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谢长庚慕扶兰 本章:第51章

    娶慕氏女,从他去往长沙国见她的第一面起,他便一再地退让。

    连他自己亦是不敢相信,直到今日,为了一个妇人,他竟做到了如此的地步。

    她还给他的,就是这么一张薄薄的方子。

    他慢慢地捏拳,将那张写着方子的纸,一点一点地揉在掌心之中,直到揉成一团,掷在了脚下。

    ……

    半个月后,谢长庚应刘后的急召,抵达了上京。

    这是时隔一年之后,他再度入京。

    上京宫依然雄壮而巍峨,然而朝廷,却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朝廷了。

    满朝官员,这些天来,被一个接一个的消息,震得六神无主。

    先是平阳王鲁王作乱,各地告急战报,雪片般不断飞来,好不容易获悉平阳王叛军被河西军队阻在了蒲城,南线暂时平安,还没来得及松出一口气,紧接着,又传来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

    被派去协从齐王抵挡鲁王叛军的刘后侄儿,平威将军刘扈,无意得知,齐王竟是唆使平阳王和鲁王此次作乱的幕后之人。他前些时候主动请缨,领兵去往东线抵挡鲁王叛军的举动,不过只是障眼法而已。刘扈大惊,当时出逃不成,被齐王的手下抓住,扣作了人质。

    谁也没有想到,德高望重,一向被推为宗室之首、忠臣典范的齐王,竟也怀了异心,行大逆不道之事。

    仿佛撑着半个朝廷的大柱一夕之间,轰然倒塌,整个朝廷炸开了锅。

    这还不算,紧接着,又不断传来汝南王、赵王等藩王也相继跟着齐王起事,发檄文讨伐刘后专权,称要光复皇室的消息。

    文武百官仿佛无头苍蝇,惶恐不安,得知谢长庚今日抵京,要入宫觐见刘后,全都等在宫门之外,一看到他现身,仿佛见到了主心骨,涌了上去,争相向他见礼。有人叱骂齐王道貌岸然吃吃里扒外,有人恭维谢长庚为朝廷立下的丰功伟绩。

    这一刻,这些围着他的官员们,再没有谁记起他曾经被人诟病的出身了。

    河西节度使谢长庚,俨然成了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谢长庚面容严肃,目光平视着前方,脚步没有停顿,穿过围着自己的一众官员,径直入了皇宫。

    第67章

    第

    67

    章

    [vip]

    刘后正在厉声斥责几个跪在她面前的大臣,

    其中便有张班。

    几人唯唯诺诺,忽听身后传报,

    转头,见太监引着谢长庚而来,

    无不暗暗松了口气。

    谢长庚阔步入内,

    向刘后行跪礼。

    刘后看着他朝自己行礼,完毕,一反常态,

    并未立刻叫他平身,说:“谢卿,你力保蒲城,

    劳苦功高,

    陛下前两日问本宫,这回该如何赏赐,

    本宫不知该如何回答陛下了。”

    话音落下,张班几人便知她的言下之意,偷偷望去。

    谢长庚依然跪地,却慢慢地直起身。

    他神色如常,

    对上刘后投来的两道目光,

    应道:“臣不敢当。失蒲城,

    龙关如失门户,故臣自作主张。臣是来领罪的。”

    殿中一片寂静。张班摒息不敢抬头,

    片刻之后,耳畔传来刘后哼声。

    “本宫早就知道长沙国心怀叵测,

    若非张班从前误我,早就已经除去这个隐患了,还会叫慕氏之人今日如此嚣张!”

    张班慌忙喊冤:“慕氏之人表面一向老实,怪臣糊涂,当初才被蒙蔽。先前替他们说话,字字句句,无不出于当时大局考虑,绝无半分私心!如那齐王,此番若非事情败露,满朝文武,谁能想到他竟是那些逆王的背后指使之人?”

    刘后脸色阴沉,命几人出去,殿中剩谢长庚一人跪着。

    “你擅自发兵蒲城,本当治罪!念在你一向忠勇的份上,此番本宫便赦免你。倘若再有下回,定不轻饶!”

    谢长庚说:“多谢太后恩典。”

    刘后依旧没有叫他起身,盯着他,继续说道:“平阳王鲁王作乱之始,本宫便得知,长沙国与逆王使者此前有所往来,当时有齐王那贼出面力保,本宫一时轻信。如今齐王证实是为逆首,长沙国自然逃不了干系,必与逆王沆瀣一气。本宫欲削慕氏王号,平长沙国,你可有话?”

