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元夕施元 本章:第172章

    边上的顾安仲先是一怔,随后脑中快速地划过些东西。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见得面前的谢郁维倏地起身。

    他脸色已是难看至极,抬眸看向另外一名暗卫,问道:“我再问你一次,当初王恒之离京时,与他同去的人都是谁?”

    那暗卫神色骤变,忙道:“王府的眼线说,他是去兖州探病,一切从简,身边只带了两名小厮。”

    “砰!”这声巨响,惊得屋内所有的人心头发抖。

    顾安仲看着满地狼藉,谢郁维伫立着,面色阴晴难辨。

    他终于是反应过来,猛地抬头看向谢郁维,道:“莫非施元夕秘密派遣出京的,是两个人!?”

    这个想法出现的一瞬间,顾安仲只觉得遍体生寒:“可前些时日里,还曾听闻那李谓与国子监之人彻夜饮酒,宿在了盛江楼里。”

    “怎么……”

    怎么可能跟着王恒之去了江西?

    谢郁维冷笑道:“你们可曾亲眼看到他喝酒作乐?”

    屋内一片死寂。

    此事都不需要他们作答,谢郁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施元夕棋高一着,知晓王恒之这一趟必定是凶险万分,所以从一开始便隐藏了重要信息,让那李谓扮成王恒之的小厮随行。

    有朝中事务牵绊着,王恒之也不是朝中官员,此前并未受到重点关注,出入京城时,即便会引来旁人注意,那些人也只会将重点放在他身上。

    而忽略他身边跟着的小厮!

    不说如今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就算是他们更早之时察觉,谢家安插的眼线怕也根本想不起王恒之身边的小厮是什么模样!

    以至于他们从头到尾都忽略了这件事。

    王恒之的画像散布得到处都是,却压根无人知晓,他身边一直还隐藏着另外一人!

    李谓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坐着画舫,在一众谢家暗卫的眼皮子底下入京。

    想清楚这其中关键后,顾安仲心头一凉,浑身上下的力气仿佛被人抽空,脚下发软,瘫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神情恍惚。

    若真是那李谓,对方是今日白天入的京城,那么到得此刻,他们所查得的证据,早就已经呈递到周瑛面前。

    他神色恍惚,怔怔地看着谢郁维。

    江西那边的官员还在调查,王恒之抵达江西已久,此前未曾设防,他究竟做了些什么,手里握着何等证据,他们皆不得而知。

    ……最坏的一种情况,便是一切都无所遁形。

    他们多年来围绕广郡王构建的所有,都将化作泡影。

    顾安仲只觉得头脑发昏,眼前阵阵发黑,他在这天旋地转中,闭上了眼睛。

    这长久的静默中,他听得身侧的谢郁维开口,声音嘶哑地道:“连同江太妃那边的人手在内,京中能够调动的兵马共计多少?”

    顾安仲蓦地睁开眼,看向谢郁维的方向。

    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背影。

    “所有的暗卫及能调遣的兵马总和……仅有一万余人。”

    谢氏一派的兵马,主要集中在江西,京中留用的人手不多,如今还派遣出去大半。

    一万余人。

    京中光是驻京军,便有足足七万余人,更别说路星奕手里边,还能召集两万边疆精锐。

    撇开施元夕手里的武器不谈,以这点兵马对上驻京军,不过是螳臂当车。

    江西离京路远,他们若能一边召集兵马一边后退,入江西境内,或许还能求得一条生路。

    可如今局面,谢郁维真带着广郡王和江太妃兴兵,周瑛便能用谋逆造反之名,将他们围困致死。

    “黑市那边一共造了多少把改制火铳?”谢郁维问。

    顾安仲回过神来,声音艰涩地道:“前后加起来,共计两千余把。”

    他担任兵部尚书后不久,谢家便已经逐步掌握改制火铳的制造方法,不光如此,连带着防弹甲胄,谢家也在争斗中拿到了完整的制作图纸。

    只是子弹的制造方式困难,将制作方式吃透就已经耗费许久,正式开始制造后,速度也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缓慢许多。

    前不久,隐匿在黑市的工匠,将防弹甲胄完整做了出来。

    然而……摆在这些东西面前的,还有一个庞然大物。

    那便是施元夕手里的双管突击火铳。

    众所周知,防弹甲胄仅能防住改制火铳,对双管突击火铳防御无能,而那改制火铳,在双管突击火铳面前,也是远不够看的。

    这便意味着,他们不光人手不足,且在武器上,还比对方弱势许多。

    顾安仲起身,目光沉沉地看着面前的人,沉默许久后方才道:“施元夕进入兵部后,仅一个月内,兵部账面上便多出了三千把双管突击火铳。”

