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顾怀舟宋文君 本章:第225章

    “殿下!”知心见状,吓得脸色惨白。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声音带着哭腔苦苦哀求道:“殿下开恩呐,太子妃她……”

    话还没说完,萧寅便不耐烦地飞起一脚,将知心踹倒在地,怒吼道:“滚!少在这儿碍眼!”

    两名身形魁梧的侍卫听到命令,立刻大步走进来,一左一右紧紧地押住苏蓉蓉的胳膊,粗暴地将她往外拖去。

    苏蓉蓉没有丝毫挣扎,任由他们拉扯,眼神麻木而平静。

    萧寅的紧紧地盯着苏蓉蓉,他在等,等她开口求饶。

    可苏蓉蓉都快要被带出冷宫了,她也没有说一字。

    眼看着她就要被带走,他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你就没有什么要跟本宫说的吗?”

    苏蓉蓉脚步一顿,缓缓转过头,面上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

    她抬眸望向湛蓝的天空,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意味深长地说道:“萧寅,你会后悔的。”

    她在心底默默补充道: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杀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残忍的呢?

    真想看看萧寅追悔莫及的模样。

    “哈哈哈……”一想到萧寅知晓真相后那悔恨交加、痛不欲生的模样,苏蓉蓉再也抑制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她笑得前仰后合,那疯癫的笑声说不出的诡异。

    萧寅被这笑声惊得连连后退,脸上的表情由愤怒转为惊恐。

    仿佛眼前的苏蓉蓉变成了一个他从未认识过的陌生人。

    最终,他恼羞成怒,冷着脸,声嘶力竭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带走!”

    苏蓉蓉被带走了,萧寅站在原地良久情绪都没有平复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他总是比不过萧稷。

    只要有他在一天,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

    萧稷,他必须死。

    ……

    森林里,一片静谧。

    突然,一只鸽子落到了一处枯木上。

    瞬间便有一只手,把鸽子捉了起来。

    “王爷,急报。”田七拿着信快步走到帐中。

    帐内,七八名穿着铠甲的将士,正在同萧稷一起看城防布置图。

    沙盘上,几处重要的地点被标记出来。

    显然是萧稷要攻破的地方。

    看到田七进来,萧稷抬起头:“呈上来。”

    田七上前,把信件递到萧稷面前。

    萧稷接过信件,修长的手指快速展开信纸。

    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字迹,原本冷峻的面容上瞬间闪过一抹难以抑制的喜色。

    他微微眯起双眸,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若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终于等到了猎物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萧稷缓缓转身,面对着帐内一众神情各异的副将,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兴奋:“诸位,我们的时机,终于到了!”

    “太好了!”一位年轻的副将忍不住挥舞着拳头,眼中满是激动与狂热,“终于可以杀进皇宫里,一雪前耻了!”

    “是啊,我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另一位副将也附和道,紧绷的嘴角此刻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萧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扬了扬手里的信,冷笑道:“他,终于按捺不住了。居然想对将军府和南阳王府动手,真是自寻死路!”

    这时,一位年长些的副将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他只要对两府动手,势必会引起百姓的不满与恐慌。朝堂动荡,民心不稳,这天下,该变天了!”

    田七听着他们的谈话,面上也勾起一丝崇拜的笑:“还得是王爷神机妙算,早早的就做了安排。”

    萧稷没有理会田七,脊背挺直,面上满是威严:“开拔。”

    京城之内,压抑的氛围如乌云般笼罩。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平静,只见一队禁卫军如潮水般迅速涌来,将南阳王府和将军府团团围住。

    禁卫军们身着黑色铠甲,在日光下泛着冰冷的光。

    他们手持长枪,神色冷峻。

    街头巷尾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赶来,远远地围观着,脸上满是惊恐与不安。

    人人都在低声议论,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首的禁卫军统领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黑马,威风凛凛地来到王府与将军府前。

    他勒住缰绳,马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

    随后,他向前两步,大声喝道:“南阳王府、将军府勾结楚王府,意图谋反。太子殿下奉皇上之命,将两府涉案人员,即刻捉拿归案!”

    这一声令下,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四周的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情绪激动不已。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出来,愤怒地喊道:“简直是胡说八道!将军府满门忠烈,为国家出生入死,多少将士马革裹尸。如今全府只剩下小将军和他年迈的母亲,他们若是能谋反,我死也不信!”