    谢长庚说:“臣无话。”

    刘后看了眼身后的杨太监。

    太监上前。

    “既如此,节度使当与长沙国断绝关系,休慕氏女。如此,天下人方知节度使对朝廷之忠,与逆贼泾渭两分,清浊两分。”

    谢长庚应:“臣已如此行事。入京之前,便已将休书发去了长沙国。从今往后,臣与长沙国慕氏,再无任何干系。”

    刘后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下来,露出一丝微笑,点头:“爱卿果然不负本宫所望。”

    她再次看向杨太监。

    太监笑容满面:“太后对节度使,可谓是恩宠备至。既休了长沙国慕氏,怕诰命老夫人跟前无人侍奉,有国舅之妹安阳郡主,才貌双全,太后欲赐婚于节度使,好叫郡主代节度使尽孝于老夫人。还不快快谢恩?”

    谢长庚双眼未曾眨。

    “郡主金枝玉叶,臣无福受。臣之母亲,乃一乡间老妇,更当不起郡主屈身。请太后收回恩典,臣心领了。”

    他话音落下,殿中一阵静默。

    刘后方才本已露出霁颜的脸,再次沉了下去。

    杨太监亦是措手不及。

    刘后虽对谢长庚自作主张发兵蒲城的举动很是不满,但齐王串通诸多藩王一齐对抗,朝廷之中,真正能指望的人,也就是谢长庚了。故方才刘后先敲打,再施恩。没想到他竟如此直接了当地拒绝,这于刘后而言,不啻是打脸。【】

    杨太监忙道:“节度使,齐家方能立业,这更是太后的一番好意,你谢恩便是!”

    谢长庚平静地道:“臣的这等私庭小事,不劳太后记挂。乱局当前,太后将臣急召入京,想必另有要事。臣洗耳恭听。”

    刘后沉默了片刻,压下眼底涌出的那缕被冒犯了的怒意,勉强笑道:“罢了,你所虑也是。国是纷扰,旁的,日后再说也是不迟。”

    她顿了一顿。

    “本宫将你召来,是为平叛之策。如今局面,你应也知。河东、河南、还有山南,多地已是落入叛贼之手。河西那边,你且放下,先入关,助朝廷全力平定叛乱,夺回诸地。要何等助力,你只管开口,本宫无所不应!”

    “臣目下不能长久离开河西。北人铁骑,随时来犯,若来,便是大战。臣如今的第一要务,是保河西不失。”

    “关内所失的冀州、楚州等地,本就毗连众藩王的封地,太后不必过于焦心。”

    谢长庚取出一折,递了上去。

    “此折中,臣列了朝廷如今的可用之人。另外,臣也会从河西军中选派得力干将,代臣入关平叛。何人派去何地,皆一一列明。”

    “此次参与作乱的藩王,看似人多势众,实则除了齐王平阳王,余下鲁王汝南王赵王之流,本就兵马有限,此前又相互争斗多年,内耗大半,如今参与作乱,不过是望风随流而已,外强中干,不堪一击。臣回河西之前,先会击溃平阳王的这翼叛军,剩下齐王一路,独木难支,朝廷只要照着臣的部署,足以支撑下去,不会叫叛军逼近上京。待臣结束河西之事,到时再回兵入关。”

    “不可!”刘后断然摇头。

    “本宫之命,你竟不从?”她说,声音尖利。

    “河西是关外之地,无关大局,即便失了,日后也可夺回。河东河南,却关系朝廷社稷,安危大计,岂能轻重不分,本末倒置?”

    “你不必多说。这就领兵,全力平叛,别的,日后再议!”

    谢长庚原本一直跪着,忽地抬眼,自己竟从地上,慢慢地站了起来。

    他站直了身体,望着对面座上盯着自己双目渐渐圆睁的刘后,说:“太后召臣,问事于臣,此便为臣之对策。太后若不认可,臣这便收回策言。”

    他目光阴沉,说完径直上前,去取方才那份被太监转至案前的折。

    “罢了,照你对策行事,你去安排便是。此番你若能替朝廷彻底拔除藩乱祸患,便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建碑铭功,亦不足匹你功劳之万一。”

    刘后压下心中陡然而起的不寒而栗之感,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说。

    谢长庚看了她一眼,不置可否,眉间戾气,渐渐散退,笑了笑,慢慢地放下了折子。

    “谢太后。如此,容臣告退,先行召人议事。”

    他又恢复了恭敬的态度,后退了几步,朝刘后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刘后双目死死地盯着前方那道离去的身影,掌心被指甲掐得几乎出血,想起片刻之前,这个臣子那张眉横杀气的脸,整个人控制不住,瑟瑟发抖起来。

    失了禁锢的魑魅魍魉,从地下钻土而出,毫无顾忌,堂而皇之地践踏尊贵。

    她明白,自此,一切都将和从前有所不同了。

    难道这便是皇朝气数将尽的预兆?