    这才是最为致命的地方。

    火铳从一开始就是施元夕带来的,她掌握着最精进的制作方式。

    他们在摸索着制造的时候,她底下的工匠已经可以熟练地做出武器。

    顾安仲摇头苦笑,他此前不明白,这等重要的东西,施元夕为何直接摆到明面上来。

    现在却突然明悟。

    三千把双管突击火铳,只是给他看的,他们手里究竟有多少,他还一无所知。

    而这些东西,就是施元夕悬挂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把剑。

    今夜,或者说是从今往后,他们只要生出些别的想法来,这把剑便会直接落下,斩断他们的咽喉!

    第130章

    灭门惨案

    第一抹日光升起,

    照射到谢府的每一个角落。

    谢郁维静坐在桌案背后,从深夜到黎明。

    整个谢府的暗卫忙碌不休,疾步匆匆。

    天光大亮时,

    书房内的大门再次被人推开,进来的暗卫道:“……顺天府及城门各处都加大了巡逻力度。”

    “驻京军将领谈墨,

    一早便离开府中前往了京郊军营。”

    顾安仲闻言,

    下意识抬头看向谢郁维。

    一夜过去,

    谢家也该做出抉择了。

    谢郁维起身,

    屋内的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抬眸望向他。

    就见他目光幽沉不见底,

    沉声道:“备马。”

    顾安仲忙问:“大人这是要……”

    “入宫。”谢郁维冷声道。

    运筹帷幄多年,几经沉浮,

    是不是真的大势已去,他得要亲自去看看。

    今日早朝的时间和以往相同,可在早朝开始前一刻钟,议事殿内便已经站满了官员。

    施元夕轻垂眼眸,站在一群重臣之中,

    冯炜然走到她身侧,

    并未开口,

    只安静地盯着殿门的方向。

    时间一点一滴推移。

    伴随着外边一声响亮的唱名声,施元夕抬眸,

    瞧见谢郁维面目深沉地走进殿中。

    边上的官员微不可觉地松了口气,施元夕对此却并不意外。

    她转过身,望向殿上。

    早朝开始。

    和往日一上来就争锋相对的激烈气氛不同,

    朝上沉闷一片,

    难得无人开口。

    临近六月,天气逐渐炎热,

    顾安仲站在这大殿上,却只感觉到浑身冰凉,仿若置身于冰窖。

    谢郁维便在此时走出队列,在周遭无数官员的注视下,他轻垂眼皮,叫人看不清楚面上的情绪,开口便道:

    “臣有事要奏。”

    殿上的周瑛眼眸平静地看向他。

    谢郁维做事更喜欢隐匿在背后,掌握全局,寻常在朝上,也极少会站出来,今日之举,只能说是十分罕见了。

    安静的大殿上,只能听到谢郁维一个人的嗓音,他声色发沉地道:“启禀皇上,淮康帝驾崩后,江太妃与广郡王二人,以为淮康帝守孝之名,前往皇陵。”

    那队列前站着的广郡王猝不及防下,听到这么一番话,猛地抬头看向他。

    “臣今日方才得知,太妃与王爷未在皇陵久住,而是利用手中权势,收买前太常寺卿陶营,令其为自身遮掩,随后离京前往江西地界居住。”

    “广郡王以孝之名,却未尽半分孝道,其在江西年间更是挥霍无度,奢靡放肆!”

    广郡王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地看向他。

    不光是广郡王,那些和谢家有所往来的世家官员,亦是当场愣住。

    好端端的,谢郁维怎么跳出来说江太妃的不是?

    他是疯了还是投向了周瑛那边?

    谢郁维顶着这么多人迷惑不解的目光,沉声道:“广郡王欺上瞒下,不孝不义,此乃重罪。”

    “还请皇上降罪于他!”

    广郡王听到这番话后,当即暴怒,顾不得身边官员的阻拦,怒气冲冲地道:“谢郁维,你发什么疯!?”

    这件事情,京中压根就没几个人知晓,广郡王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被身边的辅臣揭破。

    他怒不可遏,直接发作道:“你这奸诈小人,在我母妃面前说尽好听的话,却做出这等下作之事,还敢在朝堂之上污蔑本王,你该死!”