    “是啊,若是没有楚王殿下,我们南月子民哪有如今的太平日子!说楚王殿下谋反,我们坚决不服!”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拳头,满脸涨得通红,大声抗议道。

    “对,我们不服!”

    百姓们纷纷响应,声音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

    人群中,又有一个声音高声喊道:“将军府就剩下小将军这一根独苗了,若是他再出了事,我们如何对得起死去的老将军!”

    “想要捉拿小将军,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众人纷纷附和,情绪愈发激昂。

    大家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一道人墙,将王府和将军府护在身后。

    第449章

    疏散百姓

    烈日高悬,使得本就躁动不安的气氛愈发紧张。

    眼看着百姓群情激愤,如潮水般,硬生生阻住了禁卫军前行的道路。

    禁卫军首领骑在高头大马上,面色阴沉,怒目圆睁,猛地一声怒斥:“你们都想造反吗?”

    他声如洪钟,本以为搬出皇权,能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吓得作鸟兽散。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百姓们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变得更加齐心。

    他们犹如扎根在土地里的磐石,死死守着道路,禁卫军的铁蹄休想前进一步。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局势愈发失控。

    加入的百姓越来越多,起初是星星点点的几十人,很快汇聚成了几百人的队伍,最后竟多达几千人。

    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如铜墙铁壁一般,将禁卫军围得水泄不通。

    禁卫军首领望着这如汪洋大海般的百姓,惊恐得险些从马背上栽落下来。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百姓们将我们的人马全都包围住,眼下便是回去复命都困难。”

    副将凑近,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首领咬得牙齿咯咯作响,急切问道:“能不能冲出城,去城外搬援军?”

    副将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群情激奋的百姓,无奈地摇了摇头:“大人,怕是困难。这些百姓对老将军敬重有加,如今我们惹了众怒,万一引起暴动,局面可就彻底失控了。”

    首领的脸上瞬间露出慌乱的神色,他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你说的对,眼下只能等百姓散去,再做打算。命令下去,竖起盾牌,切不可伤他们的性命。”

    谁能想到,不过是奉旨捉拿罪犯,竟陷入这般绝境,简直是闻所未闻。

    副将恭敬地应了一声,迅速传下令去。

    禁军们立刻围成一团,将盾牌朝外,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百姓们则手持农具,眼神里满是愤怒,与他们对峙着,谁也不肯率先离去。

    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

    从正午到太阳落山,百姓们都没有要离去的意思。

    禁军首领急的满头大汗,若是完不成任务,掉脑袋的人是他。

    偏偏这里被围的如水桶一般,想要送信儿都难。

    皇宫中。

    太子萧寅正端坐在书房的主位上,手中的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晃动着,脸上却难掩焦急之色。

    他派禁卫军前去捉拿两府的人,可左等右等,却迟迟不见禁军回来复命。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烦躁,随手招来一名宫人,冷声道:“去,给本太子打探清楚,禁卫军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宫人应了一声,走出了殿外。

    不多时,那名宫人脚步匆匆地折返回来,还未踏入书房,便已高声呼喊起来:“殿下,不好了殿下!”

    萧寅原本微微眯起的双眼瞬间睁大,眉心狠狠一皱,厉声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宫人跑得气喘吁吁,胸膛剧烈起伏着,连喘了好几口粗气,才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结结巴巴地说道:“殿下,那帮刁民,把禁卫军给围起来了!他们死活阻拦着,就是不许禁卫军前去拿人!”

    听到这话,萧寅只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

    蹭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手中的折扇狠狠甩在一旁的桌子上,发出

    “啪”

    的一声脆响。

    他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吼道:“简直是岂有此理!这帮刁民是想造反不成?区区几个贱民,竟然还敢阻拦本太子的旨意,把他们杀了便是,看他们还敢不敢如此放肆!”

    说罢,他便要开口下令。

    一直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着的福公公见状,心中大惊,急忙上前一步,伸出双手阻拦道:“殿下不可啊!”

    萧寅猛地转过头来,看向福公公的眼神中满是警惕,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质问道:“福公公,你这是何意啊?莫非你是与那帮刁民一伙的?”

    虽然福公公背叛了文帝,可萧寅对他还是不放心。

    他处处警惕,对福公公十分防备。

    这老东西历经两朝,虽是一个太监,可是在朝中也有些份量。

    萧寅只能忍着,先将他留下。

    福公公心中一紧,忙又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恭敬与惶恐之色,急切地说道:“太子殿下,老奴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只是此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您想啊,若是此时贸然下令杀了那些刁民,必定会引起百姓的激愤,只怕这帮人会彻底反了。

    如今局势本就微妙,若是此时引起暴动,这天下可就乱了。

    而您即将登基,这动荡的局面,对您的大业可是极为不利啊!”

