
“我留下陪永嘉。”大家都在笑,唯独郡王妃眼眶红红的,女儿一定吃了很多苦,这些事怎能让她一个女娃娃去考虑?
沈书榕搂住娘的手臂,脸蹭着她的肩:“娘对永嘉真好。”
谢云兆让人安排鲁国公夫妇进宫住,如今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当然要接过来。
国公夫人跟着忙前忙后,原本因为谢云争去世不爽利的身子,也来了力气。
沈书榕把孩子接回郡主府,顺便提出让阿南也过来。
李婉儿还要帮着婆母忙,便让奶娘和伺候的仆人跟着谢知南去了。
第二日一早,沈书榕打起精神,让人带三个孩子去后花园玩。
她坐在石桌旁,用着下人准备好的茶点。
沈之羲和谢知熠边跑边跳,淘气的很。
谢知南很安静的坐在沈书榕身边,完全不像小孩子。
二叔竟然要和娘共治天下,他到底怎么想的,娘一介女流!
开了这个先例,岂不是沈之羲也有机会继位?
如今娘又有了身孕,真麻烦,他将来要对付三个小孩。
沈书榕瞥了一眼他的神情,嘴边勾起一抹浅笑:“阿南,你二叔和我当皇帝了。”
“阿南听祖母说了,恭喜二叔二婶。”谢知南乖巧回话。
“嗯,二婶今日有个礼物要送给你。”
“什么礼物?”谢知南抬头,期待的看过来。
沈书榕沉静的目光看向花园最深处,一座还未修整的,破败的屋子:“当然是大惊喜!”
第175章
自暴重生
谢知南心里很激动,这还是娘这辈子第一次对自己这么好。
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又脆又甜的说道:“谢谢二婶。”
“玩累了就带阿熠羲羲回去。”
“是,郡主。”
沈书榕交代奶娘,随后站起身,拉着谢知南的手,笑着说道:“陪二婶走走吧。”
谢知南得意的瞥了两个拖油瓶一眼,跟着沈书榕走了。
银芝岁寒和谢知南的奶娘跟在身后,一行人围着后花园转,直到走近那个小屋
,沈书榕留下仆人,只带着谢知南进去。
奶娘有些纳闷,这屋子一看就是整修郡主府时未修缮过的,郡主为何带着大少爷进去,还不让她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