    原本安静肃穆的朝堂,突然就变成一场闹剧。

    施元夕轻抬头,看着广郡王那张又惊又怒的面容,和那没什么表情的谢郁维。

    光从面上来看,不清楚内情的人,只会觉得谢家与江太妃内讧,谢郁维背弃旧主,故意在朝上揭破广郡王犯下的过错。

    广郡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情绪尤为真切,年轻的王爷涨红着一张脸,指着谢郁维破口大骂:“本王与母妃在皇陵多年,为父皇吃斋念佛,从不敢有半分懈怠。”

    “不孝不义?”广郡王讥笑道:“这话说的,该是你才对。”

    “谢大人心狠手辣,行事更是反复无常,似你这样忘恩负义之人,竟是也敢在这朝上大放厥词……”

    谢郁维三言两语就将广郡王激得几近失态,他却仿佛游离在外,神色冷沉,不带什么情绪,再次开口也是给那广郡王请罪。

    广郡王被逼得情绪失控,一双眼睛无比愤恨地看着谢郁维,活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和背叛。

    施元夕见状,忍不住讥笑出声。

    她这一声笑来得突兀,让大殿上的官员连同那广郡王,同时转头看向了她。

    广郡王目光落在她身上,却好像突然顿悟了些什么,他眸中带着仿佛淬了毒的光,以为是施元夕用手段将谢郁维招揽过去,正欲发作,却被施元夕直接打断。

    众目睽睽之下,施元夕眼含深意,冷笑道:“谢大人一番良苦用心,王爷怎么不领情啊?”

    “领情?他蓄意构陷本王,与你……”狼狈为奸四个字还没吐出,广郡王便对上了施元夕那双幽沉的眼眸。

    在与对方对视的一瞬间,广郡王似有察觉,神色巨变,原本高涨的怒火当下冷却大半。

    施元夕却没给他半点反应的机会,冷声道:“谢大人不这么说,又如何能为王爷遮掩住你在江西犯下的大事?”

    “前妥州知州傅成章,王爷可还记得?”听及傅成章三个字,广郡王面上血色尽失,他慌乱地转过头看向谢郁维,想从谢郁维的面上窥探出些什么。

    却只看到谢郁维在这嘈杂的朝堂上,忽而闭上的眼。

    广郡王心头猛跳,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施元夕见得他这副惊慌失措的模样,道:“看来王爷应当是记得的。”

    “毕竟那傅成章的儿子傅越星,可是被王爷亲手给打死的。”

    她目光里漆黑一片,不带情绪地道:“还不光如此。”

    “傅家上上下下共计一百七十三口,包括两名尚在襁褓中的婴孩,皆是被江太妃下令灭口。”

    “因几句口角,而灭人满门,王爷怎可能会不记得?”

    满殿皆惊。

    灭门惨案,且还是官宦世家。

    虽说官员在朝中任职,都是将脑袋拴在裤腰上过活。

    可若没犯下重罪,即便是皇帝,轻易也不会将人上下满门都赐死。

    更何况广郡王本身只是个过继在江太妃膝下的宗室子。

    一百七十三人。

    这个血淋淋的数字,直听得朝中人心头发颤。

    待得听到施元夕道出的始末后,他们看那广郡王的眼神都变了。

    淮康帝驾崩后,江太妃收买陶营,让其为他们母子遮掩,带着广郡王回到江西,打算借用江西之势,来为他们母子二人傍身。

    江太妃母族本就是江西世族,知晓他们回到江西后,给他们安排了身份,接江太妃母子回家居住,顺带借此机会笼络江西当地官员。

    傅成章作为知州,自然也在拉拢之列。

    他来往江太妃母族两次后,便用了些托词回避了江太妃的邀请,但因江家势大,恐顶峰上司日后会有刁难,傅成章思虑过后,便让他的儿子傅越星代为前往。

    傅越星年纪不大,被家里养成了副无法无天的性子,在广郡王面前,提及广郡王身世。

    淮康帝在时,江太妃得宠,广郡王便极其听不得继子二字,只当时拿这件事情讥讽他的,大多都是宫中皇子,身份比他高,他不得不忍耐。

    没想到如今到了地方,一个地方官的儿子,也敢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广郡王当夜喝了不少酒,盛怒之下,难以控制住情绪,和傅越星起了争执。

    他命身边的两个侍卫将傅越星按下,在侍卫连番提醒下,将傅越星活活打死。


如果您喜欢,请把《黑月光她只想夺权》,方便以后阅读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1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第172章并对黑月光她只想夺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