    福公公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入情入理。

    萧寅听着福公公的话,原本因愤怒而涨得通红的脸渐渐恢复了些许平静,紧蹙的眉头也微微舒缓。

    他在房间里缓缓踱步,脑海中思绪万千,可思来想去,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一想到南阳王府和将军府的那些人还逍遥法外,他的心中就像被猫抓挠一般难受,难安的情绪在心底不断蔓延。

    福公公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萧寅的神色,见他如此纠结,便壮着胆子上前一步,轻声说道:“殿下,左右南阳王府和将军府的人一时半会儿也跑不出这京城。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把那些围堵禁卫军的刁民疏散开,先让禁卫军撤回来,以免再生变故。”

    萧寅停下脚步,目光看向福公公,急切地问道:“哦,福公公可是有了什么好主意?快说来给本宫听听。”

    福公公微微欠身,脸上露出一抹讨好的笑容,恭敬地说道:“不瞒殿下,老奴的确有一计,或许可解这燃眉之急。您想啊,这些百姓平日里所求的无非是生活安稳,能有口饭吃。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还怕他们不乖乖散开吗?”

    萧寅听了,微微颔首。

    他在原地站了片刻,权衡着福公公计策的利弊。

    过了一会儿,他紧皱的眉心缓缓松开,沉声道:“传令下去,本宫为了给父皇祈福,特放出四万枚铜钱,城中四个方位,都设点发放,让百姓们都可以去领。

    就说这是本宫的一片孝心,也是给百姓们的恩赐。

    希望大家能一同为父皇祈福,保佑父皇龙体安康。”

    说完,他又转头看向福公公,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福公公,此事你去办,务必办得稳妥,切不可出了差错。要是那些百姓还不散,再想别的法子。”

    福公公连忙应道:“是,殿下放心,老奴一定将此事办好。”

    说罢,便匆匆退下,去安排发放铜钱的事宜。

    第450章

    潜入皇城

    夜幕如墨,浓稠地铺洒在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有些微弱。

    萧寅坐在书房内,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福公公奉他的命令去安排发放铜钱以疏散百姓,可直到天色完全黑透,却依旧不见回来复命。

    萧寅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等得实在心焦,招来一名宫人,吩咐道:“你,速去探探福公公那边的消息,看看事情办得如何了,为何还不回来?”

    那宫人领命后,匆匆离去。

    萧寅在房间里继续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地看向门口。

    终于,那名宫人一路小跑着回来,还未进门便大声禀报道:“殿下,奴才探听到消息了。”

    萧寅心中一紧,立刻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快说,到底怎么回事?福公公为何还不回来?禁卫军那边怎么样了?”

    那宫人微微喘着粗气,定了定神后说道:“殿下,是因为领铜钱的人数太多了,城中四处发放铜钱的地方都堵满了人,大家都争着想去领铜板,场面十分混乱。

    不过好在,禁卫军已经摆脱了百姓的围堵,正在撤回来的路上了。”

    听到禁卫军正在撤回的消息,萧寅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微微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随后,他睁开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低声自语道:“这帮刁民,为了些许铜钱便如此疯狂。等禁卫军回来了,看我怎么收拾南阳王府和将军府的那些人。”

    说罢,他又转头看向那名宫人,吩咐道:“你再去盯着点,一有禁卫军回来的消息,立刻来报。还有,福公公回来后,也让他马上来见我。”

    那宫人连忙应道:“是,殿下。”

    然后便匆匆退下,继续去打探消息了。

    与此同时,夜幕笼罩下的京城,宛如一锅沸腾的开水,热闹非凡却又暗藏危机。

    大街小巷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百姓们摩肩接踵,在狭窄的街道中来回穿插,嘈杂的人声、叫卖声、孩子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喧嚣的海洋。

    好不容易摆脱了百姓围堵的禁卫军,此刻却陷入了另一种困境。

    由于前去领取铜钱的百姓数量实在太多,人群竟硬生生地将他们原本整齐划一的队伍给打乱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主母发疯,纵享爽滑人生》,方便以后阅读主母发疯,纵享爽滑人生第22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主母发疯,纵享爽滑人生第225章并对主母发疯,纵享爽滑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