    等那道身影消失,她猛地挥袖,将案前之物,扫落在了地上。

    “派去谢县的人,还没回讯?”她转过头,咬牙切齿地问。

    杨太监早已经跪在了地上,慌忙道:“奴婢这就去催,太后放心!咱们的人早就出去了,必能成事!”

    ……

    绝书以快马送出,早于慕扶兰抵达之前,先便被送至了长沙国。

    陆氏将那封休绝书递过来的时候,神色复杂。

    长沙国已被朝廷宣为齐王逆党,身为朝廷重臣的谢长庚休妻,与逆党断绝了关系,天下皆知。此举名正言顺,毫无可指摘之处。

    小姑甚至都没有看一眼,便收了起来。

    陆氏望着慕扶兰这张瞧不出半分端倪的平静面颜,想起在她十三岁那年,自己带她悄悄隐在帐幕之后偷看求婚者的一幕。

    在看到那个年轻人的一刻,她的眼眸里,仿佛撒落星光,少女的面庞上,浮着喜悦和娇羞的美丽红晕。

    一切便仿佛昨日。

    慕扶兰收起纸,扶着面带感慨的阿嫂,让她坐下,笑着说:“求仁得仁,再好不过。阿嫂不必为我担心。我很好。阿嫂安心,等着王兄凯旋就是了。”

    就在前月,姜戎发兵,攻三氏之地。三氏不敌,再次求助于长沙国。

    彼时,长沙国暗中扩兵,操练娴熟,慕宣卿在收到慕扶兰发自河西的说即将归来的信后,派袁汉鼎去接她,自己则亲自领兵,前去援战,权当试兵。

    就在数日之前,南方传来了好消息。

    慕宣卿大败姜戎,在三氏兵的助力之下,正乘胜追击,誓要彻底消灭姜戎,令三苗之地归附长沙国,从此平定南方。

    陆氏笑着点头,心里盼着丈夫能早些平安归来。

    这一年的五月,在慕扶兰回到长沙国一个月后,传来了一个令长沙国民众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他们的年轻的王,统领着自己的军队,平定了三苗之乱。三氏之人心悦诚服,头人率领族众,带着诸多的贡礼,来到岳城。

    先有去岁翁主的救命之恩,再有如今的平乱之战,三氏发誓投效慕氏,永无二心。

    两个月后,到了这一年的七月,好消息再度陆续传来。

    长沙国的军队,在北面的石首、华容、复州三地,相继击败了以助力朝廷平叛为名,实则想要趁乱抢夺地盘的附近刺史发动的战事。尤其复州一战,复州刺史出动兵马三万,来势汹汹,本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长沙国的兵马源源不绝,勇猛善战,竟被被打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复州一战,不但长沙国民众扬眉吐气,长沙国的战名,也传扬开来,令人瞩目。

    八月,在慕扶兰回来的第四个月,长沙国来了特殊的访客。

    齐王之子赵羲泰,领着使臣,带着许多珍贵的礼物,亲自来到岳城,向慕氏王女慕扶兰求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秘密

    1枚、n_n

    1枚、焦糖玛奇朵

    1枚、叶公

    1枚、小七_tse

    1枚、司徒无情

    1枚、1枚、叶执暮

    1枚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5枚、1枚、绿檀香

    1枚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苏苏

    1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68章

    第

    68

    章

    [vip]

    慕扶兰在药庐中,

    整理着药翁堆在箱中的记录了他半生游历的行医笔记与药物日志。

    窗外一片空地之上,熙儿握着一柄乌木剑,

    正在和一个侍卫对练。

    熙儿回来次日起,就主动拜袁汉鼎为师学剑。他学得极其认真,

    亦非常刻苦。这几日被慕扶兰带到君山后,

    每天天没没亮,只要听到阿大养的那只公鸡的打鸣声,便会睁开眼睛爬起来练剑,

    练完了剑,还要习字一篇。不但天天如此,昨晚洗澡时,

    慕妈妈竟发现他身上还多了几道青紫淤痕,

    显然是练剑时不小心被击中所致。

    慕妈妈十分心疼,就在今日一早,

    还悄悄来找慕扶兰,商量把那只公鸡悄悄杀了炖肉吃,省得天天吵起小公子,叫他如此辛苦。

    木剑相击发出的声音,

    不时传入慕扶兰的耳中,

    忽然又停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辟寒金》,方便以后阅读辟寒金第5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辟寒金第51章并对辟寒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